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Entry: 四年級部落格 ID: 579776

2008/04/01

也談電影

本文在新浪的網址  http://blog.sina.com.tw/grade4/article.php?pbgid=15096&entryid=579776
險路勿近(老無所終) No country for old men

有人一向不喜歡太暴力或恐怖驚駭人的場面,若再加上沒惡有惡報時,我們就像小學生一般悵然若失.偶而的也會去欣賞體會這些(別人)說些什麼,想些啥,畢竟這是一個多元的世界,電影分起類來,涵蓋了各式各樣的故事,喜,悲,警匪,搞笑,幽默,戰爭,間諜,小人物,傳記…..應有盡有.若加上名氣大的宣傳,如大導,名角或得過獎.去觀賞一場本性不喜的題材影片會更開拓視野吧!

美國人的言論自由是沒話講,拍出的陰暗誨澀片子不少,而讓壞人得逞的電影不知由何時開始? 這當然是冒大不諱的,違反社會善良風俗之外.世道人心因而受影響怎麼辦? 我所知那(虎豹小霸王)Butch Cassidy & Sundance kids就是一部把盜匪拍得美極,生活暇逸的故事,雖然劇尾二人被亂槍擊斃,也不失其吸收力.一些黑吃黑片子也好,大壞人被小壞人耍了也好,反正狗咬狗嘛! 如(刺激)Sting的老千及Body Heat 中的蛇蠍美人的設計.而那部(霹靂神探) The French Connection或(激流四勇士) Deliverance也是好壞難分,使得多元性觀念在我們被獨占了的腦中發酵.一系列(教父),(疤面人)片子更是探討人性行為上醜陋面,但又對比到某些好的價值觀如家庭,信用…等,令人驚駭之餘想到黑暗光明的一線之隔,如此殘酷,不忍看!

近來幾部著名黑色電影遠的如(美國甜心)American Beauty令人咋舌,夫妻關係可以如此緊張!諷刺性十足! 最新的也得了奧斯卡獎的No Country for the old men 就更震懾人心了.好友先介紹了大,我在不花什麼功夫及好奇下,被釘在沙發上凡百分鐘,回想回想這難過為何而來吧!

首先,是人命之不值,當然比起戰爭片,人死的不多! 一連串的殺戮,但又是令人驚悚,又有那一絲絲的不怕,一切都快速以結,還沒產生害怕就完了,或者沒有畫面,只令你想像得不寒而慄! 但是件件是被埶行死刑式的殺死,加上冷靜有原則的殺手,真的是顛覆人性.這種形式的罪惡,存不存在呢?當然有! 但也只是世上極少數吧! 經過電影放大,每天在南中洛杉磯工作的人,包括我,一定會心驚膽顫.

再來,是老人和年輕人的不同! 看了英文及中文標題,真弄不懂差別何在? 經朋友指點,才發現這(老)之何在,不只警長一人呢! 老了就註定要被消嗎? 我想導演不是如此想,但連好心的養雞老人均消失了,人會在極端悲憤情緒下,反而同情老人嗎? 只有問問年青人,但我真怕他們絕對想不到這些!  片中只有兩幕有青少年現身,而且均取了不義之財! 老少同心吧! 但對老人的體可有不同? 而中老年人同病相憐,才易生此感吧! 我們均將老去,但50之前,鮮有如此多愁善感吧? 將有一天人們喊的不再是BLACK POWER 或外省人權利, 而是 Oldies’ Right & Power!

故事發生在1980年德州,墨西哥交界之無法無天地段.黑幫火併,連帶到偶然捲入的越戰退伍軍人,小鎮警長以及殺人不眨眼的殺手.主要也在描述這冷血殺手其人其事,攔到他路的人均難逃一死,只有這自以為有勇有謀,經歷過生死戰爭過的越戰軍人,為了可帶給太太,家人安逸生活的2百萬不義之財和黑幫對抗.無奈對手太強悍了,自己又或多或少有些溫情主義…..連將要死去的黑幫分子想要喝一口水的事都念念不忘,因此暴露了行蹤,對太太的照料也成了被跟蹤追殺之一因! 雖曾重創對手,但是終於難逃毒手.

老警長在追輯黑幫的判斷一流,但終於是保謢不了自己縣內的子民,只有退休了.往事如雲煙,,人老了沒辦法了,真的是繞樹三匝,無枝可依.

那殺手還真的如友人所提,像透了死神的化身.擋我者死外,他偶而的言必信,行必果的調調真的令人哭笑不得.用的工具,快而狠,行事判斷也是一流,叫人猜銅板決定生死之舉更是黑到極點.寫到他為了和退伍軍人的鬥嘴而去執行對他太太的處死時真冷得不得了.但那太太死到臨頭也不肯屈服於他的猜謎遊戲,說你決定就好,幹嘛假惺惺的給我個機會? 真有尊嚴! 當他由那出來開車離開時被另一個老人駕部老車,糊裡糊塗的撞上時,真是大快人心! 但他僅是手骨折,看到他賄賂年輕小孩,使他們早早進入大人貪婪世界時,錢的力量真大啦.最後他一柺一柺的逃離現場時,我們全輸了, 壞人不一定會有惡報的.那麼人世是否還要有規矩準繩呢?

雖然我們成熟到承認世界上絕對存在這些不公不義,善惡難分的事,電影小說不過是藝術作品,不論是非,只描述現象罷了! 但誰不心有戚戚,希望人世間少點不合真善美的事呢?也許這一點勉強的令好心之士更努力以赴去消彌惡事.但也不可否認的會使年輕氣盛愛耍酷的一些少腦子的人模仿.這是開放社會不可避免的副作用,我想衛道之士也不必太擔心, 醍醐灌頂之餘,總有些價值的.不喜黑色電影之人不妨去被震憾震憾,畢竟,人老的悲哀,我們也許很快要去體會的!

~  宏周

 

發表於 2008/04/01 10:06 PM
| 未分類[] | 回應 [] | 引用[] | 人氣 [] | 推薦 [] |


也談教育←上一篇 │首頁│ 下一篇→NTUEE78
本文引用網址:

引用列表()

回應列表()


『51號兵站』是最近看的電視劇,打發時間。

這只是現在在看的劇,最近重點放在抗戰時期,國共分分離離的影集,又是剿匪,又是國共合作,很好看。

影集繁多,片名不及備載,都是網路上可以看到的,經濟實惠。沒有看過的,想要去看的,還有一籮筐,真的是很值得去探討。

 

諜報片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3/02/16 12:07 PM 回應 


看獵殺賓拉登 

一年一度的奧斯卡快要到了,加上一些金球獎啊的事非常熱鬧。我也藉著這個機會多看一些電影,看看還一個多月就陸續的在下班的時候去觀賞一些,許多電影院晚上六點之前都是特別便宜。今天選了看獵殺賓拉登只花了五塊錢。

這部片子主要是那位女導演他導的,一位女孩子喜歡拍戰爭的片子,是很奇特。賓拉登被誅殺的故事也是大家都知道的事,他能夠如何的闡釋呢?這就是有趣的地方。
將近兩個半鐘頭的電影我全神貫注的看他,非常的有感受,是一部好電影。

之前好些政治人物批評這部電影,認為扭曲了許多美國的形象。我一直認為電影不必要那麼真,他本來就是故事麼,只要說是根據真的故事改編的不就行了?電影主要是表達編導的意向,讓人能夠多思考一些他提示的東西,然後又有娛樂的效果,這就該是好東西了。有些改變的真實醜化另外的一方就不好了。

這部片子基本上是非常人道主義的,他描述了大家為了感情上,意識形態上,或者政治目的進行的各種殺戮,值得您深思啊。尤其是那位女士當達成任務後一個人坐在運輸機那邊流淚的景象,那種恍然如夢,目地達成了的空虛,也許告慰了那些被恐怖份子殺害的人的靈魂,也許是想到他們用各種殘酷的手段強迫對方招供,冤怨相抱何時了啊?

這部電影當然是一個女性主義的電影吧,不知道是真的還是假的呢那位女探員的棄而不捨功夫,令人嘆為觀止。他可以參與折磨犯人取得情報,為的是他以為高尚的目的,為了督促主管要行動,每天在玻璃上寫著多少天虛度了,這些鏡頭是蠻吸引人的!她要把那些可惡的恐怖份子繩之以法,然而最後也不是依法處里吧,還是一個暗殺的行動,滿足她這一方立場的人大家的心裡。 和劇中恐怖份子拿著槍支屠殺別人有什麼兩樣呢?自殺炸彈是最可怕的,人家命都不要了,什麼原因啊?其他人還不檢討嗎?只是說他們受到蠱惑有什麼用呢?

劇中那些虐待犯人的手段,其實並沒有太過分,有一段將犯人當成狗牽着走,不就是那時候伊拉克美軍的作為嗎?假如讓他們看看中國人近代的酷刑那他們就自嘆弗如了。美國人還真的是蠻天真的。然後劇中運用各種科技的力量偵查賓拉登的所在,當然還是要靠傳統的一些金錢賄賂來達到目的,給科威特的線民一部蘭吧機尼的跑車,巴基斯坦人做的偵查,對上司老闆的說服,在在的顯示出要做一件事情的複雜。

誅殺賓拉登那一段是我覺得全片最弱的地方,想要戲劇化又弄得拖泥帶水,也許真的那事情一點戲劇性都沒有,面對沒有防守的老弱婦孺,海豹部隊倒是 英勇非常啦,那些當地人想要幫助他們的鄰居,差一點擦槍著走火看起來也是故事吧。

對我來說我的感受很多,我以為導演提出的問題冤怨相報何時了?是最讓我深思的。世上那麼多不同價值的人如何相處呢?用武力用殘暴的手段去消滅一些人是一個手法吧,我們講究的人權到底在哪裡呢?如果沒有親身被影響當然都只是看戲,感動了就影響你的思想影響你的行動,也對人生的複雜多變感嘆不止。如何讓世界變得更好呢?也許是永遠解決不了的一個問題吧。

zero dark thirty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3/01/15 01:48 PM 回應 


電影林肯觀後感  最近這部片子很熱門,許多提名會上他都獲得好評。女兒來洛杉磯開會,想帶表妹看部電影,喜歡看的排不上時間,我就順水推舟的說看這部片子吧。大家都同意,晚上就到電影院去看了。 看之前兒子也對這部片子讚譽有加,我們親身體驗一下也是饒富趣味。電影開場幾乎一個小時的時候女兒悄悄的跟我說爸爸你看得懂嗎?他的表妹更是意態闌珊還在打瞌睡,可見這部太有水準的電影對我們一般人的沒趣。接著的劇情都還可以看容易看得懂。那位飾演林肯總統的演員是沒有話講,非常的逼真,當然我也沒有看過真的林肯總統,想當然爾吧。

 

如此難懂主要是因為很多對話,許多的角色。容易讓人不明白。兒子的歷史常識還夠所以了解感動,這是一部用對白取勝的電影。一開頭林肯坐在戰場上和士兵們談話,特別安排了黑人士兵被不公平的待遇的申訴。然後他作夢,自己在一個火車上朝著某一個凌晨的目標前進。和他妻子的許多精彩對白。然後為了一個新修正案,也就是不再把黑人當奴隸,在議會中運籌帷幄。以民主的方式通過這個在今天看來是理所當然的議案。

 

那些縱橫稗閭就讓我們看到了議會中的種種怪象。他由原來相差十幾票到最後險勝,一再再的顯示他偉大的能力和信念! 林肯的家庭生活也在裡面顯露無遺,我不太熟悉這段歷史。我看到他的年輕的兒子和更小的另外一位兒子的互動。大兒子在他呵護下和他有許多矛盾。尤其是看到當兵的慘烈狀況,他卻不能去從軍的壓力。終於他毅然決然,不顧母親的擔心自己去當兵了。

 

另外一位少年就受到的許多林肯的關愛,處處顯露出林肯的愛心。影片最後當少年知道父親被刺殺的時候,他的表情也是讓我們心同深受。

 

電影裡面還有許多有趣的諷刺鏡頭,應該是真實歷史的一部分吧。國會議員面的各種亂象,因為有點遠見的議員提出將來婦女可以投票,整個議場噓聲大起,還有在投票的時候,游說者將許多黑人夫妻帶到議場,設法影響投票的結果很有意思。

 

片中有許多軍事場面,如戰場的殺戮,戰情室用電報的來往,聽取警急的戰況,總統的秘令,當然還包括了南方投降的場面。李將軍雖然輸了,格蘭特將軍帶領的北方將士還是很尊敬他。這個是全劇中最令我感動的。拼個你死我活的戰爭還有這麼偉大的情操,維繫了國家的感情,不容易啊。

 

整個電影描述林肯總統棄而不捨的將他的信念付諸實施,有理念有辦法,是不可多得的人物。也將他在家庭裡面的衝突,真實的記載。有血有肉有好的情操,夫復何求!

 

不過對於這部電影受到這麼樣的青睞,我還是沒有那樣的感受,然而越寫越回想劇情也覺得他還是真的不錯了。想想美國的內戰死了好幾十萬人,初生的民主國家被別人當笑話,作為一個領導人是多麼難啦 !飾演林肯的演員真是太棒了。在那麼多林肯的專輯中能拍出這樣的東西,編劇導演也都是很棒的!

 

後記:如往常一樣看完不加參考就寫了這篇評論,也許有許多錯誤。等我再研究一下真實的林肯歷史,在檢討為何有這些誤解。平常的人與人交往不也是一樣,溝通絕對是重要的。

Lincoln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2/12/23 02:57 AM 回應 


 

昨晚趕開幕場,凌晨才回家。期望大,失望就會大,還好這部片子還是好大於壞。只是宗教的事用電影不好表達,可能還是看書體會吧!記得那個什麼喇嘛寫的鳥話,大意是。。。你在,或者不在,我都在那裡。你愛或不愛,愛還是在那裡,不增不減。。。如果過那樣子的生活,生物都不要存活了,反正你生或死,世界都還在那裡,不移不變!我們是人,就多作人的事吧。評評點點也是人情之常,就看,你是真心無欲的把想法說出,還是繞繞擾擾,有其特殊目的?以文會友,更上層樓就是我寫的目的。

 

電影其實拍的很好,很特殊。非常的忠於原著,至少和書中我看過的部分,當然也包括兒子的感覺批語。對了,本來我是約好一位從小一塊長大,後來在影劇圈發展,曾經在台灣當過副導演的小季,他和我一樣,來美國多年,為了生活忙碌,如今小孩也都大了。和他就有時一道看電影,聊聊。兒子本來沒有興趣,我臨時看他在家,又問了一聲,他也就答應看了。由於是立體的,每張票加四塊錢。我們三個入場後,全場只有另外的兩個人,開演時又進來4個,我們想因為是周二和午夜的關係吧。隔壁是一場平面的。。。派的漂流生活,好像也是小貓3,4支罷了。

 

人少,讓我們看得無拘無束,腳可以伸展,話可以大聲。正場終於開始,也非常喜歡裡面異國風味的南印度,瀕臨海邊的派家是一個旅館的老闆,爸爸也經營在植物園旁的動物園。故事講述他小時候的許多趣事。如那位很畸形身材的叔叔,喜歡游泳,因此剛出生的派,他的名字被取模仿巴黎一家露天游泳池的名稱。電影畫面回到那個年代的巴黎,人人都似畫家莫內?或者那個時代巴黎仕女的裝扮,美極了。小學的上學景色也是古色古香,很喜歡。他為了脫離那個尿尿屁小名。硬是領導大家用圓周率的r派來作別名。成功的避開了許多同學的訕笑。也有情竇初開,心儀那位跳舞女孩的兩小無猜鏡頭。最有意思的兩件事,一是他小孩的宗教觀,本來信多神的傳統印度教,後來接觸基督教,最後覺得伊斯蘭才是該信奉的。也被爸爸說三心二意是不好,可是就像世界上無數徬徨的人一樣,無所適從。第二件事是調皮的他想要用手抓食物餵食老虎,被爸爸看見,為了警告小孩,送上一隻活羊讓老虎獵殺。活生生的要教育小孩小心,殘忍了些。

 

接著印度政治變化,派的父親變賣動物園,全家移民去加拿大。一些動物和他們一塊坐日本貨輪走,在船上還有一幕和廚師因為吃素產生的種族歧視風波。派一家人在印度是上層階級,還要被應該屬於下層階級法國廚師看不起,這正是所有那個時代,甚至現在,白人至上心理的反映。倒是日本人很友善。貨船遇見大風浪沉沒。只有幸運的派,因為貪看海浪,得以落到救生艇上,可是,其他人,包括他父母,哥哥,都隨著船葬身海底。我這時也感到無限悲哀,心同身受!

 

悲痛欲絕的派到了救生艇上也不好過。一匹斑馬先前跳到艇里摔壞腳。由海裡漂來的母猴子,突然由帳篷裡面衝出來的豺狼,還有一直靜觀其變最後出來咬死狼的老虎,它有一個好笑的美國人名字,帕克。弱肉強食下,斑馬,猴子豺狼都死了被吃了。派和老虎展開人虎大戰,幸虧艇上有救生食物和救生衣,大部分派是在救生衣作的小筏跟在艇後。久了,雖然鬥爭,人老虎也產生了股莫名其妙的感情。派還主動的救了落水的老虎,釣魚給它吃,多少晨昏晝夜,面對無測的大海蒼空,美麗宜人,也驚恐駭人,飛魚,海豚,螢光夜世界那種淒悵迷幻。真是開拓視覺的極限。餓到快死時,他也慢慢馴服了老虎。到了一處荒島,有淡水小湖,處處可食的東西,小動物沼狸meerkats,滿山偏谷的被老虎吃掉也不介意。如此安樂鄉,又何必回到世間呢?派發現了一副殘留人的牙齒,應該是死在那的某個人。他當機立斷的把小艇裝滿食物,繼續漂流。老虎也跟在一起。。。終於,又一次食物缺乏,奄奄一息時靠到岸邊,Richard Parker老虎上了岸,頭也不回再看派一眼的消失在墨西哥的叢林裡頭。派還是被人發現救活。

 

日本人因為擁有貨船所有權,一再來訪談他,想知道他如何逃脫漂流。船到底發生什麼事。他的本來故事,沒有人相信。所以他又編了一個,把動物當成人,日本人才勉強的結案。他也展開他在加拿大多倫多自己的人生。

 

故事告一段落。我覺得後面三分之一的漂流有些冗長。無名小島是沒有必要的東西。也許也代表一種順民被老虎吃也無所謂的世界。動物和人又敵對又相依為命的關係,大自然的天威難料。並沒有使我看到上帝,也許作者只是用我們中國人一般的老天來闡述人世的無常。兒子主要的觀點::::作者應允讀者太多,可是沒有傳達到所答應的東西。有被騙的感覺。這點,我也有同樣的意見。後面的漂流對我沒有什麼特別。

 

然而李安表現這故事是不凡。可是故事是有瑕疵。這就是我的感想,還是非常值得一看的電影,那些栩栩如生的動物表演,兒子說都是電腦技術,餓的快死的老虎真有一套。其他動物也都好好玩也趣,比光看書,想像那些名字的動物好多了,電影真的幫忙這小說加分不少啊.

The Life of Pi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2/11/22 10:20 AM 回應 



 週末看電影是理所當然的娛樂,時間多,第二天又不要上班。婦唱夫隨,咱們家裡的喜歡看泰迪熊的電影,如火如荼的廣告奏效,本來看晚九點的,居然客滿,就看下一場快11點的,看完回家都凌晨一點,也是拜週末之賜啊。

 

TED 我是看完蠻討厭這部片子的頹廢。然而坐的客滿的電影院,那麼多的笑聲,是適合社會大眾的口味絕對沒錯。而且是年輕人的天下。也不盡然,家裡的就很輕鬆愉快,達到娛樂的目的。不知道別人的想法是啥,我又不喜歡他什麼呢?

 

居然,我還是蠻保守的。電影太X級了。因為裡面的許多F字,描述荒誕不經的生活形態,顯然的讓我搖頭,而且劇情膚淺,把I LOVE YOU掛在嘴上,以為這樣就是愛,行為上卻老是沒有愛,愛是要體諒別人,不作人家不喜歡的事,那裡是看到人家可愛,希望人家陪在身邊使自己不寂寞,等就算是的啊。犧牲是愛的重要一環,可以共富貴,不能共患難的結果是不好的。

 

劇情以童話起源,一個有自閉症的小孩,偶然的祈禱使得填充玩偶熊熊有了生命。可以說話,對話也就包含許多紅塵的恩愛情仇。我們來美國這麼久還沒法聽懂一些純美式的笑話幽默,那些,和歷史,社會發展都有關的。沒有那些共同記憶,當然很難共鳴。另外加上外語的障礙,沒有能夠完全聽明白,那裡談到交流呢。

 

這隻熊可是什麼事都會,開頭發現這奇蹟時候作名。。熊。。,上電視節目使人噴飯,強力卡森都甘拜下風。後來歸於平淡時,抽大麻,喝酒,把馬子上床。。。看得人不忍目睹,他那35歲的宅男好友遇到了女朋友要結婚,也在他這熊頭軍師的許多怪事下,產生一波多折的分分合合,配上那位女友主管的陰暗心理的怪樣。更離譜的是那位從小仰慕泰迪熊的中年男子,帶著胖兒子綁架泰迪熊,展開一陣追逐,被腰斬的熊玩偶,可以在又一個希望成真的許願下復活,然後這三個享受著幸福美滿的日子。

 

仔細想,對了,可以說這電影是集人的受了某種意識影響的大成,也可以說是一種陰暗面的大成。小時候男主角怕打雷,迷兒童電視節目的閃電俠格登,那位迷戀泰迪熊的男子,自得其樂的對著電視播放的勁歌在誇張的扭曲身體,享受自己的世界,還有泰迪熊的女友的粗俗,大家一起嗑藥,喝酒的荒唐,我相信教會一定對此深惡痛絕。還有就是劇情描述的那種愛,對我來說是膚淺的。

 

作為一部娛樂片,還算精彩,博得許多笑聲,那隻泰迪熊的造型是微妙微俏,栩栩如生,很可愛。電影科技也真發達。劇中對話如。。。你女友和你四年,就可以得到你給的戒指,我跟了你27年,什麼都沒有,。。。。哈哈!可以把人世間的煩惱一掃而空,輕鬆自在也不錯,尤其是由可愛的熊布偶來幹壞事。一切都沒有那麼難過了。何況,那些只是頹廢,沒有傷害別人,這,也是一個特色,討喜。我就別那麼嚴肅,荒謬中,哈哈一笑吧。

Ted Bear熊麻吉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2/07/11 04:46 AM 回應 


< 高中三民主義老師簡孝質的名言==考試不重要

前陣子才知道簡篇的父親就是大名鼎鼎的簡孝質老師,好像也是01的高中老師。>

建中兩大名師,

簡師或熊師,

授課內容能否跳出窠臼, 才是重要的..

 

名氣與授課實質很難劃等號..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2/05/16 08:18 PM 回應 


 

  

continue....

戲裏面還穿插了一些咱們偶爾會遇到的尷尬事。如她的手機沒有關好,就在那大喇喇的批評那位花瓶客戶膚淺,庸俗。。。。其實電影裏面比這些字眼還要惡,所以也必然的被對方諷刺,被奚落。我們平常千萬要記得把手機關好。大實話是沒有人願意聽的。還有許多分手的方式剪接,那些失戀人的自白,都蠻有意思的,戲裏面許多對話也是很有意思,哲理!非常深入一般人的心吧,所以,也應該是電影大賣的原因,網絡上,您就花點時間,欣賞一下,絕對值得的!

失戀33天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2/05/16 02:56 AM 回應 


from friend....2011年大陸國產小成本電影「失戀三十三天」 雖然沒有名導、名演員、名編劇的加持,連日來卻以黑馬之姿,狂掃大陸各地,不僅打敗同期的好萊塢大片,也締造大陸電影史的奇蹟該片由滕華濤導演,改編自鮑鯨鯨的同名網絡小說《失戀33天》。影片投資為890萬人民幣。 於 2011年11月8日上映,上映7天已獲得2億元人民幣的票房收入,連續在各大影院上映4周,票房定格在3.5億人民幣,上映16天票房就15.7億台幣(3.3億人民幣)成為了中國年度電影票房市場的最大「黑馬」,同時也是中國最賣座的小成本電影之一。 電影中,女主角黃小仙是一個27歲,對婚姻充滿幻想的女人。 但在她發現與其戀愛七年之久的男友,與她的閨蜜一起逛商場時,她無奈地選擇了分手。在這打擊下,王小賤開始進入了她的生活,並幫她渡過了這一難關。 

======================================生活在現代的社會還真的是有前所未有的便利及享受。資訊是滿天飛,對自我控制不是很好的也是一個大的傷害,容易沉溺在無垠的網絡上。也有例外就是對快要退休或者已經退休的人是一大福音,忙的可能比上班時候還要沒有時間。就不知道這時代的年輕人是如何面對這驚天動地的巨變?不過,在看完友人電郵來的這部年輕人戀愛的故事後,發現,人基本的感情面是沒有什麽大的改變。這部很通俗的電影就如此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劇情如題目所說的就是探討失戀了的人的各種心境。其實,不止是年輕人,只要是人與人之間就會有對方不夠意思啦,太現實的來往啦,绝交啦,等問題。男女之間是再加上一個荷爾蒙的推力。這力量有時是延遲到7老8十的時候才發作,很多時候,不管年紀老,閱歷深,也是一樣的面對激情過後的悵然若失。有社會學家研究這種激情可能持續的時間有多久?3個月,半年,7年都各有其說,沒得準的。大概總是不會太長久。除非結了婚,戴上了“枷鎖”“緊箍咒”。老美最可愛,愛的時候死去活來,不愛的時候,幾乎沒有任何情面,還好,離一次婚剝一層皮,對生活技能差的有保障。昏頭事要少幹。看到洛杉磯道奇隊的前主人夫婦的法庭離婚就是好例子。他那麼有錢還是昏頭!婚姻關係到了現在,人與人接觸頻繁下是容易搖搖欲墜的。
背叛也是社會關係中,重要的因緣現象。這部片子就由一位強勢的女子被男友和髪小拋棄說起,她那33天如坐煉獄的感覺。女主角在一個==規劃完整婚事==的資詢公司上班,必然的也看盡了男男女女的人生百態。如今,輪到她自己頭上,由開頭的失魂落魄,醉酒失態,不顧自尊要匍匐的求她心愛的人回到身邊等想法,結結實實的把失戀人的狀況描述的生龍活現。尤其是以一位女的身份,(男的失戀就沒有那麼好看,太多,而且一有新歡就忘記一切的調調不好編劇)她大女人的樣子把相交7年的男友嚇跑了,情何以堪的是新的對象是自己的好朋友。所以整個的生活亂了套。
一開始偶爾發覺男友劈腿,先是耽誤了公司的許多事。談判間沒法解決,就真失戀啦!她的老闆,一位中年男士把她當女兒看,請她喝頂級紅酒,高檔餐廳,送她大提琴解憂。暗戀她的同事,處處保護她,也把她三心兩意還想回到舊戀人身邊的幻想擊破。也兩肋插刀當她的伴出席她和前男朋友的圈子裏面共同朋友的婚禮,那位精猴子同事機會來了,一陣表演,讓她徹底的和前男友沒有瓜葛。
在工作上,她也遇見兩對客人,一是一位帥哥富人大款帶著個花瓶未婚妻來做婚禮規劃。那位由窮人出身的英俊有程度男士有許多事情是大家無法理解,可是在一串的對話中,也顯現出有思想的人懼怕感情糾結的事。本來我以為她是可以橫刀奪愛,不過,導演只是要詮釋一下才女的命運多疎,還是安排有女人味的讓好男人喜歡,或者是暗示至少把無腦有型的美女放在那,容易控制。我唯一的想法是將來如果男的落難時,這位要名牌,好享受的女士可以一道互相扶持嗎?也許也會的。這就是另外一本劇情了。
遇見的另外一對是來辦金婚的老夫老妻。本來以為這是大家都羡慕的模範,不是一大堆女士羡慕夫妻要一起變老嗎?聊天中婆婆私下勸她==哪一個家庭沒有崁呢?==敘述她以前年輕時捍衛自己婚姻時的不落痕跡,人不需要大吵大鬧,也會讓情敵知難而退的。事實真相就沒有那些浪漫憧憬的!當然,以現在年輕氣盛的人看,那裡忍受得了這個氣啊?可是,老夫妻他們就如此過了60年囖。我所知道許多中年離異的夫婦,除非是先生實在太不像話,否則,她們起起伏伏,在外看到的男人,還真的沒有以前的伴好呢。那時分開有的是因為家庭父母,不想想如果可以少接觸,以後公婆走了,一切不也就平安無事嗎?爲了財務的,更是不值。爲了外遇,這檔子事是傷人,可是,分了後還找的到順你意的嗎?女的花心就比較難辦,男的,那個錯誤是許多人都避免不了,當事人自己不痛定思痛的檢討,一味的怪人,分開後,通常是女的比較後悔,越老越值錢的男士是沒法改變的社會現象啦。
終於過了失戀的33天,她經歷了這些事,也歸功於暗戀她的男子細心,有技巧,她和他就共同的租了一個房子,至少作為好朋友,他們生活絕對是快樂的。 

失戀33天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2/05/16 02:51 AM 回應 



看到這部朋友電郵來的電影,還真的蠻震撼人的,尤其是我們這種馬上也要步入那個情節的六旬人士。女主角那時候因為這部片子拿到許多獎項,也知道是演一位老年人,不以年輕漂亮性感,理性感性等我們以為的高品質或特殊品質得獎是非常的難得,一定有可看的地方。目前看到一半,心思就老早的澎湃洶湧的想把自己的感想記下。

共同的回憶是最美的,也是人類普偏有的嗜好,偶爾有一兩位,經歷過太悲慘的童年過往,封閉自己,然而,只要細心的談,每一個還是有他甜蜜的時光。常常和好友聊,我們小時候到20歲的時光是比我們後來過的3,40年,想起來都要有趣及讓人回憶。

我們未來的情景也是一個動人心弦的事,因為同年的人即將步入,別的也終將遇到。如果把這兩種東西合在一塊,那還真是賺我們這一代的笑和淚呢。不知道別的世代的欣賞角度,有一句話是一定希望他們牢記在心的,人都要走過這些生老病死的,你以為別的老人嘔心慢吞,或者失去記憶,重複說話。這些哪天可能就會到你老年時候的身上,這是一個人生的現象,你喜歡也罷,痛惡也好,都不可避免。當然,如果勤加鍛煉保養,少煙少酒的可以有多點機會讓生命不要經過拖延的過程,這只是機會大一點,也有例外的活的久,所以有的人就啥都不管,反正橫豎都沒准!怎麼不想想那些人可能保養的話會活的更好更久!也有許多人怕這怕那,注意自己身體到杯弓蛇影的地步,其實人還是重在均衡,找適合自己的路最好!

