Blog Entry: 四年級部落格 ID: 572352

2007/07/26

網路匿名

本文在新浪的網址  http://blog.sina.com.tw/grade4/article.php?pbgid=15096&entryid=572352
"人要真能提高自己的地位,得樹立起自身的存在尊嚴。
構成存在尊嚴的,一是性格的整合性(integrity),另一是行事的一致性(consistency)。
沒有這兩樣東西,隨時變換著臉孔與角色,連和別人見面都難了,怎麼可能見得到上帝呢?"

轉載兩篇文章,兼討論「部落格上可否匿名」。

「沒有臉」要怎麼面對上帝?
 作者:楊照
《新新聞》http://www.new7.com.tw/
 818期(民91年11月7日~11月13日)頁14-15

全文見
http://www.new7.com.tw/journal/weekly/old/818/818-015.html

裸顏  (陳韻琳)
轉載自「心靈小憩」http://life.fhl.net/
http://life.fhl.net/gospel_psycho/book2/g11.htm

我們都在某個層面上像著麥雅或狐,在自以為理性的框框中,或在自我的愛的框框中,排除了神在晨霧中的顯現。
--------------------------------------------------------------------------------
 

上篇談到C.S.Lewis這個人的理性思辯,在遇到真實經歷時的無力。
苦難的真實經歷,使他不得不被逼走出理論的框框,將學富五車的知識,活成生活與生命。

但關於C.S.Lewis,我好像還有些話要說。
從我這喜好文學的人來看,對C.S.Lewis最大的興趣還有另一個,就是他對文學寓言的擅長。

我所見到的人,多半在理性思辯表達與感性文學表達中,只屬一種,
即或是受困於生活的瑣碎,被逼的再實際不過,這兩種表達方式還是可以從不同的人身上區分得出來。
但最會理性思辯的C.S.Lewis,很奇特的就是竟同時能擅長感性的文學寓言。
這不僅是因為C.S.Lewis才華橫溢,也是因為C.S.Lewis對理性思辯所能到達的極限,相當的有自知之明。

譬如說,C.S.Lewis就認為「愛」,或「宇宙本體的真像─上帝」,是人的有限理解力遠遠不能表達的,所以要藉助文學,甚至是比喻,隱喻,和象徵這種超文學方式。

的確,聖經中許多事件雖是「歷史事實」,但也是「象徵」的。
譬如說,巴別塔,亞伯拉罕獻以撒,出埃及記,就是歷史事件,但它們更超越了歷史時間的限制,成為象徵的,因此事件至今仍能活現信徒心中,成為每一個信徒都必須有的生命經歷。

而聖經中最重要的歷史事件並象徵,就是十字架。
十字架不只對當時代人有意義,更對現世人有意義。

所以C.S.Lewis寫了很多的寓言小說。其中最有名,使C.S.Lewis家喻戶曉的,是「獅王,女巫,衣櫥」,但我認為最深刻的作品,是他晚年所寫的「裸顏」(Till we have Faces)。

「裸顏」是C.S.Lewis透過一則希臘神話─邱比特與賽姬的故事,來陳述基督教信仰的深意的一個成功的嘗試。
據說,C.S.Lewis從很年輕時就深深被這則神話所吸引,
他嘗試過很多種方式來詮釋它,包括詩,散文,小說,都沒有辦法讓自己滿意。

後來C.S.Lewis和Joyce結婚,而C.S.Lewis有很久都沒有靈感來寫一篇讓自己很滿意的作品了。
Joyce也是小有文才的女子,她知道自己不是第一流的作家,但是可以幫助第一流的作家,
因此她就在閒談對話中,讓C.S.Lewis不斷的說出這則迴繞C.S.Lewis腦海中很久很久的神話故事,直到C.S.Lewis澄清一切讓他感動的原因。然後C.S.Lewis開始執筆寫作,一氣呵成。

「裸顏」所本的希臘神話故事原來是這樣的:
邱比特和賽姬結婚,邱比特只在半夜出現,不讓賽姬看見他的臉。
賽姬有兩個姊姊,因為妒忌賽姬婚後的幸福與富裕,以丈夫一定奇醜無比為由,誘引賽姬半夜偷看夫婿。
結果賽姬看到自己俊美無比的丈夫的臉,卻因不信任丈夫,永遠的失去了丈夫。

C.S.Lewis透過詮釋,將故事裡面的人物的性格與心理豐富化了,主題也變得十分明確。
故事發生在一希臘時代的小國。這國家敬拜一神,名叫「安姬」。
「安姬」是一個石頭,凹凸不平,是一個沒有臉的神,也可以說是有千張臉的神。
這神被百姓膜拜,卻從不出聲。以至於百姓必須以自己的領悟,猜想神的心意。
負責宗教事宜的祭司在接觸神的過程中,說:
「神的事,說的越清楚就越離譜。我們從神所得,是生命和力量,而非知識和言語。」

安姬有一個特點,就是人對安姬存怎樣的心,安姬就怎樣來回應他。
故事中有一個十足理性的人,他的名字叫做「狐」,
對他而言,安姬是不存在的,奇怪的是,安姬也從不回應他。
賽姬的姊姊麥雅認為「安姬」是邪惡醜陋的,結果「安姬」果真奪走了他的妹子賽姬。
單純想得安慰的村民,的確從安姬得到安慰。
而心地純真的賽姬,想像安姬是絕對善良的,結果她這一生都經驗到「安姬」的美好。

沒想到有一天這國家發生了天災瘟疫,
負責宗教事物的祭司在問神的過程中,得知需有人為百姓的罪獻祭,
用當時人能理解的話來說,是「神要娶新娘」。
神選上了最純潔,最受百姓愛戴的賽姬。
幾經賽姬的姊姊阻止無效,賽姬終於還是被帶走了。
奇怪的是,賽姬被帶走以後,天災瘟疫果真離奇的消失了。

賽姬的姊姊麥雅,因為長相奇醜,自小不被疼愛,對神的理解是「神是邪惡的」,
後受家庭教師──一個希臘人名叫「狐」──的影響,認為這世間不可能存在神。
所以她認為賽姬一定是在百姓的迷信中被害死了,打算為她收屍。

沒想到她卻找到了賽姬,不但如此,更發現賽姬幸福快樂,
賽姬不願回家,想要跟神一直在一起。麥雅怒火中燒。

最糟糕的是,賽姬不知神的長相,竟然也可以如此快樂!
而麥雅一直要求的是:好歹知道神的長相再快樂不遲!
因此麥雅要求賽姬想法試探神,知道神的長相─是強盜?浪人?醜八怪?青蛙?...
否則為何不讓賽姬知道自己的長相?

但賽姬和姊姊麥雅很不一樣。

她一出生就美的叫人疼愛。而且天真浪漫,心地善良。
最特別的是,她對神有一種單純的信心,
自小每回跟姊姊談起他們想像中的「安姬」神,賽姬都是將安姬想的美好無比。

儘管賽姬被神選中獻祭,臨去前,偶而會浮現「萬一沒有神,這一切都是假的?」的恐慌,
卻仍能說出「或者,神真的存在,但不會做這些事(指需要人諂媚巴結獻祭)。
即使會做這些事,這些事也不會像表面看來那樣!」

其實賽姬純潔的心中,很早就得知救贖的奧秘。
她說:「如果我不死,怎能替葛羅全境付上贖價呢?
而且,如果我要去的地方是神那裡,當然必須經過死亡。
被神吞吃,也許和與神結合沒什麼不同。
實際的情形,我們不瞭解,一定有許多事,連大祭司和狐都不知道。」

她又說:「神要人的血,並且指明要誰的,真的是像表面上那麼邪惡嗎?
如果祂選中別人,那人一定會嚇死....但他選中我,我不是為此預備好了?
早在孩提,我就憧憬到陰山去,去找出一切美的源頭...
那是我的家鄉,真的,此刻我覺得不是在離去,而是在歸回。」

結果,賽姬被帶往山上獻祭,沒人知道她的結局。姊姊麥雅前去收屍。

沒想到麥雅發現賽姬活的很好很快樂,更離奇的是,她知道與神同住的奧秘,
她看見許多平常人看不見的美好事物,不僅是外在的宮殿,也看見心靈中與神同住的美好。

她跟麥雅說:「你可不是以為我現在有了丈夫(指與神同住),就不愛你了吧?
多麼希望你能瞭解, 這只會使我更加愛你,更加愛每個人,每個事物。」

她看見美好,麥雅看不見,麥雅只覺得賽姬離開她,傷心極了。

姊妹相見直聊天到晚上,按照往例,妹妹不能見神的長相,姊姊也必須離開。
因此姊姊在和對岸暫住,等天亮再下山。就在次日天方破曉,姊姊去河邊洗臉,
突然,神向她顯現了。
神將賽姬所住的皇宮在晨霧中若隱若現的浮現出來,要讓麥雅知道,
光從皇宮就可知道神的確如賽姬所說是榮美無比的。

但很可惜,麥雅還是將那清晨的異象從腦海中排除了!
她不願站在經驗過神「顯現」的基礎上,突破自己信心的限制。

麥雅第二次見賽姬時,是懷有企圖而去。
她要求賽姬證明出神的美好。
「只要拿燈照一下神,看看神長什麼樣子!」麥雅說。

賽姬不想證實。
她說她羞於違抗神。她說麥雅抹黑神,其實是在抹黑並折磨自己的心靈。
並說:「神決定怎麼做都有理由的。我憑什麼要知道呢?」

最後麥雅拿刀出來以自己生命相逼。賽姬不得不服。
賽姬說:「你的確讓我領教了一種我從未見識過的愛,就像窺入一座幽暗的無底坑一樣。
這種愛是否比恨好,我實在不知道。
喔!麥雅,你知道我對你的愛根深蒂固,便利用它做工具。
我開始覺得我從未認識你。不管以後發生什麼,我們的情誼算是從此斷絕了。」

賽姬對麥雅的「愛」的真正認識,不只是因為麥雅的暴露弱點,
更是因為賽姬與神同住,開始知道另一層次的愛是什麼了!
但她仍決心為姊姊去試探神,走前說:
「並非因為我懷疑,我這麼做是為了你。.... 我信的過祂!」

但賽姬因為試探神,還是遭到了放逐,流浪並受苦。
姊妹再也沒有見面。麥雅是死前才知道,賽姬的流浪是她第二次承擔救贖。
第一次是為眾百姓,第二次就是為姊姊麥雅。
她將姊姊試探,懷疑,抱怨,苦毒神的罪罰,都承擔在流浪受苦的使命上了。
也因此,最後姊妹終於在天上,同在神前相會,
姊姊透過妹妹的承擔,終能也經驗與神同住的喜悅。

但很可惜的,姊姊這一生,直到死前都不知道這救贖與神慈愛的奧秘。
她用她這一生不停的控訴神。

她一直以為她要控訴的是:
「為何神不清楚顯現自己?為何不清楚說祂要賽姬做什麼?
為何不清清楚楚的說明神自己的心意,讓人可以相信祂?」
她恨神不清楚明示自己。
直到晚年,麥雅透過人生歷練才發現她真正的問題關鍵:
不是神向她隱藏神自己,而是她向自己隱藏了最深處的自我,她沒有瞭解自己。
她最後明白何以她這麼愛賽姬,夢中卻老出現賽姬與她為敵。
原來她處心積慮要賽姬試探神,是為了無法承受賽姬將愛轉移,
她的佔有欲使她妒忌極了!便無視神曾讓她看見皇宮,仍要賽姬探神。
她要拆散神與賽姬,使賽姬重回自己身邊。
她愛賽姬真正的實情是她太愛自己,因此她必須佔有。

她終於明白人若不清楚自己的隱匿性,神是無法顯明自己的。
所以她最後說:「除非我們的面目顯現出來,神如何與我們面對面?」

跟神最真誠的面對面,就是透過信心。
所以這故事取名叫「Till we have Faces」,
以Faces 做Faith的音轉。這正是賽姬很早得知神真相的原因,她有信心。

C.S.Lewis在故事中還安排了一個純理性的人物。

這樣的角色,由麥雅與賽姬的家教老師「狐」充分表現出來。
他稱頌大自然的秩序,貞靜,節制,謹慎,溫柔,仁慈,勇氣,名譽。
他用這些來衡量人,也用此來評斷事物。
狐認為,這世上沒有「看不見的事物」(指神),
唯一他能接受的看不見的事物是公義,平等,音樂等。
因此,當賽姬為百姓獻上自己給神為祭,以及後來的賽姬竟然跟神在一起過著幸福的日子,以及賽姬獻上自己後,竟然大地的咒詛就消失....,
狐要不就是不相信,要不就是用他的理性自圓其說,
因此,傳說中的神,在他自圓其說下,就成為強盜與浪人了。

當「裸顏」故事發表後, 很多書評家說, 他們從這故事中看見C.S.Lewis的角色
─從基督教信仰的教條主義,走向神秘主義,再走向東方宗教,走向無神論,最後重新回到基督教信仰裡,也有人說,他們看見Joyce的影子(從猶太教,到共產主義信徒無神論者,到篤信基督教信仰),最後有個書評家說了句公允的話:「我們的影子,全都在裡面。」
我們都在某個層面上像著麥雅或狐,在自以為理性的框框中,或在自我的愛的框框中,排除了神晨霧中的顯現,因此無法體會基督救贖的奧秘,以及與神同住的煥然一新!

發表於 2007/07/26 12:42 PM
| 未分類[] | 回應 [] | 引用[] | 人氣 [] | 推薦 [] |


02's summer schedule←上一篇 │首頁│ 下一篇→台大30重聚
本文引用網址:

引用列表()

回應列表()


  剛才一瞄, 網路匿名下一大堆宗教討論,也許這...匿名...及所謂--無名黑函....令人以宗教之引人為善觀觀之,我也有篇小文與您共享,滾滾紅塵,永遠有數不盡的…善與惡...怪事….
本來網路是一個虛擬世界,不知道電腦內的中央處理機怎麼樣把那麼多資料儲存及處理得那麼快,那麼多姿多采.人與人不必見面就可互相認識,
以往藉由書信交流的筆友進化到現代的網友,不同的是電郵地址是虛的,沒人能由他知曉對方的真正資料,除非你已經認得他,其餘由網上一篇文章,交友網的徵友欄,很難真的知曉對方!但也因此解放了許多社會的規範,當別人不和你的社會脈絡有關係時,反而更容易說出心底話.
當然有些站可以要求參加的人用真的資料,尤其是一些校友會的,當分散五湖四海的同學藉著網路互通音訊,傳送照片或動畫影片,連不熟的人都一下拉近了距離,加上原來就有的關係,有共同的師友,玩樂起居的場景,一樣的流行音樂或電影,外頭偉大的領導先烈楷模,……真的是有聊不完的話題,若再加 人生見解,非常的令人愉悅.這是中老年人重要的快樂之源.
另外一些匿名的,化名的,你可以不說您真實的身分的網路也非常的多.這就要看網主或站長如何去去蕪存精的了.儘管登記時要這要那的,但鮮有人一字不改的填寫.也大多無法去查,查到了又不想完全拒絕他們,網站需人氣嘛!只要大家不違反常規法律也就行了.這樣也有好處---用假名說真話,還可讓人真正的想法傳達出去,當然也常會有詭變多端,巧辯之徒肆無忌憚的混淆視聽,獸性容易顯露,同時有些人會寫,但本人不怎樣甚至兩樣…..各種原因使人隱瞞真實身分,游走各處而處之泰然.
終於,有人忍不住了要看看有血有肉的實體,這就難了,許多人若是只單獨一對一式也還能接受,心中總存在幻想---雖然我說了白色謊言…他(她)被我征服—(那英的歌)--- …若不,難堪丟臉也只有他(她)知道.當初少報了幾歲,寄的是20年前相片,或根本只有165……這些一點也不足為奇.大家應該視此為常態,況且真正的緣份是和那些外在的條件沒有太多關係的.令人不解的是文筆本該反應一個人的特質,卻總有些表裹不一的人,那些出名的作家都免不了-----明明感情上不順,卻會有非常甜蜜的生活描述,那多多少少是對自己的一些補償心理,讀者大眾不必以人廢言,好的美的您多享用就是了.這也多少反映了普羅大眾的渴切**偉大領袖**的心底,一旦發現它也和常人一般吃喝拉撒,說謊吹牛,情夫,情婦的總令人有些失落.有人逆反後對一切人不信任了,也大可不必!更何況小小網友的你我!君不見以前的一堆男女專家,修身清新脫俗的作家爆出的新聞還少了嗎?
團體性的網友會更是挑戰了.有人怛盪盪樂於再交新友,更多的人會觀望,尤其是用筆名的虛擬世界一下子變真實了,頗挑戰的,但也不失某種興奮,只是若別人一追根究底起來我是要回答呢還是遮掩,對那些2,30歲的該只有好奇好玩,那麼多電影戲劇描述沒見過面的,神交已久的人初次約會時的動作---穿啥顏色的衣服,拿點什麼東西,最好是雙方都愛看的書,花更是好!.......不勝枚舉.對我這種已年過半百,坐五望六的就沒啥太顧忌的了,但是形象仍是很重要的,何況是個集體性活動,但真的也假不了,忽忽短時間怎會有大改變?也許理個油光油光的頭,穿戴個名牌有助,或樸實無華的飄逸而來去?.......一切的暇思等到了時間也就聒然中止了.畢竟這是一場像每周每月您都要碰到約會之一.對象不熟會變熟,但你會交到知己嗎,或是至少交到一群怛率磊落陽光的朋友,每個人都有他的許多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古人云友直,友諒,友多聞,這些素昧平生的網友至少是諒解人吧!人有交友的需要,不一定是渴求,也有些人避免麻煩,寫寫文章交流或者只發表不回應都是很正常的,能有許多園地讓人有個好去處,真的是功德無量.至於各人的目的也不是非得那麼陽光高尚,交友嘛,你不讓他交不就成了?被騙或不如意就去怪這園地也太不成熟了.何況還有別的網友可以給意見.當然若主持人能保持各人更真實的認証資料, ,能制止太暴力或XXX或無節制的漫罵, 外面發言用筆名匿名又有何妨?總之,網友會是一個很有趣的場合,您至少該現身一次吧!

宏周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02/18 01:56 AM 回應 


 

節錄自中時07/12/01,〈網路匿名,有時行不通〉,余曜成.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112007120100124,00.html

 >>… 此外,國內也有研究者稱呼網路匿名具有三種類型(匿名性、異名性、同名性),真正的匿名、同名性的情況較少,多是以異名性的代號方式呈現。而實際上這三種匿名性是互相鑲嵌的,也就是這些匿名有種流通性,他們會自行去轉用這種匿名來在不同情況下使用。例如在不利自己以往代號的情形,他們會自己放棄而使用其他代號,常使用網路論壇、BBS者對於這種情形應屢見不鮮,經常會發現論戰時會被人懷疑你究竟是否為「分身」還是「本尊」,以至於最後的焦點都已經模糊了。

     日本有傳播經濟學者使用資料探勘的統計方式,針對日本最大的網路討論區2 channel內的動態社會現象提出解釋,例如「匿名」會正向反應到網友活動,對於張貼文章會有積極的作用,但是對於內容會呈現負向的狀態。換句話說,使用「識別性」的代號則會深化討論的內容,至於如何管理這種全匿名的討論區則支持一個論點:「如果討論的議題重要、需要讓人相信時,該使用能識別的代號」。

 

轉戴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7/12/01 03:04 PM 回應 


  佛教一點也不深奧,所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為佛教」。

  但它看似簡單卻真的很不容易,是否為一佛教徒也有其檢驗之法;所謂:「諸行無常、諸法無我、諸受是苦、湼槃寂靜;是四印法」。有了這四把寶劍,就不難區別坐或立在您對面的人是否為佛教徒;有了它更可以佛來佛斬,魔來魔斬殺他個片甲不留。