寫寫時把這部片子也看完了。非常喜歡。一部描述平凡人的簡單生活。還順便的把許多社會現象幽默的陳述,真是不簡單。劇情是說一位老傭人中風住進安養院的生活。她叫桃姐,有一個從小帶大的非常有良心的中年人劉德華把她當自己媽媽一般的看顧。劉德華很犧牲色相,裝扮樸素,演位常被別人誤以為是工人及計程車司機的影劇編輯吧。住的也是一般人的小公寓。他們全家小孩都是這位在他家幫傭60年的桃姐帶大,所以和她有說不盡的共同回憶。後來他全家都移民了,只有他回香港做事。本來桃姐還健康,手藝好的她煲湯,蒸鮮魚,鹵牛舌。。。無所不會。歲月不饒人,她70多的時候中風。心好的小主人要她還住家裡,請一位菲傭來照顧,她都不願意,志願的住進老人院裏面。

進去後,所有的接觸到的老人悲歡離合都演的入味。如家人遠離,孤孤單單的老人。兒子不肖,只有愛埋怨的女兒還是來照顧媽媽。退休的老校長看不慣那位自己吃飯都漏在桌上的沒水準老人,他也不看看那些已經都要人餵飯的老人,人的自理能力不是都像他那麼幸運的人有的。一位年輕的女士爲了洗腎住進來,反而是她的老媽媽來探望她。又一位活潑的老人堅叔精力充沛,除了在裏面追逐女人,還會去找年輕的洗頭妹,可惜荷包不足,老是借錢。照顧他們的老人院女主任也是有許多自己不為人知的故事。加上隨著劉德華職業的接觸,描述大陸人的服務啦,商場的爾虞我詐的許多故事,如演雙簧啦,扮流氓啦等事。也記錄了各種團體慰問老人院的好事,不過夾雜了許多虛應故事的現實情節。老人院自己也有一堆怪事,如如何的濫收費,給回扣等。還有劉德華媽媽回來對老家香港的感受,他姐姐和他聊的的一些小事情等等,寫的咱們每天生活,非常的透味。那幕面談管家的場景和“非誠勿擾”裏面面談對象一樣,許多現實的人把社會現象演的好看極了!

最感人的還是劉德華有空就去探望桃姐的許多點點滴滴。比親生兒子都要親的男主角是不是只有電影小說才見到啊?縱然有這個想法,還是肯定電影將人的善良面發揮,使得我們如沐春風!

最後桃姐過世,他們祭拜時,堅叔也手捧素花來鞠躬,也還可以,一點點感人。因為桃姐對他的無行不介意,讓他盡情的過他想的日子!非常寬容,她認為大家都老了,不必太多禮教束縛對待可憐人啊!

確實,老人的生活是社會的一個大的問題,老有所終,幼有所養,壯有所用,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各種政府對這方面是一定要努力的。片子也影射了那些無行的年輕人,把冰庫的溫度降到死低來整這位老年人,也是伏筆讓她中風的原因吧。劇情裏面劉德華年輕就心臟動過手術搭過橋,後來非常注意飲食,素食為主!也是片子教大家注意身體的一個用意吧。這部英文名字取的好A Simple Life。講的都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事!桃姐那種節儉的德性,真的讓我看到我們父母和我們自己常有的行為,對我們這一代,這片值得一看。

後記:看完,查了一下,這戲還真的是一位叫Roger 的人和家裡幫傭的一段故事。許多話題都是不怕死,而是怕老病,人生有撼無憾的對比。一部戲,讓我們多注意了以前沒有想過,可是一定要面對的事是非常的有意義。

桃姐--A Simple Life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2/04/18 08:18 AM 回應 


高中三民主義老師簡孝質的名言==考試不重要

前陣子才知道簡篇的父親就是大名鼎鼎的簡孝質老師,好像也是01的高中老師。

02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2/04/03 05:27 PM 回應 


這部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在PPS影音已經可以看得到了。

PPS影音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2/04/03 11:18 AM 回應 


這部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在PPS影音已經可以看得到了。

PPS影音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2/04/03 11:17 AM 回應 


看過逭部電影實在是乏善可陳不敢恭維水準實在不行

732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2/04/03 08:00 AM 回應 





網絡作家九把刀拍了部賣座的影片,網絡的興起,造就了不少人,大陸那位蝸居的作者66就是由此嶄露頭角。還有那些被炒作出名的如韓寒,等,因為網絡上,好似是許多人都喜歡他們,然後傳到現實世界,這位刀客,也是以年輕人的話語,使得點閱率超高。然後把他的一段年輕時候的純純的愛放進書裡,拍成電影。我們在外面度假的別墅有個小型電影院正好把這部片子的DVD放來看。還算是有意思啊。

片子說的和我們的時代有段距離。也是台灣解嚴後那些上初高中的經歷。所以,雖然是年少輕狂的記錄,是有點距離。不過,世界的喜怒哀樂,恩恨情仇的元素不會因為時代不同而有太大的不同。少年的彷徨,至古有之。不是很遠的1920年歐洲的存在主義就檢討了許多,一代有一代的表像,骨之裡頭還是因為純真傻蠢和世故惡狠交錯產生的東西,披頭四曾經叫年輕人永遠不要相信30歲以上的人,如今他們也有兩倍以上這個年紀,倖存的保羅好像就步入他們最討厭人的後塵,娶小妹妹,為富不仁的樣子!

劇情很簡單,述說他高中,大學到剛剛做事時的過程。五位鐵哥兒的荒唐歲月,夾雜著一位家都仰慕大要追求的漂亮功課好的女生。描述成年人的惡劣如教師的隨心所欲的拿他們學生出氣,還有莫名其妙的查小偷方法,引致好學生,當班長的也被處罰。這也是把他們好,壞學生拉到一塊的因素。教官這個好像專制主義的流毒被好好的取笑了。

片頭開始對每個人做了簡介。最讓人受不了的是裏面的誇張,那位勃起的傢伙透過鏡頭,是純逗人好笑,還是隱晦就有許多看法?我們以前初高中生的書包有時是很好的遮隱物,在那個一觸即發的年紀,是偶爾有如此尷尬的場面。不過,嘩眾取寵是作者非常專長的吧。然後那幕教室裏面意淫熟女打手槍的荒誕事情也是擴大咱們以前的經驗。這種事當然有,可是透過鏡頭的誇張,好像更不得了了。那時候的偷偷摸摸在銀幕上變成了英雄,或糗蛋,一定會有小孩模仿,讓衛道之士大有可議。加上劇中一再強調的意淫,光身子在父母面前,動不動的隱射話語,宅男手淫,寶特瓶的功用等,大而化之的統統放在那,鐵定是年輕人看了呼過癮,年長的有小孩的不知如何和小孩解釋這些,還是根本不讓他們看?。。。然後片子繼續描述一堆那種糊裡糊塗,懵懵懂懂的大學戀愛等生活。

當然,戲裏面也有值得深思回憶的東西,這就是九把刀掀起還算旋風的緣由嗎?還是那些胡鬧?首先是功課好的人倒底是人的全部嗎?人的好壞是只要比課本的知識,考試的成績嗎?那位第一名,考試不好時就情緒不穩,懷疑自己,實在是反映考試制度下的不足。可是如果相信考試不重要,如我高中三民主義老師簡孝質的名言==考試不重要==使得好多同學聯考這門課低分,影響志願分發,有不一樣的人生,有對錯嗎?當大點時,確實認為是不要死啃課本才能更開拓視野。然而對大多數資質平平的同學,有個穩定,一般的工作就是父母的期望。所以學校,考試,文憑等就是他們的重點思考,以為是給小孩的照料。時過境遷,咱們1970年和1997的台灣,還是如此差不多就好玩了。

第二,是他忠實的說出年輕人不以目的為重的調調,和女友分手的一個原因也是他莫名其妙的的要比賽技擊打架來發洩青少年無比的精力。女孩問他為何要做?目的是何?他都以為爲什麽什麽事要有好的,積極的目的?

最後,他也記錄了年輕人的糗事,那時候,哪一個沒有畫過地圖,撐過帳篷,看過小本,風聞或看過別人或自己打打飛機?聽過哪些壞蛋的勾當嗎?他只是把這些陰暗的東西放在檯面。強調那把槍的無遠弗屆罷了。有比以前的人壞嗎?未必。那部好早的怪片子==發條橘子A Clockwork Orange==描述老外的壞是更厲害呢!

男士的集體記憶如果敢說還真的不只這些。他算只限於宅男式的宣洩,也還含蓄了。我們當兵時要洗大鍋澡,大多數童子雞喜歡又害怕逛寶斗里,經過許多特約茶室,純吃茶的興奮好奇,偶爾有幾位上壘成功時,口沫橫飛的大蓋特蓋。有人一不小心中了標。。。。都是羞於啟口,不敢公開描述細節的。如今,一位九把刀突破了禁忌,也是拜台灣目前的無所不談,無所禁忌的風氣使然啊。

片子裏面偶爾的一些幽默,如知道女的和男的分手時,剩下的幾位哥兒這時可以顧了==朋友妻不可戲==的傳統,積極的追求,一個坐火車,一個開摩托車北上,當然是火車的快,所以胖子勝了帥哥,哈哈!

最後他們都做了事,成為社會的一員,也證明咱們的教育是出了些問題,既然所學不是所用,大學的意義何在呢?最後一幕搞笑,讓大家先親吻新郎,再同樣的吻新娘時,各種舌吻,超下流的動作都顯現出來是大大的搞笑,也是把==你這個老新郎,還想給我們作限啊?以你的不敢來約束我們?門都沒有====哈哈哈。就是如此結束,所以,有人喜歡有人不以為然,畢竟,年輕人應該是喜歡的。而且,沒有暴力,只有競爭的打架,比那些又黑又黃的好了許多。台灣目前一部叫艋胛的就是暴力多多,看來,沒有真槍實彈的黃和真正的色情那一個討人厭呢?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2/04/03 07:55 AM 回應 


紀錄片的樂趣Bowling for Columbine & The manufacturing dissent

 

 

 

 

 

才看完台灣的不算是太嚴謹,畫面還可以更好的一部紀錄片,突然想要看看那些經典之作。 我以為自己最喜歡看的許多電視專題,有歷史頻道,發現頻道的或者是新聞專題節目如60分鐘,都是一種記錄片的形式。不用劇情電影的名字,想必是對裏面的內容有相當的信心,真誠的報導外,以他的角度看敘述的是真的。當然,被訪問的人也許閃爍其詞,也許前後不一。出品剪輯的就是引導看的人觀感走向了。

 

拜網絡的便利,馬上可以找到許多。又因為最近還是槍擊案不斷的發生,影響最大的是克倫拜高中的案子,而那屆2002的奧斯卡金像獎的記錄片得主麥克摩爾就是一個奇才,一部“保齡球和克倫拜高中”的片子給他機會在頒獎典禮上強烈的批評小布希總統,說他可恥。發表不同觀點不被迫害是民主最可貴的一環。當然不是每一個人都同意對元首的侮辱。政治看法不一樣,加上如果為了被犧牲的人做一點事,不是嘩眾取寵,堅定勇敢表達看法是可敬可佩。也有好幾部部紀錄片打擊他,說他根本不配作美國人,不愛國。您就自己判斷了。

 

這部片子發掘一個很大的政府媒體操控人民的絕招---使人懼怕,因此要買這買那的。是的,哪一個推銷術比有這個說法來的成功呢?怕生病,吃那些貴得要死的食補,要健康,一堆健身房的廣告,瘦身生意好的不得了,就少有人知道只要平常走走路,一樣達到健身的目的。怕下地獄,所以信教,做好事。這種懼怕有時是對人心社會有益。還有的就如同美國槍支協會鼓吹的要自由擁有槍械,捍衛家園。時代在變,以前拓荒時期是要自保,如今,有法律,警察,壞人還是有那麼多嗎? 

 

他訪問加拿大發覺那裡的槍械一樣的多,許多人也愛玩槍。可是,因為槍而死的人比美國一年一萬多和他的1百左右不可比擬。而且許多加拿大人人在家就不鎖門。沒有什麽怕強盜小偷的。

 

那個克倫拜高中的悲劇,讓人想不通原因,社會心理學家永遠可以談個不休!摩爾自己密歇根的家鄉Flint也出了許多不可思議的事,一位小學生,拿著叔叔的槍把另外一個小女孩打死了。奧克拉荷馬州的主犯也在這州待過。據他的傳紀裏面,他年輕時也玩槍,還比賽得名。也因為這個原因,他是槍支協會的終生會員吧。得以藉此訪問了協會主席有名的銀幕硬漢查爾頓黑色頓,那一段對話顯得黑斯頓的老邁無禮,摩爾還一再的把那個死了的小女孩照片拿出要他道歉。這一幕是有點過分。摩爾變成英雄。可是是踏在老人頭上的英雄。在他的家鄉Flint或者長大的地方Davison,他的舉止就沒有幾個人喜歡,有人要他捐點錢,他都一毛不拔,顧左右而言他,不是一個由心底就好的好人!讓他來為小女孩請命,是有點諷刺!可是他反對美國大批大批的把炸彈丟在伊拉克,阿富汗就很有力。

 

看完片子還是佩服摩爾的創意,也因為我的意識形態是反對戰爭,反對槍支氾濫的。然而,不得不說,對摩爾是有些懷疑,是太招搖還是什麽呢?我們反對一件事情要到如此的強悍地步嗎?

 

所以又在網上找的那些批評他的看了一下。一部Manufacturing Dissent 比那部指謫摩爾是叛徒,不是美國人的Michael Moore Hates America好了許多。一位加拿大的女導演,對摩爾的一切也想深入的調查做出紀錄片。這是因為摩爾鬧出的旋風,大家覺得是一個傳播理念的有效方法。摩爾常嘲笑右派人士不會拍紀錄片,所以,他這個大左派就有點唯所欲為了嗎?我是最喜歡看不同立場的辯論,那些不理性的會弄得沒趣可是發人深省。有邏輯理性的到最後也許還是各說各話,可是,開拓你的視野,質疑你對自己深信不疑的所謂真理,是不是還是有偏頗?這是我們人生終身的功課!

 

這部紀錄片就挖了些摩爾的缺點,他也說謊,而且以為做一個導演就要操弄讓觀眾被你影響!這是非常要不得的事。他開始走紅的一部“Roger and Me",裏面他號稱那位GM汽車公司總裁不願意見他,他沒有訪問過他!結果他確實和Roger談了兩次,只是他可以消除,把Roger描述得更”壞“一些!回到他自己,他幾乎是用了許多手段拒絕這位他喜愛的加拿大女士的錄影採訪。這是一個最大的諷刺。他高舉著言論自由,訪問不同立場的人後,把他需要的斷章取義的用電影媒介去=洗腦=大眾,所以,雖然他的一些看法,理念是和我們相似,這些就非常不可取,當然,這就是許多媒體名人,背後一大堆的炒作操弄來博取名聲的一個法寶。尤其是像摩爾這樣一位其貌不揚,前科壘壘的人可以異軍突起的手法,他的創意是不少,可是世界上創意多的人如過江之鯽。

 

總而言之,我還是對這部槍支管制的紀錄片有好感。畢竟,美國人的這些事是過頭了。佛羅里達最近那位自以為是警察的用槍殺了一位黑人的事還沒完沒了呢!

紀錄片的樂趣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2/03/25 07:53 AM 回應 


 

 

朋友電郵來台灣很紅的,號稱良心的一部紀錄片==不能戳的秘密==。開始還真的不知道導演他是何許人也,只是似乎和政府不一樣的立場,指謫公家的失職無能。也是最近台灣的雞群感染禽流感在撲滅時,被人指責說馬總統政府刻意爲了選舉不發消息,引發一位官員辭職。一些政論節目提到這些官員時都罵的很厲害,可是,沒幾天,這消息又不紅了,瘦肉精成為主角,結果還是許許多多的肉類都帶了某種程度的藥,當初是因為要禁止美國牛肉進口的理由!結果弄的人心惶惶。就如同許多有識人所說,每天都有無數的化學藥劑和我們人類接軌,你爲了這個,訂下標準的話,確切執行的話,人都不要吃東西了!

 

所以這一切引起我的好奇,就在網上看看是如何的揭弊?結果是讓我想到許多台灣人的言行,不論老少地域,執著的時候真的是頗偏的。也就記下感想。當然我還是肯定這位先生鍥而不捨的尋求真相,可是,似乎有那麼的一點老是以為官員騙人,學者護航,而他那種--病變會影響人類的生存--的觀念無限上崗。是可以批評的。

 

這部片子由2006年開始,拍片的人強烈質疑政府隱瞞大眾,把高疫情說成低疫情。他對禽流感產生的立論是基於養家禽業主的濫打疫苗,認為是這樣所以引起高疫情。由於沒有什麽驗證,我以為這訴求是出於自己的教育猜測,任何人在沒有辦法下是可以如此把自己的經驗看法提出!我要說的是,如果那樣是真的話,如何來補救呢?那才是重點。也許是宣傳讓農戶不敢用,也許是政府要管制及重罰。。。然而看他的通篇結論,只是在指責政府,讓所謂的老百姓有個不信任政府的理論基礎,這是我以為最大的弊病。何況在台灣這種事千千萬萬,已經有科學驗證的危害物品政府都沒有完全的控制,提一個還是模糊的事,是不是嘩眾取寵呢?他是有他的發言權,我也有我的批評權吧。

 

當然,片子他把許多官員的閃爍描述的不錯。我們年級大的都知道所謂的難言之隱,爲了公開誠實,把民生弄的惶惶恐恐,你要怎麼辦呢?何況,說謊和扭曲,隱瞞都有不同的定義,抓到一個別人敏感的話題,窮追猛打,是我以為導演自己有太大的期許吧,以為可以撥亂反正?還是糊裡糊塗,白目一族?尤其他工作的地方自由時報,那麼多的奇奇怪怪事情,扭曲不實的新聞,他可以安然無事嗎?我們可以說,那些不是他有興趣的,他也無從去管,這個片子,如果不是遇到這個SARS後遺癥,人人恐慌,以為病變的惡魔隨會降臨世間,目前還沒有證明家畜禽流感會染給人類,那哺乳動物會被感染嗎?。。一堆疑問,感染後死亡率是多少?這些比較都欠缺,事情是不是要有優先程序,都該管,可是大的先管吧!

 

片子收集到開會資料,那些參加的人好像就一定是助紂為虐的影射是蠻詭異的。當然與會者儘量推諉,可能是不想讓局長難堪,或者被拿出來做文章。那個局長的說法也沒有那麼的無恥說謊害人吧?被爭執的只是一個高低疫情的標準!把這些學者做研究要向局長申請補助影射作為他們不敢大聲講話的原因是太過了。農業專業當然是向農委會提研究案,這些錢應該要有記錄報銷的吧。因為這個,在一個模糊的議題沒有發聲就是被收買了?我不同意!

 

我們做過檢查員的人都知道,法律規範是蠻死的,我們常常要用自己的判斷在灰色地帶超出他的條文,以便工作的進行。如果那樣就是大逆不道,那是政客的說法吧,因為要攫取利益,把別人說的不行,自己才能取而代之。 我以為作者不是那類的,然而,看多了也被染成那樣的調調。應該是許多人不喜歡的,可是喜歡那種咄咄逼人,把貪官污吏逼到死角的也大有人在,如李敖的言行就是典範。導演當然是以為禽流感是個世紀大災害,預言成真以後他可以說老早就提醒你們注意,不聽嚒。。。我們也希望有許多揭發那些大筆大筆貪污,大量大量的矇騙老百姓的事。美國那個胖導演Michael Moore拍的有關布希總統的事堪稱一絕,這是紀錄片的一種力量,加油吧!我就以為邪教應該是一個好議題。

 

片子一個很震驚人的是據金傳春教授說有308位檢疫員的20%66個人由家禽感染了H2N6病毒,這是一個嚴肅的事,不知道有沒有追蹤,感染了會死嗎?會是怎麼樣的病情呢?這片子就沒有多說,我以為這才是要用功夫的,可能只是小病,也要說清楚講明白。所以,導演有沒有誤導我們是一個疑問。

 

還有是檢體的問題,他自己解剖化驗了200多具雞屍體,對比有幾百萬活雞的台灣夠嗎?如果台灣刻意隱瞞沒有達到世界動物檢疫的規範,不是都可以去檢舉嗎?難道也是被壓制?或者是OIE”世界動物健康組織“來複檢,通過了?

 

總之,雖然片子涵蓋不同政黨執政時的所謂隱瞞,好像是比較公正,可是,千萬不要陷入只有我最有良知,只有我最有知識的自滿。因為最近台灣的美牛,台豬農,現在又多了無數的添加“毒素”,我們台灣人是不是太過自以為是了?美國人吃的都沒有台灣人的健康!台灣一大堆問題,怎麼就來找美國牛的砸?以前不是怕瘋牛癥,目前怎麼變瘦肉精?。。。。難道那時說的瘋牛是錯的?那這瘦肉精可能也是渲染了?捕風捉影是非常不好的事啦!我們只有看戲,希望每個人都看到完全的辯論說法才好!

 

不能戳的秘密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2/03/25 07:51 AM 回應 


Love 愛 

一部將不同的男女之愛試圖串聯在一塊,讓咱們看戲的有所感受就是這部電影的大綱。還有是穿插了許多流行的一些因素,笑語,行為,使得似看脫口秀一般,有些即時的樂趣,基本上這部鈕承澤導演的片子是娛樂效果不錯,偶爾的引人深思的一部作品。

週末了,最近吃飯少了點,因為在外的各種美食還抵不上家裡的手藝,而且召集一桌朋友總有些累人!我們平常帶小孩,朋友3,5個出去吃的機會多,所以頻率就減少些,倒是和朋友相約去看看電影就是一個取代活動。正好有這部國語片在蒙特利花園市新開的AMC上演,我們四個就一道去那裡逛逛,順便觀賞他。

大致如同前面介紹,好幾個男歡女愛的故事,有老有少,用一些真實生活很難發生的巧遇來貫穿。年輕人20啷當歲精力十足,當然性愛是不可免的,一位英俊有才多金高位,可是懼怕愛的40歲才俊和一位單親鄉土的產生複雜的同情憐愛。然後那位50左右的富商和可能2,30 的交際花的互相利用,然後一位傻傻的結巴低下層30左右男士愛上這位交際花,加上那位開餐館60多歲的父母親之間愛的關係。不同的愛展現在大家眼前,雖然是老生常談,可是加上幽默,某些人性的描述,我們都還喜歡。

開始就講劈腿不忠背叛。在兩個親密朋友間,夾雜那位不知所云,以為自己在逐夢的男友,當然他難以抗拒那位投懷送抱的事,使得女生懷孕,當那位當事人富家女知道後的被傷害,身心俱疲可是難以想像。一陣糾結,男的可以以跳糞坑來示愛,就如同所有新聞上看到的瘋狂,可是許多年輕人以為浪漫的事一般,沒有馬上贏回芳心,可是埋下伏筆,最終三人達到諒解。富家女的同歸於盡幻想也是常見,卻沒有震撼我。

富商是一個單身貴族,當然緋聞那種事不斷,他的情人也不遑多讓,只是描述的清純一點,是有愛,才去找那位帥哥開房間,不料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帥哥是從小有心理障礙,不輕易占女人便宜。柳下惠的他到了北京,陰差陽錯的和單親媽媽趙薇不打不相識,加上那位沒有爸爸的可愛小孩,使得他和女士發展那段也是不切實際,浪漫的愛。

找不到帥哥愛的交際花,偶爾的被那位傻哥追逐,又被英雄救美的和他進一步的交往,芳心一下被奪,也是結巴男被描述的有些內涵。他可以勸妹妹不要拿掉小孩,有男人氣概的他可以負責養大小孩(實際呢?他那微薄的薪水夠嗎? 然而我們都喜歡做夢啊,尤其電影裏面,那樣多棒啊。)也可以鼓勵舒淇努力做自己。當然,他們其實也是選了個帥哥阮天經來飾演的,如一塊被污泥蓋住的寶玉,他還是很有款有型的,相對舒淇的略顯老態,這個搭配,也是電影做夢的地方。

包養舒淇的富商鈕承澤就很羞了,一大堆錢,吃喝高貴,玩千人斬遊戲,可是,有個同情窮人的女兒,她也面臨人生的困境使得愛女的爸爸煩惱,他的情人,居然要展翅高飛,愛上比他窮,比他年輕的人。如果他知道先前舒淇向他手下大將帥哥趙右庭示愛過,不知道又有何反應?當然氣死人要去打架鬧事,那一場無厘頭的打鬥可是笑死人了。其他還有力不從心的他,把男人最忌諱的東西顯露無疑,倒處找威爾剛的糗事當笑話,傷心人才說傷心事,使得年輕人有點--老頭子,你算啥?有錢無能---的驕傲。最後他找到已經自立門戶的情人,那個表白非常的棒,是愛的真諦,可是說的容易做的難啊.然後女的還是不選擇他,是蠻悲傷的。

結巴的父母就是一般中國父母的寫照,吵吵鬧鬧,又分不開,那種愛是年輕人嗤之以鼻,可是多少的人會是如此過的?就算是年輕人,偶爾也有。那種前世是命,冤家難逃的感慨太多了啊。

如此,熱熱鬧鬧,夾雜那些台灣大陸的不同習慣和隔閡,還有沒有見識,只以為男人要的是身體的單親女士,一場類似脫衣熱舞也是搞笑。這些都使人以為目前的網絡笑話有關聯,那部“非誠勿擾”,那部“讓子彈飛”,的電影一般,都是無厘頭的笑料。還有是裏面的女生,除了那幾位後起之秀清新可人外,步入中年的幾位都有點滄桑,使得我們感慨。也許是導演的刻意描述吧。尤其趙薇願意犧牲色相的演那位大娘真不簡單。

片子還有一個特色是把台灣的一些名人,大多是電視界,文藝界的人找來客串一些角色。戲癮是每個人都有的,他們也都還稱職,也是導演有功力啊。鈕承澤好早前演的“小畢的故事”還是一位高中生,轉眼就演這些中老年人的角色。我們那一代對小畢故事是充滿感情。後來他浮浮沉沉,終於目前創造一些不錯的東西,也是人生的鍛煉吧。唯一感想的是他飾演的那種酒色財氣角色,看起來還不是特意去演出來,人生舞臺,不就是如此嗎?

所以,還不錯的片子,我們看了下觀眾,都是華人,雖然配上英文字幕,不知道如何在老美主流社會多多宣傳,使好東西大家都有機會看到。想想,還是佩服這些拓荒者的夢想啊!有空您也 去看看吧!

Love 愛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2/03/11 01:45 AM 回應 


A better life更好的明天 
a better life

這部片子的男主角得到提名,所以這個Nexflix上訂了來看看。不算是那麼的動人,也非常不錯啦。

有點像那部經典之作,單車失竊記,連主角的模樣神情都有夠相似的。憂愁,運氣不好,當然也不是50%以上的雷同。這部有他自己的時代意義,人性裡的那麼多親情,社會的百態,當然就是題材了。

非法移民一直是美國人的痛!他們為了防止墨西哥那邊的偷渡,可以蓋起比柏林圍牆還要高大,還要嚴密的牆阻止別國人追求更好的生活。雷根總統在挑戰蘇俄時,怎麼沒有看看自己?而且美國人一面倒的叫好,以為是獨裁沒人性,使我覺得很可恥。也許那時候還沒有這麼多問題吧。

我到美國讀書,受到非常感人的待遇。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經濟競爭是一個大原因,而且法律就是法律,不合法的進入當然是違法的。可是,建圍牆就可以根除嗎?那些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一個個像沒有同情缺少遠見的人,競相要來個萬里長牆的,實在令人討厭。花錢不說,根絕的了嗎?也許是看到以色列的高牆要效法。可能真的是以戰爭態度看這事了。

老墨來美國大多是作美國人不願作的低層工作。當然難保裡面有聰明的,有能力的搶了原來作老闆的工作!本位主義的老美使人就受不了了。民主就是要得到有選票人的支持。大眾是以近身利益為主,長遠的看,會是利弊那一個多?就不是你我能預測判斷的。只是,人道考慮還是應該要有的。金瑞奇這方面就不錯。


劇中老墨已經在美國十幾年了,作園丁養活一個14歲叛逆的兒子。他的老闆要回墨西哥退休,面臨馬上沒工作,只好湊錢買了老闆的卡車,接收那些客人,也憧憬那個美好的夢想,雇許多人,似他以前老闆一般。改善自己,孩子的生活。考慮再三,拿了妹妹辛苦存下的錢買下車子。

一切似乎那麼的美好。他洗車,戴兒子上學。第一天上工時,看到以前對他好的一位同病相憐的老薩爾瓦多人,就叫他一塊上工,不料知人知面不知心,老薩趁他上樹工作時,把他家當連卡車都帶走。我以前也有這種經驗,一不小心,電動工具就被偷走。主角老墨由海邊回到東洛杉磯的家,就算坐公車也是好久的路途。

第二天他當然就展開追車之旅,兒子周六正好也不上課,一道去追。輾轉的終於知道老薩晚上洗碗的餐館,在等待的時刻,父子兩有許多互動,也表現出不同觀點代溝。時間到了,停車場上找不到車,追到廚房揪出老薩,可是他已經把車輛賣給黑市,把錢匯回家了。

無奈,他們冒險找到黑市車廠,把車子劫出,正在高興時,警察臨檢,非法移民的爸爸就被關押要遣返回墨西哥。兒子也因為這事,不再和幫派鬼混,再和老爸會了一面,知道他以前的含苦茹辛帶他的故事後,行為良好的到阿姨家上學,爸爸則再度的要經歷千辛萬苦的偷渡回來。

劇情許多不實際的事,雖然他們住的地方很爛,常不梳洗,每晚睡沙發的爸爸好像也渲染了些。洛杉磯黑市有那麼容易找到嗎,老墨的騎術大會咱們可是沒有看過。東洛杉磯的學生有那麼的混嗎?雖然如此,一部算是寫實片,也讓我有一點點吹毛求疵的看法。主角是演的不錯,把許多善良的小市民德性表達的很好。看到洛杉磯的臨時工市場,勾起許多以前做工的回憶,人人追求好的生活,可是身分證是那麼的難拿到,轉為地下黑市後,許多不公不義的事會發生,世界就是如此,生在福中要惜福啊。

A better Life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2/03/07 03:40 AM 回應 


謝謝分享。

02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2/02/28 04:25 PM 回應 

1 2 3 4 5 下一頁 最末頁



2012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終於舉行了。今年的我好似中了魔一般,努力的追片,也大致的告一段落,對這位水晶先生一直有好感,也就全程看了實況。就算和NBA明星賽沖堂,主要還是看這電影的盛會。真的是很好的娛樂。

這個奧斯卡的得獎對誠心拍電影的人應該并沒有什麽那麼特別意義。被肯定是快樂的!過程就是一種民主選舉的結果,永遠不是知識蛋頭分子的最愛。不是說得獎沒有什麽,是要以平常心看待,得了我幸,有那麼多人認可,沒有,也不代表沒有價值。有人以奧斯卡成員的背景來分析那樣子的電影會得到他們的青睞,基本上是這群平均年齡62歲,大多是白人男性的會員喜好些什麽。說的是有一點道理。不過,老人的思想也有左派右派,見到年輕漂亮女孩的反應也不一定一樣,不會都要抓住自己的黃昏尾巴。所以,那些分析應該只有一點點的影響。何況,我們都知道薑是老的辣,他們的閱歷,一定更容易分辨真的好,假的好。遺珠之憾也是一定有,那麼多財力物力的NBA都可能漏了我們的林書豪,他們這群沒有什麽利益的組合更可能了。

同時我們不必那麼憤世嫉俗的貶低奧斯卡學會的一切。以平常心看,至少,他們通過選挑,給了我們一些好電影的參考,也許你不喜歡,但是是一定水準以上的片子是毋庸置疑的啦!在現代這個充滿資訊的時代,有人幫你過濾一下好的東西,不是一小撮人的意見,比那些一人之言更是好的不得了!更別說那些自己扮演各種分身,炒熱什麽事情的假象了!