  是佛教徒就必然要深信「輪迴」,不但是輪迴而且是三世、六道之輪迴;簡言之,就是未得正覺親證湼槃之前,「識」一直在「變」之中輪迴。

  在這種「變觀」映照下,「六道」是一種比喻,但也是一種實境;應身由業力所牽。佛教中的「貪、嗔、痴」三毒之說,我們先前已談過。對應於三毒說則也就有:貪心重則墜於餓鬼道,嗔心重則墜於地獄道,痴心重則墜於畜牲道。

  如果能在有生之年努力於「排毒」的工作,則死後至少可以再入「人道」,甚至有可能升入菩薩道中。於是有人說:什麼叫作修行,不過是求一好死罷了。這在許多原住民文化中更是明顯。

  佛教中之餓鬼被形容為:「頭大如斗,喉細如針,終日不得飽」。頭大是因為他們慾望太多太重,而喉細是因為受到懲罰故,慾不能得償下盼其能寡慾。終日不得飽也是為了令其明白「空」的真諦。

  由是可知,餓鬼之情境是令人憐怋的,也需要「有心人」去幫助的。於是佛教中有了「焰口施食」之舉,希望能藉助眾人之「願力迴向」而令諸餓鬼們能享有片刻「得食」之「樂」。

  佛教的空觀中,「樂」是一個虛字,正確的稱法是「離苦得樂」,樂不能直接獲得,必須有「離苦」之前題存在。所以焰口法事之目的也在於「布施清涼」,令諸餓鬼們能暫時「離苦」。

  既然說它僅是暫時,當然就不是究竟法門;也才有之前所說過的:佛不滅定業、佛不盡眾生;而根本上乃是「佛不渡無緣」。

  不論是餓鬼或是遊魂,為什麼不去檢視一下自己的前因與後果之關聯所在?佛教徒們稱:「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造者是」;無因不結果。也不妨去觀照一下自己是不是曾犯了「貪心太重」的戒律?

  別人功成名就,那是別人昔日努力之所得;自己一無所有,那也是自己昔日疏忽之結果。成功的人不一定是因為別人「烘托」而已,也不需要他人之「陪襯」。 

  沐猴而冠,結局仍只不過是一隻猴而已;僅能花大錢「關起門來自爽」,永遠也不會是「人君」;強摘的果子不可能會甜美。相反地,如果是一個「人」,若有自知之明好好地作人,就不必在乎被對手抺黑抺紅成「狗」或「馬」;有朝一日他當然有可能成神成聖;怕只怕作人失敗。

  我騎了一輩子馬,還不知馬性;作了半世紀的人也不太明白人性,有沒有資格談玄論鬼,您自己衡量吧。


註:中午未寫完即出門,但這篇文字有其屬性,希望那位學弟能回應。侯同學的回應我改日再答,盼能分兩條線發展。您的高見我要再思量後才能提問,但真的很感謝也很愉快。

倥仔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7/10/30 02:32 PM 回應 


        倥仔,我們又在此碰面了,因緣際會,美事一樁;有幸與倥仔腦力激盪,一些喜好,如看連續劇,棒球節目等,明顯減少了,轉而作這種"有意義"的事,也許也是另外一種因緣之下的善果吧!

        文中提及"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種流傳已久的俗語,在聖經裡也出現過(加6:7,人種的是甚麼,收的也是甚麼).個人非常相信這種因果關係,雖然接著下來與您的説法會有一點不同,然而道裡是可以彼此相通的.

        如果前述俗語,指的是"種善因得善果"的話,有時候,真的會覺得老天爺實在不公平;因為所看到的面向,卻不是這麼回事;如同您所言的,"揮汗耕耘不一定能歡欣收割,因為甜果無法預料",所以人們只好以"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來安慰自己.

        若由此來看,您的"種瓜可能得瓜,但不一定得瓜"的論點,就相當的符合邏輯.種的因,借著"緣"的助力,就能達到所謂的"甜果",就著人生的各個階段來說,都是可以適用的,而這也正是各個宗教家所必須努力結緣的(結緣的方法態度有機會再聽你細說).

        就我的看法,我認為我們都走在人生過程中,不斷的有"因緣際會",也不斷的在進步中,也應該是越過越清楚,越有意義;若從這個角度看,那種瓜"一定"得瓜,也是有道理的;不過,這需要很大的"信心",經歷各樣的熬煉而不灰心;這裡暫且借用聖經的一句話來解釋,"信"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要強調的是,用信心看的時候,差別是大的;因為表象只是暫時的.套另外一句話說,從"見山是山",到"見山不是山"之間的過程,是有一段差距的.

        最後,容我再用一段經文來回應您的"親身經歷故事",這也是基督徒須謹慎小心的,"這樣,凡好樹都結好果子,唯獨壞樹結壞果子;好樹不能結壞果子,壞樹不能結好果子;凡不結好果子的樹,就砍下來,丟在火裡;所以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

         説真的,有些基督徒的表現,實在不理想;雖說人是"因信稱義",但也不能沒有行為的見證.願上帝憐憫,我們都是在過程中;願主更新變化我們,讓我們得以完全,豫備行各樣的善事! 感謝倥仔的"經歷故事", See you next time (雅2:21~26;多3:5~6;提後3:16~17;西3:9~10;弗4:20~24;羅12:2~3;約壹1:9~10; 2:1~2;太7:17~20).

PS. 關於基督教在美國的發展,可能小賴比較清楚,希望有時間
       ,小賴也能幫我們講講.
             

侯碩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7/10/30 12:43 PM 回應 


 

  倥仔前半生在一個沒有信仰的家庭中成長,眷村裡每年過春節時大多數的家中還會臨時設個香案祭祖一番;但他家中紋風不動,據說是他老爸記不得阿公的長相,十一歲就成為孤兒的他不信祭祖這說法。

  直到今日他老媽因環境因素,偶與友朋們去教堂也自稱是信了教,但又聲明自己清醒得很一點也不迷信;老哥老姊基本上尊重別人信教,但也大概是會在背後批判那「迷信」的不可取。 

  惜緣而不攀緣的他,並不曾在家中傳教;連建議過春節時一家人吃年夜飯前祭個祖,都被斥為「無聊」而默認。

  緣是很難說的,智慧不夠說不清楚;有了那智慧又必然不動金口。在佛教中稱「菩薩行」為「倒駕慈航」,意思是雖修到了不動金口的層次,但仍願為渡眾脫離苦海而捨其成就。佛教中有很特別的一門教法為「觀機逗教」,要有那智慧去觀察因果熟了沒有,不要去強摘未熟的果子;教要由對方願受教入手,要逗他自己去思考。但重點是,無緣則一切免談。

  倥仔的佛緣其實很深,他媽說一切似早有徵兆;唸小學前他就最熱衷於聽別人家誦經超渡,遇到有喪家時即全神貫注;每回經過南昌街十普寺前都會硬賴著不動,要聽上一段早晚課後才肯再上路,家人們習以為常有時甘脆繞一圈後再回頭去接他。當年一夜間斷了肉,母親僅說了一句:「大概是時辰到了」。 

  倥仔的佛緣其實也成熟得很慢,六六三十六那年紀一場莫名的遭遇,讓他與「鬼道」眾生們結了緣;昨天的人間福報有一篇報導:據統計在美國有1/3受訪者相信世上有鬼。倥仔的認知中,在台灣這個比例應該更高許多。 

  那「怪力亂神」之事非今日重點,重點是當年那「事實情況」該如何處理?所有熟識都熱心的介紹偏方妙藥給他,如同照顧一位癌症末期的患者;也當然會引見一些道行很高的人讓他試試;結果如何大家也猜得到。

  這無需作為中醫好或西醫好的爭論實據,在文化研究者的眼中每一個民族都有其存在的特殊原因與理由,當然也會有其特殊的藥醫文化;問題是如何去認知這文化的內涵,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 

  佛教中:天、人、阿修羅、畜牲、餓鬼、地獄, 是為六道。當然也有人稱之為:佛、菩薩、人、餓鬼、畜牲、地獄這樣的排序;重點正是在「排序」上。
      之前曾說明過,佛的最高境界是不動的,根本不是文字能說明。菩薩則是倒駕慈航的神明,您怎麼稱祂都可以;中文中有「生而正直,死而為神」的說法,基本上他活著的時候必然就已不是個「壞人」。中國人的神格中最低階的即是「土地」,在客家話中稱祂為「伯公」。從基層慢慢幹最後都有可能當上「聖君」,也就是「天帝」;這是漢文化的重要環節,也是漢人的基本宇宙觀。 

  佛教將漢的「陰界」又分為兩類:餓鬼與地獄是不同的,一般而言餓鬼就是「遊魂」,而地獄則是「暫時失去自由的鬼域」。祂們一在畜牲之上,一在畜牲之下,基本上都是以「待罪受苦」之身在那兒贖罪。

  而人的角色理論上既在其之上階,就應該要「照顧」、「引領」祂們,如同一位飼養動物的主人。

 

註:又去重新流覧了一遍宏周學長的文字,以及農晴依的小說;很慶幸有新的收穫。也感謝貼文的人。

倥仔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7/10/30 11:41 AM 回應 


        每個人的一生中是否一定會遇上貴人?我不知道。但貴人的定義要如何下?倒是願試一試。既然江上千帆載的不過名利二字,大多數時候我們所指稱的貴人大概也是能為自己帶來名利實質收獲的重要人物。

  如果我們稍稍提高一點點層次,貴人是否也可以指稱那些對我們原有「信念」作轉變與啟發的重要人物?否則人與禽獸的差異何在?人與機械的區別何在?活著又當為了什麼?為何談宗教信仰呢?

  年紀愈大愈覺得自己的一生很幸運,不僅遇見過貴人,還遇見過不少的貴人;因此「有緣」能大幅改變自己人生的方向與內容。

  在馬格文章分類「工作經驗」欄裡,曾將生命中的一位重要貴人稱為「師傅」,他1944年出生於一個英國軍官世家中,父親官拜海軍上校曾駐守香港、新加坡與中國,(所以您不難了解他父親絕不可能喜歡日本人,在這一點上我們倆積習相近臭味相投)他初中與高中讀的是貴族式軍官預備學校,數代以來那是他家的門風。
  軍校畢業後他忽然有根筋不對走上了另一條人生路,跑到遙遠的東方,將自己流放在泰國的南洋風情與嬉皮世界中;是一位很典型的戰後嬰兒潮世代叛逆思想的領航與追隨者。
  但他也曾很嚴肅的對我說過:他是一位「天生」的基督徒,絕不可能背叛這信仰;所以僅能以「尊敬之心」去欣賞異文化。

  他大學畢業那年結婚,很快地有了一兒一女,但也在那時即發現不可能與她牽手一生。這是否正是他將自己流放在東方的理由?我不知道也沒興趣問,但我卻很有興趣聽他發生在泰國的所有故事。

  在泰國他很幸運地交了一位女友,這位女生有著龐德女郎的外表,內心卻冰火共濟,原先從事「特技越野機車」半職業賽手,身高有175公分。在1987年的台北士林區常演出全武行戲碼,被她打的人很少能全身而退。她有四分之一的華人血緣,名叫Wantongni,聽起來像是「廣東人」。
  相識時她的兒子已十多歲,而她僅大我兩歲。

  他們倆的其他故事與這主題無關,但有一則卻種下了「因」也形成了「緣」更影響了我的一生。

  師傅告訴我:有一回他們兩人乘自己的遊艇出海,那是一艘超過三十呎長的單桅機帆船(他辦公桌上必放一張那船的特寫相片),很不幸地遇上了風暴也為「命若懸絲」這成語作了很好的見證。

  師傅說:在那一刻他方明白人的渺小與脆弱,但是那位當時他還不很認識其底細的Wantongni所表現出的卻是出奇地鎮定與平和,後者所散發出的自信不但安撫了他的恐懼更映照出他心靈的缺失。
  從脫險的那一天起他告訴自己願與這位女人共渡一生一世,也徹底尊敬她所虔信的宗教力量。

倥仔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7/10/29 01:16 AM 回應 


談信仰

  佛法有人簡稱為「因緣法」,修行的方法也不外「因緣」的觀照。我個人喜歡用「動靜」來比喻佛法,那是我個人的觀照不是哪一派哪一門的定規。什麼是因緣?很多人用種子來比喻因,它能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有因則方能有果;什麼是緣?有人將之比喻為「助力」,也就是「外力」;種瓜有可能得瓜但不一定得瓜,邏輯上是成立的。在佛教的觀照中,揮汗耕耕不一定能歡欣收割,那甜果無法預料;果的形成在於「緣」。不同的緣能使同一母株的瓜子得到甜與苦截然不同的果。

  個人將「因」視為不動的源頭,將「緣」視為能動的影響力。有人也以類似的觀點提出過「命已定,運可改」的說詞。

  對於「基督教」我始終抱持「絕對尊敬」的態度,個人和它的緣很深;不敢輕率地拿二者作比較,僅就親身經歷過的故事作呈述。

  離開台北之前的幼年期,我們眷村的小孩每年都會在基督教堂辦的活動中出現,因為復活節有彩蛋可吃,萬聖節有糖果拿,聖誕節更是禮物豐富每人有一小袋加上一盒西點麵包。為了這些我們一群壞小孩會連趕幾攤教堂盛宴,某間教堂的禮物若較迷人,領了之後會再溜進去多騙一次,「溜」常指的是再爬牆。為了寒暑假打發無聊,我們都會去參加兒童讀經班,因為每次都有糖果餅干可吃,比上學可愛多了。坦白講有多少東西放進了小腦袋裡,我不敢說個確數但絕不是零。俗話說吃人嘴輭,我更不曾背地裡說它壞話來突顯自己的邪惡。

  在台中當兵的日子裡,百般無聊時我會去參加英語「查經班」,是一位芬蘭藉的女傳教士在她居住處所舉辦的例行活動;目的有二,加強自己英語能力,另外也找機會和女孩子講講話。印象很深的是這位女傳教士原本不會英文,是為了立志去海外傳教才開始學英文。如同今日很多摩門教徒來台灣之前會有很完整的語言養成教育課程。在求學的過程中「舊約」曾是一門必修課。

  1990年,因為宗教信仰的確立,我放棄了在台北的紙醉金迷或醉生夢死的日子,去考屏東縣偏遠地區國中教師甄試,在獅子鄉這原住民迷你國中的新校長也是一位新考上被派任的人,他名叫柯承宗,高雄橋頭人與余家班淵源很深,但也是一位很虔信的基督徒。

  說來也可能很難讓人相信,有一天他要我這台北外省人在週會的演講上談佛教,題目內容自訂。我很認真地在一百多名「生下來就註定是基督徒的原住民國中生」面前談「六渡波羅密」;一個多小時,連老師們全都快儍眼了;事後校長告訴我他一點也不後悔作這事,但我們並沒有掌握到孩子們的味口也是事實。一直到今天我仍敬佩這位勇敢的校長。

  這一生中除了當兵的那七年常與美藉顧問相處,我替在台外商工作的時間遠超過在本國藉公司的服務,坦白說我真的不瞭解中國人或台灣人的職場文化,對本地文化也很少參與;卻在相當程度上深受歐美文化的影響,尤其是歐洲文化觀點。其中一位從事隧道工程的法國老板夫婦給了我很深的印象,年青的她生了九名子女;為了這些孩子他們家的厠所和國小的厠所一樣。深受天主教義薰陶的這對夫婦各方面都值得尊敬,尤其是他們的親子關係與家庭倫理,比起另一對年紀差不多但沒有孩子的法國銀行老總夫婦,我覺得歐洲人的文化特徵更明顯。

  我也必須很抱歉地說聲,很不幸地我所接觸過的美國藉老板,不論在信仰與作人方面都無可談之處,唯一的例外是位美國藉但在英國石油公司的資深主管,很難說他所表現出的是美國文化多或英國文化多;他因為和我老板個人的私交很好,所以一家人常來台灣旅遊彼此算得上是熟識。

  基督教在美國的發展我沒有資格談,但我個人卻對摩門教規很有興趣。

 

註1:希望我在寫白話文的能力上有所提升。
註2:前兩天曾聲明我在奇摩網有三個格子,並非是奇怪的癖好;而是曾有過多年寫作的文字檔因為存放在輭碟中,結果因未作更新而報廢的經驗;現在我改將寫作存放在雅虎免費的記憶空間裡,個人認為他們照顧這些資料比我自己還有效率,所以依不同需求設立了不同的格子。

倥仔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7/10/27 02:46 AM 回應 


  遊魂學弟,這是封寫給您的文字;侯碩與蕃薯餅同學請您二位給予指正。

  裸顏這小格子,我紿終視其為「靈修」的空間,選在這兒與您對話代表我以虔敬把握這機緣尋求彼此的共同成長。

   佛教特別處在於它的動靜觀,基本上動不如靜;曾和蕃薯餅同學(或學長)稍談及過。我們稱最高境界為「如如不動」之「湼槃」。它不是一神也不是無神;在這境界中,我們又有一說:佛有三不能。文字上似有障礙,但理哲上無。此處之佛非一般人心中之佛;有宗教修為的人可以明白那屬靈的共識,於此地我僅以裸顏來代替。三不能是:佛不渡無緣、佛不滅定業、佛不盡眾生。若您有興趣我再與您進一步討論;它在此只藉以說明「惜緣」法門的重要。

  您這一段時間內,願對我的足印花心思,感到榮幸更覺得責任沈重。如果您錯過了其中的一篇,很可能就會曲扭了原意;寫論文的人都明白,研究史如果沒作好則文很難引人注意。既稱為研究史的建構,則「耙梳或爬梳」的功夫必定難免,曾說過作學問有時亦需要「直覺與運氣」,怕您漏了重點故請您回頭再讀一次。它位在這篇的樓下:於 2007/08/07 05:50 AM 回應。

  寫文章也要先作自我定位,確定了將自己放在某個位置才能講出得體或優美的話,坦白說這要求在新浪的格子裡有些困難,但我已努力在試。 

  佛教中很注重「三毒」的觀照,修行人要隨時將「貪、嗔、痴」排毒,既是修行人就不是佛菩薩,這工作就一曰不能免。如果您諸位發覺請提醒我注意。這其中:「嗔火燒毀功德林」、「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它最可怕。 

有位學弟「感謝」某學姊的「用心」、「無私」,心輭之餘奉送了兩篇〈異文〉,另一位學弟一再以「遊魂」之姿力搏版面,讓我明白彰化鄉親們為什麼要「路祭」不成而「驅熬」。
  別的宗教如何解釋這些現象我不妄言,但佛教中稱「一念正覺則成佛」,同樣地「心迷則輪迴於苦海」,希望遊魂學弟所將見到的「天曰」能有益於「人世」,否則也只是您個人的「驕傲」罷了,觀眾們一點偷窺的興趣也無。

2007/09/27 11:23 於 就讀私立中小學之利弊. 

  讓您起嗔心的源頭可能在這兒。不幸我一直都有惜字的毛病,文不夠白,也常惹人看不懂文義。但「文與語」畢竟不同,白話文仍是文不是話,何況「話」也不一定就能說清楚講明白。既是讀文,就要特別注意作者「引號」內的東西,通常那是重點。請一同來重新讀。

  其實全文的重點在於「心迷則輪迴於苦海」,可惜您略過了它。另外「天曰」能有益於「人世」,否則也只是您個人的「驕傲」這句中,「天曰」是針對您的「出頭天」與「見天日」作一番期許,當然要您願意完整寫下來與大家分享;為什麼每次總是神神密密地晃一下而已?說一些區隔日夜間部認同的怪話?有益於「人世」,就是希望您要說的內容能「利人利己」,而不要僅是個人的「大話型」驕傲。若是大話在這個格子裡可能沒有市場賣點。 

  至於「路祭」與「驅熬」,很巧地正是我多年前作過的一個有關「台灣民間信仰」的題目,如果您有興趣大家可以再研究;純就學術探討,一絲嬉鬧之意也無;它關係著台灣「族群融合」的「難關」。

  和不很熟的格友談論宗教議題,絕非我上格子來玩的本意。這格子裡高手如雲,早就瞧得出也從不敢小看任何人。

倥仔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7/10/26 05:02 AM 回應 


        上文提到的"祭祖",基督教學聰明了,意思是以前很多基督教派是不拿香祭祖的,他們認為這是違背聖經教義;但現在他們學聰明了,他們可以用"鮮花" 代替 "燒香,供奉水果"來祭拜祖先.