今年電影有一點特色,好幾部片子的動物占了一席之地,年輕人至少會喜歡動物吧。不知道那時候可以有 最佳動物表演獎!巴黎有關的也有一些,30年代的東西更是多。這些懷舊是容易得到老年人的欣賞。有意思的是法國人來拍了部向老美好萊塢致敬的大藝術家Artist無聲電影。他可是今年的大贏家。對了,得獎的效應當然是大的,一般人絕對敬仰,商業利益增加不少。個人的履歷上多了漂亮的一頁!參加的人透過電視轉播,可以把你的知名度打開。。。都是效益。還是出了一些絕對有原則的怪胎,如伍迪艾倫,馬龍白蘭度不願意參加(小明星就不知道有多少,通常沒有得過名而振振有詞的反對奧斯卡的人是沒有什麽可信的,奧斯卡從來沒有拒絕不是他們會員的好東西),總之參加盛會,何樂不為呢!

水晶先生一開頭就搞笑。把今年破產的柯達公司酸了下。確實,這個金融危機是影響每個人的,老大不求新求變也是柯達沒法繼續的一因吧。可惜這劇場的柯達名字將來只好消缺了。商業上就是如此現實。。。主持人他把被提名的最佳影片串聯在一塊,改了些幽默的場景。然後由比較技術上的電影製作上先頒獎,這時“HUGO雨果的冒險”就嶄露頭角。我喜歡的“繼承人生DECESDANTS”也奪了一個改編劇本獎。再看裏面對克龍里的介紹,還越來越佩服他,他還有一項被提名的好像是製作劇本的獎,真是名符其實有思想的才子。伍迪艾倫的午夜巴黎得到最佳劇本獎,我都蠻同意的。

大的獎項都頒給“大藝術家ARTIST”,那些法國人導演,演員顯然不會因為身是美國人一直不喜歡法國人而被影響。他們真的很動容謝謝老美呢!中間還有的看點當然就是那些頒獎人的談吐衣著,女的當然是最好看,安吉拉裘利好看極了,可是把右腿露在禮服外,韻味十足,有位不識相的得獎男士也模仿樣子,很齪的樣子。那位JL和G兩個的衣服也是使人流鼻血,不知道是服裝本身就是如此還是不小心造成的效果。當尼先生模仿記錄片的拍攝要拍部“頒獎人”的噱頭也有創意,久了一點!

整個典禮時間控制得比以前幾届好多了。據說奧斯卡的收看者越來缺少年輕人,大家都在動腦筋使他們感興趣。不過這些C世代人的想法是很難琢磨,我看,還是怎麼樣把一般可見的缺點改進就好,這次時間掌握就很好。那個雜技也很精彩,我本來還以為是中國的呢。在陽臺包廂伴奏的小樂隊中的小提琴手有一個東方面孔,懷念已經去世的演藝工作人員的剪接鏡頭和歌唱不錯。That's a wonderful world,真是把電影戲劇形容的淋漓透至。

看場節目,也如同看場電影一般,有趣的事好多。他的故事就是把要來競爭得獎的不同片子,一一串聯出各種各樣的驚歎號.身心有樂是人生快意的事啊!

奧斯卡之夜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2/02/28 02:05 PM 回應 



這次奧斯卡提名的最佳影片有一部是我們一直敬仰的明星湯姆漢克演的,很奇怪的片名,Extremely Loud and Incredibly Close,台灣翻譯成心靈鑰匙,我沒有太在意去先瞭解裏面是說些什麽,也因為上片很久,沒有幾個戲院在演,正好有看到蒙特利公園一家有一場近午夜場在上映,今天和朋友吃完飯,邀約他們,共襄盛舉。他們都因為第二天一早有事,保養身體要緊推辭。咱們就自己一家去看吧,也算了一件小的心願,儘量把這次提名的電影看完。

片子原來是以911為背景,講的是生死離別,以一位喪失最親愛爸爸的小孩的心路歷程和那種執著詭異的行為,貫穿母親和他在過程中的互動,以及遇到的許多普通人的社會百態。更精彩的是那位啞巴老人跟著他倒處尋訪的鏡頭。那是位聰明的小孩,當然慢慢判斷知道那位是拋棄祖母的爺爺,可是,他處於極端的自閉狀況下,唯一,或者是唯二的可以傾吐的對象,第二位就是那位鑰匙繼承人黑人,面對他們他才能述說許多自己不為人知的秘密。

我對911可能拍出那麼多的電影,有那麼多的故事不覺得驚訝,可是能拍得讓人真的感動是不簡單。而且,沒有太多那些悲慘的鏡頭來強迫你流淚。純是一個小孩和父母親人的關係,是蠻好看的。

其實影帝湯姆漢克的戲不多,而且那副中年發福,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樣子讓人驚訝。除了他那特殊的口音還能認得出外,不知是導演刻意用這種形象描述故事還是怎麼的歲月不饒人。他媽媽也是影后的珊卓布拉克也是簡簡單單的飾演那角色,可是那種深厚的戲底子是感覺的出來。主角是那位有點自閉癥的小孩,加上配角演那位啞子的老人,畫龍點睛的許多他尋訪的布拉克先生,女士們。故事結構非常的得到我的欣賞。

話說一位深愛兒子的爸爸平常帶著小孩玩這玩那的,還為這位細膩的兒子編造了一個紐約市消失的第六區故事,訓練他細心的兒子更有組織的做事。那個悲慘的日子到了時,命中註定的珠寶商爸爸正好在世貿大樓上,可是他最後和兒子的電話沒有接通,只有六通電話錄音在那。事過了,小孩痛苦的把自己懦弱的秘密深埋在心中,對他不太互動的母親沒有什麽互動,甚至還惡言相向 ,那些是開頭我覺得非常不適應的一幕。美國人的尊重長輩是很少的,一句==你不瞭解就關閉了溝通之路。然而,默默的看護受創的兒子的母親是很偉大,她也面臨喪夫的苦痛,但是爲了兒子的心障,她表現的是真愛,過去的就要放下再向前走!

偶然的機會下,他打破爸爸留下的遺物裏面一個藍色瓶子,發現裏面存在的一把鑰匙,寫的名字是布拉克,,爲了那無限的思念,那無窮的罪惡感,他不顧一切的把全紐約姓這個名字的近千人,一一列舉,準備一一訪問,希望找出他爸爸的一點點事蹟。帶著爸爸留下的相機,和那面可以慰藉他的手搖鈴鼓,徒步走路的找尋鑰匙的歸屬或者秘密。

偶然的他遇到在祖母家的房客,一位啞巴老人,終於他的秘密可以找人宣洩。老人也願意陪他去找布拉克先生,展開了許多有趣的互動,老人也不希望他一直問他的秘密,言簡意賅的寫字把許多人生精義述說出來。在他把偷偷收藏爸爸最後的絕命錄音放給他已經知道是他祖父聽時,老年人的智慧是叫他把這些事給放了吧!他不知道,放不下真正的原因是小孩那時可以接,可是因為太震撼,沒有能力移動腳步去聽,也留下終身的苦痛。最震撼人的是他以為網上一些人何以堪,難以入目的跳樓照片是他的父親最後遺照。很不健康的心魔。

和老人吵架後。他也沒法繼續這個大海撈針的事,凝視父親最後紅筆勾下報紙的文章時,發現一個電話,原來是他第一個訪問的黑人婦女,她帶他找到她要離婚的先生那,原來這位先生是和爸爸關係不好,連遺書也不看,偶然的機會把藍色的瓶子送給小孩的父親的那位人,他還記得聊天時漢克先生強調他要買些好東西給親愛的太太,小孩這時更知道媽媽也是一個爸爸非常愛的人,男孩也是愛,可是就是那種無名的怒氣,使得他漠視他母親。。。布拉克先生爸爸遺言是藏了把保險箱鑰匙在瓶子裏面。所以,他也倒處在找這把鑰匙。

終於水落石出,小孩是有點失望,在發脾氣的時候,母親把她照顧他的秘密也說了。小孩終於走出了困境。這個過程非常的重要,藉著他,小孩,母親,祖父,布拉克夫婦都得到了救贖。最後,小孩寫信謝謝所有那些布拉克先生,女士。非常的感人。他也克服自己的許多恐懼第一次蘯了鞦韆。也發現爸爸留下的字條,原來那些尋寶的最終目的就是要他克服許多恐懼。這位異類的小孩可以爲了怕恐怖襲擊,帶著防毒面具坐地鐵,不敢走危橋,要媽媽在他死的時候不要埋葬他。。。等等。也佩服他可以把這次的經歷剪貼成好有意思的一本冊子。最後鏡頭照著他在鞦韆上自由自在,已經能夠掌握他自己的許多事情了。

看完,心中感動,以為這編輯真是一流,可是,一覽這次提名名單,他居然沒有上這個榜,就似今天聽到那位從不參加奧斯卡頒獎的伍迪艾倫故事一般,他以為藝術是不能互相評比,只有互相享受那些創作人的靈感心意,表現手法。艾倫先生唯一參加奧斯卡的是爲了911後的紐約市參加,謝謝世界對紐約的關懷。那次,他還沒有被提名呢。所以,咱們寫寫感想,不敢說是什麽評論。大家交流看法就是了!剩下幾部提名片子還真的沒法一一全覽呢,雖然不成,盡力去做自己想的夢,就是一樂啊。

心靈鑰匙Extremely Loud and Incredibly Close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2/02/26 03:34 AM 回應 


 http://chouarch910.blogspot.com/2012/02/hugo.html

Hugo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2/02/22 02:51 PM 回應 


 

The Artist 藝術家

The Artist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2/02/21 01:27 PM 回應 


 

The Artist 藝術家

The Artist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2/02/21 01:27 PM 回應 




Tree of life..
小孩推薦給我的電影,外面好評也不少。他還特地由網絡上下載了一份,可是因為裏面可能被鎖住了,我的一部電腦只看到畫面,一部只聽到聲音,所以就一直沒有看。現在奧斯卡快要揭曉,咱們天才,就把檔案都載入兩部電腦,同時的放送,就可以欣賞了。

這兩小時多的時間,還真的沒有什麽收穫,想來是不合我的口味吧。 加上故事內容也是平平凡凡,也許是由平凡中見到味道。但是,怎麼樣都進不入狀況,當然要敘敘我的感想因何而來,別人可能的為何喜歡。

首先檢討自己不滿意的地方,故事太平凡是一個原因。大致是說一個建築師在回憶他的成長過程,由於一開頭就介紹說有個兄弟19歲就逝世了,我一直想看是為何死的,而且一開始就是媽媽收到惡耗的信,然而,不知是我漏了,還是真的結果是沒有答案。那時候舉行的喪禮,也沒有看到其他兄弟參加,倒是許多形容他母親悲戚的鏡頭,使得許多片段一直的繞著他們出生長大的鏡頭,這些,沒有吸引我的地方。

電影情節是講他們三個兄弟長大的過程,只有小孩時期!那時遇見的許多人,事,一幕游泳淹死人的鏡頭,差點以為是他兄弟,結果是別人。他們有一個非常壓抑他們的爸爸,希望他們強壯,訓練他們這,那的。老二是有音樂天賦,彈吉他,風琴都是一流,不要忘記爸爸是老師哦,他的音樂素養也是一流的。老大最陰陽怪氣,也許是開始時候被特別寵愛,期望也高,他少年時候,居然大膽的偷入鄰居住宅,還把一件女人的睡衣偷出,最後丟到河裡頭。老三沒有什麽著墨,一家樂融融的,有時在餐桌上,跋扈的爸爸處罰小孩,媽媽看不過去,還互相有準暴力相向的鏡頭。平凡事的敘述。工廠主管的爸爸後來被裁員后,舉家搬離他們長大的房子,可是,後來好像他又有好工作,他們的新房子比以前還要寬敞,還要高級啊?

劇中是想要說咱們人,自然是如何的成長,腐朽的,常用一個火種來表示,。也許我的哲學觀還算廣,覺得並不是什麽創新的概念。然後加上許多自然界的現象,配上幾曲歌劇,古典音樂,說服我可是不夠的。那些火山爆發,海底漂浮,等等許多放大的攝影名作都有,讓我們知道自然界的神奇是無可厚非的。可是,在這部以家庭生活為背景的電影裏面又有什麽特殊意義嗎?尋根的建築師,在荒蕪的海邊,砂石丘陵等追他逝去的家人朋友,有象徵主義的門啦,門框啦等東西,加上許多兒時朋友,親人都出現在那魔幻的鏡頭,對我是沒有感動的。他們一家經歷和富人為鄰,去黑人聚集的地方看不同的人,在河裡游泳,在野外打抱架,。。。。等等,對我來說是不稀奇的經驗,也許就沒有非常的喜歡他吧。中間一個鳥還是蝗蟲在空中飛,形成千變萬化的圖案是歎為觀止,然而,電影記錄這些,用意何在?我弄不清楚。

我想片子能夠吸引人的是那些夢幻的鏡頭,許多人的特寫,那些家庭的歡樂時光,那些尋找人生的意義,根源的東西,好似建築師有和他爸爸道歉,道什麽歉呢?好似是頂撞了他,還是他五歲時說過的什麽話?那一幕他爸爸在修車子鑚在車下,只用一個不牢靠的千斤頂撐著,我好怕這兒子要把他踢開謀殺老爸。。。八成導演要營造一個這樣的氣氛。其它如上學時的男女作弊,跟著女同學回家等許多微不足道,可是導演卻以為有用意的場景,這就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認知吧。

裏面啟用大明星,飾演爸爸的皮特演的出神入化,一下和家人親愛,一下不準他們超越他,一定要聽他的話,一下出差得意的帶了世界各地東西給小孩,在工作上得到稱讚,好像馬上要飛黃騰達,然後一下失掉工作,如喪家之犬,各種心情表演,還是不錯的表現。另一個演老了的兒子西恩潘,應該是從事建築設計這行。可是覺得他乏善可陳。老是張著空洞的眼睛,若有所思的表情,也許是導演刻畫出來,不過我覺得時間太久,太沒有起伏就沒啥意思了。

這部片子,也許還有許多別的玄機,吾性也駑鈍,也許有他的特殊用意,表現人的一生是有甜有苦,有好有壞,如此淡味,算他是清茶好了,我還是比較喜歡略濃點,有較多起伏的戲。可以如此說,太前衛,太藝術,我覺得是虛幻了些,人那有那麼多一直沒法超越回憶的面相?電影是把人生幾十年濃縮成幾小時,故事天天有,人人有就不太對我的意識囖!

附記:我這些感想完全是以我的看完後認知寫的,因為有些英文沒有全懂,錯誤難免。不過,也是代表自己很純的看法。以後再補給、記下更明白時的看法。其實,我電影前面還再看了一遍想知道到底是哪一個兄弟,怎麼死的,結果還是模糊!

永生樹-Tree of Life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2/02/11 02:40 PM 回應 



在旅行的飛機上還看了一部發人深省的1999年電影,有點怪力亂神,然而隱惡揚善上是有功,不可思議的情節外,似乎和基督教的說法不同,演的人是白人影帝湯姆漢客,也認知到世界是有許多異像,怎麼解釋也還有超自然的現象存在,這種異類故事還是頗好看的!同時也演出監獄中溫馨的一面,比以前老是看黑暗報仇的牢獄片好多了。就連那部很正面的電影蕭香客的救贖也沒如此。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雖然是好多宗教的因果論,信了會讓人謹言慎行。欣賞他的功能,可是沒有認為事事皆準。好在也過了叛逆的年紀,何況從小被教導的倫理道德也使人行為不會溢出常規。就算沒有這些警惕,作好事善事是做人的本分,是讓人長久快樂的泉源,惡事有法律可以管,道德瑕疵就隨他去吧。羞恥,悔恨也是人才有的德性。這部片子不說教,可是給人的教化不小。

故事由一位養老院的老人看電影引起的回憶。他曾經是一個死囚監獄的獄長。心存仁厚的他對面臨死亡的壞人囚犯還是很體諒。一天來了一個黑巨人,因為姦殺兩個小女孩被判死刑。在古早的1935年,只看到這個溫和有點智障的黑人抱著失蹤受傷的女孩,也沒有什麼別的證據還是堅信黑人是壞人,判了死刑送監。

那天送這巨人進來的一個獄卒是很膽小殘忍,仗著他州長舅舅的威風任意凌虐犯人,可以牽著黑人叫囂。。。死人走路來了,死人走路。。。獄長當初就知道他不適合管死囚,把他調去解送部門。還是個麻煩製造者。碰到一個凶狠的犯人比利就沒轍。

溫順的巨人有天看到獄長為尿道炎所苦,和他接觸後運用他的超能力醫好這病,一位犯人喜歡的老鼠也在被壞獄卒一腳踩死後經他醫療回復生命。獄長見此也設法把他運出去幫他一位好上司太太治病。非但如此,一次黑人藉機將他的負面因子傳給作威作福,故意讓死囚受苦的獄卒口裡面,獄卒失心發瘋把罪犯比利打死。黑人還運用他的能力讓獄長看到當初其實是壞蛋比利殺了那兩個女孩。真是神奇!


後來黑人還是被處死,監獄的人都想放他而他已經厭倦了人世的悲哀,還是死是解脫!監獄理的管理員都悲傷而不再作獄政工作。這位老人說死囚最後一程叫。。綠色一里路。。。其實,所有人一生下來就在上面走,有快有慢。他告訴那個不太信他的女同伴,他經過了黑人的潛力轉送,一直活著,看來像80幾的他,已經108歲啦!那隻老鼠也是,一直活在那,雖然是老得動都動不了,還是活著。。。

全劇沒有說明那些超能力那裡來,黑人那裡去,另外一位被醫好的女士是不是也長壽?那些只是骨幹。我以為很重要的是那些死囚臨死前的懺悔,還有為了安慰憂心老鼠的去處的犯人編製的謊言,那些坐在行刑室觀看電刑的受害者親戚,為了恨,為了申冤,狠狠的看到壞人得到制裁。一位被壞心獄卒動了手腳,活活被烤死的死刑犯使得看到的都嘔心得大吐特吐很有寓意。獄長雖然難過,還是執行通電直到死人,也是兩難中的抉擇,畢竟,要死的不要讓他受活罪吧。那位我們都知道冤枉的黑人還是被處死,他最後卑微的願望只是看一場電影,所以獄長終生難忘那部片子。行刑時頭還要求不被蓋臉罩,因為他怕黑。。。。同時小女孩父母被恨扭曲了的嘴臉也使人憂傷。雖然真的凶手被超能力取命,心中還是不滿意這個不能大快人心的結局。

是的,我們都在綠色里程路上前行。黃泉路上無老少,珍惜您在世界的每一時刻,無大悲有小喜就是一個美滿的人生啊!

綠色奇跡-TheGreen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2/02/10 10:47 AM 回應 



一部飛機上看的電影Contagion也不弱,是這裡面有點深度的,探討和親密人面臨大難時候的反應,也描述一般人的反應。

現代的社會,許多不明就里的疾病產生出來,雖然科學進步,還是要花時間研究出解藥來。如果是傳染性的病,更是可怕。記得最早有的是一些霍亂,流感的,那個霍亂可是我在小學時候台灣流行的病,大家聞病色變,政府用盡力量來宣傳,好不容易才控制住。後來突然來了個艾滋病,本來以為是似別的性病如梅毒啦,淋病,西貢玫瑰的,骯髒不潔。艾滋病更糟糕的是開頭都是同性戀的得病,沒有解藥,必死無疑下,恐怖嚇人,後來,女的也得了,小孩也被傳染了,多少無辜的人得病。在人道主義下,社會觀感慢慢改變。

03 年時候,突然發生的殺死病就改變了許多既有概念。加上恐怖份子的推波助瀾,如果無聲無息的由空氣就傳染給人,怎麼阻止呢,結果是隔離,鎖城。

這部電影就是根據這個構想出來的,然後加入了這幾個問題,第一個是你最親近的人,經由對你的不誠實,染上了這無名的奪命病,他死了,你還要擔心自己,擔心別的親人。你是抱怨呢,還是如何面對這個難題。

第二是如果知道了一個機密,會不會據此讓親人得利?如果是金錢上的利益,如股票上的內線交易,我們一定會鄙視。如果是基本的生存空間呢?可能就讓人同情了。一個饑寒起盜心的比貪圖享受的容易得到同情。牽涉到生死時,如何保命,得到解藥。那些研究疾病的人和政府的人都有第一手的資料,那些常常是要保密的消息,因為泄漏後,很可能產生恐慌。。。這些就被在這部電影內討論了。

第三是在和病毒對抗時,那些可敬的醫生護士,冒著被傳染的危險,研究解藥,照顧病人。這些感人的故事絕對是好素材,更有在時間緊迫下,自己充當實驗品,研發解藥的。另一方面也有藉著這個機會騙人,假借是真相的揭發者,實際是為一己之利。這些都是戲劇十足的故事。

一個偶發的致命疾病,在大家不知情下,迅速的蔓延傳染。始發者女士很快的往生。她的先生居然有免疫力,為了女兒不被感染,嚴格監管。可是也很溫馨的為女兒舉辦一個私密的畢業舞會。

藉著他太太的行蹤,描述這場世紀災難。那些疾病管制中心得到第一手資料的反應,一位不計名利的女研究員有功不居功,那位領導盡心竭力,可是因為透露給心愛的人一些小事,被調查幾乎解職。那位自命為民喉舌的,利用網絡,真真假假的攫取私人利益。還有深入各災區調查的女博士,不幸感染在外州罹難。

在災區的中國,發生劫持衛生人員換取解藥的事,而奸詐的衛生單位用可以以假亂真的安慰劑救人。被救的女士實際是志願留下幫忙中國人的。而許多失序的場面,描述這種大難臨頭,獸性劣行無可奈何的發生。就是進步國家也不可免。最後一幕感人的是那位被,調查的疾病管理主任,為了一位員工小孩的疫苗,可以放棄自己優先注射的機會。全劇就在一些統計數字中結束,想想看,人類的百分之一就是幾千萬人,我們任何人死亡都是不可承重的。疾病可是比其他的戰爭更可怕啊!

Contagion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2/01/22 11:12 AM 回應 


Moneyball 回台的飛機上當然是大看電影,把這一年的配額都用了,可惜都是熱鬧有餘,深度不夠的娛樂片,小小的娛樂一下。

先看的是要有大卡司的,一部MoneyBall
講的是最近發生的棒球傳奇,也可以和目前的政治風潮有點關係。也是咱們常說的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故事。當然也可以做什麼像什麼,這種情形是天之驕子,人人羨慕。當然,許多這類的成功人士,總有一些遭遇過的坎坷,夾雜在他度過難關,否極泰來的故事中是更吸引人!還有許多是一直不順利,後來苦盡甘來也是激勵人心的話題。那些一事無成的也許還是可以找到無愧於心的事,驕傲的,至少有尊嚴的過日子。自己看輕自己是不好,可是一酒後吐真言是,也是一發不可收拾。人就是矛盾,自卑與自大並存的居多。

這故事就以這個遭遇為主軸。而且取材於真人真事,這位經理人的棒球生涯確實有起有伏。美國的國球有百年的歷史,也可以說應該沒有什麼別的花樣,怎麼還是那麼的迷人呢?其中一個有意思的就是所有的統計資料很齊全,也就是劇中的一個重點。這樣的工業已經有無數的規範,從事人員一大堆,如何選擇好球員,如何作戰,等等。連用的球棒,球,球套也都也許多細微的變化使得那些已經頂尖人物在這些工具的輔助下有好的成績,那些藥物的使用也在最近2,30年才禁止,以前用了類似的也不會有人知道。

賽球是一個遊戲,也滿足了人的競爭本性。那麼多的種類也符合不同個性的口味。節奏快的如冰上曲棍球,籃球,中間點的排球,棒球,足球。。最慢的高爾夫,都有人喜歡,也和從小接觸而形成的喜好有關係。人是被環境塑造的。美國的這個棒球,就是深入人心的運動。雖然節奏慢,慢也有慢的悠閒。加上這些感人的故事,值得一聽。

這位經理人年輕時候,各種運動細胞都是天才。被球探早早的用重金,可能的願景,讓這位已經拿到史丹佛大學獎學金的毅然的棄學而去大職業棒球,在裡面浮浮沈沈的幾年,完全沒有達到原來的目標。轉任球探後,慢慢的得到賞識,升到經理。帶領著奧克蘭的運動者隊,打到決賽。可是被紐約的洋基隊打敗,更壞的消息是他的許多優秀球員,一個個的被別的球隊高薪挖角走了。他的老闆財力有限,全體球員薪金是比財大氣粗如洋基隊少好幾倍,所以很難找到已經成名的好球員。自己培養後又留不住。

如此的難題,激勵了主角的創造力思維,偶然機會中遇見一位年輕人,不會打球,可是對數學有興趣,把球員表面上看不到的優點都發掘出來,而且這些球員在別的傳統球探眼中是下駟。所以容易低價簽到。這樣組成的球隊一開始也沒法發揮,尤其是總教練根本不用那些失敗者。結果經理運用霹靂手段,把教練眼中好的球員給賣走,逼他非得用他心目中的人選。慢慢的球隊有了起色,居然還連勝了21場,創造了職業聯盟的記錄。在他低落的時候,還要面對離婚太太目前富裕先生的對比,他女兒的教養問題,當然他這一生中的錯誤,其實不管好壞,都是人的一部分,就似那場不可思議的20勝,原來11比0的比數會被趕上,然後派了一位打擊平平,可是上壘率高的代打,一棒揮出全壘打贏球也是異數。

終於他們還是在決賽時候輸了。屢敗屢戰的他並不是以贏多,薪水多為目標。只是把他能突破的理念發揮。這時,有名的波士頓紅襪隊的老闆邀他一談,他欣賞比利的突破窠臼的想法,也很瞭解革新的困難。大多數人是守著陳規,不會出大錯的過日子。他有財力,希望被詛咒了近百年的波士頓貝比魯斯魔咒能被打破。(波士頓那時已經快一百年沒有拿世界冠軍了)給了他一個天價的薪水,這給了比利一個衝突,自從他年輕時候沒去上大學,為了錢去打棒球後,他立志不要為了錢再作決定!這下,他考慮再三,還是留在運動家球隊。我以為,這是一個美化傳奇的說法,也是他聰明的地方,突顯了他的與眾不同。所以我們才記得住這些特別的行為。

劇終,說了他還在帶領運動家球隊奮戰不懈,仍然沒有拿到世界冠軍。不過,我是完全同意不以成敗論英雄的觀點,人如何能超越自己,也或多或少的影響別人更向上提升的人生是有意義的啦。

魔球moneyball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2/01/16 07:27 AM 回應 



春風秋雨

這是一部我小學時看的電影吧,本來是想到有人厭惡自己的出生,正好想到的例子。說著說著就想到裡面有白人外表,可是是由黑人母親養育大女孩的故事。可是劇情都不記得了。偶爾的機會在網絡上找到,又看了一遍,滿足下好奇心。這是我的習慣,同一件事情,不同時間看還會是原來的想法嗎?同一個人,為何初次印象和後來差那麼多?遊覽的地方,那些同一個廚子作的山珍海味,不同時間,感受不同所在多有。我們可以說是自己變了,還是更多真相被發掘出來,影響看法?

這也是時間巨河給人們的考驗,看起來有些人是要拜早死之賜,尤其那些被社會樹立標桿典範的青年,烈士。許多晚節不保的人是要恨自己還是別的人,別的事啊。就像許多中國人尊敬的孫中山先生,如果那時日本人答應他的那些賣國條件,他掌了權,後世會怎麼說啊,這些比他性好漁色的事嚴重多了。景仰的工作Jobs先生,萬一想不出新的點子,沒有G5的機子出來,會不會喪失地位?或者是別的智能手機把--愛--的系列打倒?古代的周公王莽最好的詮釋了這個道理。其實為人是不必太計較這些別人的評價,自己心安理得而已,那些衍生的自以為是,理所當然把無益於國計民生的行為歸為別人不懂,歷史會還公道的。。。等等說法也是所在多有。

看一部幾乎遺忘的電影是蠻有意思的。這幾年再看。。。單車失竊記。。就是有趣的經驗。這次有機會重看--春風秋雨Imitaion of Life,頗為感動。雖然是那麼簡單的故事,靜下心細細咀嚼出許多風味。

首先,是那股1950年代的韻味,如衣著,擺設,講話態度等。男男女女都是梳妝整齊,隨時隨地都乾乾淨淨的。劇情也是包含好多戲劇的基本要素。一位寡婦帶著小孩偶然認識另一位更困苦的母女,怪的是黑人媽媽的女兒外表是白人,在那個種族歧視是理所當然的50年代,使得黑女孩無法適應,全劇就繞著這個問題走。加上上進的單親演員媽媽的遭遇,在演劇界那麼多潛規則下能夠出頭。可是也是因為自己的向上心,在情路上搖擺,在母親職責下缺了席。還好女兒暗戀母親情人事情簡短,缺乏父母愛是癥結。

最終,近乎完美的黑人媽媽過世,就是那個教堂的黑人唱的靈歌,使我永遠記得。然後叛逆的女兒伏棺痛哭。故事就如此結束。留給我們無限的哀愁。

一個社會有一個社會的禁忌,要靠無數有心人和時間來改變,一種是革命式的,一下想要成功,結果鬧得民生塗炭的例子一堆。如果一點點的,又讓人不耐煩。其實,只要人民能安居樂業,一些造反的事就少些。可是世界的人又不可能都那樣幸福。多少怎麼算是少多?什麼標準?有時,一件事,幾個人的不幸就可以改變世局。被屠殺上萬的人也許還沒有人注意,被知道,可是也沒有什麼影響力。

這部電影,真的很早就想提出一些美國因為黑白問題,造成社會的不和。還有單親媽媽的情愛和事業瓶頸。有趣的那幕是她偽裝一個大腕介紹的去求職過程,可知什麼是說謊,什麼是靈活。另一方面裡面人人抽煙,和目前煙是害人的觀念也差許多。時代在變,我們真的需要與時俱進啊!