        這之間的轉變,不可謂不大.那麼為什麼以前不可以而現在卻可以呢?主要是在於"聖經教義的詮釋不同",當然也有可能是在傳教方面,受到阻塞而有所改變.

        聖經的確記載,不可以事奉偶像,敬拜別神;也定規不可以"行邪術","交鬼","過陰"等事(出20:3~5 ;申18:9~12 ;賽9:6 ;林前8:4~6).然而,這跟祭拜祖先有何關係?我祭祖是敬祖,慎終追遠,而不是事奉敬拜好像神一樣;我祭祖不是求祖先保佑,乃是為他們向神禱告;我跟家人回去掃墓,獻上鮮花,是表達敬意,而不是給死者享用,這樣的觀念澄清,我覺得做得很愉快,我想基督教徒也會覺得很有意義(誠如基督徒説的"很有感動",這6,7年我常為父親禱告,他在榮總臨終前一個月信主;我外祖母去世30年,沒聽過福音,我也常想到她,求神幫助, "屬靈的事"只有神最清楚最有能力,羅8: 26~27;啟8:3~4).

        我也曾想,教會機構能選定節日,一起為已故親人作追思,祈禱禮拜,並教導信徒祭祖的意義,這樣不知有多好(好像有些作了,恩慈園我去了好幾次,家人都覺得不錯).當初天主教來中國,為了方便傳教,允許教徒拿香祭拜,一時之間,也有些果效.我不知道教徒是否清楚祭祖的意義,但我想,即使有被教導,然而,那種一起在教堂裡擺設,供信徒拿香祭拜,這樣形式,難免會陷入林前8章那種情形的虧損,我認為不可不小心為之.

        另外南美"新聖者"這事,我也是從報紙得知,我也不曉得是否真的到達"神格化"的地步?然而,跟祭祖不同的是,此事有攙雜宗教而引起的社會事件;在公共場所,尊敬偉人,向遺像鞠躬,無可厚非;在家裡,懷念親人,放置遺像,也無可厚非.問題是,神職人員有無教導正確觀念,信徒有無遵行而沒有深入介入,這都有可能會使事件發生;若這樣,那這種"包容",不見得比"排斥"來得好(之所以說"不見得"這種溫和的字眼,乃是從神的角度看,因為神常允許一些事情逐見發生,為要作成一些無法想像的事).嚴謹的説,基督徒的角色是,世上的鹽,世上的光,做好自己的角色,其餘的事就靜觀其變吧(林前5:9~13)!

        很感謝倥仔的包容對話,的確是高層次心靈的文化人,等一下可能會有一"狗"來"吠火車"(沒人找她自己跑來),我必須要離開了(以後有機會,換我聽你講禪佛道理).的確,這天地間,早就展開了一場屬靈的爭戰,想要置身事外也難(只顧柴米油鹽醬醋茶),難怪孔子説"敬鬼神而遠之",不無道理喔(弗6:10~13;林後10:2~5)! 願神祝福 !
       

侯碩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7/10/20 12:25 AM 回應 


侯同學,拭目以待您的下一篇文,我喜歡這樣的談話,捨異論同。有些事留給專業人士去處理,閒談最重要的是心情。
坦白說:在多神與一神的信仰分類中,個人比較尊敬一神的教義;同理故支持求同的觀點而捨小德小義。
在一神教的世界裡,「先知」們所敘述的大概就是「原初」之義,可惜後人愈註解愈遠離原初,這是我對「裸顏」之引文的閱讀心得,也希望對原初精神與義理有研究心得之先進們與大家分享其喜悅。好像基督教稱此感覺為「神恩」,而佛教稱之為「法喜」;它是超越語言、文字、圖像等二手意義的境界,唯有親自去體驗才能明白。我不敢去猜測「選民」這辭的真正意義?佛教中以因緣來解釋,凡人根識受限故無法觀種種因緣,唯有自我提升到不同的層次才能明白其所以,就如同各行專業人士之所見與常人不能同日而語。但佛教中又有一法門稱作「止觀定慧」,意思是停止向外探討而由「原初」的清明中去觀照自性。這即是常人所知的「禪」,而今基督教中似乎也有人在探討與其相同之處,個人覺得是一件值得鼓勵的好事。

倥仔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7/10/17 09:00 AM 回應 


          的確是費一番工夫才找到"引文",首先要補充一下,上一回"三一神"的經文: 林後3:17 ;腓2:5~8 ;約1:1,14. 接著也要修正: "巴比倫充斥偶像之地" 修正為 "巴比倫各種原始宗教民間宗教興盛之地",因為這是公開場合要尊重他人,當然我們都是沿著"引文"討論下來;若有其他的,也許他日可聽您説説(我有自知之明).
         前面提到"打打談談.....",某個角度來説,也是"開墾"的意思,因為當時有些地方的土地,很難説是誰的,也還未形成主權國家的概念(2000BC大概是一些部落團體).亞伯拉罕這族,就是以宗教信仰為主的半游牧團體.
        這段期間最重要的生活準則,就是宗教信仰的規範;到了摩西時代,"宗教律法的規範"更加完備,然而以色列民遵守了嗎?沒有,大都倒斃在曠野.歷代先知不斷的警告以色列百姓,最後竟然是"徒具律法形式",表面遵行律法(不解律法精神),內心卻硬著頸項,頂撞悖逆;以至於最後招致 "被虜","流亡" 的命運(太22:34~4023:23~36徒7:51來3:7~19申10:16利26:40~42).
        這裡我要強調的是,即使是神的"選民",包括所謂的新舊教徒,都有可能悖離"原初"教義的精神,犯錯悖離又該如何?使用同一"經典",解讀都會不同,何況不同種類的"經典";即使解讀相同,因著每個人的特質,工作背景不同,表現出來也不一定相同.這怎麼辦呢?套你的話説,"觀其同而不辨其異...也同意你的有緣説法";套我的話説,"神是仲裁者,,這些事都必付出代價".
         兩千年來風風雨雨的宗教政治歷史,不曉得要延燒到何時?............,真的不知道,願神憐憫我們都是麥子而不是粺子(啟2,3章;太13:24~30).
         又到了篇幅限制的問題,下次我們再談"新聖者", "祭祖(基督教學聰明了)"等問題.很高興能跟倥仔腦力激盪,願主祝福!

侯碩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7/10/17 12:29 AM 回應 


  抱歉,費了番功夫才找到您的回應;這其間有一句話「與當地原住民打打談談的歷史故事」,它其實正是我關心此一議題的源頭。

  順著你的說明我再提一問,之所以說是「細微的差異」。主因是我一直主張凡事求其大而不究其小,觀其同而不辯其異。

  在這篇引文中,有一神教、東方宗教、無神論等的名詞出現,才引起我的好奇,基本上目前世界大概也是將人們的信仰粗分為:一神、多神、無神、不信四大類,最後一類的人又常將前三類人們視為「迷信者」,因為彼等行為是「驗證的科學信念」所不容。在此我們僅能就前三項去交換心得尋求共識。

  信仰之所以是信仰,它原本就不是一種互動更不是一種交換,而是單向式的歸依,一切的一切皆已超越了語言、文字、思維、辯論的層次;否則它也不能稱之為信「仰」。

  在目前的宗教學中大約是將廣義的基督教、廣義的伊斯蘭教歸類在「一神」的概念中;而將其他有「偶象崇拜」行為的宗教歸類為「多神」類。很奇特是在處理「佛教」這一區塊時不知究竟應將它放在何類?當今世人對佛教的認識又常由「禪、密」二宗得到資訊,而這兩者又極端不同甚而表相上自相矛盾。但最奇妙處是不論中外所謂的「知識份子」又往往偏好此二宗,或說與此二宗有緣。

  這一部份如有興趣我們以後還可以再進一步討論,但是我仍要回到問題的原初,在一神與多神的大異之處,我絕不會將三位一體視為多神論,但「新聖者」的身份與認同之取得是否與一神的原初教義相違?

倥仔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7/10/14 02:59 PM 回應 


        王同學(倥仔),您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基督教文明與伊斯蘭文明間的衝突,我想我也從另一角度切入,來談談所謂的基督教猶太教之間細微的差異,再討論其他問題.

        現在的以色列國,當初是由他們的祖宗亞伯拉罕開始的.神呼召他從迦勒底的吾珥出來.應許他要成為大國,也應許賜迦南地作為他們的產業(迦南地就是現今的巴勒斯坦區,創12章,15章;徒7章).亞伯拉罕就遵從出去,展開一長串與當地原住民打打談談的歷史故事(蠻類似漢民族到台灣來與原住民的關係).

        歷經以撒,雅各,約瑟,摩西,大衛(正式成國,後又亡於巴比倫帝國),所羅門,到耶穌基督降生為止(此時被羅馬帝國統治).這段期間,以色列人信奉獨一的神耶和華,也就是猶太教,這是舊約時代(他們只承認舊約聖經).

        耶穌降生後,猶太教徒不相信耶穌是神所差來要拯救他們的彌賽亞,反而將祂釘在十架上(這也是神所預定救贖計劃).耶穌的福音無法行在以色列,但卻藉著祂的門徒,把福音傳到世界各地,這是基督教的由來(新約時代).

        基督教使用新舊約聖經,他們信奉聖父聖子聖靈三一神(太28:19;林後13:14;林前12:4~6),看似"三",本質卻是"一"; 看似"一",卻又是需"三" 來共同完成救贖計劃,這是奧秘,無法說得清楚(約14:16~20; 17:3, 20~23) 

        以上我想這也許是您所説的差異?(歷史故事有點在行家面前賣弄,見諒)由於占用篇幅太多,下次再討論,.感謝倥仔您,幫我打聽陳仁建的消息,也感謝小賴的即時回覆,願神祝福 !     