附記 , 剛才查了下,原型是1933年的小說,1934年有部黑白電影,1959年再改拍的。

老電影Imitation of Life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1/12/27 08:00 AM 回應 



有一段時間沒有去電影院,今天周五沒有什麽聚餐,去看看電影,接觸下不同的場景吧。

也沒有去看市面有什麽好電影,主要是找個休閒的地方。在門口看到這部再翻拍的Footloose,好奇這些年輕人會如何解釋那部老片的。就似我們常有那些翻案的文章。本來是大家都公認了的事,有人用同樣的看法,繼續發揚光大。也有找些別的看法。我們知道的三國,西遊,紅樓等經典名著都有這些詮釋。讓我們熟悉原來版本的常常有情何以堪的遺憾。不瞭解那些剛剛接觸的人,他們先入為主的話如何去知道“真”的一面是什麽呢?小說電影戲劇是可以不要認真。牽涉到真人真事,或者是歷史,這就嚴重的引人矚目。

有這麼樣的心態,看同一個故事,別人怎麼講就非常有意思。買了票就看了。這片還剛上市,觀眾有8成滿,整個電影還是很吸引人。大家都還很享受這段時光的。我則看到我喜歡思考的一面,加上裏面載歌載舞的動態畫面,也是同意是不錯啦。

片頭由一個小鎮發生了高中生飲酒作樂後面駕車出事的鏡頭,因此保守的議會可以通過一項不准年輕人公開跳舞,大聲聽音樂的法律。。。。這就抓到我的心了,長久以來,我對一個社會以自己的喜好來規劃大眾的言行舉止的事,煩惱不已。可是,民主社會就是多數決的,如果我們選出的人硬是要管這些“芝麻蒜皮”的,然後那些執法人可以張大眼睛的管你?往好的想是選出的人都不會是都偏激的,不會太不講道理。這和目前美國的總統候選人對政教分離的堅持看法的現象一致。那有一個文明的國家把宗教看成子民必須遵從的事?回到一般生活規範好了,這種因噎廢食的規範可是天才,有時候規範是爲了減輕社會成本,如騎機車戴安全帽,開車帶安全帶,抽煙不准在公眾場合。。。等,因為如果出事時,社會負責的醫療成本太大!。。我們知道,社會的安全,衛生,可是反對不得的神主牌!所以警察,消防員的福利好的要死,我們也不敢反對!。。不管怎樣,立了這樣的法,如果不關我們老頭子的事,只有少數年輕人受影響,我們也不一定去抗爭去反對吧!。。。。。

於是小鎮依舊過日子。一天,來了一位城市小孩,投奔叔叔的他是破碎的家庭出身,可是非常陽光討喜,還有不會酗酒,濫交,嗑藥!只是愛跳舞,尤其是憤怒時候,一個人在廢棄的廠房舞的汗流浹背!

加上那位牧師的女兒,因為和喪兒的爸爸沒法交流,也是苦惱,還刻意的喪失處子身份,有自殺的念頭。這些都是表示出年輕人的無窮精力,無處疏導時的情景。電影描述的青春無邪的場景是很成功的。

就這樣,外來的反叛詹姆斯丁式青年和在地的暗藏式憤怒少女對既成的法制挑戰,一些大人也強調他們有這個發聲的權利。當然,還是沒有推翻這個禁令。一位好心的工廠主人提供他位於管轄外的場地給這群高中生開畢業舞會。哈哈,法外之地,一個不到兩萬人的小城沒有多大的。就似我們那些先祖前輩,漂洋過海,披荊斬棘的為了一個更好的生活。經濟是一大原因。不被人管也是原因。可是,再在新的地方形成了社會,有了群體后,還是有許多限制的。這時就要看有多嚴重的影響你的自由吧!這部電影,牛刀小試的以禁止跳舞為題,對我而言,背後的意義還是很大。

片子中配角也安排的不錯,夾雜著一位不會跳舞的男同學,一位冷眼旁觀的牧師娘,一些頑固大人,一些同情年輕人的市民,幾位會跳舞的小小孩,那些賽車的壞青年!那位由不會跳舞到跳得棒透了的配角還蠻能搞笑的。幾場團體的舞都有趣好看!最後,當然是最好看動人的Prom Party裏面的舞蹈,讓咱們回味無窮!

劇中也有許多不盡我意的地方,如那些賽車的鏡頭沒有啥關聯,只是增加一些動感罷了,不甚合理。尤其是賽巴士。危險啦。開兩小時去都市的酒吧玩也是多餘,高中生還不能去吧,只是爲了秀一下線舞嗎?舞蹈是還好看的。畢業舞會裏面的打鬥也是沒有什麽緊湊,有點畫蛇添足!

不過,劇里選對了角,那麼有活力的主角,把他過世母親照片放在案頭的動作,微微小暴的兔寶寶牙齒,炯炯有神的眼睛,微翹的嘴唇,頭髮疏的有款,帥氣的服裝,還有拒絕同流合污的抽大麻,能占女的便宜時也很節制。。。都使人的溫馨感增多。那些綠葉都很稱職。許多跳舞時的腳步動作特寫,充滿了動感!

對比老片的問題上是知道老片1984年是個大賣座的,那位主角凱文可是一直在影劇圈里,好多死忠的粉絲!可惜,雖然以前看過老片,我記不得原來的電影的情節,只記得是一堆跳舞很過癮的。(拜網路的功力,寫到這馬上上去看了一下凱文貝克演的前片,劇情還很相似,只是我的記憶差了,以為改了許多,如果再二十年後又拍了,我會不會也不記得?哈哈!如今有了自己的記錄,就忘不了吧!)總之,兩部都好看!嶄新的沒有把原來的精髓丟掉,是一部好作品啦!

Footloose--2011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1/10/26 07:55 AM 回應 



有一段時間沒有去電影院,今天周五沒有什麽聚餐,去看看電影,接觸下不同的場景吧。

也沒有去看市面有什麽好電影,主要是找個休閒的地方。在門口看到這部再翻拍的Footloose,好奇這些年輕人會如何解釋那部老片的。就似我們常有那些翻案的文章。本來是大家都公認了的事,有人用同樣的看法,繼續發揚光大。也有找些別的看法。我們知道的三國,西遊,紅樓等經典名著都有這些詮釋。讓我們熟悉原來版本的常常有情何以堪的遺憾。不瞭解那些剛剛接觸的人,他們先入為主的話如何去知道“真”的一面是什麽呢?小說電影戲劇是可以不要認真。牽涉到真人真事,或者是歷史,這就嚴重的引人矚目。

有這麼樣的心態,看同一個故事,別人怎麼講就非常有意思。買了票就看了。這片還剛上市,觀眾有8成滿,整個電影還是很吸引人。大家都還很享受這段時光的。我則看到我喜歡思考的一面,加上裏面載歌載舞的動態畫面,也是同意是不錯啦。

片頭由一個小鎮發生了高中生飲酒作樂後面駕車出事的鏡頭,因此保守的議會可以通過一項不准年輕人公開跳舞,大聲聽音樂的法律。。。。這就抓到我的心了,長久以來,我對一個社會以自己的喜好來規劃大眾的言行舉止的事,煩惱不已。可是,民主社會就是多數決的,如果我們選出的人硬是要管這些“芝麻蒜皮”的,然後那些執法人可以張大眼睛的管你?往好的想是選出的人都不會是都偏激的,不會太不講道理。這和目前美國的總統候選人對政教分離的堅持看法的現象一致。那有一個文明的國家把宗教看成子民必須遵從的事?回到一般生活規範好了,這種因噎廢食的規範可是天才,有時候規範是爲了減輕社會成本,如騎機車戴安全帽,開車帶安全帶,抽煙不准在公眾場合。。。等,因為如果出事時,社會負責的醫療成本太大!。。我們知道,社會的安全,衛生,可是反對不得的神主牌!所以警察,消防員的福利好的要死,我們也不敢反對!。。不管怎樣,立了這樣的法,如果不關我們老頭子的事,只有少數年輕人受影響,我們也不一定去抗爭去反對吧!。。。。。

於是小鎮依舊過日子。一天,來了一位城市小孩,投奔叔叔的他是破碎的家庭出身,可是非常陽光討喜,還有不會酗酒,濫交,嗑藥!只是愛跳舞,尤其是憤怒時候,一個人在廢棄的廠房舞的汗流浹背!

加上那位牧師的女兒,因為和喪兒的爸爸沒法交流,也是苦惱,還刻意的喪失處子身份,有自殺的念頭。這些都是表示出年輕人的無窮精力,無處疏導時的情景。電影描述的青春無邪的場景是很成功的。

就這樣,外來的反叛詹姆斯丁式青年和在地的暗藏式憤怒少女對既成的法制挑戰,一些大人也強調他們有這個發聲的權利。當然,還是沒有推翻這個禁令。一位好心的工廠主人提供他位於管轄外的場地給這群高中生開畢業舞會。哈哈,法外之地,一個不到兩萬人的小城沒有多大的。就似我們那些先祖前輩,漂洋過海,披荊斬棘的為了一個更好的生活。經濟是一大原因。不被人管也是原因。可是,再在新的地方形成了社會,有了群體后,還是有許多限制的。這時就要看有多嚴重的影響你的自由吧!這部電影,牛刀小試的以禁止跳舞為題,對我而言,背後的意義還是很大。

片子中配角也安排的不錯,夾雜著一位不會跳舞的男同學,一位冷眼旁觀的牧師娘,一些頑固大人,一些同情年輕人的市民,幾位會跳舞的小小孩,那些賽車的壞青年!那位由不會跳舞到跳得棒透了的配角還蠻能搞笑的。幾場團體的舞都有趣好看!最後,當然是最好看動人的Prom Party裏面的舞蹈,讓咱們回味無窮!

劇中也有許多不盡我意的地方,如那些賽車的鏡頭沒有啥關聯,只是增加一些動感罷了,不甚合理。尤其是賽巴士。危險啦。開兩小時去都市的酒吧玩也是多餘,高中生還不能去吧,只是爲了秀一下線舞嗎?舞蹈是還好看的。畢業舞會裏面的打鬥也是沒有什麽緊湊,有點畫蛇添足!

不過,劇里選對了角,那麼有活力的主角,把他過世母親照片放在案頭的動作,微微小暴的兔寶寶牙齒,炯炯有神的眼睛,微翹的嘴唇,頭髮疏的有款,帥氣的服裝,還有拒絕同流合污的抽大麻,能占女的便宜時也很節制。。。都使人的溫馨感增多。那些綠葉都很稱職。許多跳舞時的腳步動作特寫,充滿了動感!

對比老片的問題上是知道老片1984年是個大賣座的,那位主角凱文可是一直在影劇圈里,好多死忠的粉絲!可惜,雖然以前看過老片,我記不得原來的電影的情節,只記得是一堆跳舞很過癮的。(拜網路的功力,寫到這馬上上去看了一下凱文貝克演的前片,劇情還很相似,只是我的記憶差了,以為改了許多,如果再二十年後又拍了,我會不會也不記得?哈哈!如今有了自己的記錄,就忘不了吧!)總之,兩部都好看!嶄新的沒有把原來的精髓丟掉,是一部好作品啦!

Footloose--2011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1/10/26 07:55 AM 回應 



I came home and found my wife in bed with my best friend Lenny.                                                    

So I said, 

"Lenny, I have to. But, you?"        
                  

-- Billy Crystal as Buddy Young, Jr. in Mr. Saturday Night

電影笑話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1/07/31 12:50 AM 回應 




好早就有朋友送上連接請大家看,好評如潮。我直到這星期才打開來。是用“愛拍的”在搜狐的視頻上看,所以這部片子倒處可以免費的觀看--在土鼈被分7段的讓人觀賞,在搜狐上是一整片的,除了偶爾的有些上傳不順的停一下,基本上放映還是算順暢。

這部電影就很有給他搞笑了。大綱是把兩個天南地北不同的人以機緣放在一塊,一個是回家過年,一個是傻呼呼的去只憑一張白條去要債!經過陸海空的不同路途,艱辛的到達目的地。

淳樸的鄉下人一定鬧了一堆笑話,機靈的大老闆卻是遇到從所未見,不,是好久沒有碰到年輕時那種困頓刻苦的日子。鮮明的對比,加上善心老實人感動了本來什麽場面沒有見過的老闆,使他慷慨解囊的也幫助了一群孤兒,也幫助討債無望打工仔王寶強,這老闆叫人假裝是欠債的,把積欠的兩萬元給了這千里迢迢來要錢的勞苦農民。現實上這債主是怎麼樣都不可能還錢的吧!

老闆的小三最後也好心的退讓男人給茹苦含辛的大老婆,可是還是愛著老闆?可能是幫那些小三開脫吧,繼續愛,可是不拆散人家的結髮親人,使得和諧社會提早到來,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

劇中把咱們中國大陸低下階層的無知,春運時的無助,農村的集眾逼事的故事描述的很有味道!穿插著在車站裏面賣山寨版手機的男女,誇張的風衣裏面各式各樣亮這閃那的電話,還有假印的車票把大陸流行的許多事務都插上一腳。一位本來要坐頭等艙的老闆,陰差陽錯的坐到了經濟艙,還和那位搞笑的農民同排,農民說的一些如在機場要找月臺啦,飛機太悶要求開窗啦。中途要求下機啦,這機票是站票還是坐票啊。。等等,讓自以為都市有水準的人開心的土話。最難忘的是他大包小包把鍋碗瓢盆都要帶上飛機,別的都可轉當行李運,那桶牛奶可是沒法,王寶強居然不想浪費倒了它,一口氣將它咕隆咕隆的吞下去。這真是全片的經典啊!其實以前好像看過類似的情節故事!演的好還是蠻吸引人的!

結果飛機遇到機場關閉轉回原地後。老闆要坐軟鋪火車也不成。硬著頭皮上了硬座,居然和鄉下人同號,就展開了兩人的糾結。火車也遭遇坍方不行前進。接著換客運車,塞車後走小道碰傷個大娘,車子也壞了,還好農民有辦法救活只是塞核的老人。因而村民夠意思幫忙他們先坐拖拉機到縣城換車!想擺脫這位農民的老闆坐了大巴走,可是又被堵車回來。那時農民已經把錢給了個行乞的女士,她說急需錢醫病,周轉一下,待自己錢馬上來了就還。可是農民給了錢,女士就杏無蹤影啦。苦苦等待的農民又遇見老闆了!

同情農民的老闆,自己錢包也掉了,剩下80元只好住個小旅店。於是一堆笑話又出籠了,如農民可是裸睡,多時髦啊!哈哈。老闆回房時走錯了,到了一位悍婦那,正好不知覺的婦人要教訓自己的先生,單人住房,要先生來抓奸,如此要先生找不到姦夫而好看。陰差陽錯走錯房的老闆當然破壞了一切,也被教訓毒打一頓。。。。。。凡此種種笑料,比開頭的差了許多。

要出門時,掉了的錢包居然有人熱心的送回。真是人間有真情。他們改搭渡輪時,一些關於小三的話題也是略為離譜,農民還真的有哲理啊。許多有益社會風氣的話語教條由他的口中說出就沒有那麼的八股封建。世上的許多事就是如此,同樣的話在某一個時期就是聽不進去,大家都知道這樣那樣對自己不好,可是偏偏還是愛那個刺激,做成了的被稱為聖人或好樣的,做不成也是咎由自取。人生也就是神鬼共事,也只有聖人知道自己哪些卑劣的心事,哪些魔鬼小人的壯舉就要靠慧眼獨具的藝術家來發揮了。

在渡輪上。。。嘿嘿,這個大陸顛倒的說是輪渡的船上,兩個人看到那位沒有如期還錢的女騙子,大嚷大叫的去抓人。跟著跟著居然是到了一個私辦的孤兒院裏面。女士一番解釋還感動不少人呢。這真是荒誕離奇,看電影實在不能太理性,這還是迂腐的宣傳---人間有真情--的寫照。

出得讓感性朋友流的淚花花的場面後,口袋快空了的哥倆用了僅餘下的4塊錢買了彩券,中了休旅車。哈哈。真是鼓勵市井小民去博那最後的身家,為彩票局宣傳啊。無厘頭的後半部包括睡覺開車,車翻人傷,諷刺好萊塢的汽流車爆場景。。。來一幕大除夕在靜靜的荒郊野外篝火中度過的浪漫,再坐上運雞鴨卡車到了目的地。搞笑到此告一段落。
最後的10分鐘開始開始探討情愛,夫妻的嚴肅話題。藉著小三的逼宮,凸顯好太太的不易,帶小孩,侍奉婆婆,留守苦窯。。。不,是還不錯的住房,好裝潢的居屋,只是丈夫心兒轉!一句---回家就好,一筆帶過所有的矛盾。讓各個大男人喜上眉梢。多麼和諧的社會家庭啊!小三也是知書達禮的,真是超現實主義。可是,電影本來就是做夢啊!這夢還行啦!

最後一個伏筆,一年後老闆再坐飛機,居然誤點等候一位大的,屌的人物,終於出現了那位西裝筆挺,還帶了厚框眼鏡的農民,想必他開奶油蛋糕店有成。好好滿足了咱們小人物狂想曲的情節,可能也預留續集的伏筆。也是咱們大陸這數十年的寫照!翻身傳奇處處可看。還好,老闆還是老闆,沒有如許多台流一般的讓人心疼!畢竟,這是一部鼓舞人人向上的寓教於樂的電影,人人有希望,處處有真情,還是絕對錯不了的人生觀啊!


http://tv.sohu.com/20100629/n273158747.shtml

人在冏途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1/07/18 08:19 AM 回應 


這是2005 的電影。。。

李叔同的傳奇是非常的戲劇性,可是最後的皈依三寶可是讓人歎息外加上一種羡慕。畢竟,人是在追尋最適合自己的人生,人生一切都已經絢麗過的人在佛經中得到超脫,保持不悲不喜的大度是極少數的人才能做到的境界。如今,有這麼一部片子”一輪明月“以他為主角,我當然就欣然以閱了。

朋友傳來在土鼈上公開的讓大家觀賞,真是方便。我一直有種想法,這些創造的人,哪一個不喜歡自己的東西有人去看,去欣賞呢?如果爲了商業考量,在某一個階段,當收入都可以時開放給所有的普羅大眾去看不是美事一件?拍片講的是商業社會的利益,發行人用了許多手法促銷電影,包括了不斷的新聞,許多香豔荒唐誇大等等的媒介,使得知名度大。有了好的收入,投資人才會源源不斷的繼續燒錢吧!然而,那些藝術家要的應該是理念的宣揚和共鳴或批評精進。不管別人的看法就自我實現滿足的應該還是少少數的人啊。希望以後這科技雲端可以有這種發展,假如加上一個看完後自由繳自己以為值多少費用的事,那不是更是美好。那種不必操控人而得到好評可是最最上層的喜樂。

電影故事講的很不錯,使我們至少對 大師的生平有相當的瞭解。後面對皈依的事就沒法描述的入味,也是這個媒介體的限制吧。看完後對我們的祖字輩爺爺的許多成長歷程也有相當的瞭解,蠻好的。

出生富裕家庭的李叔同從小就得天獨厚的有好家庭的培養,加上自身的天賦,詩詞書畫無不精通。也對黃河決堤後面的生黎塗炭的場面烙印在心。在梨園裏面和當紅花旦的情愛,自己粉墨登場的才華,述說的都很恰當。

他在功名上的求取有限,至少是個舉人吧,公車上書時他也崇拜康有為,後來在蔡元培的教導下,各種思想應該才逐漸的形成,爲了母親,家人的牽掛,一直沒有機會去日本留學。

生母去世時鼓勵他做自己喜歡的事可是他一生的重點。於是,他可以不顧當時的禮俗,把當側室的母親靈柩由正門抬入,在儀式中彈琴唱歌。這是他的“離經叛道”可是,為的是對母親的哀思,我們絕對是有同理心的。

後來他東渡日本,居然修習的是美術繪畫,也熱衷於話劇的演出,茶花女裏面可以反串交際花,那個話劇”春柳社“可說是中國這種藝術形式的先驅。也在這個時候,遇到了互相傾心的日本女孩,她同時也做他的繪畫模特,他浸淫於藝術愛情中,我真的想他那時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可惜我們中國的亂局和他從小就深植己心的中國人思想,他們又回到上海蘇杭一帶,還是幸福的一對。後來在浙江師範教書時就慢慢的體會這中國老大思想和他的先進對比,把格格不入的情形點的深刻!他還是調教出中國有名的漫畫家豐子愷和音樂家劉質平。。。我想也就是這些凡俗之事使他不斷的思考吧,加上他自己看到斷食的一種養生的方法,一頭栽進去時或多或少的會影響他的想法。所以,和禁欲,不殺生,素食,都牽扯到一塊,不生則不滅,無情則無惱,終於他選擇了出家當和尚。

這真的使愛他的日本太太傷心,情何以堪下,導演安排了一幕在西湖上各人站立船頭的道別,豐子愷和劉質平兩大弟子划船,對我是蠻好笑的,也是抄錄了許多自以為有哲理的電影的唯美鏡頭。演可愛的日本女人是徐若瑄,使人感到能把她給拋棄的真不是人,是佛吧!

入了佛門後,他倒處拜師求問,我也是感覺失真,因為他是如此的一個獨立自主的人,求友切磋絕對有,可是拜師,這就好傳統啦。和印光大師的結緣很有意思,也是那種質樸的生活真的感動人心。他選了一個最難修行的律宗,閉關潛修,把戒律的事弄的明明白白,對曾經是紅塵打滾過的他這難度相當的高!出關成為律宗的一代宗師!然後他遍游名山古寺,打禪七,講佛學。也在因緣促使下譜了三寶歌。他放棄了所有塵世的愛好,只繼續他的書法養性,音樂是他的強項,只偶爾的做曲真的是太可惜了。就像那位廈門的無塵師傅的夢想,把佛教推廣到世界上,也是好福音與人類合享啊。西方宗教的藝術,尤其是圣樂的力量可是無遠弗屆的。佛教其實是一種學習,一種哲學態度,被視為老大不小,食古不化的形式真的不合其本意!弘一師傅對這種努力也是有貢獻的。

可是律宗是不宣揚,不造勢,不做寺廟的主持人等嚴謹戒律,當然就限制於許多現代社會的”流行“元素,只能一直停在孤芳自賞,曲高和寡的地步。弘一大師在電影中是有許多大場面的講學弘法,歌頌吟唱的景色,我對此也是保留,以為該不是真正的,那時候哪有像西來寺或證嚴法師這種掌握社會動脈的事?他愛國心強,年輕時就有顯現。抗戰時候以。。。救國不忘念佛,念佛必須救國。。。的口號振興人心的效果也讓我懷疑,不是這個宗教的人會反感的。不過,若是給自家人說是無妨!他自己節儉,希望把治他的醫藥給別的受傷人員用,把好友夏丏尊送的金絲老花眼鏡捐出都是很偉大的行為。終於他在福建泉州圓寂。

看到這部片子,了了我一點心愿,我非常的崇拜李叔同,他的歌詞簡直是深得我心之喜憂。那首。。憶兒時。。可是百聽不厭的。送別。。也是,那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那可是我爸爸輩就會唱的畢業歌曲。那段有名的三樓論,講的是物質生活,精神生活,靈魂生活!我想是一樓學習人生的吃喝玩樂,二樓由藝術中得到生命力,三樓就以宗教哲學為依歸了(這是我的詮釋,延伸來想是世界多少人還沒有來得及溫飽就消失於眾生苦海中啊,能進一層的是一層,不能進2,3 層的也是人的命,只有空降高層沒有低層的閱歷又何如?應該是層層平等吧,不必妄想,做個好人就是。)他是有福的人,可惜,這種福氣也不是常人所能有的。

所以,高高興興的看完了這部電影,是有所不足,尤其對喜歡求真求實的我這種個性的人。當然,人生苦短,何必必知真假呢。只要滿足了一些己愿就是很不錯的。而且把我們祖宗的富裕貧窮都并呈在那,拍的古意盎然,把他的行詣都有談到,所以是值得一看的啦!

一輪明月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1/07/12 07:35 AM 回應 


台灣好像要演這部片子,我以前看過,沒有重複貼吧?

The Way Back ,亡命千萬里

小時候最喜歡看到是集中營的逃亡記,最有名的就是第三集中營了。裏面的史提夫麥昆騎著摩托車最後要跳過鐵絲網的一幕堪稱經典。這些以二次大戰中被俘虜的軍人千方百計的要逃走的故事多不勝舉,還有那部法蘭克辛納屈演的在火車上逃亡的也是歷歷在目。戰俘營的生活的影片也有好多。最有名的桂河大橋把戰俘的精神恍惚,角色混亂描述的很入味,大衛尼文把這位英軍工程軍官的心理表演的微妙微翹。這些都是好老的片子。近期的有辛格勒名單,不過裏面不是軍人戰俘而是猶太人,待宰的羔羊使人悲戚大於英勇。對了,就是這英勇,年輕人絕對喜歡!

其他爲什麽的原因這些片子會吸引人呢?可能是同情弱者吧。被俘虜,關起來,再怎麼樣的待遇也不自由,何況,戰時對待他們是很殘酷的。而且逃脫的方法稀奇古怪,是蠻好的娛樂。當我在華航飛機上看到這部片子,當然的想看一看,而且這部講的是蘇俄在二次大戰前自己的集中營,整肅自己人的古格拉勞改營。好早也讀過索忍尼辛寫的一系列反共反集權的小說。這位二次大戰的軍人對這種沒有人性的沒有公平審訊的勞改深惡痛絕。可是他晚年又對毀了蘇聯的人氣憤。還回國定居,並且對史達林有不同的看法,認為他還是偉大的。鐵腕造成的帝國是仰慕英雄的人忽略別的事而崇拜的對象。民主世界,人人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不要硬是強迫別人去信你的那一套就對了。

言歸正傳,這片子是講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在西伯利亞的勞改營中的幾位嚮往自由的被史達林鎮壓的人想法逃出共產黨世界的事。一位帶頭的波蘭軍人,他是被嚴刑逼供自己的太太誣陷而入監獄的。到了冰天雪地西伯利亞的勞改營,因為他的善心,贏得牛鬼蛇神們的尊敬,被分配去開礦後,他決定逃跑,向貝加爾湖的南邊走到蒙古,中國,甚至到西藏,印度!中間有無盡的森林,追捕的人,缺糧缺水,還有大沙漠,喜馬拉雅雪山,重重險阻外,他們自己中間的合作,再再都是考驗。當然有人沒有成功,喪生荒野。一個美國人留在西藏和美國辦事處聯絡,3個波蘭人到了印度,最後還演到1989年共產主義結束後,他回到波蘭會他的太太,終於使太太的心結解開。

那位美國人史密斯先生也是心結重重,他嚮往共產主義,把兒子帶到蘇俄,結果是冤枉死掉。他自己是個求生著,立志要逃出宣傳這慘無人道的史達林政權。也是成功了。那位沒人知道他在教堂殺害了人的也逃脫了,應該是終身侍奉主代替他的錯誤吧!還有喜歡講笑話的也存活下來了吧。樂觀的人是比較韌性強的。(完全憑我的記憶,可能有誤,請包涵)

整個劇沒有那麼的緊湊及吸引人。中間還穿插了一位波蘭的女孩,也在逃離蘇俄。編了故事,其實真正的生世更是悲慘。那位俄羅斯罪犯是個狠角色,莫名其妙的跟他們跑,是因為怕欠債被催吧?倒是靠了他大膽的去村落找食物,,他們才獲得一些糧食。

導演可能是以他的角色說個伏筆,他選擇留在蘇俄,反正他是罪犯,那裡的監獄都差不多,可是在祖國感受是不一樣的。蠻諷刺的畫面!也凸顯了這些波蘭人逃回祖國的心願是舉世皆同的。

中間的地理位置也顯然有錯,長城都出現在片中,還有蒙古是二戰後才獨立的吧,片中的蒙古國門有個大紅星,好像他們到的應該是陝北紅區吧。這些混亂,加上不可思議的旅途,有理性的人也不太相信了。

對我這是部平平的電影,我想,如果在大銀幕看,那些磅礴的山川雪景,大漠湖光,可能是一種享受,可惜,我只在那5寸的小螢幕看,想想另外一位回台朋友的說法。。。。才不看飛機上的電影呢,一點不過癮。。。。對我,看他小螢幕也等於聽一個故事,還是很有意思的啦!只是少了一些電影藝術中可以欣賞視野的不同罷了。終究,我還是以故事為重的!