侯碩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7/10/13 11:30 PM 回應 


  果然十步之內必有芳草,在這個四年級部落格中更是得到驗證。
  侯同學感謝您的說明,坦白說我對《裸顏》的原著並沒有閱讀過,也僅是從這篇導讀中去體會;但對於這則希臘神話故事倒是知道。
  您對聖經中「東方」與地理概念東方所作的說明我可以接受,對於「猶太基督教」的提示也很受用,可惜這一部份我很弱也無從理解其細微的差別;可能需再費一番唇舌說明。
  但是我對目前比較熱門的「文明衝突」論述很有興趣,它指的是基督教文明與伊斯蘭文明間的衝突必然性;但我又從另一個角度去放大這一衝突,認為他是歐美西方文明對非我族類的一種不包容。而一體式「包容」又好像是「近東」之東的地區文化特色,中、印古文明或當前的中印文化也是其中之一。

  前文主要還是想請教為什麼天主教在包容「新聖者」這件事上和基督新教主事者有此截然不同的觀點?因為在十八世紀後才被納入天主教體系的民族如中南美洲、非洲與亞洲菲律賓等地,其天主教教義內涵的「在地化」情況愈來愈明顯,也有人大膽預測下一任的教皇極可能出自於拉丁美洲。若我們從基督教的「原初」教義中去探討這問題,是否能找到一個合理的解釋?

倥仔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7/10/12 09:27 AM 回應 


德州達拉斯角聲佈道團教牧同工Rev. Kenny K lai

http://www.otseminary.org/file_uploads/ResumeKLweb.doc

About 賴可中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7/10/12 05:21 AM 回應 


        
        若以聖經觀點論東方,可能非一般認為的東方(遠東諸國),而是指古巴比倫帝國(現在的伊拉克,當時充斥各種偶像敬拜的地方現在則是回教世界)及鄰近的中東地區.

        我沒看過"裸顏"原作,不知它的內容順序如何;若從引文這篇來看,賽姬獻給安姬是一神,預表猶太基督教,

        這神被百姓膜拜,卻從不出聲.以至於百姓必須以自己的領悟,猜想神的心意.負責宗教事宜的祭司在接觸神的過程中,說:「神的事,說的越清楚就越離譜。我們從神所得,是生命和力量,而非知識和言語。」這帶有神秘色彩.

        "須取血,獻女子為祭,止息瘟疫",這事牽引到東方宗教,是比較奇怪;因為東方正統有代表性宗教沒這種現象(或許民間原始宗教有).所以,我同意您對此書評者的看法: 評論這一大圈作者其實是一直在基督教中轉圈子而已.

        然而東方若是指前述古巴比倫充斥偶像之地,那書評的那段話,倒也還可以;當然"狐"的行為所代表的,就是無神論;而最後賽姬的再度"犧牲",以及姊姊的幡然悔悟,可説是篤信或重新回到基督教的信仰(已不是起初的教條信仰).

        以上是個人看法,也許與您略有不同,但是這題絕對沒有標準答案.

        賴可中,玻璃,林維中,都還記得.賴好像在美獲得電腦碩士,沒想到現在竟是神學院教師,感謝神! 我們的確有福了,可到他那邊沐浴一番,不曉得倥仔您知道他在哪兒(順便也問一下陳仁建)?

侯碩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7/10/12 04:14 AM 回應 


        侯同學,很高興您願意現身指導,這篇引文讓我感觸良多所以一直希望有人能繼續在這篇文後作補充以光大其能量。
  倥仔是一位好奇心很重的儍子而已,如有說錯話基本上沒有弦外之音,最大的可能是文字間的誤解或隔閡,如同您所謂:每一個人的成長背景不同,思考方式不同,解讀也就不同。

  回歸正題,如結論:「他們看見Joyce的影子(從猶太教,到共產主義信徒無神論者,到篤信基督教信仰),最後有個書評家說了句公允的話:「我們的影子,全都在裡面。」我們都在某個層面上像著麥雅或狐,在自以為理性的框框中,或在自我的愛的框框中,排除了神晨霧中的顯現,因此無法體會基督救贖的奧秘,以及與神同住的煥然一新!」

  從這兒我就認為此文早已超越了希臘神話故事的框架,而是純然發自某位基督徒內心的一篇讚美文,其文字中所流露的感動是極具說服力的。
       只不過我對「…走向神秘主義,再走向東方宗教,走向無神論…」這段文字有些意見,它顯然不是原著者的自白,所以每個人都可以表達自己的觀點。

  許多西方人口中與心中的「東方」是自己也說不清的,關於這一部份有太多的文字爭論我們在此不談;但會不會上文中的「東方宗教」所指的只是「泛靈信仰」式的「薩滿教」的代稱呢?再由它引出相對的「無神論」?

  想要說的是,如果作者(書評者)既然誤解了「東方」,他會不會根本也就誤解了作者的原意呢?於我看來他等於是說作者的這一大圈其實是一直在基督教中轉圈子而已?

  看到黑皮也如此虔誠投入宗教活動, 感覺我們都是很有福報的人們. 對了侯碩,賴可中您還記得嗎?網路中的資訊顯示他而今是一位專職神學院教師,令我非常地欽佩。       

倥仔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7/10/11 10:12 AM 回應 


        倥仔同學實在是思想豐富,涉獵廣闊的知識份子高層文化人(部落格常有您的文字,若無有,就了無生機,也不會有人跟著上癮).         上文的"裸顏",直覺與神在聖經中的救贖計劃頗為相似,只不過作者取材自希臘的神話故事,當中又穿插百姓膜拜怪石,女子憑著信心獻祭瘟疫消失等,以至於難免讓人產生疑問: 採眾家之長,不再墨守成規,也使得各教派的界限糢糊不清,過度的消費任用等等說法;的確說得也是,的確在宣教方面是應回歸到更真實的描述.          聖經確時有描述獻祭的事,但卻是耶穌被釘十字架,為擔當世人的罪而成為獻祭的物.神愛世人,但神也是公義的;人若要無罪,必須付出贖價才公平,神就讓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擔當我們的罪,我們只要心裡相信(信心)神為我們成就這事,我們就得到救贖(約3:16; 羅3:22~25; 10:9~10; 彼前2:24).         任何團體都會有興盛衰敗,天主教由於腐敗,如買贖罪券可贖罪上天堂等,不合聖經不解聖經真理,以致變成是教條的教導;因此新教興起.新教舊教的包容與排斥現象,確實是一個難以處理的問題,但可以知道的是: 這些事必付出代價(神是仲裁者).         基督教是可以在生活中體驗的,這方面侯同學暫且充當先進賢達,請不要嫌棄多來討論.

侯碩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7/10/11 03:37 AM 回應 


  聞道有先後不在馬齒長短;無意於教派新舊間的組織分歧,主要是著眼於「宣教」或「布道」的行銷手法,是否有可能令「原意」被忽視?

  前文中的主角之所以被「神聖化」,好像也是出於某些信徒對於「神跡」與「靈驗」的執著?而使得故事的內容愈來愈豐富,景仰相隨的人也就愈來愈多。這種現象不僅出現在拉美,也不僅出現在台灣,但這兩者間的相似度卻很高。僅以台灣為例這些年台灣的佛教四大山頭,布教方式愈來愈像極了六、七零年代的在台西方教傳教士,他們也將事業迅速拓展到全世界。

  如果「合一」意味著大家都是一個模子出來的,想法與做法都一樣;那就有如“沒有輪廓,只是一個平面”的可怕臉孔了。... 很抱歉這句話聽得不很明白,或許有再補述的必要。
  裸顏的為文動機若在於「從基督教信仰的教條主義,走向神秘主義,再走向東方宗教,走向無神論,最後重新回到基督教信仰裡」。我想要說的也在於放下神跡與靈驗的追求或執著,回歸最初的教義中是否更接近「真」?
  另外對於基督教中新教與天主教主事者對於「異文化」的接受抱持不一樣的觀點有些好奇,想要求教。因為在膚淺的認知中天主教因為其教條主義所以才促成了新教徒的出走;但如今的包容與排斥現象要如何解釋?

倥仔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7/10/10 03:15 PM 回應 


我也有類似的感覺,覺得在基督教內,各宗派間的界線有“日漸糢糊不清”的趨勢。
但不確定是“資訊發達的今日皆廣採眾家之長而不再默守成規”的結果,
有時覺得是“只是接受傳統,未經慎思明辨,因此也無意捍衛”的結果。

也曾想過,
如果「合一」意味著大家都是一個模子出來的,想法與做法都一樣,
那就有如“沒有輪廓,只是一個平面”的可怕臉孔了,

不知這是否即為您這裡用「裸顏」所想表達的?

後生魯鈍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7/10/10 09:36 AM 回應 

1 2 3 4 下一頁 最末頁

裸顏

  兩年前,南方朔先生留下了這段話:「20世紀有太多的英雄豪傑,但像他那麼純粹、潔淨、頭上罩著道德光環的悲傷英雄,可謂絕無僅有。切格瓦拉不朽,是因為他對世界的不義充滿了悲傷,並把自己的生命獻給了這個悲傷的命運」。

  昨天中國時報有專刊介紹這位中南美洲左派英雄的逝世四十週年特別報導。或許是台灣人的悲哀之一,英雄這兩個字變得太沈重也極諷刺,令我們不敢相信也不會去使用,今年不知我所崇敬的南方朔是否仍有文字歌誦英雄?

  不論各國左右人士皆過度消費了切‧格瓦拉(Ernesto Che Guevara, 1928-1967),是今日僅有的共識;但是在這個「全球化」市場中,又有何人、何事、何物能免?