臉書的新聞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1/06/22 12:19 PM 回應 



請把多放的消去=============

好久沒有到電影院去看電影了。今天晚上沒有飯局,本來想看7點半的一場中國片子,可是家裡的要跳舞到7點半,趕不及,在網絡上很快的找到其他的放映時間。這部“白銀帝國”是大陸有系統的向美國輸出文化的一環吧。只有AMC幾家演,而且場次不多。本來是家裡附近可以看,可是沒有過7點的場次。只好挑去哈崗的電影院9點的一場。

臨時家裡的身體還是不舒服,不想去看。我可是箭在弦上,已經延了又延。乾脆就自己去,也想找一些朋友,可是時間匆匆,最後靈機一動,快要經過哈新安達路時,想到一位獨身的鄧學長他居住在附近,一個電話,他正好一個人在家,欣然應約去共同觀賞。對了,他是我許多影評文章的超級粉絲,哈哈。也知道我會寫一篇觀後感,一起去也可以討論討論。

我們進場時剛過了開演時間,本來以為廣告會10幾分鐘,結果很短,坐下時正好放映正片。可能漏了幾秒吧。看來是以一個老人的獨白開頭的。我們看到的是描述這山西富豪在那賑災的場面。饑民和富人的對比強烈。然後就開始這個山西票號家族的故事了。

Baiyindiguo故事大概說康家老爺有四個兒子,老大殘廢聾啞可是拜佛心好。老二孔武火爆,老三花天酒地,老四年輕剛剛結婚,夫妻恩愛。老爺還有一個三太太,跟著一個老外,會說講外文。加上幾個各地的帳房,山西其他的45家票號主人等等。把一個1899年的中國富有家庭的生活描述的虎虎生風。確實,裏面老三可以在裸女身上彩繪,一年一度對賬算賬時用的超大算盤,集體的公規懲治放高利貸的員工等等都有視覺的吸引力!當然那些高聳的門墻,一落落的深宅大院,整齊威武的服飾,還有留聲機,全家福照片,紅酒等東西,配的是那個名男高音的意大利歌曲。把個老舊中國拍的像是不輸給外國,很有那時候有給他現代化的社會一般。比目前的煤老闆的文化好多了!當然那些窮人也是滿坑滿谷的討飯要錢。這種新舊交雜的景色外就是這個康家的興亡復興史吧。

好景不長,老四媳婦被一個掌櫃的小三給害了,連帶老四瘋了,老二急著騎馬救人時摔了變成殘廢。剩下那位好心的老三。原來他也有一段傷心史,使得他消沉,他的後母是他初戀的情人。這就亂了套!劇情順便的描述康老爺的屯鹽奸商嘴臉,爲了要有後代,硬是強姦三太,因為三夫人的心在她的繼子身上,不從老爺天天把自己包的像肉粽一樣!。。。真是亂亂亂!然後老三爲了家族奮力而起,先是放逐自己去蒙古學生意,和狼斗的出生入死,場面逼真。然後奔他後母的喪,在靈堂失態,表示他是多麼有情有義!在義和團拳匪時候,他會見了移花接木還活著的後母,沒有懸念後,把紙鈔概念發揚光大,也提倡了小額存款,讓窮人也是客戶,生意鼎盛。

最後在辛亥革命時因為大清國垮了,鈔票也不值錢了,他把祖傳的窖銀起出做補償窮人戶頭的本,贏得了仁義,也達到他祖傳的訓誨。老爺子一下變得好講情理,可是又莫名其妙的騎馬消失在大家眼下。。。

這是大概的情節,劇中還有一大堆無厘頭的東西,放在好像很嚴肅的地方,如那位貧民出生的掌櫃一下放高利貸給窮人,一下在戈壁沙漠遇到狼群被老三救了,一下狠的很,幫忙貧民搶白銀,用手槍把保鏢的武師都打死了,蠻不可思議。老爺子搶兒子的愛人是為啥?不准他們結婚只是因為女的是兒子的英文老師?不准退已經訂了的婚?老三去戈壁也不曉得在做啥生意,只看到和蒙古婦女跳舞作樂。

這部片子是蠻讓人失望的,老三的扮相還好,可是郭富城一口廣東國語就讓人受不了。好像是師承李安的臥虎藏龍裏面周潤發,楊紫瓊的廣東腔。這些是演員的原來聲音,可是嚼詞那麼不順,還要用嗎?可能是給老外看,反正他們不聽國語,不會似我們懂的被影響觀瞻,不是滋味。

再來是裏面的纏綿悱惻鏡頭蠻多的,老三和他的英文老師。也是以後的後媽的故事。也有露點的大膽鏡頭。可是,實在看不出和他們的忠貞愛情有何關係?她和老爺結婚時老三又燒相片。又燒唱片的鏡頭也是怪。整個劇情沒有說服力,太鬆散零碎。最後述說故事的老五也是驢驢的。倒底,這一家子是多麼的感人劇裡對我而言是沒有顯示的。

片子的攝影是不錯,整個氣派是非凡,銀號到上海,天津,許多外國人的鏡頭有意思。戈壁沙漠,運銀子的路途風景都選的好。千仞高牆隔著貧富的用意也是蠻好的寓意。白花花的銀子我以為蠻假的,學長卻以為蠻像的。不過,我們都以為這電影最多60分,我自己是只給他59分啦!
後記:

看到電影的更詳細的資訊,原來這部片子是郭台銘出資拍的,花了不少錢。導演是一個年輕人吧。所以不是很成熟。混淆了太多的東西。還有裏面聽留聲機放的那些古典音樂也是我這種背景的不瞭解。大卡司,裏面的演員都是一時之選,連恬妞都在內,我還真的看不出是哪一位,應該是三太太的老媽子吧,,還是哪一個小三?臺詞也偶有佳句。不過,還是缺個那麼的火候。

再一看,電影是2009年 7月出的,我們美國的可是看二輪電影了。還有導演姚樹華可不是什麽年輕人,是史丹佛電影博士和數所學校的教授,只是咱們不曉得而已,她初次導演罷了。看來什麽事都是易說難做的。

白銀帝國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1/06/12 02:02 AM 回應 




好久沒有到電影院去看電影了。今天晚上沒有飯局,本來想看7點半的一場中國片子,可是家裡的要跳舞到7點半,趕不及,在網絡上很快的找到其他的放映時間。這部“白銀帝國”是大陸有系統的向美國輸出文化的一環吧。只有AMC幾家演,而且場次不多。本來是家裡附近可以看,可是沒有過7點的場次。只好挑去哈崗的電影院9點的一場。

臨時家裡的身體還是不舒服,不想去看。我可是箭在弦上,已經延了又延。乾脆就自己去,也想找一些朋友,可是時間匆匆,最後靈機一動,快要經過哈新安達路時,想到一位獨身的鄧光華學長他居住在附近,一個電話,他正好一個人在家,欣然應約去共同觀賞。對了,他是我許多影評文章的超級粉絲,哈哈。也知道我會寫一篇觀後感,一起去也可以討論討論。

我們進場時剛過了開演時間,本來以為廣告會10幾分鐘,結果很短,坐下時正好放映正片。可能漏了幾秒吧。看來是以一個老人的獨白開頭的。我們看到的是描述這山西富豪在那賑災的場面。饑民和富人的對比強烈。然後就開始這個山西票號家族的故事了。


故事大概說康家老爺有四個兒子,老大殘廢聾啞可是拜佛心好。老二孔武火爆,老三花天酒地,老四年輕剛剛結婚,夫妻恩愛。老爺還有一個三太太,跟著一個老外,會說講外文。加上幾個各地的帳房,山西其他的45家票號主人等等。把一個1899年的中國富有家庭的生活描述的虎虎生風。確實,裏面老三可以在裸女身上彩繪,一年一度對賬算賬時用的超大算盤,集體的公規懲治放高利貸的員工等等都有視覺的吸引力!當然那些高聳的門墻,一落落的深宅大院,整齊威武的服飾,還有留聲機,全家福照片,紅酒等東西.配上那個有名的男高音唱的意大利歌曲。把個老舊中國拍的像是不輸給外國,很有那時候是給他夠現代化的社會一般,有錢唄,比那些煤老闆好多了。當然那些窮人也是滿坑滿谷的討飯要錢。這種新舊交雜的景色外就是這個康家的興亡復興史吧。

好景不長,老四媳婦被一個掌櫃的小三給害了,連帶老四瘋了,老二急著騎馬救人時摔了變成殘廢。剩下那位好心的老三。原來他也有一段傷心史,使得他消沉,他的後母是他初戀的情人。這就亂了套!劇情順便的描述康老爺的屯鹽奸商嘴臉,爲了要有後代,硬是強姦三太,因為三夫人的心在她的繼子身上,不從老爺天天把自己包的像肉粽一樣!。。。真是亂亂亂!然後老三爲了家族奮力而起,先是放逐自己去蒙古學生意,和狼斗的出生入死,場面逼真。然後奔他後母的喪,在靈堂失態,表示他是多麼有情有義!在義和團拳匪時候,他會見了移花接木還活著的後母,沒有懸念後,把紙鈔概念發揚光大,也提倡了小額存款,讓窮人也是客戶,生意鼎盛。

最後在辛亥革命時因為大清國垮了,鈔票也不值錢了,他把祖傳的窖銀起出做補償窮人戶頭的本,贏得了仁義,也達到他祖傳的訓誨。老爺子一下變得好講情理,可是又莫名其妙的騎馬消失在大家眼下。。。

這是大概的情節,劇中還有一大堆無厘頭的東西,放在好像很嚴肅的地方,如那位貧民出生的掌櫃一下放高利貸給窮人,一下在戈壁沙漠遇到狼群被老三救了,一下狠的很,幫忙貧民搶白銀,用手槍把保鏢的武師都打死了,蠻不可思議。老爺子搶兒子的愛人是為啥?不准他們結婚只是因為女的是兒子的英文老師?不准退已經訂了的婚?老三去戈壁也不曉得在做啥生意,只看到和蒙古婦女跳舞作樂。

這部片子是蠻讓人失望的,老三的扮相還好,可是郭富城一口廣東國語就讓人受不了。好像是師承李安的臥虎藏龍裏面周潤發,楊紫瓊的廣東腔。這些是演員的原來聲音,可是嚼詞那麼不順,還要用嗎?可能是給老外看,反正他們不聽國語,不會似我們懂的被影響觀瞻,不是滋味。

再來是裏面的纏綿悱惻鏡頭蠻多的,老三和他的英文老師。也是以後的後媽的故事。也有露點的大膽鏡頭。可是,實在看不出和他們的忠貞愛情有何關係?她和老爺結婚時老三又燒相片。又燒唱片的鏡頭也是怪。整個劇情沒有說服力,太鬆散零碎。最後述說故事的老五也是驢驢的。倒底,這一家子是多麼的感人劇裡對我而言是沒有顯示的。

片子的攝影是不錯,整個氣派是非凡,銀號到上海,天津,許多外國人的鏡頭有意思。戈壁沙漠,運銀子的路途風景都選的好。千仞高牆隔著貧富的用意也是蠻好的寓意。白花花的銀子我以為蠻假的,學長卻以為蠻像的。不過,我們都以為這電影最多60分,我自己是只給他59分啦!

後記:

看到電影的更詳細的資訊,原來這部片子是郭台銘出資拍的,花了不少錢。導演是一個年輕人吧。所以不是很成熟。混淆了太多的東西。還有裏面聽留聲機放的那些古典音樂也是我這種背景的不瞭解。大卡司,裏面的演員都是一時之選,連恬妞都在內,我還真的看不出是哪一位,應該是三太太的老媽子吧,,還是哪一個小三?臺詞也偶有佳句。不過,還是缺個那麼的火候。

再一看,電影是2009年 7月出的,我們美國的可是看二輪電影了。還有導演姚樹華可不是什麽年輕人,是史丹佛電影博士和數所學校的教授,只是咱們不曉得而已,她初次導演罷了。看來什麽事都是易說難做的。

Love & other drug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1/06/12 01:57 AM 回應 


好久沒有到電影院去看電影了。今天晚上沒有飯局,本來想看7點半的一場中國片子,可是家裡的要跳舞到7點半,趕不及,在網絡上很快的找到其他的放映時間。這部“白銀帝國”是大陸有系統的向美國輸出文化的一環吧。只有AMC幾家演,而且場次不多。本來是家裡附近可以看,可是沒有過7點的場次。只好挑去哈崗的電影院9點的一場。

臨時家裡的身體還是不舒服,不想去看。我可是箭在弦上,已經延了又延。乾脆就自己去,也想找一些朋友,可是時間匆匆,最後靈機一動,快要經過哈新安達路時,想到一位獨身的鄧學長他居住在附近,一個電話,他正好一個人在家,欣然應約去共同觀賞。對了,他是我許多影評文章的超級粉絲,哈哈。也知道我會寫一篇觀後感,一起去也可以討論討論。

我們進場時剛過了開演時間,本來以為廣告會10幾分鐘,結果很短,坐下時正好放映正片。可能漏了幾秒吧。看來是以一個老人的獨白開頭的。我們看到的是描述這山西富豪在那賑災的場面。饑民和富人的對比強烈。然後就開始這個山西票號家族的故事了。

Baiyindiguo故事大概說康家老爺有四個兒子,老大殘廢聾啞可是拜佛心好。老二孔武火爆,老三花天酒地,老四年輕剛剛結婚,夫妻恩愛。老爺還有一個三太太,跟著一個老外,會說講外文。加上幾個各地的帳房,山西其他的45家票號主人等等。把一個1899年的中國富有家庭的生活描述的虎虎生風。確實,裏面老三可以在裸女身上彩繪,一年一度對賬算賬時用的超大算盤,集體的公規懲治放高利貸的員工等等都有視覺的吸引力!當然那些高聳的門墻,一落落的深宅大院,整齊威武的服飾,還有留聲機,全家福照片,紅酒等東西,配的是那個名高音的意大利歌曲。把個老舊中國拍的像是不輸給外國,很有那時後有給他現代化的社會一般。當然那些窮人也是滿坑滿谷的討飯要錢。這種新舊交雜的景色外就是這個康家的興亡復興史吧。

好景不長,老四媳婦被一個掌櫃的小三給害了,連帶老四瘋了,老二急著騎馬救人時摔了變成殘廢。剩下那位好心的老三。原來他也有一段傷心史,使得他消沉,他的後母是他初戀的情人。這就亂了套!劇情順便的描述康老爺的屯鹽奸商嘴臉,爲了要有後代,硬是強姦三太,因為三夫人的心在她的繼子身上,不從老爺天天把自己包的像肉粽一樣!。。。真是亂亂亂!然後老三爲了家族奮力而起,先是放逐自己去蒙古學生意,和狼斗的出生入死,場面逼真。然後奔他後母的喪,在靈堂失態,表示他是多麼有情有義!在義和團拳匪時候,他會見了移花接木還活著的後母,沒有懸念後,把紙鈔概念發揚光大,也提倡了小額存款,讓窮人也是客戶,生意鼎盛。

最後在辛亥革命時因為大清國垮了,鈔票也不值錢了,他把祖傳的窖銀起出做補償窮人戶頭的本,贏得了仁義,也達到他祖傳的訓誨。老爺子一下變得好講情理,可是又莫名其妙的騎馬消失在大家眼下。。。

這是大概的情節,劇中還有一大堆無厘頭的東西,放在好像很嚴肅的地方,如那位貧民出生的掌櫃一下放高利貸給窮人,一下在戈壁沙漠遇到狼群被老三救了,一下狠的很,幫忙貧民搶白銀,用手槍把保鏢的武師都打死了,蠻不可思議。老爺子搶兒子的愛人是為啥?不准他們結婚只是因為女的是兒子的英文老師?不准退已經訂了的婚?老三去戈壁也不曉得在做啥生意,只看到和蒙古婦女跳舞作樂。

這部片子是蠻讓人失望的,老三的扮相還好,可是郭富城一口廣東國語就讓人受不了。好像是師承李安的臥虎藏龍裏面周潤發,楊紫瓊的廣東腔。這些是演員的原來聲音,可是嚼詞那麼不順,還要用嗎?可能是給老外看,反正他們不聽國語,不會似我們懂的被影響觀瞻,不是滋味。

再來是裏面的纏綿悱惻鏡頭蠻多的,老三和他的英文老師。也是以後的後媽的故事。也有露點的大膽鏡頭。可是,實在看不出和他們的忠貞愛情有何關係?她和老爺結婚時老三又燒相片。又燒唱片的鏡頭也是怪。整個劇情沒有說服力,太鬆散零碎。最後述說故事的老五也是驢驢的。倒底,這一家子是多麼的感人劇裡對我而言是沒有顯示的。

片子的攝影是不錯,整個氣派是非凡,銀號到上海,天津,許多外國人的鏡頭有意思。戈壁沙漠,運銀子的路途風景都選的好。千仞高牆隔著貧富的用意也是蠻好的寓意。白花花的銀子我以為蠻假的,學長卻以為蠻像的。不過,我們都以為這電影最多60分,我自己是只給他59分啦!
後記:

看到電影的更詳細的資訊,原來這部片子是郭台銘出資拍的,花了不少錢。導演是一個年輕人吧。所以不是很成熟。混淆了太多的東西。還有裏面聽留聲機放的那些古典音樂也是我這種背景的不瞭解。大卡司,裏面的演員都是一時之選,連恬妞都在內,我還真的看不出是哪一位,應該是三太太的老媽子吧,,還是哪一個小三?臺詞也偶有佳句。不過,還是缺個那麼的火候。

再一看,電影是2009年 7月出的,我們美國的可是看二輪電影了。還有導演姚樹華可不是什麽年輕人,是史丹佛電影博士和數所學校的教授,只是咱們不曉得而已,她初次導演罷了。看來什麽事都是易說難做的。

新浪部落 於 2011/06/12 01:46 AM 回應 


Love and Other Drugs

假如你的愛人得了重病,你還會一直照顧他、她嗎?這個問題是各人有各人的處境。也是戲劇最動人的東西。

Parkinson’s Diease帕金斯以及阿茲海默病是迄今無解的,人們由顫抖手腳,老化到什麽都記不起來。如此可怕的疾病得了好像被判了死刑,陪伴病人的親友所受的煎熬,無以倫比。

在回台灣的路上有這麼的一部電影,談論的就是有關這樣的事。以一位帥哥推銷員的荒唐生活做起點,到他以玩世不恭的態度交到一位也是思想開放的女朋友,在肉欲之外,居然發覺到自己的真愛應該就是這個樣。在知道女的有可能的絕癥后,還是離不開。甚至想盡辦法去幫她找到痊愈的方法。

劇情談到了藥品推銷員的生活,和他們息息相關的醫生,護士等的人生世界。這些得天獨厚的醫生黑暗的一面。本來是一個家電的推銷員,因為到處留情被開革。夢想致富下做了Pfizer 藥廠的推銷。經過密集的訓練,實際上場到各個醫院找醫生們推銷解憂藥劑。強大的競爭,他的無所不用其極的手法,利用自己英俊外形,能說善道的慢慢爬升。途中懈逗了一位應該算是豪放女的一位病人,對方聲稱純是爲了性。可是我們身經百戰的男主角卻越來越愛她,也許是實在漂亮的身體,也許是那種毫無所謂的個性,跟可能是因為談的來,好奇於她的一切秘密。女的也不諱言她有帕金斯/阿茲海默病,他們就是因為如此在醫院結識的。女的說男的和她只是性伴侶罷了。

時光流轉,加上推銷員那位對性好奇的老弟,到處是性派對的醫生,追求財富的拜金女等,交雜出一副多金腐敗,浮浮沉沉的半上流社會。還有他的藥廠偶然下發明的藍色小藥丸--威爾剛,給了他許多的利益,看到老男人,年輕男人,所有男人的福音反應,真是讓人忍俊不住,會心微笑一番。

可是帥哥居然對有病的浪女念念不忘。爲了她。他可以改變。只爲了能常聽到女朋友的話,他就以為是無限幸福。在參加一場藥劑大會時,他也聽到那位一直照顧自己太太,看來是無怨無悔的那一位先生心中的話---如果再來一次,他不會願意的!--道盡多少人生的無奈以及所謂偉大犧牲背後的真實。我們總是希望人只有好的高貴的情操,可是那種煎熬,那種痛苦可不是一定要別人跟從走同樣的路。

最後,可以高升的他決定留下來和女友共度此生。也再度拾起醫學院的功課,準備做一個帕金斯/阿茲海默病的專家,我們真的祝福他們能夠圓滿。

當然,劇中那些煽情,把性愛當成吃飯一般隨便,加上那位非常38的弟弟好像生活里只有性的事是重要的,這些是讓人搖頭,可是,女主角漂亮,好多曝露鏡頭,俊男美女多,輕浮中不失有一點可以想想的事,還是可以一看啦。就給他65分吧。

Love & other drug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1/04/03 11:01 PM 回應 

第一頁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最末頁

生死之間 Hereafter

這幾天日本的海嘯,核能事故充滿了報章電視的版面,沒有想到在飛機上偶爾看的一部電影,整整的開頭10幾分鐘就像這幾天看到的新聞畫面,震撼人心。

這部電影還是不錯的也有大牌的明星和克林伊斯威特導演的,探討人最難瞭解的死後世界。佈局是前幾年很流行的幾段不同看似不相關的故事,如Traffic及Babel,每一個都很感動人。後來偶然的因緣連在一起,讓人對死後的世界也不會那麼的畏懼。

有人說日本人在這次的天災中對生死的淡定很了不起。人如櫻花,開時要絢麗多姿,謝落無跡也是常規,有無來世也是不知,繼起敬古,戒慎恐懼是好的德性!這部影片開始是由一位有名的法國女主播在南亞渡假時正好遇到大海嘯的故事,栩栩如生的災難場面看到人命的脆弱,她自己也在鬼門關那走了一遭,看到許多的幻景,回到巴黎就沒法回到從前,終於打起精神想寫寫法國政壇老將密特朗的秘聞,結果心結未解,還是忘懷不了那段經驗,轉寫關於死後可能景象的書。他們有這種經驗的人生就此不一樣。是好是壞也很難講,還好她有緣分最終交到瞭解她的朋友!

第二個故事是一位通靈的人因為這個特殊的能力,一般的生活都受影響,當然也是這種不喜浮名,有內在,真誠人的特色。說來也神秘,小時候的腦部手術使他可以感應到死去人的世界。當然也知曉許多人不為人知的秘密,他曾經靠著這個大賺其錢,還是想過他以為恬靜的生活,到一家工廠做操作員。閒時還去參加烹飪學校,享受人生。遇見一位女學員想找伴,互相印象都良好,結果對方知道他的背景,也想測測那種特異功能,然而隱私完全被知道後必然不想再交往。這樣,戴蒙演的喬治連個女友都交不到!做事工廠又裁員,有生意頭腦的弟弟安排他重新再來做感應靈魂的事業。糾葛后他暫時想安靜一下,他來到英國參觀他一向欽佩,常常描寫機靈鬼怪的偶像小說家狄更斯故居時,發生了一系列的緣分故事。

最後的故事最感動我。一對雙胞胎小兄弟又聰明又善解人意,對酗酒將要喪失監護權的媽媽百般呵護。一天,最懂事的哥哥在路上被車意外撞死了,內向的弟弟太想念哥哥,創傷處處。靈異的事使他居然免於一次地鐵的爆炸。覺得是哥哥在另一個世界的幫忙下,偏訪靈媒想和哥哥再說說話,記敘了許多不准的靈媒故事。最後結果是有緣分的促成了三個故事的交集,皆大歡喜。

生命是脆弱的。看到那些如真的災難拍攝,人上千上萬的死去。每一位有親愛的人往生的都想和他們再能見上一面,是人之常情。當然裏面把那些不明就裡的夢幻幽境好好的記錄下,把戴蒙的通靈忠實的記載,真的不可思議。我們平常也有聽說這種事,可是為何只有那麼億萬之一的人才有如此的機遇?死後的世界如果真的是那麼的安詳,那麼的和平,人為何要活呢?那位小哥勸他弟弟好好的活,還特別的把帽子吹落使他不至死去,家人團聚該是高興的事,何必阻止呢?眾多疑問,還是有待科學的驗證,一兩個特例,還是當故事看看就是了!

Hereafter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1/04/03 06:16 AM 回應 


Fair game

幾年前美國運用政府的力量抹黑一位曾經是一個派駐非洲小國的大使的人。還爆料給媒體說他 的太太曾經做過臥底間諜是CIA的一員,這是1995年左右的事,那時候就覺得一定會有電影出現。這次搭華航回台灣,飛機上有10幾部好電影可看,偶爾的就看到這一部片子。雖然是一個比筆記型電腦的銀幕還要小的瑩屏,打發時間還是不錯的,而且故事情節都清清楚楚。是一部還好的片子。

劇情的出發點一定是自由派想要去批判副總統那一派人,當初政府想盡辦法製造輿論,使美國中央情報局背書伊拉克有製造大規模殺傷武器的聲明。結果是一場烏龍的故事。加上這一對夫婦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傳奇。我想是一定有加油添醋的成份。這些內幕對老百姓來說是一定有一些,可是太神了,太完美了也是難以想像。

間諜的行業是非常人所能做的。國家賦予他們爲了國家利益可以欺騙說謊的權利,對不知情的也可以欺瞞。當他們回歸一般人生活時要如何自處啊? 這位女士,出生入死的爲了她的國家收集中東南亞的資料。911之後更是加緊對伊拉克的生化武器,核子設施做多方的監控。甚至給許多伊拉克的科學家做了承諾要將他們送到安全的地點。得到的訊息是負面的,伊拉克沒有這些大規模殺傷武器。如此是不合好戰的政府官員。他們想辦法牽強附會的把消息指向有。女主角的先生曾經以他任過非洲尼日大使的身份去考察下鈾礦有沒有運送到伊拉克。答案也是否定。

結果,他們收集的情資都被忽略甚至扭曲。當過大使的先生沒有太太那麼樣的溫順,他投書媒體更正報導,也因此引發了副總統這兒主戰人的不悅,從而報導他的負面新聞。最惡劣的就是把他太太是臥底間諜的事曝露。當然這種秘密行動就只好中止,人人都認為大使是一個叛國者,太太是爲了利益幫政府做事。前面的豐功偉業一筆勾銷。

這位空軍眷屬出身的太太堅毅不拔,但是不願意和曾經服務的單位對抗。選擇緘默的她和先生的婚姻也產生危機。電影把她爲了任務,輕描淡寫的說些白謊的事一清二白的呈現給我們看。還有兩個小孩夾在其中,他們處理這些分歧事還算是文明。

當事情一曝露時,那些朋友們各個是驚訝不已。長期的偽裝不得不令朋友難過。先生的事業也大受影響,一切一切好像只因為他不保持緘默,讓政府利用下又有什麽關係呢?

最終他們是沒有被打敗。太太終於出現在公聽會上把記錄說清楚---她的先生不是她選派去非洲的,沒有什麽利益牽涉。先生則到處講演,希望美國人要分清楚什麽時候要站出來說真話。畢竟,不能讓有權力的人為所欲為啊。

Fair Game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1/04/03 06:14 AM 回應 


黑天鵝

這是奧斯卡今年得到最佳女主角的電影,也看了一些影評。當然就在回台灣華航飛機上好好的觀賞一番。

全劇是很緊湊震撼人的。雖然是以舞者的奮鬥完美為主軸,我倒不覺得芭蕾舞在裏面有多少著墨。那些用腳尖顛著跳舞和我們老祖宗提倡的纏足都是喜歡的喜歡,不愛的覺得怪。身段手腳的韻律是優美而且不練習達不到那個境界!女舞者受傷過度的腳裸和別的運動傷害不是一樣嗎?

廢話少說,這個故事我以為是講人的成長過程中的許多因素,以芭蕾舞為主罷了!這些過程變數以父母的鞭策管教的衝突為要點。混合著自己對自己超完美的要求而來。一方面描述已經過了巔峰的舞者退下來的悲哀。至於天鵝湖本身的黑白天鵝代表的兩元世界,雙胞胎的天鵝可是是一善一惡,造成了悲劇就永遠的是小說戲劇的題材了。

令人不解的是那位舞蹈總監的男士,一副慧眼識英雌的樣子。也不知道他的著眼點是哪一方面,原來對這位女舞者中規中矩的白天鵝跳法沒有意見,可是覺得她跳不了黑天鵝這壞的,有感情的角色!積極有侵略力的女孩還常單獨的去爭取這角色。閱女無數的總監覺得激情是表演藝術的必須,試探她時,一下子舌吻被咬了后,就以為她有黑天鵝的潛力,也是蠻抽象的。他對所有女角色,包括前一位天鵝皇后,他都是激情一堆很會運用他的潛規則。

劇中很著重性的描述,鏡頭是不多,可是用的話語,都是很粗的話,想像空間無限。動不動就是用性去換取角色,連表演的障礙也是這位本來媽媽的乖女孩太不開發自己。使得後來舊金山來的豪放女隨便一提,主角居然在演出前幾天嗑藥,亂交的用性來釋放自己,也使得在演出時出現的許多幻象。藝術和迷幻藥的關聯性被誇大了許多。女同性戀和女性自慰的鏡頭還真的不少!

女主角是一位單親媽媽帶大,實際只是母親一位跑龍套的舞者,可是老是以養育她女兒長大而犧牲了自己的事業來“訓示”她。終於女兒苦練有成,變成新一代的天鵝皇后。壓力也跟著來,女主角本來就會做惡夢,有抓傷自己皮膚的習慣,還有鍥而不捨,幾乎不眠不休式的苦練。片中一幕鋼琴師不願意繼續陪她練習,向她說他要回家休息,人要有自己的生活。對女的來說,跳舞就是她的生活!面對外面的花花世界,在損友的帶領下,把自己不為人知的渴望顯現,終於完成了完美的表演,自己也傷的好重。

我們過日子不可避免的有自我實現的問題。一般是以職場的成就為主。假如到了凋謝期後,還是糾纏在去爭去搶或者內心陰影濃的化不開就糟了。劇中的母親,前一任的天鵝小公主就是例子,描述的淋漓透至,自殘,投射都化解不了。那些正往上爬,要創造巔峰的也有他們的問題,人們互相競爭的摩擦,沒有知心的朋友愛人都是這部電影要說的故事,他曝露了問題而不是解決問題。我們看的人也應該難有解法,然而他們可以幫助思考方向,使人總有一種對人生的覺悟,也許更能自處於這個不完美的人世,有問題時可以比較圓融的處理吧!

Black Swan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1/04/03 06:09 AM 回應 


旅行者、色遇

這是一部影評不佳的動作片,可是有大堆頭的演員,風景如畫的水都威尼斯,各種高級場合服裝。我在想為何不入影評人的廳堂呢?賣座好像也是平平?大眾也不受用。有沒有什麽漏掉的元素呢?另一方面,測驗測驗自己是不是會很感慨電影不能提經論道?或者是還很受用他的娛樂價值?

其實幾個月前有次看電影早去了點,先看了一下這部電影的後面幾十分鐘,後來看到有裘莉的影迷談她在這部電影的服裝,是她天天夢想的。說真的,人都喜歡看美的東西,光是性感的女星,一搖一擺的走路都會讓人心波漣漪,什麽是性低俗?什麽是美高級?中間的分野到底在哪裡?這些也都是隱隱約約的常浮上心頭的。最後是這的一家電影院因應經濟不景氣,用3圓廉價票就可以看二輪電影,下午有空就去看了。

看完的感覺還不錯,覺得娛樂價值不錯,所以記一下。據我自己的淺見,電影本來就是讓人輕鬆愉快,或者是有動力讓人扣心沉思。兩種都好。常有人高舉大旗說一部片子浪費了他寶貴時間,哈哈,真想看看這些仁兄是不是日理萬機的高階分子。私底下強調下自己很不喜歡事就用這樣的形容詞是人人常有的習慣,放之於文字傳播就重了點。

這部片子的好處在哪呢?我以為是,1,扮相好,女的是沒話說,雖然裘莉不應該是五官美的,方臉高顴,厚唇大嘴,大眼曲鼻,鎖骨凸顯,還有一點髪令皺紋!可是就是有那個性感味道!男主角倒沒什麽吸引我,有點嬉皮味!可是那些旁邊的人,各個都好,連那些侍者,情報員,警察,黑幫我都很喜歡。2是拍了許多我們平常一般人去不了的地方,路邊咖啡座都有種高級味,其他如高速鐵路車廂,遊艇,私人飛機,豪華的旅店,舞場,威尼斯的紅瓦天際線,俯覽如畫的山丘起伏,藍天綠海白浪的鏡頭都給我好美的感覺。吃個飯,喝杯酒的場面都很優雅。 3 則是女主角的服裝配飾了,在那間總統級套房裏面,不大的衣櫥放著幾件華麗的禮服,打開來的珠寶箱裏面的黃金手飾,加上漂亮的身材連走路搖曳生姿都特別好看。4是居然電影沒有那些男女纏綿鏡頭。外國片讓人最受不了的就是一來就是性!這裡面可是用隱約的吊人胃口!一場好像要有,要發生的戲居然是夢,哈哈哈,蠻幽默的!