  在昨日的報導中,有件事似可拿出來談談,因為在中南美洲天主教神職人員已允許教徒們在家中供奉切格瓦拉的肖像,因為他已然被「神格化」的事實不容抹滅。

  台灣近些年來宗教活動發展之勢銳不可擋,很多研究指出與社會轉型後的疏離冷漠有關;但有趣的一件事是各式的宗教活動在資訊發達的今日皆廣採眾家之長而不再默守成規;也使得各宗教或教派間的界線變得日漸糢糊不清。

  很耽心在一個消費主導一切思維的時代裡,宗教也變成一件標的物而失去了它本來的面目;「裸顏」能否從這個角度去審視呢?
        願誠懇求教於諸先進賢達。

倥仔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7/10/10 06:18 AM 回應 


在《中國神學研究院期刊》28期(2000年1月,香港)
看到兩篇文章,供各位參考

鄧紹光
〈文字虛擬------
二十一世紀前的斷簡式前言〉
The Written ·The Virtual--------
Fragmentary Reflections with the 21st Century in View

鄭順佳
〈網絡虛擬現實的神學議程〉
Theological Agenda for Internet Virtual Reality

網路上
http://www.cgst.edu/Journal/28/#目錄%20Contents
現成的資料如下:
(若要看全文,可訂閱這期刊的網上版 http://www.cgst.edu/Journal/WebSubform.asp

【編者語】
鄭順佳與鄧紹光分別從兩個不同角度看網絡文化。

前者的論述較為技術性及生活性。網絡的虛擬本是人為的、虛假的,
但有趣的是這種虛擬可以轉化為實在,因為電腦的程式是為解決疑難而編寫,
故虛擬的程式可以引發解決實在化的過程。

作者指出,虛擬是具生產性和充滿力量的存有形態,
它開展了創作的進程和開啟了未來,為我們提供了對虛擬與實在的一套新觀念。
網絡文化的出現為時不久,本文為一篇回應這個嶄新課題不可多得的佳作。

鄧紹光的文章分兩部分,
第一部分比較傳統文字和虛擬世界,
指出今日印刷媒體面對新的虛擬閱讀挑戰,必須正視。

第二部分主要介紹cyberspace的烏托邦性質。
烏托邦並非全然子虛烏有,它有世俗世界尋求的價值,因此更具價值而可以說更真實。
Cyberspace不是源於物理現象,它欠缺物質性,但卻是一個真實所在;
當人進入cyberspace時,肉體雖坐椅子上,但人的主體卻被傳送到另一個地方去。
究竟是當下的物理世界來得真實,還是cyberspace那個世界更真實,難以一時弄清。
基督教宣揚創造的主,祂是最後的真實,
因為祂是創造有形(物理現象)無形(cyberspace)的主,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期刊撮要(英文)
http://www.cgst.edu/Journal/28/Abstract.asp
Theological Agenda for Internet Virtual Reality
(An abstract)
〈網絡虛擬現實的神學議程〉

Shun Kai Kevin Cheng
鄭順佳
Associate Professor
China Graduate School of Theology

With the arrival of Graphic Use Interface, the computer is no longer a computing machine,
but a simulator enabling users to work in a virtual environment.

Moreover, Internet users have been growing by leaps and bounds.
The cyberage has already arrived and has penetrated into the homes of many.
Virtual reality is already a given for the e-generation.
The article explores virtual reality from two perspectives:
its relation to the self, relation and community, and its ontological status.

Computer games have created a world for users to inhabit.
Multi-user Domain has become a place where users can explore their alternative selves.
Some have benefited from it while others become addicted to it.
The phenomenon has created a crisis in identity, producing a patische of personalities
and de-centering the self as a result.

It gives rise to the question:
Is there really a unified self?
Would participating in dialogues under pseudonyms constitute an immoral act?
Creating virtual worlds leads to questions concerning the creative self and the status of the doctrine of creation.

Internet users relate to one another via e-mails.
A case in NetLove is depicted from a feminine perspective,
revealing the idiosyncrasies of bodiless love.
It gives rise to the problems of the status of net-relations, communion of net-saints,
and the role the physical self plays in relating and loving.

Interactions on the net give rise to cybercommunities.
Various cybercommunities are explored,
questioning their stability, their cohesiveness, and their difference with conventional communities.
The investigation leads to a crisis in moral accountability,
the need for a redefinition of community,
and the issue of pastoral care in the cyberchurch.

We have explored theological issues surrounding the
cybersubject, cyberrelation, and cybercommunity,
namely the doctrines of creation, theological anthropology, and ecclesiology.
The reinterpretation of these doctrines hinges upon formulating a concept of virtual reality.
Michael Heim has proposed Leibniz's monadology as the ontology of cyberspace.
However, the model is inadequate in accounting for the heavy transactions within cyberspace,
and because of its pejorative connotation. Pierre Lévy's concept cluster of a fourfold model of
the virtual, the possible, the actual, and the real
is presented.

The author casts his vote on this model with minor modifications.
Finally an ontology of the subject in cyberspace, Cybersein, is depicted in a manner
parallel to Martin Heideggar's Dasein.

Last but not the least,
the question of the fourth generation, those excluded from the Internet,
is posed as a challenge to the cyberage as well.

 

The Written ·The Virtual
Fragmentary Reflections with the 21st Century in View
〈文字虛擬〉
(An abstract)

Andres S. K. Tang
鄧紹光
Associate Professor
Lutheran Theological Seminary

This paper consists of two parts,
both being reflections on prospective issues of the 21st century.
In the first part it is pointed out that
we are witnessing at this turn of the century an overlap of two cultures,
namely, the print culture and the digital culture.
M. McLuhan's saying that media is message should seriously be taken into account.

It is not only that a message can influence people but that the media as a whole influences them.
Urgently needed, therefore, are in-depth investigations into the nature of the print media and the digital media,
with particular concern for their power of shaping humanity and culture.

The second part of this paper presents a study on the nature of cyberspace and virtual reality,
products of digital technology.

For many people
cyberspace and virtual reality will create a utopia in the 21st century.
However, this utopia, though it may be more ideal and perfect than the real world, cannot separate itself from the latter
because the real world is the material cause of this utopia.
It is premature to say how cyberspace and virtual reality will influence man and his daily life,
but theological reflection on these issues should not be delayed.

鄭順佳

加拿大滿地可麥基爾大學工程學士,
協同大學電腦碩士,
中國神學研究院道學碩士,
美國普林斯頓神學院神學碩士,
柏克萊聯合神學院神學博士。
現任中國神學研究院副教授。

鄧紹光

樹仁學院工商管理文憑,
新亞研究所哲學碩士,
中國神學研究院道學碩士,
英國聖安德烈大學哲學博士。
曾任中國神學研究院副講師。
現任香港信義宗神學院副教授。

蕃薯餅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7/08/17 04:28 PM 回應 


這是隨興比喻﹑空穴來風﹑無中生有還是有真憑實據﹖人﹐為什麼要相信這﹖有人有這種說法嗎﹖真的第一次聽到﹐很想知道真實性。 

好難回答的問題, 害得櫻櫻美代子頭髮都白了, 快成為英英美呆子了.
全民愛台灣股市衝萬點運動中, 扁政府的護盤基金究竟倒在何處? 美呆子若知道內線也不會告訴你, 這樣錯了嗎?

有些事還是不要知道的好, 更不必相信內線消息.免得住進套房翻不了身. 趙公子殷鑑不遠, 套房牢房差一字卻差很多.

倥仔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7/08/07 12:09 PM 回應 


只有倥仔最後一段話記得和看懂, 即使是假, 比喻的也好.  So Des Nei. 

明白了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7/08/07 10:19 AM 回應 


倥仔﹕

你說真的還是假的﹖讓人不得不相信它們(民進黨)才是「新浪」幕後真正的「金主」
這是隨興比喻﹑空穴來風﹑無中生有還是有真憑實據﹖人﹐為什麼要相信這﹖有人
有這種說法嗎﹖真的第一次聽到﹐很想知道真實性。

想知道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7/08/07 06:25 AM 回應 


 

     總覺得在這高手如雲的部落格中,如果不懂得自愛拋頭露臉的次數太多,會有自曝其短惹人訕笑的困境。

  可是從另一個角度想,如果每一個人都太愛惜羽毛,都想要等別人先往火坑裡跳,而自己就僅想要敲敲邊鼓看看熱鬧,那麼這場戲大概也演不了多好,更不可能長久。世上總要有人壯起膽子往自己的臉上抹彩,總要人有硬起頭皮扮仙;才能應驗了那句「演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儍子」的格言鐡律。

  也覺得問題似乎也可以回到一個網站,或一個格主的經營理念與心態來檢視。這個網站讓人們來設格的初始動機是什麼?同樣的,這位格主當初選擇這個網站設格的理由,以及為自己格子定位的標準與方向是什麼?

  一種米養百種人,何況一娘生九子種種皆不同;當然不能以此去釐清網路世界中,尤其是部落格文化的分野或類別,但是或許對匿名的本質可以提供不一樣的思考方向。

 

  個人對報紙的好感並不大,長久以來最能吸引自己目光的版面反而是報尾的「民意論壇」,在中時它叫作「時論廣場」。幾乎每一家報紙都推出了這個版面,所以它也能代表一個時代或一個時期的社會需求,不論是從供需的哪一個面向來看都有實質的市場能量。

  部落格是否有些類似這種民意論壇呢?或是有人一定要將自己的部落格限定在「百年老店」、「金字招牌」的範籌內呢?強烈的限制「閒人勿入」。搞到自己像是「自由時報」或是「中央日報」般「單調」呢?噢,對不起,好像後者已經關門打佯了。

 

  「閒人勿入」真的是一句很莫名其妙的語法。每一次看到都有氣也想笑,它的本意雖然不可考,但大概是 “Authorized Only”,但是在漢文中,「授權」是一個很糢糊的意涵與理念,漢文化中「長老」的份量出奇地重,它與「老成持重」總是相互輝映,也就一直「倚老賣老」地橫行霸道,最後令「道不成道」。

  漢字使用者或許原想標示「非工作者勿入」,但如此一來那些高官、要員們究竟是該不該入呢?嚴格說那些高官要員們的工作就是四處看看然後胡說八道一通,假裝自己真的是官大學問大,到後來不能不相信自己天縱英才;但他們真的不是「工作者」,看到那面牌子時真的很「心虛」。