最後則是還不錯的劇情,有點懸疑,加上愛情的純真,一見鍾情的他們用不顧自身安危 的行動讓人感到真愛。而且男的那時只是一位普通的老師而已,不是那位有30幾億的富翁!我覺得那些富人最怕的就是愛人是沖著她、她的錢財而來。一般人當然也是,可是勢利點的就是要用錢來壓死人,讓別人來愛他。如果似澳門賭王中年時,又有人才,又有錢財,又大方,又體貼,那當然是萬人迷了。

缺點也是常見的,頭條就是幾乎不可能的事,不合常理太多。幫他說話的話,可以拿哪有電影不誇張?傳奇當然是所有機會小的事湊在一塊了。想想這本來就是所有故事最吸引人的地方,真實世界中偶然發生一件都很難,集合一堆的好運或壞命,使他們在一起發生才有吸引力。當人不喜歡一件事時會對這些看重。喜歡時老是會說,總是有點可能吧。理性的人是不會反對世上某些事有那麼億萬之一的機會的。

第二是劇情老套,這種妙賊型的故事好多,變臉的故事也多,警匪互掙,黑幫討債追人的更多。拼湊一番的故事。往好的想,天下文章本來是一大抄嚒。目前故事的原型還很難發明呢!模仿的不嘔心就好。

最後是覺得整部戲打打鬧鬧一番,沒有啥深度。雖然用了個尋找真愛的伏筆,可是兩個人的表現都沒有那個味道!這可能是最大的缺點。我倒覺得戴普是演的蠻好!他那種被貴婦人看上,自己手足無措的樣子和奮不顧身的去搶救裘莉的都很棒。女的是太囂張了點,而且使人覺得她是在賣弄風情。那段一兩天就發展出的愛情,當然是令人不解了,所以是不真,做作!有點吧。

其實這種不合理的故事,我們中國拍的電影更多了。他們導演知道電影是要拍的與眾不同,讓觀眾開眼。可是都注重在外表上了。劇情又太讓我們熟知中國歷史的人皺眉,所以不喜歡。西方的反而容易接受,可能西方人也容易接受那些中國的無厘頭吧。這部片子,我的印象是有75分了。

The Tourist 色遇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1/03/07 03:05 PM 回應 


 

情緒低落時,趕一場勵志電影不失為一個好方法。而且馬上奧斯卡獎就要揭曉,非常有希望的“王者之聲”就是好的選擇。趕在淫雨霏霏週末暗夜,自己一個人就去看晚場,確實有激勵的功能。人人都有罩門,固有的阿奇裡斯的腳根如何去克服呢?各個情形不一樣,好的電影呈現一個範例的成功,代表著可能的突破。這就够人受用了。

平常人說話如果不清不楚的結巴,已經是很難堪了,更何況是天生的名人,皇族的一員。因緣際會的當上虛位國王,作為一個國家的象徵。發表演講更是挑戰。如果說不清有結巴的話,豈不是使大家蒙羞,會被視為奇恥大辱?最好不要發生,如果不幸如此,縱然是心寬不計較,別人容得你嗎?最好的對策是千方百計的去克服。現代科學可能可以容易的達成掩飾這缺點。時間倒格至7,80年前的1938年,有什麽方法嗎?這部影片就是描述這成功的過程。

電影很簡單的描述一位有經驗,可以幫助這些有說話障礙的澳洲人,在那個時間點,陰差陽錯的有這個榮幸去幫忙喬治六世矯正說話結巴的毛病。使得英國國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發表許多激勵人心的演講。不只是國王克服了自己內心的魔障,這位矯正師也同時幫助自己建立信心,兩人的互動非常的有意思,編劇旁敲側擊的剖析深入他們內心的世界===這位老師曾是屢試不中舞臺演員,也差點被認為冒用醫生名號,要被國王開除職務,因為他的臨場反應,還有許多對一次大戰士兵復健的實際經驗幫他有了許多次的靈機一現,由國王內心中發掘形成結巴的原因來助人助己。使我這位觀眾,全神貫注,一刻沒歇的看完全劇。

劇中的時代背景可是我們都熟悉的,那位溫莎公爵不愛江山愛美人,退位不幹那象徵的英國國王!也正是二戰前夕的時間,希特勒正用他那天生煽動演講家身份,催眠了德國人,可是說服不了其他的歐洲人,因而鋌而走險掀起大戰。邱吉爾是另一個天才可以和他對抗。榮譽職位的英國國王總也要與民共苦,激勵人心吧。一向結巴的國王如何的變成發音不離譜的演說家呢?就是全劇的大綱了。

整體的節奏緊湊,討好的故事大綱===由於恒心毅力,加上良師及家人的愛,人能改造從小就有的大缺點!加上英國最艱苦困難對抗納粹德國的時代背景,使得這位已經很傳奇的精神領袖展現美善的一面。絕對是部成功,值得一看的電影。

後記:

一向不甘寂寞,對歷史有興趣的我又多看了一些那時的歷史。 世上真人實事難尋完美,這部電影當然是截取某段真的歷史故事,增潤好的,感人的片段。

擴展視野時可以看到另外還有好多資料,顯示主角的另外一面。如他是蠻歧視有色人的,情史也很豐富,甚至有家庭暴力傾向。連帶的那位號稱情聖的哥哥溫莎公爵也是有許多不為人知的,減損他魅力的故事。電影中已經略略的貶抑了下這位退位國王。。。。。一切故事都使我們經歷過矛盾時代的人格外有省思。

人生還是最好先看到美好的故事,然後瞭解差的一面,當然故事最好不要過譽太多或者擴大缺點。我們才可以得到較好的人生觀。否則完美的破滅一定難受的。先好後壞還是先壞后好會形成大多數人的意識形態。這種無形的教育,加上提倡愛國有道德的學校教育會是形成國家共識的基礎。使得可能遇到完全兩樣情境,現實社會和固有教育脫節的人,還是一貫的脫離不了根深蒂固的意識形態。自由的人那時才有啊?
==============================
附:八卦資料太多,不小心把溫莎的和喬治的混了下,喬治只是對猶太人沒好感,對納粹幻想,也只有一點情史,沒那麼嚴重。

王者之聲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1/02/27 07:23 AM 回應 


寶島一村公演感想
大名貫耳的這齣戲終於要到洛杉磯來公演了。我並沒有什麽意願早早定票期待著去觀賞號稱在北京,新加坡謝幕數十分鐘的盛況的話劇。首先是我很少看話劇,總覺得在那一個小小的舞臺很難有感動人的作品。歌劇是最近看過一些,有歌有舞的熱鬧非凡,光是對話就要有很深的功夫才能吸引大家吧。第二是票價不菲,如果是爆滿了我就不會去,反正僑胞們已經給了這個劇團支持,原來也是號稱老早就賣完低價票了,花1,2百元去就更是意態闌珊的!結果是前一天友人說還有許多68元的票,對於這些文化運動,尤其是把我們眷村的故事記錄傳播下來的努力,當然是會支持。一口氣訂了4張就去了。第三是知道這部話劇是基於電視連續劇“光陰的故事”,雖然許多人好喜歡,包括一些大陸的朋友,我則以為是平平之作,後來的拖啊,延啊的商業的考量太多。劇中的情節只和我的記憶百分之3,40合。我是肯定有人記錄下這一段特殊的歷史,而且是我親身經歷過的,可是也有我的看法啦。
所以,週五晚就懷著期待的心情去帕薩迪納的市民會堂觀賞了。自然的在那裡見到了許多的認識的人,尤其是那位飛將軍葛大哥他忙著帶4個孫字輩的,好久沒有參加外面的活動,他家可是幾乎全是空軍。非常的高興。也遇見了大學同學,嘉義陸軍眷村的,他們那股鄉情來看是不意外。還有好多舊識。座位大約有8成滿吧,幔幕終於升起,靜心的觀賞享受這段刻印在我的腦海,流在我的血液中的故事吧。
上半場是有點失望,許多無厘頭的東西,對於我這種略嚴肅的人就是減分了。這種黑色幽默好像是一股流行。來個超現實的寫照,如安排那位鹿奶奶的遊走,一位話都沒人懂的杜怪還是紀怪,荒謬的諷刺那段日子嗎?還有對所謂的白色恐怖的描述,抓匪牒,收傳單,猜隱喻的做法誇大而失真吧,至少和我身邊一道成長的不同。這種把某種黯淡氣氛時代給一個帽子戴,使我們真正經歷過的人,不能認同。不過是戲劇呢,也不必較真,然而,是沒有什麽吸引人,雖然有那幕用10塊錢買了副棺木的感人故事,整個劇情平淡,特別是,真的全是“光陰的故事”翻版!
下半部有一些張力,可是又都是頗負面的!戲劇是不一定要正面,可是對於有那個背景的人就是造成負面評價的因素吧!首先是嫁到眷村的人哭天喊地的怪那些男人!這種事是夫婦不合,沒修養的一方常有的低下反射!我是北部大都會的眷村子弟,所以居然產生一種南北有別的想法!因為,隨便問一下同樣背景的,那些事是少到不能再少的事!那些應該是很多相同經歷的南部朋友的經歷怎麼差很大呢?這也是整個戲劇的著重點,敘說少有的事,增加戲劇感!
劇中好像對國民黨是非常的諷刺,村中不是出太保就是賣笑的,還有就是功課好,可以出國念博士,然而小時候偷看洗澡,長大沒良心。。。。有抱負的女人,不幸嫁了個沒出息的軍人,那些軍人還是永遠的憧憬戴笠的復活。其實這些,我也沒有權去反對,要不,我們自己寫一部?有這才華和功夫啊?希望有這種人,拭目以待!

最差的是劇中更加入了許多那時候表面是絕看不出的事,可是,有必要如此去詮釋那些現像嗎?照顧罹難弟兄家屬是對的好的傳統!遺孀改嫁與否是當事人的意願。結果是弄了個同性戀的不能飛的飛官,和有婦之夫的曖昧,這些,都是以現代的眼光,想當然爾的放在劇本里!何必呢?那位嫁了民進黨的姐妹的故事也是少有,而加上來的!好像編劇不如此,故事就跨蓋不了台灣的一切似的,所以整個戲就有點大而不當。稀裡嘩啦,怪裡怪氣了!
最後的3幕探親戲都還好,加了個哀悼弟兄墓的,好像只爲了說。。人要過得快活,不要被憂愁打敗。。。一樣。。。哎,真是畫蛇添足啊!
也許是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的原因。愛之深,責之切嗎?還是咱們有點嫉妒別人的成就?理論上是盡量的保持中立的立場。可是,我也有我的感情,我的背景!總覺得那個時代當然也和任何時代一樣,有各種的怪現象!雷玉其的事以前,甚至是現代都是層出不窮的。我們要如何的看我們的那段成長過程?這種詮釋權不應該是一部份人才能擁有的!化作戲劇的形式後,影響,傳播的力量都是倍數的效果。可是轉念一想,那些軍閥時代,被我們損的也是夠多的了,那個時代真的是如此的不堪嗎?若是腐敗壓制,怎麼會出了那麼多不同的思想,到底是什麽的一個時代呢?
如今,我們那一段成長時代,大多數是真的匪牒被整,怎麼就成了處處冤獄,動輒得咎的沒有公理的時代?年輕人是要受什麼樣的教育啊?我們是沒話講,社會的風潮也不是我們能決定的。
回到寶島一村本身,他是有他的好的,幽默的一面,也有我非常的不喜歡的一面,和我同去的,可能是相同的背景,看法也差不多。舞台劇還是講一個故事,是不是比別的媒體更容易深入人心?希望有人能解其惑。好讓大家知道如何去欣賞。我們都同意,用這麼一個小小的舞臺,講這麼長,這麼多元的故事是很難的,光是人變老了,若是同一個人,有時就會有錯亂的感覺。那些刻意安排的故事,如老趙會在兒子滿月時寫那麼一封文情並茂,可是拿去做典範的信就和大陸汶川地震一堆製造出的感人事差不多了。
我們僑居在外,號稱外省第二代的總是自覺有這個義務去捧自己歷史的場,如果是軍人子弟更是有莫大的責任感,使得先人前輩的艱辛困苦,我們的享福受惠有所記錄!在這種心情下去觀賞,結果是大部份很不同意,當然就想要討論這原因和看看大家的想法。網絡是一個機會。我們幾個自己聊時是以為大陸人對台灣的什麽東西都有好奇和好感,台灣的其他人也對這戲劇的形態有好感嗎?這可能就是代溝,想到自己可能是舉世絕決的那群人,哎,好五味雜陳啊!
戲劇歸戲劇,我覺得最好的方法還是一個評分制度,可以使沒有時間,以及很有時間的人參考。我自己是打一個65分的分數,您呢?

周曉宏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1/01/09 06:46 AM 回應 


我對欣賞電影有一種態度,就是放輕鬆的去看,直覺的去感覺他是合你的胃口還是脫離了喜歡的味道。至於那些影評或者衍生出來的偉大意義是看看就好,或者是不必去那麼樣的費神。當然,深入瞭解一件事是使人更喜歡的一個法寶,尤其是電影這種綜合藝術,可以最簡單的以故事好不好聽為主,對話幽默不幽默,場面大不大,畫面美不美,驚悚的感覺,剪輯的的明快,特技的效果,男女主角的造型,佈景的雅典藝術,服裝的流行。。。。都是可以去欣賞的。但是,絕對不是要剖解他像死板板的科學實驗一般,硬是去一一的分析成份,那應該是專業電影人的論文。咱們大眾就是圖一個兩小時的舒坦罷了。就算是不合自己的意思,有時也可分析分析,瞭解下自己這個人是受啥的影響不喜歡。對我,這些真的是其樂無窮,算是步入中老年後的一個興趣。也不會爲了別人說那個世界最好 100部電影而急著去看要。配合自己的時間,有則小喜,無也不悲,自己不會比別的看過,有見識的矮上一截!畢竟,世上事情太多了,佩服別人的好,可是不會仰慕他們的顯擺吧!

最近有一部重拍的老電影題材,可是不同的人,演繹相同的故事,而且還有導演編劇把他們想要表達的意思用某種手法說出來。有時候是藉助前一部的威名,更多的是原著是非常經典的故事,可以一拍再拍,誰說看電影知道故事就沒有看頭呢?這部True Grit大地驚雷我在40年前看過,幾乎忘的差不多了,只是記得主角獨眼龍約翰韋恩和歹徒决鬥時口含韁繩,手持長 短槍,來回的衝鋒鏡頭。加上那位名歌星格倫堪伯,他的歌也是我們那個時代愛聽的,如By The Time I Got to Phoenix ,Galvestown。。。等,除此之外,若是不去再看一下會,都沒有記憶了。哦,還有一點記得的是好像請了一位女生一道去看的。交朋友沒有別的法寶,請看電影就是一個重要的方法了。

找了時間就一個人看週日的下午場,只要5元門票。電影真的是不錯。開頭時有點悶,可能是對話太多,英文不太全懂的關係。其實,由身體語言也可以知道大概。一位14歲的女孩要為父報仇,找個警官去追壞人吧!當然,夾雜了一些好玩的事,如她的動作像律師一樣,和一位老傢伙你來我往的討價還價的把她被殺父親的遺產算清,然後找到那位頹廢的警長,誇他有True Grit,就是爺們吧。然後和那位配角的戴蒙一道去追獵犯人。中間導演穿插了許多印第安人,有被吊死的罪犯,別的死囚可以有最後宣言,他的話還沒開始就被罩上黑套處死了。那幾位紅人小孩被踢來踢去,地上亂爬也應該有寓意吧。還加上一位老中開的雜貨店,香腸,吊爐烤鴨,煙槍。。。哈哈,真不知是歧視咱們呢還只是多一點可看,可吸引華人的因素。那幕戴蒙手打鞭抽女孩屁股的情節似曾相識,小時候我們都被如此打過吧,是沒必要,可是8成滿足咱們男人的一點點夢想,還好女孩只有14歲,安排這樣子不大不小的角色還蠻適當的,沒有色,也沒有太幼稚。還是有些戲的感覺,如她被抓時一點不緊張,還面帶微笑就失了真實,可是也讓我們對那些殘忍的鏡頭有個不是真的認識,死人排排坐在小屋前就不會太嚇人吧!

片中一貫的有科恩兄弟的暴力驚悚鏡頭,高高樹上吊死的人,小屋喋血時的剁手指,地洞內的死人和毒蛇。。。。倒是戴蒙被馬拖行的那段沒有一般西部片的精彩!還有是主角以一敵四的經典畫面好短,也沒有我記憶中的好,可能要找了舊片,看一下,記憶有時是不准的,小時候標準可能低一點。。。。那些騎馬在西部大地,枯樹林中的鏡頭,殘雪春寒料峭的畫面非常的好看。

我倒是覺得戲裏面的馬演的特別好,第一幕當女孩決心跟隨兩位大人過河時硬是和馬設水而過好精彩,差點滅頂,馬好像有游泳呢。最後警長帶著被毒蛇咬傷的女孩騎馬狂奔的也是太好看了,一下穿過樹林,一下黑夜,一下荒蕪的大地,馬跑著跑著,它的汗水都露在那,不知是特效還是如何拍的,非常逼真。最後,小馬力竭倒下,當主角開槍讓它少點痛苦時,女孩的傷心欲絕的樣子感人。我是有一點疑問,因為裏面那麼多的死人,好些是在女孩眼前被殘殺的都沒有激起她的同情,感情著重在一匹馬上面,也是西方特別的文化,愛存在和我有感情的動物比在外面不相干死的人是不一樣,是沒法相比的。確實,有時我們對人失望之極後,還不如交一個聽話的貓啊狗啊的給人慰藉啊。

最後,過了25年後的女士到處找她的恩人,剛找到他落腳的人戲團時,警長已經過世了,就這樣,沒有再相見的悲戚畫面就更加的在我們腦海中徘徊了。和我們許多不如不相見的詩詞有異曲同工之妙。最後,一位獨臂黑衣的剪影在銀幕上,真的是無限回味啊。

大地驚雷True Grit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1/01/08 06:11 AM 回應 


一位在臺灣的小學妹大力推薦《Three idiots》。看了部份片段,感覺很好。所以介紹給大家。


值得一看的短片關於教育、學習,摘自《Three idiots》:

https://sites.google.com/site/oldladycoffee/dis01

https://sites.google.com/site/oldladycoffee/dis02

三個呆子乎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1/01/06 12:43 PM 回應 


 

很驚訝在網絡上看得到美國正在上演的這部電影。略看了一下,畫質粗糙,使得另外那部“讓子彈飛”清晰的畫面格外的醒目。同一個人放了兩部當紅的影片在Youtube上,原因應該是錯綜複雜,到底是一種另類的做法,不注重賺錢,可是宣傳理念!還是一位喜歡攪局的人,認同理念,設法取得原版安放網上,可是又要幫忙打擊一下對頭上檔的“非誠勿擾2”,只好放一部盜版的了?反正隱晦的原因,使得人人可以議論,可以覺得自己才是聰明的人,善解人意!目前這種事情好像是一股風潮,讓北京人的一語雙關的話成為顯學。可是也讓人有點厭煩,尤其是如果衍生到人際關係上,誰喜歡每天猜謎語呢?

當我正在看網上不清不楚的“非誠勿擾2”時,家裡的說應該去影院看,而且這次放映的電影院就在附近,很方便,同時支持一下這些中國文化事業的拓荒者,希望以後像好萊塢的英文片子,加上字幕,暢銷全世界!就約了好友,在2010年最後的一晚去圣塔安利塔購物商場內的AMC看這一場電影,也在裏面跨年渡過2010。

雖然是午夜晚場,200左右的位子約有3,40位觀眾吧。清一色的老中。以前看電影,裏面10個人不到的片子一大堆。而且這片已經上演了一周了,成績還算不錯吧。

一上演,座位中的笑聲就此起彼落,我們四個也是很喜歡。給了咱們一個愉快的夜晚。電影院的享受就是不一樣,碩大寬敞的銀幕,清晰的畫面,栩栩如生的面容,連皺紋都看得一清二楚。所以我覺得好電影不必怕盜版啊,網絡的傳播。而且搶錢要大小通吃嗎?逼著經濟差的人去花多的錢娛樂,何不想那些不是拮据的階級已經可以讓好電影有豐盛的收入。所以,賺了相當錢後,讓人廉價欣賞也是功德無限啊!

劇情也有些突破,銜接了本來風馬牛不相關的另一對夫婦來談死,離!加上原來兩個人的試婚之旅,漂亮的風景畫面,連葛優,我們都覺得是一個有型的人,看他的身材保持的多好,皮膚好的不得了,就連他的嘴唇,也和舒淇,Angela Jolin一樣,厚的吸引人。也許是拍攝時的角度和化妝,他絕不是醜人。

視覺有了享受,情節也是有許多突破,當然那位未死先開哀悼會的事不是創舉,台灣以前那位患癌的曹又芳曾經舉辦過生前告別式,可是,她是過了8年後才往生的。劇中那一段投海而死是很粗糙的。劇情是無厘頭時,就掩蓋了那些嚴肅的議題。在喜劇搞笑中加入這種悲是很難協調的。大致處理的還好。

那場一開頭的離婚儀式蠻有看頭的,當然也免不了誇張。有錢人是那麼的-----只要我喜歡,有啥不可以?-----的觀念會影響到啥就要看是什麽人看了。這種催化劑是遇到陰暗就會讓他更黑,碰到陽光就讓人更開朗。然後鏡頭移師海南,找到如畫的仙境,測試夫婦兩的一輩子可能遇到的情況,如果一個配偶癱瘓要人照料會怎麼樣呢?勾起了台灣那位84歲的老先生把太太殘忍的安樂死的情節。。。。。。

回到現實,劇中一直最逗的描述是這位非帥哥的主角和美的耀眼的女角大概連肌膚之親都沒,那句話------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著-----的俗話可是讓人心癢癢的有所懷念想像,就和最後附上的那首學佛人的情詩歌曲一般。我是納悶,如果凡事都是那麼的不碰就沒事,人活著是要幹什麼呢?那種修養是好,情深只有苦,有情常被無情傷,無情當比有情愜意嗎?片子還是探討了婚姻到底是啥?有感覺和好朋友的分別,還有是相處久了後,感覺若消失了怎麼辦呢?當然是比一開始沒感覺好一些,可是老找感覺也有限制嗎?對話如---誰動真情誰倒楣。。等等,都是好的議題!

透過鏡頭,對話,觀眾舒坦了,愉快了。也或多或少的探討了大陸目前的一些有錢人行為的荒謬,只是那幾位有錢人,又是如此的有情有型,會產生啥的影響呢?那場離婚,那場拍賣名酒來搶救企鵝的戲,雖然是大款因為身罹絕癥才不惜花50萬標下那酒,還說了個冷笑話----北極熊為何不吃企鵝?--使得片子合了大眾口味。搞選美,瘋的轟趴,男女各醉酒一次等等,還有那絕癥是因為一顆小痣就更是使人摸不著頭腦。有人去古歌下嗎?真的還是假的啊?

除了那些很無聊,硬是加上的一些情節,如很帥的海軍情人,軍艦離港的情節。。。。反正是借著第一部的餘威,好好的再來個雙贏---製作團隊有好報酬,觀眾有個好娛樂。看到那些伏筆,再看個幾集是不會驚訝的。比起西方片子如哈利波特,007 。。。。等也不是特別。如果能讓西方的人欣賞我們中國人的幽默,扣人心弦的情節,懸疑,還有所有人類共同擁有的愛,恨,人生糾結,中國片子能多賺美元,歐元可不是夢 想啊!

非誠勿擾2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1/01/02 05:39 AM 回應 



找到大陸為何如此瘋這部片子的一些原因,他們可不把這部片子當做一般純娛樂片,找到一個代表的附上。

世上本來就是各種看法都有,非主流的以為自己才是有水準,別人是傻子,雖然狂也有一定的道理,可是,真的要不顧那些反面“有水準”的話嗎?

參考參考吧!
《讓子彈飛》觀後感    作者--另類

       中國有句婦孺皆知的老話:人為財死。 你可以把這句話理解成:人為了錢財,可以不惜冒生命危險鋌而走險。 但是,如果把這句話解釋成:人因擁有錢財而更容易死,即有錢人更容易因錢財而遭到死亡威脅。 也無尚不可。 
   後一種顯然屬於“另類”註解。 
  老另對影片的理解也許是屬於“另類”的。  
    《讓子彈飛》這部電影,不是一部中國人所習慣的現實主義題材的故事片,也不是一部經過演繹的歷史片,而更像一部用蒙太奇手法表現的、重彩濃抹的政治諷刺小品或一部社會寓言、童話。         
      首先,片名就很有特色。 誰都知道,子彈一旦出膛,是不可能改變方向的,結果只能是擊中或脫靶。 但在子彈飛的過程中,既不可能看清彈道(絕大多數人是無法看清真相的)、時間又短促,卻可以隨意想像! 讓每個觀眾隨意發揮想像力,見仁見智,大概正是編導的良苦用心所在。  
 
       影片通過場景、人物、對話三個方面來啟發人們思考。 從影片一開始的馬拉火車、蒸汽火鍋所刻劃的工業科技與閉塞愚昧形成的強烈對比;到用開膛破肚這樣的“法律公正”來證明“一碗涼粉”的清白(讓人聯想需要打開胸腔來鑑定職業病);再到假湯師爺屁股掛在樹上,腦袋鑽在錢堆裡的滿足;再到最後群眾知道黃四郎“死了”才敢革命,才敢爭取自己的權利。 一個個帶有諷刺意味的畫面,讓人在笑聲中思索。   

       其中,老另特別想提到幾個鏡頭。 “鵝城”,一座被水所困,沒有進城道路,卻又具有鵝一般仰著脖子自大高傲的封閉環境中的“城市”,讓人聯想到閉關鎖國的年代,以及發生在這個封閉“城市”中的所有荒唐爭鬥。 “鵝城”可以模仿歐美文明,蓋城堡式現代建築,骨子裡卻保留著根深蒂固的奴性、愚昧。 一頂禮帽把只重形式、沒有內涵的所謂東方文明、以禮治國、禮儀之邦,刻劃得入木三分。 
 
      當造反的子彈(“讓子彈飛”所要想像的)顛覆馬拉車廂這個中國封建社會的奇特龐然大物時,活下來的只有騙子和婊子(讓人從毛澤東、江青一直聯想到當今社會舞台上的貪官污吏和他們的女人)。 當人們要對“法律公正”討個說法時,遮羞布後面犧牲的永遠只是“替罪羊”。 中國女人活著因被男人玩弄而背上罵名,在各種明爭暗鬥中替政客、兵匪挨“槍子”的也只能是女人——誰讓婊子名聲不好呢(江青不就是為文革挨“槍子”的)?
  
        雖然,中國社會、政治舞台上的“大腕”為了錢財可以偷、可以騙、可以搶、可以卑弓曲膝,但是嘴巴上是一定會慷慨激昂“老子就要TMD站著把錢掙嘍!” 最有意思的就是假面具,用麻將中的“筒子”,寓意革命“同志”,在面具背後,只有爾虞我詐、勾心鬥角,只有權利、金錢、美女。
  
       仔細去發現,影片中這種寓意深刻的畫面比比皆是。 影片中有三個主要人物,分別是代表兵、匪(槍桿子)一家的張麻子(姜文飾);代表騙子、與官僚(政客)混合物的馬縣長(葛優飾);以及代表傳統勢力與魚肉百姓的地方惡霸黃四郎(周潤髮飾),圍繞他們三種中國社會舞台的主要勢力展開勾結、較量、吞併的鬧劇,讓人去思索。  

       為了活命,縣長可以給土匪當師爺,可以把自己的女人拱手相讓。 土匪可以把手放在女人的胸脯上信誓旦旦——自己是正人君子。 地方惡霸一面用偽善欺騙百姓,一面讓“替罪羊”承擔罪孽。 百姓、民意除了善良,只有被強奸的份,而且,所有的人都有理由證明自己是不可能“強姦”百姓的。  
      土匪用正義慷慨的革命口號;騙子用幽默現實的政治語言;惡霸用土洋結合的花言巧語,從不同角度展現了這個現實世界。 從稅收徵到2010年,到穿上製服的婊子與土匪共同去開創上海浦東。 。 。 。 。 。 多麼有意思的想像:中國用近一個世紀,終於從馬拉火車的慈禧王朝進步到可以騎自行車去開發浦東的後毛澤東時代。 其中,最精彩的是土匪(姜文)對縣長(葛優)說的那句話:我(槍桿子)只是和你(政治)睡覺;不是我(槍桿子)睡(強姦)你(政治) ! 用子彈在禁錮的大門上打出一個驚嘆號,一個問號,大概是編導希望每個觀眾在笑聲之餘,在子彈還在飛的那短暫瞬間,去思索、回味、體會人類短暫的歷史和每個人短暫的一生。 

子彈飛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0/12/26 09:37 AM 回應 


《讓子彈飛》也血腥、色情、粗口?  

在奉行“票房才是硬道理”的電影界,對一部破票房紀錄的電影作批評,可能犯了大忌;如果批評者還要用社會倫理和藝術使命說事,他就要被視為與世不伍的智障和滑稽之輩了。

眼下,姜文導演的《讓子彈飛》就是一部最新破中國電影票房紀錄的電影,在輿論壓倒性的叫好聲中,批評的聲音不僅顯得分外寥落,而且如偷渡者一樣缺少合法性。

日前,央視某工作人員在其個人博客中發表對這部電影的批評意見,並稱“充斥全片的臟話(國罵)、血腥場面和性暗示”,把他這個普通觀眾折磨得只能提前離席。這不僅招致了許多追捧影片的網友的惡言抨擊,甚至某位著名作家也專門撰文斥責道:“有人批評《讓子彈飛》粗話連篇,色情。這真是非常滑稽的一件事。”姜文本人也公開回應稱:“影片並不血腥,而是‘強烈’,至于粗口,‘莎士比亞的劇本也有粗口’。”

在影片中,麻匪六爺當眾剖腹掏出一碗“米粉”,鮮血噴注到幾位劇中人的臉上,算不算血腥呢?如果導演本人真把這看作“只是強烈”,那麼只能說他本人對血腥的感覺已經沒有“血味”了。另外,主角張麻子與其弟兄們滿嘴“國罵三字經”,甚至于在一段臺詞中轉轱轆式地重復,是不是“全片充斥臟話”?導演用“莎士比亞的劇本也有粗口”為自己辯解,恐怕是沒有把莎翁劇中的俚語和導演片中的粗口分清楚吧;再說,莎翁會如《讓子彈飛》這樣讓“粗口”像子彈一樣滿天飛嗎?

電影是一門大眾藝術。既然是“大眾的”,就不能不講社會倫理;既然是“藝術”,就不能靠“血腥”、“色情”和“粗口”之類低俗之物取勝。在中國電影市場化以來,“以血腥探索人的本性”的場景還少嗎?正如《滿城盡帶黃金甲》、《風聲》、《無極》等影片所顯現的那樣,中國電影不僅不缺“血腥”,相反,它的嚴重問題之一就是導演們嗜好“血腥”,以為有了“血腥”,就有了票房。同樣,《讓子彈飛》的粗糙和失誤也是不容忽視的,尤其是,當這種藝術的失誤常常和倫理的缺陷相關係時。比如,在影片劇情發展到最後時,為了解決“四個麻匪敵四百黃丁”的問題,導演的處理是讓男主角當眾把黃四郎的替身——一位在劇中無任何“罪惡”表現、而且智障的平民——殺了。這在編劇上是一個“急轉彎”的敗筆,在倫理上則是“濫殺無辜”的錯誤。

中國電影不缺血腥,缺藝術。缺藝術,是中國電影在進一步市場化發展中的瓶頸,是中國電影至今無法在國際電影市場上與西方電影抗衡的根本症結所在。電影藝術當然有技術問題,但根本問題是對人的文化認知和探索問題。姜文要求“批評要講究”,這是對的。但是,如果導演們一味以票房為“硬道理”,再講究的批評恐怕也不入其法眼。我們真心希望電影導演發揮才華,突破當下中國電影“多血腥少藝術”的困境。(肖 鷹)

==============================================

《讓子彈飛》8天票房破3億 有望超越《阿凡達》 發佈時間:2010/12/25     記者:美南新聞     流覽次數: 9

 由周潤發、葛優、姜文及劉嘉玲等主演的英皇電影《讓子彈飛》,在內地票房成績相當理想,於本月16日上映兩天半便破億元人民幣票房、上映八天更沖破三億元人民幣,其中更創下單天收六千萬元人民幣的票房紀錄。制片人馬珂表示,現在將目標放在上映十一天收四億元人民幣的紀錄上,並以打敗《阿凡達》為目標,《讓》片願為沖刺中國電影年度百億的票房做貢獻。

另外,舒淇與葛優主演的馮小剛作品《非誠勿擾2》也剛於內地上映,首度午夜場已全場滿座,收205萬元人民幣,至本周三(22日)全線公映首日,更錄得3,474萬元人民幣票房,十分厲害!

子彈飛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0/12/26 12:11 AM 回應 



讓子彈飛?

I watched the first 5 minutes of it and couldn't go on.
Another trashy movie...  Don't waste your time.

MKGP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0/12/25 03:49 PM 回應 



The Secret In Their Eyes

I bought this movie in the
Eslite store last time when I was in Taiwan-
en.wikipedia.org/wiki/The_Secret_in_Their_Eyes

Great great movie...  The winning of the 2010 Best Foreign Film Oscar was deserving.
Review?  Here you find 120 of them-
www.imdb.com/title/tt1305806/




MKGP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0/12/25 03:47 PM 回應 


 www.youtube.com/watch 有人把這部片子登在Youtube上面,分成9部份,閒來沒事就看將起來。有點奇怪可以整個的放在美國的這個網上。以前我登錄一些影片,借用了某些歌曲,常常會因為版權的關係被消音。如今大喇喇的放一部免費的電影在上面沒有被管還真的不明白。想想假如不計較這些版權或賺不賺錢的問題,片子首映過一段時間後,如果大方的免費讓多一點人看,對他的宣傳也是有幫助吧?硬是要別人付費,許多人就乾脆不看了,得失成敗完全看所有權的人怎麼想。

電影本身就很玄了。光是名稱就使人不明就裡,肯定有人會像我一樣的亂猜,當然就使出產這部片子的人達到目的。裏面的許多似真似假的情節,景色也是會讓人耳目一新。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主人翁的屌,帥,像個神一般,毫無他算不到的東西,和他演對手的黃四爺也是詭計多端,加上一些毫無理由的闘智還是只是導演的喜歡弄神弄鬼,笑中帶著一些無奈,驚嚇中又有不是真的安慰,夾帶著一種俠義精神,沒有很血腥,黃色的鏡頭,雖然有砍頭,切腹,輪奸,做愛等兒童不宜的畫面,都處理的很好,不至於讓人聯想到色情,暴力。這可是我以為是最成功的表現。

這一切在西方電影是常見的,通常以為主角的俊帥,使人被催眠一般的迷他們,克林伊斯威特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那些一系列的007電影,各種警探片,達文西密碼等都是有一個夠性格,有那個型的人讓人頂禮膜拜,社會是需要象徵物的。如今中國的電影也把這位主角張麻子弄的夠英雄也是不錯,姜文是有這個品質。對手周潤發由英俊小生,正派反派英雄演到這個陰險可是又做一堆笨事的人,演技是 好,只是覺得還是有他的那種標誌斜笑微笑,葛優一貫的小人物造型是沒有啥突破。他們都是演員而已,跟著導演的腳步詮釋角色,都盡職了。這種無厘頭的電影市面上已經有很多,中外皆然!周星馳的純搞笑的使正經人較難接受,我以為好久以前,那位有名的武俠小說作者古龍就是另一種性格的無厘頭。因為他的筆下人物講起話哦就是那麼的莫測高深,和現實脫離關係,可是又像是蘊藏著無數的含義。加上那些柳暗花明的情節,拍案驚奇的算計,我們也是服了他。他的書名如---流星,蝴蝶,劍,---天涯明月刀—就透露了讓人不懂,而且認為自己程度不夠才不瞭解的心理。吸引著大家去觀賞。姜文的這部—讓子彈飛,不知是不是有這些好故事,好對白的影子?

讓子彈飛電影劇情大致是講一幫強盜好好的山寨不待,爲了表面的多弄些錢財的原因,可是真的是啥也不知道的怪原因去縣城裏面裝縣大爺,多撈一點油水嗎?報復土豪劣紳嗎?劫富濟貧嗎?完成自己解放人民的大業嗎?。。。觀眾可以無限的想像的。進得城後,一番龍爭虎鬥的,夾雜著那位說謊成性的馬縣長,爲了活命,假裝是湯師爺,看著自己心愛的人和別人睡,苟且偷生。那些手下小人物動不動就被殺,被糟蹋。最後只有四個人的麻子集團運用民心勝了,雖然老百姓是貪生怕死,靠大邊站的一群暴民,集合起來也是力大非凡。可以把對手黃爺扳倒!

劇中的不合常理的事太多了,看了就知道。一開頭的白馬拉火車就讓人吐血,護送兵的找死像漫畫一般。那個中華民國的名號和旗子超搞怪,爲了證明自己的少吃一碗涼粉,執著的人可以把自己的肚子剖開,不知是傻還是啥?有女的叫黛玉晴雯日本名子,剿匪的土匪穿著走路的背景和巴頓將軍電影一樣,後來的妓女參加土匪行列,冒出來的山西婦女,土匪頭張麻子還上過講武堂,在蔡松坡將軍手下做過手槍隊長。原來的名字叫張牧之,麻子,牧之,哈哈。。。。。。族繁不及記載,自己去發掘吧。

總之,這種形式的電影是以狂妄又有一點幽默的對話為主軸,一點的懸疑劇情,很多的動作特技,再夾帶了一個人人希望的好人得勝意識形態,劈裡啪啦的就出來一部娛樂片。 電影戲劇小說本來就是要讓人做些不切實際的夢,您的夢是自己去勾畫還是隨著有這種有感覺天才的人走就是沒人能左右的啦!

讓子彈飛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0/12/24 03:47 PM 回應 



Ballad of A Soldier

www.tudou.com/programs/view/l042uQcnQEc/

MGKP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0/10/30 09:47 AM 回應 


網絡時代真的是太棒了。可以找到臨時想看的資料外,下了片或者還沒在居住的地方上演的電影大多數可以找得到。尤其是中文電影!加上現在的平板電視也都有個4,50寸,觀賞時雖然沒有電影院的視野及磅礴的視覺享受,瞭解了故事結構,鏡頭運用,導演的手法,也可以說享用了80%的原意吧。許多文藝作品如小說詩詞也只是用文字就可以讓人翱翔在無盡想像的空間。少了視覺的一些刺激也無妨我們對電影的體會。

而且這種侵權的行為也沒有那麼的罪大惡極吧。和盜版一樣,雖然讓投資者受損,可是也讓許多窮的學生,貧的勞苦大眾有一個管道去欣賞好或不好的藝術。少了一點劇場的熱鬧吧!也少了一些能源的浪費—–開幾英里的車到影院去看,多一些碳,多消耗一些汽油啊!—開玩笑啦, 不過確實是給了我們一些方便,想吃東西馬上能吃到是一種幸福啊!

話說好久就風聞“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是多么的賺人眼淚。 老是想看電影是找樂子比較重要,悲劇是一定會讓人盪氣迴腸,苦中之樂也是一種樂,可以看。但是太淒苦就避點吧。以前“南京”一系列的電影看了的那種感覺不是喜歡,可是那是我媽媽的故鄉,有這種說不出來的不得不看的心理。唐山就沒有特別吸引力了,所以沒去觀看。聽到朋友談的很多後,也想一想要體會那些要帶著紙巾去看電影的滋味。週末還閑,就在網絡上看完了這部大的,有名的影片!

本來預計有許多悲慘的情景,結果還好。短短的幾分鐘,加上後來汶川地震的一些,也沒有太震撼。整個故事其實是一個人性的掙扎,以地震為事件的起端罷了。不是有許多傻女生喜歡問男朋友—我和你媽都掉在水裏面要淹死了,你先救誰啊?——–。加上一些真的兩難,一些人性哲理,循著這就產生這片了!

片子是一位親母親在危難時要先救兒子還是女兒呢?聽來還真的令人傷心!希望這種情節少發生在真實的生活,就存在戲劇裏面好了!痛苦抉擇後,以為挖出來的女兒沒氣死了,卻很偶然的,那位被放棄的女兒存活下來,這種矛盾,這種糾葛就張力無限了。加上收養她的家庭一些小故事,和那個救活了,可是少去一只手臂的弟弟一些成長過程。母親的多年煎熬。終於在汶川地震,姐弟一同去救災時相會。而且女孩知道了母親這32年來的折磨。決定回去看看母親。在相見時的一些情感宣洩使得多年的疙瘩解除了。

片子用著唐山的名號,所說的也還不錯,沒有白用。有災難片的驚天動地的鏡頭,有生離死別的動人心弦場景,有闔家團圓的大喜圓滿結局。也小小的觸碰到那些議題。。。因為災難,固執的過自己以為贖罪或者是決絕的生活的人,還有一般男女之愛的各種限制,嫉妒,妥協!。。。。。好玩的是還談了一些涉外婚姻的事。如此優秀但是有一些心理創傷的女孩好像只有外國人能夠接受而且慢慢的撫平她的心靈。。。她的女兒的親爸爸就是一個只享受歡愉,不負責任的年輕帥哥!還有講了一些富豪家裡會說謊的小孩等等,提出來,看在我們眼中是會敏感的想到導演想說一些額外的話呢?讓觀眾去遐思吧!

對我而言,只有幾處情景使得眼內濕潤,一是大地震時的人如浮游,二是汶川地震時那位母親的決定鋸女兒的腿,讓別的救難人員比較安全!三是母親跪求女兒的原諒,女兒也覺悟自己的莫名其妙的恨是不需要的。別的拍攝就是一般般了!不太明瞭那些從頭哭泣到結束是哪一類型的朋友,是有許多感情豐富的人,會一發不可收拾。

總之,還是蠻好的電影,好多大場面,歌頌了那些救災救難的英勇高尚行為。也有追思毛主席過世的龐大天安門聚會。電影技術使地震,萬人集結的景色栩栩如生!追悼會上個個哀思,人人帶孝,紮朵白花,和我們蔣總統去世時幾乎是一樣的,現代人大概不會知道那一個以偉人英雄為主的社會為何形成呢。電影也描述了一些不會念書,但是成了大戶的改革開放歷史機會!那位獨臂大款,假如還是個在社會底層浮浮沉沉的小人物時,這故事就難寫點!可是把一個不讀書而成功的故事講出來也有開拓視野的功效!

我倒是想,如果保持那些傳統的思潮,如必需要吸收知識,勤奮努力後才能享有好的環境,還更可以述說平凡人是如何度過這些“後地震創傷”的情節!假如那位母親做個體戶成功,成為大戶時,不也是一種鼓勵嗎?她可以好好的照料不讀書自怨自殘身心有礙的兒子,兒子後來也痛改前非力求上進,在外漂泊的女兒也不會只因為富貴而去相認時,那又是一種故事啊!這種胡思亂想,就是我們看電影時想像的樂趣啊!

唐山大地震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0/10/25 11:47 AM 回應 


毛主席都已經作古多年,可是那個傳奇還在,不管是褒是貶,只要牽上一點關系,都會令好奇的人瞄瞄,看看又有什麼新的發現。

假如再加上一個“最後“的字眼,當然更響亮。也有一些異于常人的人可不買賬,心中會想這是一個眾取寵的玩意。真正經過那個時代的人通常還是難以拒絕這種吸引力誘惑。以前就有。。。毛澤東最後的囚徒。。。一部基調是反共的書,這次這部“毛澤東最後的舞者”想也知道也或多或少是反映那個獨裁,意識形態掛帥的時代。我好幾周前就知道這部電影,直到好幾位朋友都推薦說好看,我才由網絡上點擊觀賞,听說外面的電影院也在放映,就先說聲對不起了。

還真的蠻感人的,也許是我們這種台灣出來的人特別對這種題材感興趣。(推薦的都是老友了)中間有好幾幕可是會叫人眼框濕潤。 講到老大哥的舉動也是有好有壞,講人情的干部還是不少。那些不近人情的也不會令人太反感。當然,我們都還記得在  60 年代時,大陸一位去日本參訪的團體(那時大陸對日還沒使館呢,還沒建交  )工作人員要投奔台灣,弄來弄去的就被送上了飛機回去了,都知道他可是凶多吉少,多年來也沒有這位周鴻慶的消息。我想,那個“說服”周先生的過程一定是很戲劇性的。可能就如此片的情景!假如他回去沒事,那可是更好的宣傳吧!

其實這這部片子可以想成一個人如何掌握自己命運的事。尤其是有才華的人,而在那一段才華短期是不會被重視的時代,你要怎麼開拓自己的人生?因為這時候大家都在忙著基本的溫飽,厚植實力時,沒什麼人會重視這種衣食足後才注重的芭蕾舞!我們會很佩服那些堅守崗位,為民為國,暫時的犧牲自己大好年華的人,可是也絕對不同意那些決定去另起爐灶的人有什麼不對。大道理是要為國家的未來發展盡力!請問,那些藝術的東西和這個撤得上關系嗎?如果是科技人才,勉強可以說。然而,一個國家,最重要的還是人民有許多選擇生活方式的自由!愛國愛民不是口頭講講就是愛了的!

雖然我的觀點是這樣的,這一個故事和那些政治沒啥大關系。然而那種政治的背景還是有戲劇性的對比。記得我們 80 年代接觸到的大陸留學生確實是有那種味道。。服裝一定格格不入,舉止常如驚弓之鳥,  看到美帝的一切是又羨幕又嫉妒(其實,最後一項那也包括我們台灣出來的人)台灣是不禁止移民的,許多的公費生也是能留就留。大陸剛開放,先來的大多數有海外關系。以前受苦不在話下,留下是常理。有些公費的就一定是黨性堅強的。我們也遇見一些,那時是很少踫到和我們一樣年紀的,大都是 4 ,  50 多的(現在怕都快  80 了)留不留其實都是自由人的選擇,談不上那些愛不愛國的大道理,何況,愛黨和愛國是一樣嗎! 

我就最佩服鄧小平的務實,要走的就走吧,中國是不會缺人的。 他清楚的知道也不是毫無限制讓人走,那時能有多少人出來啊?已經率撿了,  10 億人出來幾個算什麼。 

記得 81 年吧,去學長開的小雜貨店買東西,一位  50 左右的大姐也在看,不買還嘟嘟的說,我馬上回國了,那兒東西又多,又比這便宜幾十倍啦。。真的好酸。其實我們雖然有一點隔閡,可是還是希望他們都好的,想幫些忙,可惜他們常常以為我們在統戰。 

回到這部電影來,導演用了許多對比的手法,兩個不同的社會,那時是真的差別巨大。描述一位在那種政治環境長大的人的擔心害怕。這一點我可是覺得是夸大的很,老共內戰時放俘虜的事可不是假的,他們還真的沒有那麼小氣要株連九族,何況,只要不是人人都要反他,他們是無所謂的。一兩個人走又對全局有啥影響呢!後來,政府里面的開明派還把他父母接去休士頓呢。大氣的很!

我的感動是看到落後的中國還是有力求上進的人。也為那種揚眉吐氣時家人鄉親的驕傲。還看到這位李存信的近乎侵略性的找最適合自己的東西,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矛盾。對他而說,人生可是夠本了。

飾演他的三個時期的角色都不錯,第一個小孩比較沒有特別,可是就像鄰居小孩一樣,平平凡凡而有股向好日子過的決心。少年的他很有扮相,很光彩奪人。和老師吐出真的想法, 我不喜歡芭蕾舞。。。是勇敢的,努力練舞是有毅力的。敢回嘴不讓老師罵他豬頭是無畏的。大了的他也是扮相很好,而且跳的舞非常的賞心悅目。是有舞蹈的技術的演員。 

和他的前妻夫妻生活的矛盾是很傳神,可是愛情故事就太簡單,很可能真正的結合因素不是那麼回事。總之,比申請政治庇護好多了。

外國人常有這麼的一批人,非常的喜歡幫助政治上的弱者,台灣有一個老美艾琳達為了救反對人士施明德,嫁給了他。中國人里面一定也有這種情形。好像北京還有一個億萬富翁當初是娶了位美國老富婆才慢慢發跡的。說起來這些小伙子都是才華過人,模樣英挺,人見人愛的俊美小生!人的樣子還是一個資本基礎的。

片子里面的傳統意識的張領事把那些僵化的教條表現的很透徹,他勸李存信的話。。。你將要失去你的人民,自己,再也回不去你的故鄉了,以後什麼都不是。。(只憑記憶,意思是如此,全文可能不是這樣)。對比那位被公安帶走勞改的簡老師,上課批評水深火熱的資本主義社會的老師。。。等等結結實實的控訴了一下封閉的社會,很有力量。

故事還是圓滿的收場,大大的夸獎在進步的中國,寬大的政府,使“叛逃”的人可以回去,他的父母可以出國看他。所以還是蠻正面的。朋友擔心這網存在不久,可能被封的想法是小看了統治階層,變通,與時俱進是目前的氛圍。我們拭目以待吧!

對了,和友人聊天時,他女兒的跳舞老師也是脫隊留在美國的,這類人其實很多,又不得不佩服這位目前做股票財經的李先生的市場推銷了!大陸台灣另一個傳奇林毅夫的傳記就不知道如何寫了!

毛澤東最後一個舞者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0/10/23 02:23 PM 回應 


如果你是個絕對自由派的人,你會喜歡這電影,假如是基督徒,那就要看看你是不是嚴肅的個性,如果只是把電影當成一個娛樂的東西,知道裏面 誇張表演是常事,我想也會應該覺得這電影不錯。可是假如是把文以載道的觀念帶到小說電影裡頭。一定會很反感這部搞笑的片子。這就是我週末去看的Easy A 片子。

是好久沒有上電影院了。這一周沒有飯局,我們公婆兩就簡簡單單的在家,想想何不去看一場電影。家裡的最愛俊男美女的片子,本來要去看。。飯,禱, 愛 Eat, Pray,Love。是我們喜歡的女星朱莉羅伯絲演的女性享樂主義抬頭片子。找放映電影院時,居然只有幾家遠點的才有放映。顯然不是很賣座。在找資料的時候,覺得現在的網絡真的是太棒了,我順便的看了下一般的評價,看來那是部不吸引人的電影。再看看上周的排行榜,這部就入了咱們的法眼!高中生年輕人的角色,一定都是活潑可愛。以前看過的如Juno都還不錯。市面的廣泛好評也吸引了我們。就決定去看他了!

劇情是很荒謬無稽。可是裏面的女主角演的還是真的不錯。不以現實和邏輯來看的話,是一部還很娛樂的片子。像前面說的,片子對基督徒是描述得好笑到了侮辱的地步,當然我們大人是知道片子在搞笑,把一小部份的極端基督徒擴大的“嘲笑“,這情景也是我們常碰到的事,人家有意無意的損你,你正經八百的說你感受到不悅。別人還會說這只是開玩笑,何必認真呢?這時候就看經驗判斷了。不過公開的拍出讓大家看,多少是反映了編輯,導演的傾向吧!

這部片當然是那些嬉皮似的人製造出的片子。除了高中生基督徒變成了一群怪人。主角的父母,典型的60年代,花童男女Flower Boys的一代,超現代的自由派,主角弟弟是黑人(她是典型的白人),你就可以知道他們堅持那“愛”的概念有多強了!父母什麽都可以和小孩聊,講,對孩子信任有加,然而,又不忘了糾正他們說的粗話,民主似的決定全家要看哪一部DVD。倆位老師夫婦的偽君子行為(是女的而已,男教師的形象是一直不錯的),校長的威權逼人。。。等等都是某種影射吧!

整個劇情是以非常現代的工具述說的,網絡時代的小電影頭(WebCam)記錄下這位玩世不恭,俏麗又聰明的高中女生在學校發生的故事。 她爲了不讓好友失望,於是小吹了下她的浪蕩行為,滿足朋友的好奇心!不小心被同時使用廁所的基督徒女生聽到,透過了今日的科技。。。電話簡訊,老式的口耳相傳Gossip,全校都知道了,使她百口莫辯。加上一位同性戀傾向的男同學爲了向他身旁朋友證明他是。。真的男人。。,而且能夠勾搭女的,她在友情驅使下也幫忙演了在床上假裝做愛的戲。一堆在房外偷聽的同學又羡慕又嫉妒!接下來許多沒人要的男孩找她幫忙,讓人知道他們不是處男,反正是虛擬的情景,又幫人,做就做唄!她幫了一大堆男孩,他們也都給她一些東西來交換這服務!是要象征式的收費,否則不是太便宜Cheap了?可是她心理是不在乎,連折扣卷也可。哈哈。 可惜,她的壞名聲就在校內廣泛的傳開了!

劇中那位男老師正好在教一本小說,。。緋紅的A。。,是談古時候一位犯了和牧師通姦罪的女士,處罰是衣服上掛一個A字Adultery,她心生奇想,也在自己每日穿著性感的衣服別了個大A字。所以大家都以異樣眼光看她,她在幫忙別人,自己又沒真的做雞,心安理得!還和那位基督徒女生,陰差陽錯的成了好友,直到。。

直到一天那位半白癡留了N級,可是很帥的基督徒男士被診斷得了性病!他情急下推給了這位豪放女!實際上是他和男老師太太,她也在學校做學生心理顧問,長期的和老公有問題下,和這成年的男學生發生關係,把病傳給他!(那病不是很嚴重的一種,叫。。衣原體。。。和淋病差不多)女學生本來要揭發,可是一念之仁保護老師的心理下,她自己認了,承當接下來的壓力!

壓力越來越大,一天,以前好友的男友約她,結果是真的要買春!讓她終於面對現實。好在一位和她從小有情愫的帥哥一直關注她,給她安慰。最後,在學校球賽開場前的。。象徵物(mascot)表演時,她連同男友,又歌又舞的宣佈她的網絡有她的真情告白!哈哈,劇尾時她和男友 一同乘坐推草車遨遊在草地上,是美好的結束!

大致就是如此。中間還有一些她那兩位爸媽的坦誠,把年輕時的荒唐事巨細無遺的告訴他們,真的是只有戲劇才有如此的事吧!我們人大都喜歡偷窺,知道了如此私密的事是心中有一點那種高興,欣慰的感覺吧!原來大家都一樣,年輕時荒唐好像不是怪事。可是我們那樣的話,如何去教小孩呢?人是一定要做兩面人嗎?劇中沒討論,只是虛的晃他一招!

笑鬧之外,這部片子對我們英文不是很精通的是有點麻煩。女主角自言自語的時候太多了,不太全懂,她講話時的嘴型還真有意思,像唅了什麽東西在裏面,蠻有特色!比較別的無厘頭電影,這部還是暗藏著一些問題,哲理。只是以我所知,真的老美高中生才不是這樣的啦!

所有電影本來就是虛構,多少而以,合觀眾的意有多少而以!能藉助這樣的背景,講個好玩的故事,給人一點娛樂或啓發!如果我們說這部太不真實,也不過是在高中學校可能沒有這事。電影講的這種原型結構,人的荒謬,謠言的可怕,人的虛偽,真的人常讓人尷尬,等等,在社會上,這種事每天都在發生呢!只有劇中的性事是不太可能那麼單純的!

Easy A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0/10/03 03:40 AM 回應 


  
Inception

上幾周去看电影时,正好一位單身的學長看完電影出來。我們自己是沒有選片子,時間正好的就行。他是看這部Inception,覺得不錯,可是看不太懂。我們看外國片沒有字幕時都是有這個障礙。那一天我們是看魔法師的徒弟。。The Sorcerer’s apprentice,實在乏善可陳。就是場面大一些,尼克凱吉大明星也沒法發揮。

過了幾天,倒處聽到朋友在談這部做夢控制人的電影。也實在沒時間去看。今天在工地,好幾位同事都去看了,也都是如入五裡霧中。這些因素激起了我的好奇心。下班下得早的我,上網看到回家路過的一家電影院有上映,也顧不得自己的疲憊,鑽進去就好好的品味一下。

電影院只有5隻小貓,不過這一家是在偏遠的地方,有點老舊,只有我這種純看電影的來。小孩小的時候還肯跟我來這看,後來怎麼請他們都不來。不想這些,至少我一直喜歡單獨的欣賞電影的心願是達到了。

電影其實沒有那麼複雜,我以為是英文總是難全懂,然後編劇的也沒有必要一定要很有道理的說故事。我看完後,也是許多細節不瞭解,可是,不妨礙對他的認識。就大膽的寫出看法,也許有些錯誤,敬請包涵。

其實劇情也是老套,有我們中國的南柯一夢的影子,是多了一個創意,把夢中夢給套進來,連環套的最好詮釋就在劇中女孩把兩面鏡子對放,鏡子中的人影就是無限的多。虛無幻境的大綱,加上動作片一貫的飛車,滑雪,追逐,槍戰。。等當然是叫好。還加上傳統的夫妻之愛,對自己小孩的無盡思戀,我們怎麼會不感動呢?那些不合情理的總是可以一句。。。戲嚒,那裡會是常見的事呢?。。原諒他的!

劇中的主角會一種幻術,讓人進入夢境,設法洗腦後,醒來可以影響這人的行為。這種武器就厲害了。也是各個利益相關的團體追逐的目標。李奧納多自己也有深埋在心中多少層下面的悲哀記憶。在用這解放潛意識的心理戰中會被挖出來。不止他,那位大亨的繼承人Fisher?也是,暗中喜歡槍手,戰爭式的遊戲使得他們在夢境中屢屢遇險。好在是電影,許多怪事都不怪了,化險為夷是一定的。我們觀眾被操弄的高高興興,像坐雲霄飛車般,最後,他如願的和兩個好可愛的女兒相聚。當然是個個心裡振奮,過足了癮的。

開頭是懸疑的出發,一個可能是天上一日,人間數十年,老頭壩子和年青的李奧見面,引發了回述。這位異能的主角,慢慢的帶入主題,一切爲了見他的女兒。多感人啊。他的岳父也很支持他,介紹了一位可愛的女學生跟他做這個危險的工作。好像是個建築系學生,要想像偉大的教堂,房子。後來,臨危受命的去幫那位日本大亨(還是韓國)綁架那位企業家的兒子,在夢中控制他的觀點。是那個觀點我就沒弄太明白,反正是會讓日本人得利的事吧。於是一層層的去做夢,要那麼複雜嗎?鐵是要吸引人而已,不是要合情合理的。

在飛機上他們用安眠藥強使年青企業繼承人做第一個夢,在滂沱大雨的大街上綁架了他。不料年輕人有他們沒預料到的傾向。。。愛警匪追逐的故事。馬上就讓他們一組人陷入險境,不如虎穴,焉得虎子。再冒險進入第二個夢中夢,在旅館里鼓勵繼承人去做夢,這第三次是去到一個警備森嚴的他父親療養的醫院堡壘,一陣滑雪大戰,終於見到他垂死的父親,使年輕人決定自己的方向。在那裡碰到他自殺的妻子搗蛋,被迫的他只和女學生到下一處,也就是第四層和他太太單獨的把以前的一大堆誤會講清楚。原來他當初以太太做實驗對象,使得她清醒時也無法由夢中醒來,老是覺得活著反而是夢,異想天開的叫先生一起跳樓,回到她以為的真實人生中。當然她是真的死了,留給先生無限的痛,最不合理的是她做了手腳,把先生判成有問題,不能有小孩的監護權的人,見都不能見。原來,這就是李奧的罩門。蠻異想天開的。

最後,李奧愛太太,不願離開夢境,其他人驚險的安然而退。這時主角可能就再進入了最後一級,也就是第5層,也就是開頭的鏡頭,遇到了那位變老的日本大亨。一陣折騰後,他們也平安的回到飛機上。大亨也有所覺悟,打電話交代把他答應的事辦了,皆大歡喜。

 

下了飛機後,李奧的岳父來接他,那位岳父,以前也是大明星,麥克肯恩呢,這里沒幾秒鐘的戲!到了家裡,他的兩位女兒終於轉過臉來,讓他每次在夢裡都看不到正面臉孔的甘苦一掃而空,還可以抱抱親親,真的不再是夢了。我們5 個做夢的人也站了起來,過了兩個小時的做夢時間!

我們東方的一堆故事絕對不比這個懸疑,夢幻。可是,拍電影是要各種東西配合才成的。講地獄或天堂,我們就有18層地獄,28重天的說法。聊齋的故事,各種筆記,野談都是好多有意思的事。我想,我們人就是喜歡做夢吧,又想起了那些競選時許多候選人提出的。。有夢最美,希望相隨。。的話。最近看到的日本人可以用漫畫來寫的60多個故事,夢想,也不差啊!我們人類 潛意識開發是永遠值得研究的。

宏周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0/08/10 12:43 PM 回應 


 

偶然的機會下,知道有這麼一部講基督教迫害其他教徒的影片,尤其是在公元 400 年時早期基督教剛被奉為國教,可是康斯坦丁大帝不是倡導宗教互相容忍的嗎?一向對宗教有興趣的當然去看了這部片子。很不錯的電影,給了我們許多可以深思的東西。

我們生活在一個翻天覆地的時代,老是想在古代時,改朝換代時的人們是多麼的無助?依靠信仰的變成另外一個,群體又有武力,暴力來對付這些不聽話的人。聰明的老早交心,甚至改變。一些有原則,或可以說笨的人就吃虧了。我們看到太多變色龍的人,共產黨比較厲害,以前的事都挖得出來,國民黨就差了許多,現在的民進黨大多是以前國民黨的應聲,搞不好還有幫凶的,以後,也一定會有叫大家要愛國的,有事時跑得比誰都快。

革命時對那些異端分子常常不能手軟。我最好奇是受害者變成加害者時往往更殘酷。人性丑惡的德行絕不輸高貴的情操!野心家伺機而作,也不全然是邪惡。目標不一樣,手段狠不狠罷了。還有是那些潛伏在敵營或在群眾中煽風點火的棋子。當人多時,一個導火線就可以不可收拾,達到瓦解敵人的目的。齊瓦哥醫生中俄國軍人的嘩變,若不是有人把那位顯然的領導白俄軍官槍殺,造反還不一定會成呢!這部片子就更多這種描述了。人多的地方不要去是有點智慧的!