  所以看他們臉色吃飯的下人們就不敢再掛上這種牌子。大官們最愛假裝自己「很能幹」,什麼都懂也什麼都會,所以時間總是不夠用,忙得不得了不得了,每天只能像蕭大美人一樣睡一個小時美容覺。他們也最討厭那些「櫻櫻美代子」不求上進的混球們。這些人在他們的定義中不但「不事生產」,反而總是會「專搞破壞」;所以一定要嚴格限制他們的活動範圍,將他們像豬一樣地圈養著。

  所以高官要員們最後裁示 , 要求那些對他們充滿著景仰的隨從們下令,每間重地之門上必須要掛著「閒人勿入」的告示牌。

  有了這面牌子後,真的就「天下太平」或「風調雨順」了嗎?也不竟然。許多人只要假裝自己「很忙」,低著頭「誤闖」進入那「重地」即可免於刑責。因為自己腦袋瓜子太忙,所以走路時沒有時間去看其他,當然也就不會注意到那塊不很大的告示牌。

 

  同樣地,如果您只是在部落格或「不落國」的大門口掛上一塊「高格調四年級」的小招牌,想要靠它去過濾「閒雜人等」,效果一定也不大。像我這麼笨的人都知道台灣的自來水千萬不可以生飲,如果想要生飲至少要先經過五道以上的過濾,再加上「逆滲透」設備來把關。

  對了,重點就是「逆滲透」,除非你的格子有逆滲透的功能,才能免於有人匿名攪局,搞到人人自危個個皆有犯罪嫌疑。但是如此一來,一定會大大地折損「人氣」,說不定就變得「門可羅雀」,連小貓兩三隻都不會出現。既然投資了如斯龐大的人力、物力、財力(簡單說就是「生命力」)經營出一個「跨國事業」,又豈能眼睜睜地看著它如此不堪聞問?

  難、難、真的很難兩全。

  「閒雜人等」最大的功能就是能提供「人氣」,民進黨是世界上最瞭解這道理的專家,也讓人不得不相信它們才是「新浪」幕後真正的「金主」;相對地,「雅虎奇摩」反而像是百年老店國民黨的「黨營事業」。

倥仔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7/08/07 05:50 AM 回應 


抱歉抱歉,是我自己沒想清楚,腦袋少轉幾個彎,就急著回應,

其實蕃薯餅烤了兩個禮拜,雖然皮烤硬了點,敢再來聊聊天,
但時間還是很緊,常常睡眠不足,手忙腳亂頭昏眼花
請您多包涵。

剛剛腦袋多轉了好幾個彎,才跟得上您一步千里的思路,
雖然略有領會,但已氣喘吁吁,身心俱疲,要再休息啦。

蕃薯餅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7/08/06 12:08 PM 回應 


蕃薯餅﹐您果真是一個蕃薯一個坑的老夫子本性啊﹗還要逼人家更一點不謙虛地更狂妄嗎﹖是您說的﹐“如果暱稱或代號也成名了”﹐這裡方圓數百里﹐有幾個人有必要如此疑慮啊﹖那些有必要如此疑慮的人﹐又有幾個人有這個膽子這樣跟您說話啊﹖其實我也沒那膽子啊﹐所以才要那樣署名啊﹐也才要又那樣擠眉弄眼又陪笑臉﹐就是怕惹您認真教訓起來﹐我就擔不起囉﹗以前被您教訓過的﹐lesson taken 啦。對不起﹐給您陪不是﹐夫子面前﹐實在是不該胡鬧嘻笑玩耍﹐先生戒尺一出﹐就要喊疼了。

本來常常很希望能就事論事﹐不過發現那在這裡﹐好像有點難。不管怎麼說﹐現在什麼也不敢說﹐趕快先跟光兄鞠躬道歉的

下臺一鞠躬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7/08/06 11:38 AM 回應 


02

很好啊,就是要溝通才知道彼此的想法與堅持

我想有人會措詞強烈地表達對某人或某篇文章的反對,
可能有一個原因,就是怕別人受了這人或這篇文章影響
如果大家都能相信
========================
每位讀者都有自行依自己價值觀調整的彈性
========================
或許辛辣的措詞會減少一些,
(喔,對了,我上次想到的不是酸梅湯,而是酸辣湯)

如果大家有一個共識,就是在這裡,「粉絲現象」只是說笑之語,其實每個人都很清醒理智,不會盲從,
或許對於類似王文華的「朋友不會感謝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只覺得這位老兄怎麼總是遲到。”」
就不會有太強烈的反應,可以一笑置之。
否則言者無心,聽者有意,加上名人效應,有太多可以評論與捍衛的了。

To 就是希望就事論事:

> 蕃薯餅﹐您是在說敝人在下我嗎﹖

不好意思,「就是希望就事論事」這個名字∕代號在這裡好像是第一次出現,
我應該不知道您是誰才對,因此本題無法作答。

一個蕃薯一個坑的

蕃薯餅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7/08/06 09:37 AM 回應 


如果暱稱或代號也成名了,為怕造成粉絲效應,而換另一個暱稱或代號,讓大家可以就事論事,我也覺得是好的。

蕃薯餅﹐您是在說敝人在下我嗎﹖看您這樣說﹐在下很感慨耶﹐心想﹐終於有人了解在下的苦衷了。
多謝您啦﹗

就是希望就事論事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7/08/06 08:40 AM 回應 


02認為王文華的文章不見得是在傳達一個價值觀。那豈是用一二句詼諧筆調可以講得清楚的﹖

如果拿放大鏡探討他的玩笑話(他或許是認真的﹐但是讀者要有自行依自己價值觀調整的彈性)﹐就會破壞讀他文章的樂趣。太嚴肅了~

02一定要出來捍衛王文華﹐他是02的榜樣﹐否則02往後只好封筆﹐以免被斷章取意﹐動輒得咎。

像上次﹐一句玩笑話被溫良恭儉讓批得灰頭土臉﹐就是很好的例子。

不過﹐最後證明溫良恭儉讓是做了一個好球給02﹐02摸摸鼻子﹐還是心存感激啦~

02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7/08/06 08:32 AM 回應 


就知道陪不是﹐其實是再送上門挨一刀。
這個也是。

潘仁霖在台中﹐通過電話﹐但是也超過三十年沒見過面了﹐不知道是否還是很黝黑﹖

"懂得如何用幽默發洩慍火,EQ就可以加分。" 

"只要沒指名道性,不管內容看起來再怎麼像是在說我,我是都裝作不知道的,有人說瞎話,我就裝聾子嘛。"  

02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7/08/06 08:01 AM 回應 


既然提到王文華,我對王文華那篇「怕癢的權利」
http://blog.sina.com.tw/15096/article.php?pbgid=15096&entryid=224609

http://blog.sina.com.tw/15096/article.php?pbgid=15096&entryid=224609
也有點意見,覺得有價值觀的問題,
特別是那句“朋友不會感謝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只覺得這位老兄怎麼總是遲到。”

我覺得如果不是耽誤大事的遲到,朋友也真是好朋友
(尤其這裡是說「朋友」而非「同事」,這裏的遲到應該不是耽誤公事),
應該會尊重他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王文華這種說法有點簡略,也許他不是故意,
但從造成的效果看,我也覺得有「夾帶一個價值觀、甚至洗腦」的效果。
這種不就事論事,而以看似輕鬆的方式,順帶一筆談牽涉價值觀的事,我深深不以為然。

這其實也可以再談到網路匿名,匿名有個好處是不會太被名人影響,
如果暱稱或代號也成名了,為怕造成粉絲效應,而換另一個暱稱或代號,讓大家可以就事論事,
我也覺得是好的。

此外,我也該反省,自己在這裡談信仰時,有沒有同樣作「夾帶一個價值觀、甚至洗腦」的事。
如果有,也請各位不吝監督、指教,並抗議。

蕃薯餅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7/08/06 06:59 AM 回應 


02

您實在言重,言重了。
不過王文華不是說「文字會騙人」嗎?
從文字看EQ實在不能作準,
而且有時幽默正是發洩慍火的管道,

喔,您的意思大概是,懂得如何用幽默發洩慍火,EQ就可以加分了,
這我也同意,不過單就您提的個案,最大原因應該是我現在記性愈來愈差,
幾分鐘前的事都常常就是記不起來,您現在講的細節,對我恍如隔世

還有,只要沒指名道性,不管內容看起來再怎麼像是在說我,我是都裝作不知道的,
有人說瞎話,我就裝聾子嘛。
對了,我都已經把球作好了,怎麼還沒人對我說「對啊,你最會裝了」,

不知道潘仁霖現在何方,我小五之後就沒再和他同班,初高中之後更從未連絡,
但不知為何,小時候那一幕最近格外清晰顯在腦中。

至於投稿,我仍覺得要先請您過目,是因為您是總管,
總管應該是一切幕前幕後資訊的彙整中心,最有資格判斷某篇文章是否合適某時某地貼出,
這與文章格調無關,有時即使文章格調高雅,但時機不對,還是會被誤解,不適合在那時貼出,

蕃薯餅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7/08/06 06:48 AM 回應 


這是天意要替蕃薯餅討公道。

02稍早同時處理太多事﹐再碰到一些完全不會為別人著想的﹐忍不住藉機發了點牢騷。

02知道小學同學蕃薯餅EQ非常的高﹐被02冤枉了也不會與02一般計較。其實蕃薯餅不但是少數一二位願意提供部落格稿源﹐減輕02一點負擔的好格友﹐還是做事仔細﹐能夠設身處地為別人一切打點妥當的好同學。說他沒將文章整理好﹐甚至沒先徵求新新聞同意﹐實在是昧著良心說瞎話。這位同學最大的問題是太有禮貌﹐02明明沒資格審稿﹐他的來稿又都很有格調﹐偏偏還要先請02過目是否恰當﹐一步一步來﹐碰上02心急著趕快處理掉手邊代辦事項﹐就一股腦兒隨便擺擺端上桌了。

在此感謝蕃薯餅的體諒﹐被黑了一記﹐還是不慍不火﹐語帶幽默。

BTW﹐原來潘仁霖和馬師兄都是四孝轉五仁﹐和02小五小六同班。潘同學上了初中後和ry同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