劇情是描寫一位女性數學家,科學家,哲學家海帕提爾Hypatia在社會變遷時的悲慘遭遇。她為了求知,連婚都不結!送了一方染了經血的絲巾給愛慕她的人表示堅決拒絕!沉迷在追尋地球,太陽,行星的軌跡的天文學上!但基督教的興起,開始迫害他種信仰的人和猶太人等,把她帶到一個悲滄的命運中!

別有目的的主教殺雞儆猴的把一切阻擋了他的教會的人,物,通通一掃而空。藉著一些。。。神跡。。。激勵教徒,。。。。你的神利害還是我的利害?。。在歷史上的見證屢見不鮮!他赤腳過火堆的神力在我們現代人看是不稀奇。可是嚇壞了多神教的人。他的一些對女性的地位看法引用聖經,絕對是在現代行不通的。還有是地球是圓的還是方的問題。這些述說,我想是發揚了導演劇作者的宗教觀,歷史是證明基督教和別的宗教沒有多少不同,他們的一神論得勢時是絕對的可怕!目前是有信徒修正許多說法,這一定是進步的,好的,否則。人類如何相處呢?總不成回到以前,以拳頭,刀槍決定誰強?

女主角這位熱愛知識,和平,愛思想的人不容于僵化的基督教徒,處在那個時代難以逃脫。被極端的教徒殺害也是必然。穿插的一些人物除了那位主教外,他的兩個學生,一個當了總督,一位當了另一區域的主教,雖然授業于她,而且敬愛她。可是時代的巨輪下,他們是不能,不願,無力去阻擋。犧牲了老師也無法,誰要她如此僵持她的原則呢!他們曾經請老師順應大勢,歸依基督,她都拒絕。真是很諷刺了基督教啊!

另一位以前她的奴隸也是一個荒謬時代的見證,他提出。。我們基督徒應該寬恕別人的話被別人斥為他自以為是基督是神呢!雖然他翻了身,看見敬愛的主人處在那樣的危機中也愛莫能助。最後只有勒死她讓她比較有尊嚴的死去。後來的尸體被凌虐也沒法啦!

一些插入的劇情也都很有意思,如猶太人被基督徒丟石子後,想來報復,使詭計打死了一堆基督徒聖戰者,可是被更嚴厲無道的打殺,那場面有點像。。南京南京。。屠殺場面!最後還被驅逐出亞歷山大城!可憐的猶太人啊,他們今天築起高牆,不把巴勒斯坦的人當人看,是不是很諷刺呢?電影中間的宗教政治交互影響,使真正的理想主義者無從可走!今天,我們是多麼幸運啊,偶而的還可以和他種信仰的人討論交流就是時代進步的象征。可是,看到世上的紛紛擾擾,還有那麼多人以宗教來互相殘殺。我想是沒有公義的上帝的存在!這這是我們心中的安慰而已!

以前有以耶穌受難的故事拍的電影,極度的暴力,殘忍。可是是顯示別人對基督的不公不義。使人同情,震撼後,也許皈依。這部可以說是另一種反基督教的故事,這位女科學家 Hypatia 是確實存在歷史上的。故事應該部分是有的。效果就是使我們這種想和諧共存的人更加強了這種信仰和理念!革命,造反,變天是受到迫害的人最後沒法時的選擇。我們處的社會,國家是真的這麼不堪嗎?中東的弟兄們是如此的被壓迫嗎?

群起疾呼,傳布消息是我們作為人的基本責任。不公不義的事那兒都有,到了不可忍的地步就一定要客觀的去評價,我是想要問一下那些只以片面之詞就定論別人是壞的朋友,是要去消滅別人還是有更好的方法?所有的領導都切記這片中主教的德行。據說歷史上真的那位主教還被封為聖徒。因為看這部片子使我堅定了如此的看法,您怎能不說是電影的力量?宣傳,傳教,傳道等的界限真是難分!

這部電影是西班牙出品的,在中世紀時候西班牙的 Inqusition 是很嚴厲要把異端消滅的。到了現代,他們的人拍這樣的片子還真有趣。另外一個現象不知會不會出現,。。。這些都是天主教的壞事,所以我們基督新教才產生,我們比他們好。。。。的言論。有的話是太差了點。新教的處置異端決不會仁慈。只有今天我們講求人權,人不能被當成畜牲。折磨打殺!一家聖經會有那麼多不同的解釋,那麼多的教派出現也是神的旨意吧。我不知道教會裡的領牧的人如何冷處理這種對基督教不友好的電影!不看,不受影響該是他們的降低風險的一法吧!

還想起劇中的一些小插曲蠻好的,如她父親感嘆年老氣衰,請她只要記得父親意氣風發時的樣子就好,很合我們現在老化的人心理。他們討論為何見不到別的智者時,做了一個比喻。。太陽出來了,把別的星星給照沒了。。。是有這個現象。其實我最感慨的還是人的生不逢時,她如果生在今日還得了?在那歧視女性的年代,犧牲是必然。所有的教以前都是很歧視女人的,基督教說他們是男的肋骨生的,佛教說要修行來世不做畜生,女人。。。等。。!女士們,您們生在今天是很幸運的了!

Agora城市广场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0/04/14 01:07 PM 回應 

第一頁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最末頁

我對這次金像獎的大贏家。。危機倒數。。又譯爲。。拆彈部隊。。就是一個有趣的可能有偏見的例子!我在華航飛機上看了20分鍾就不忍再看。不舒服嚒。何況好多選擇。所以就沒看完。如今他得了大獎,我就一直想,是什麽地方惹了我?我的。。偏見。。在哪?

其實,他的好,也許對某些人就是不好?進電影院看電影是很少會離席而去的!花了錢,除非太忍受不了!否則,總有欣賞的角度吧!電視,DVD就可以很容易的換了。也許錯過好的東西呢?另外是想比較比較這些真的投給他的蛋頭和我們自以爲的蛋頭有何不同?其實只要是選舉,總會有奇怪的事發生!選出的東西,人等大部分是不錯的。所有被提名大獎的作品都是好的,好的中間選出你不喜歡的罷了!我一定要再看一次,想下這些不同,縱然我頭有點痛也不惜!

終于看完全了這部戲!還是不覺得有啥特別的!要說,是那些驚心吊膽的鏡頭,節奏快的小戰爭場面!鏡頭運用是很好,雖然,我是不喜那麽緊張的氣氛。好早的恐怖片Shining比這更嚇人!可是這是講美國的將士打的這一場不知所雲的仗。入侵者到底是不受歡迎的。伊拉克可憐的人民命如草芥,深深的感受到那悲哀!絕對是一部反戰的電影,又沒貶低軍人太多,還有一絲的同胞之情!

劇情有許多不合理!這不是太重要。不過是要凸顯導演的看法吧!電影借由這三人一組的拆彈小組來談人性。硬是加了一場他們的一般巡邏,遇到了以擄人爲業,追求獎金的同國人和伊拉克反抗軍對抗情節,殺人如除草一般,一下生命就沒了。再一場深入危險區找元凶的戲,也是沒有說服力,至少對我而言!那位被綁滿炸彈的中年伊拉克人,被殺作爲人肉炸彈的少年,均想敘述戰爭的殘酷!美國參戰的不智!

殊不知以大局來看,死一些人,獲得戰略利益是做領導的必要狠心!才聽收音機說美國今年因爲車禍死去的人是1950年來的最低,還是有三萬多呢!一年幾千人的傷亡算什麽呢?當然,不能放到台面上來誇誇其詞!人是否成熟就是看他會那時該講合宜的話,又不喪失自己的信念嗎?死一個人都是不行的。輕忽他的結果,公開講出那裏不死人的話是非常愚蠢的!私下也別,說出他可是你不注重生命,或你是太聰明,看大勢清楚!誰又喜歡這種看來傲慢的人呢?最近這有一位性犯罪者在保釋期間又做案殺了一位少女Chelsea King,期間他有一些不合保釋規定可以再抓他回監牢,可是被疏忽了,結果有人大發議論,要檢討主管人員。是一個悲劇,這些人獸模糊的人如何去認定呢?一不小心就是如同老布希勝了Dukakis一般可用來攻擊對手的事了。

這部片子是還不錯的,花了太多的膠卷描述可憐的伊拉克人生活,不知一大堆群衆在那是圍觀看熱鬧,還是掩護反抗的人?或者人就是多,群衆控制鐵定是一門學問的!拍到有人還可以站在塔台上觀賞?真太超過了,太戲劇了吧!那位會講多國語言的男人太太居然氣到手無寸鐵的把主角趕出家門是蠻有趣的比喻!被綁架的當地人,開腸破肚,被炸成灰是爲啥啊?想要體會戰地生活的上校,一不小心也就被炸成灰,真是人生如夢,戰爭的荒謬被描述的入木三分!

人命不值錢是全篇的主題!誰派這些士兵去的啊?歐巴馬當上總統和他沒投票支持出兵伊拉克可能也有一點關系吧!那位拆彈專家,經曆危險後享受承平的家庭生活,後來還是義無反顧的回伊拉克去拆除炸彈,雖然可能隨時會犧牲,他也再所不辭!是有人性的偉大處!

總之,我還是沒能被說服這部片子是2009 最好的片子!好的導演!光是這頒獎,也是戲劇性十足!離婚的女人,可能最好的Redemption就是過得比別人好,在事業上擊敗那位分開的人!哈!我想這些還真是一部精彩的電影情節呢!

Hurt Locker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0/03/13 02:26 AM 回應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0,5252,110514x112010031100035,00.html

我見我思-「意義三小」的艋舺 2010-03-11   中國時報   【莊佩璋】

     昨天,立委郭素春要求警察應該看《艋舺》,警政署長王卓鈞則冷冷地回答:「我不是要質疑,但是,為什麼警察要看?」

     《艋舺》,號稱台灣版的《教父》;立委要警察看,當然是著眼於知己知彼。不過,警察如果需要靠電影來了解黑道,「豆導」應該也可當警政署長了。也因此,王卓鈞才會如此冷嗆立委。

     好笑的是,立委要求警察看《艋舺》,一堆教育工作者卻怕「教壞囝仔大小」,希望學生不要看。教育部長吳清基就說,《艋舺》是負面教材,編劇有缺失,因為從頭到尾沒有警察及老師的出現。

     就像立委要求警察看《艋舺》,吳清基也鼓勵學校老師與輔導人員看,以了解學生的次文化。

     還好,台灣已告別威權體制,新聞局、文工會、警總等文化殺手已無法東扣、西剪,否則,《艋舺》這種「負面教材」不被剪得支離破碎才怪。

     電影,本質上是娛樂;往上昇華,可以成為藝術;就是不該淪落成「教材」。但,麻煩的是,華人活得太嚴肅,對娛樂有罪惡感。既然「炒飯」是為「敦倫」,郊遊叫「自強活動」,電影當然也非「寓教於樂」不可。所以柏楊所謂的「三作牌」,才會不知「藝術是三小,我只知道意義」。

     解嚴後,台灣走向多元、民主、自由。但,「三作牌」遺毒仍在,政客、官員三不五時還是會「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不忘拿電影當教材。

     王卓鈞說:「警察為什麼要看?」反嗆得好!《艋舺》當電影看,娛樂效果十足;但,要當警察教材,當然是笑話。因為拍電影的人會為了娛樂效果或藝術性而考證、求真,但絕不可能為了求真而犧牲娛樂與藝術。也因此,古惑電影通常是觀眾讚真,警察、黑道笑假,哪能當真?電影,電影,夢幻泡影;拍者,築夢;觀者,逐夢;何須旁人強解夢?

     教育部長與一堆校長擔心《艋舺》給學生帶來壞影響,這也是杞人憂天。我們年輕時,看了一堆《唐人街》、《教父》、《刺激》、《虎豹小霸王》等變態或價值觀扭曲的電影,大家卻也都順利成長,難道現在的孩子都變得比較笨?已分不清是非善惡?看部電影都會被洗腦?

     電影,不過就是戲,真的是「意義三小」,還是少打「文以載道」這種「三作牌」吧

報導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0/03/11 06:59 AM 回應 


不知道是否因為是年紀大了,在外國待久,心也軟了。不太能看有太多暴力鏡頭的東西。除了難以接受殘忍外,也因為見識多了,知道那些不可思議是有,可是不會像電影那麼渲染。這幾天盡是被這些片子環繞。不由得絞盡腦汁,搜尋思想看法的緣由。把歷程公佈於外。希望檢視一下後,也許有所解惑。

最近奧斯卡的兩大熱門電影之一是Hurt Locker ,拆彈隊。我去年在華航的飛機上看到。那時他還沒啥名。我是觀賞了一下就受不了那些鏡頭轉而看別的電影。如今那麼有名,熱門。回想下是描述那些在伊拉克美軍擔任拆除炸彈的人生死都不顧的荒謬使我不舒服而跳開。太緊張了,何必受苦呢?

昨天是要去看3D的愛麗絲夢遊仙境,又客滿了後轉看Brooklyn’s Finest ,以為李察吉爾演的該不錯。坐進去後先看的預告片就每一部都是打殺連連,有俄羅斯的間諜,CIA的幹員要搗毀CIA的總部。。。等等。非常令我反感不愉快!接下的正片一看又是警匪片,不由得歎息下是跑不掉這暴力片,也期望有些社會觀察家能探討這種事情的原因和可能產生的影響,有沒有對策?還是我們老了,軟了,不再打殺就被社會淘汰出局?其實Old Dirty Men是處處皆有,始終控制著大部份社會的資源。憤青們是永遠存在,只是他們是第一線的戰士,幕後操盤的可是最壞的。

這部片實在不合我的欣賞角度,用幾組紐約警察的渣子來看這導演以為荒謬絕倫的執法界。最好,最幹練的黑人臥底警察也被逼的獸性大發,把幹掉他黑幫好友的另一幫派分子趕盡殺絕。另一位爲了家人可以有更寬敞的房子的幹員,只想由毒販那拿油水,殺人放火也不惜。他的慾望是大了些。向神父告解也無效用。那位馬上要退休的老警員則是人生乏味,隨時會自殺,是有經驗卻退縮在自己的小世界。愛上妓女,去憂解悶,可是人家也不答應從良於他。正要結束自己的生命時,一絲善心,一念之間救了三位失蹤被皮條客控制做雞的女孩。激烈打鬥暴力下成功!也許這就是電影講的。。最好的。。Finest意思吧。

如此普通,又用色情暴力,加油添醋的講故事讓我們看過的人連說。。輸了,輸了!不過就是一場電影罷!

回到家看新聞時又被台灣現在的當紅炸子雞。。艋舺。。吸引了下。君從故鄉來,應知故鄉事。。的心理下找到網絡上的電影就來看看台北的黑社會角頭是如何被描述的。何況萬華寶斗里是我們那一代共同的回憶!土豆網還真利害,好清晰的畫面。

又是一場暴力電影。我是被他們轟炸得不能用言語來形容這失望!如此大賣是不是代表我們臺灣人的口味就是這樣呢?社會集體的表現是我們這種蛋頭難以體會的嗎?大陸的好些片子不也是一樣?嘩眾取寵,沒有更高深一點的人類情操被顯現嗎?這事兒在歐美也是一樣。真讓人無處可躲!是有一些好的,有趣的情節在裏面!可是,比起全體印象,直覺得是一部很普通的暴力片!用了傳統干架的武器如槍拱,匕首,倆尺二就使人耳目一新嗎?山上習武是爲了黑幫打殺?高中生的吊尓當當,集體翹課,打人。在綠燈戶中遊蕩是不陌生。可是,那兒是如此無政府狀況啊?唯一出現的派出所是爲了被栽贓的白猴重傷入院時的曇花一現!當然電影就是電影,導演只想要表達他的某種看法!人人喜歡看時就使外人不解了!

我成長在那個時代!更是憤憤不平!那時絕對是有各種黑道的打打殺殺,有本省外省掛的衝突及合圍那些包毒,包娼,包賭,包工程等事情的!黑道是不分出生,就像政客是不分顏色的一樣。 利字為先!只苦了那一些自以為義氣,忠孝仁愛的人!愛這愛那,漫罵斥責犯了小錯的老百姓!劇中是表現了這些荒謬的事,也許是電影要傳遞的信息!別人會怎麼想呢?有句簡單的話。。風吹草必彎, 自以為自己是風,到頭來才發覺是草!。是有些意思!但縱觀全劇!一般般成了大將!所有從事這行業的人不去多想一想嗎?

雖說電影是娛樂!愛看的人那麼多也值得學者們去研究研究。為政者深思給了未來的人民啥東西!

暴力片充斥在市場上,讓我們隨處可見,沒地可遁。我認為不應該像以前一樣,以為一言堂,禁止就可解決的!分級是一法!鼓勵拍出更好,更有說服力的片子是另一種方法!不能說是大家喜歡,就忽略了前因後果!還和大家一起鼓掌!這是一個大眾傳播的時代。善用他,讓國民得到所該被提升的見識,體會他,知道民眾的所思所缺所向!

至於對咱們小老百姓來說,揀選自己愛看的就是!碰到不合的有點耐心,耐性,偶而你也許會發現更有意思的一面囖!

艋舺,Brooklyn\'s Finest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0/03/08 03:40 AM 回應 


http://static.youku. com/v1.0.0095/v/swf/q player.swf?VideoIDS=X MTQyODMyMDg4&embedid= MjA5LjIzMy4yNDQuNQIzN TcwODAyMgJ3d3cuamlhb3 lvdTguY29tAi9mcmllbmR zX2RpYXJ5LyVkZiU1ZSVi NiVjOCVjOCViYyU5ZiVmZ C8wXzBfMC92aWV3XzAxNj Q2NDU4X25vXzBfMC5odG1 s&showAd=0

這部紀錄片是朋友看到我寫殺人鯨事件時附給我的資料,一看是快一小時半的東西就沒馬上看,還有是網絡不是很通,斷斷續續的,今天有空,而且正好網絡暢通。看過後是心情澎湃。趕著把想法記下。這是非常有意思的片子。

不知道片子是否真的如同拍攝人所宣揚的是真實的記錄。太有戲劇性了。把他當做劇情片是毫不遜色於那些得獎的娛樂大片。何況他包含非常有意義的題材。雖說是談捕殺海豚的日本人,用鐵證如山的影片使世人明白在地球的一角有如此殘暴的行爲!連許多日本人都被自己的政府蒙蔽!這種故事原型可以放在許多事情上,用動物來談是很好的啓發,不愠不火。您會多想想在這世界上是有多少類似的情形?爲何一方是設法蒙騙,用盡權力,包括暴力來阻擋出發點很單純的外國人?這些有良心的外國人,出于對海豚的熱愛,出錢出力的揭發真相,只用很簡單的一些實況錄影就讓世人明瞭。政府的一大堆複雜的理由都說服不了別人。是個很好的思想啓蒙。

描訴的事情很簡單,日本的。。太地町。。市有最好的捕捉海豚的地利,初看是有許多海洋館,海豚館。可愛的海豚是這個城市的標志。然而他們捕捉了將來可以表演的海豚後,把剩下的海豚集體屠殺賣肉。市民也知道這是不能公開的事。那兒處處是禁區,還有居民的主動騷擾要發掘真相,到處照相的外國人!把他們當做妖魔鬼怪,存心放大的看他們認爲是傳統的事,何況,人都要吃,動物就是人間一碗肉,宰雞鴨,牛羊不都是一樣?海豚又有何不同呢?是這些外國人個人的喜好,是帝國主義的心理作祟。。。等等。好熟悉的畫面啊。還好這是講海豚,沒有複雜化。

外國人甚至想用貼補當地人的方式,挽救被殺的海豚。民族主義下的日本政府和外國杠上了!沒必要去搞的小事也竭盡全力去搞,去阻擋。在世界捕鯨協會那用重金拉攏加勒比海的小國去投票支持日本的提案鬆綁捕鯨的限制!多像台灣在世界各地的金錢外交啊,大陸,日本都是做得很明顯,以爲國家是可以收買的。這觀念和認爲人是可以收買的有什麽不同呢?

另外的一個會讓有理性的人都支持不殺海豚的事是海豚含汞量高,他們的肉是不宜食用的。日本政府在這上面也是犧牲國民健康的。中間有許多有良心的日本人,如科學家,市議員挺身而出,冒著被罵,被說成不愛國的大帽子下說出他們的關心。可是政府一意孤行,沒把他們當成事來看。真是諷刺!1956年日本的水保市發生的水銀(汞)中毒事件也沒喚醒日本人的注意,或者是被政府隱瞞了。

于是只有靠老外了。他們也有缺點, 太招搖了。在日本小城如鶴立雞群,容易被監視!這批老外的領導主角以前是一位熱門電視影集。。海豚的故事。。的主角,他和那位Flipper海豚吸引了無數觀衆。我也看過。愛海豚的他覺悟到海豚的悲哀,立志解放被囚禁的海豚。是比較偏激的人,可是他也是執行自己的信念啊。更何況大量殘殺怎麽可愛聰明的動物,吃了又對人體有害!于心何忍啊!獨力難撐時,他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異能之士的幫忙,這真像電影,,不可能的任務,或是。。海洋13。。。等。然而,這應該不是戲劇,是真的吧。

他們策劃,訓練,用了最好最先進的設備如紅外線望遠鏡,攝影機,做了匪夷所思的山石僞裝相機,海底偵音器。。琳琅滿目。還要加上過人體力,像蜘蛛人的奇人,爬過台北的101大樓頂,能自由潛水一口氣潛90公尺的夫婦。。等和日本警方的鬥法。終于,在好幾個夜黑風高的晚上出發安裝隱藏的攝影機。真像007 或其他的情報員片子。傳回來的果然是當地日本人無情的屠殺海豚的畫面!

最後,他們把這些影像公諸于世。日本政府百口莫辯只有改進,雖然達不到主角的最高理想,讓所有海豚,被囚的動物被釋放(我也認爲那是一種極端)至少限制他們捕捉海豚的數量,不再大規模成千上萬的消滅海豚。

劇中還有許多批評。。海洋世界。。及各種遊樂場用動物來吸引觀衆的做法。至少他們不歡迎主角及支持他的OPS Ocean Preservation Society團體。他們是對有權的又掩飾真相的機構深惡痛絕。舉出的事如日本可以沒大理由先把人拘留28天,大多數人招到壓力或刑求就認了罪!很有意思。同時我再想所有地方的漁民可能都不歡迎他們。人怕了,不吃魚了,那也不好。可是用騙的,用壓力去消音,不是把世人都當成傻逼嗎?

台灣前一陣子的反對美國牛肉事件也是一絕,台灣政府是那一種呢?美國人自己不吃?只送給,賣給台灣人吃嗎?有理性的人是該談出個名堂的,可是政治氣氛使然,好像是件非常了不得的事,真的嗎?臺灣補捉黑鮪魚要到總統親自去支持的地步,看來是和綠色環保有衝突的,是嗎?古人集體狩獵圍捕和現代人用高科技捕殺動物出發點可能差不多,要吃,耍樂,高科技無限制的消滅可能變成生態的失衡,我不是素食者,也夠老的不該容易的變更我心,如今都有戚戚感,可見一部電影記錄有多大的力量!。。總之,希望那種事越來越少,人類愈來愈文明,這願望達得到嗎?

海豚灣TheCove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0/03/06 12:12 AM 回應 



happy 100th birthday to Luis Rainer.

goldderby.latimes.com/awards_goldderby/2010/01/luise-rainer-oscars-175824936-entertainment-news.html

ok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0/01/13 01:01 PM 回應 


謝謝回應!我對幻想白人救世主沒有特別意見。電影嘛,就是做做夢吧!至於人會不會被此影響,要請問社會專家了,我們小時老是西部紅番的以為西部牛仔是好人,長大了也不會以為那樣啊!要打破他,你就自己塑造些你的东西啊!

最顛覆的是老共了。別人想要塑造某種印像,我們有自我選擇權吧!意識形態是怎麼成為根深蒂固的我也不知道。文化侵略後,不是地方民歌又流行嗎?以世界的觀點看,物競天擇是沒話講的。

卡梅隆是很狂的,我看到他在頒獎典禮上自稱I am the King 時有點驚訝。以前披頭不也是自以為比上帝還受人歡迎嗎?

白人當然自豪啊,如此進步,如此民主,科技上領先大家。白垃圾也不少。我的同事對歐巴馬的態度就是例子。如何改進?我沒意見。至少我們的小孩比我們要強多了!

Avartar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0/01/12 11:09 AM 回應 


Thank you for all the wonderful articles about various movies here. I have enjoyed them fully. There is an article on New York Times Opinion page about the movie Avatar. The author, David Brooks, mentioned the "White Messiah fable" which was new to me. See if you agree with his perspective.

The Messiah Complex -  by David Brooks‎

"....Still, would it be totally annoying to point out that the whole White Messiah fable, especially as Cameron applies it, is kind of offensive?

It rests on the stereotype that white people are rationalist and technocratic while colonial victims are spiritual and athletic. It rests on the assumption that nonwhites need the White Messiah to lead their crusades. It rests on the assumption that illiteracy is the path to grace. It also creates a sort of two-edged cultural imperialism. Natives can either have their history shaped by cruel imperialists or benevolent ones, but either way, they are going to be supporting actors in our journey to self-admiration."

p.s. Doing this at the office computer without Chinese capability, I apologize.

潛水瓶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0/01/12 08:34 AM 回應 


 

AVATAR

以我的標準欣賞電影的話,這部當然是要看的片子。沒有很急的首映時就去趕場。上週末去時還是買不到想要看特定時間的票。不是說人都是想要而要不到是牽腸掛肚的事,失而複得是頗幸福的事嗎?這周我又去了,而且是跑到離家28英里的Brea小城。這個小鎮風光還很有意思,商業街上蠻熱鬧的,白人為多的城,鄰近加大富爾頓。有朋友住在那城,有個伴也不錯。

 果然是令人耳目一新的東西。運用了電腦科技確實不同凡響。未來2124的世界真的還是脫不了人的貪婪,偶而的善心。藉未來諷刺今天,和一些歷史片子借古諷今是一樣的構造。大製作,把想像力發揮到頂點。視覺上有許多突破。比起一些只用大堆頭,五顏六色,人多勢眾的場面是好太多了。老實說這劇情也沒啥特別,我們香港的倪匡寫的奇幻小說不會輸他。只是人家在細節上在製作上敢下巨資,拍出來像真的一般。如今全球票房回饋,賺大錢有述說了自己的看法理念。能不說這種寓教於樂的事是沒轍的嗎?

 簡單的情節,可是可以運用到所有曾經被欺壓的民族上。列寧,毛主席那時每天聲嘶力竭的喚醒不愿做奴隸的人們,踏著鮮血。反抗強權是被這電影做到了。土著們遭受著變種土著的侵略,洋槍大炮的外來者,用著最原始的弓箭射飛船,機械人。回想起世界當初被白人殖民地主義掠奪時不就是如此?義和團勇敢也無用武之地!非洲的土著應該是更慘的吧。原有的文化全然被摧毀了。有文明的如埃及,印度,中東巴比倫,美國的印第安人也是一樣!中國則變成了次殖民地。混戰多年。

 電影是可以逃離現實,把勇敢的一個有愛心的外國人當成DreamWalker,他帶領著落後民族去反抗自己那一群已經失去正義的同胞。插花式的加了幾個有良心的科學家,飛行員。當初西班牙內戰時不也是一堆反法西斯的志願者嗎,佛朗哥勝了,也諷刺的使他國家沒捲入世界大戰。誰是更合老百姓的憧憬呢?逝者如斯,沒法去想像。就像中國共產黨統治這60年,反抗的人是有,然而已經循環成另一個架構了!

 電影小說可以簡化一切,好人就是好人。那位陸戰隊的領導就是壞到骨子里的人。這也是沒法的事吧。多重灰色的世界,那裡表現得出那些層次呢?電影要表現的已經夠多了。簡化些是有幫助的。真的人生是不行由這種敘述出的。可是大的框架還是好的。總有人會再多想些的吧!

 我是覺得導演一定聽了許多我們中國的武俠故事,使用飛禽來做坐騎是我們從小就看過的,神雕俠侶的大鵬鳥,數不清的同樣故事。這電影改了一些,人騎他們還要用光纖韁繩和鳥交流一下呢。長辮子的土著,不就是我們清朝人的特徵嗎,當然改了下。 他把這些發揚光大是有見識的。奇幻的大樹,螢光的環境,像黃山的奇石怪樹,那種分身大法。睡著時就是另一個人的手法也不新鮮。土著身高3,4,米,個個比姚明還巨大。 我記得以前讀物理時有個運算是同樣的人沒法超過多高多重,否則腳腿斷面支持不了的。如今大家搞怪,也不講這科學的驗證了。深山學武,對我們看過中國的武俠小說的人也不是新主意!我看年輕人的電腦遊戲也是怪人怪物,武器一堆,導演製作人收取主意,用實際手法表現是令人驚歎的!我只是對他的顏色有點意見,太花俏了點!

 結尾,弱勢人得勝。同一個星球的動物共同來禦侮,有泰山電影的影子。動物不一樣。六條腿的馬,硬嘴的河馬型動物,飛禽走獸合力使他們的淨土得以保留。近三小時的片子,沒有冷場。加上3D的效果,那些飛船飛箭就像由你頭上略過。不知道戴的眼鏡是如何配合出這種效果的,記得這是3,40年前就有的技術吧,多倫多那的世博會留下的館址就有圓形的建築物演這種片子吧。

 我想將來一定會進步到不要眼鏡就可體會只身在其中的感覺。我戴眼鏡,再戴一重是不算方便的。科技不斷的在進步,要求每個大導演能如此也不必。大眾究竟是尋求一些娛樂,不是專看奇特的想法的。這部能夠融合大家口味,外加這新的視野。所以才是大導演嘛。我其實對他導演的鐵達尼號是沒啥興趣的,可是也知道合了大眾口味,經典的在船頭迎風而起的鏡頭,感動了多少人的心。我只是覺得還好罷了!如今,這部Avatar我一定要給他掌聲。東西不在乎誰是原創於否,是在他們如何發揚光大吧!

AVATAR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0/01/12 06:00 AM 回應 


  

打不倒的勇者


民主的一項重要的指標就是人民自己可以選舉想要的領導人。可是人民上智下愚,差別很大,而且都或多或少的有認同的弱點。。。自己的同類總是容易接受,親戚,同學,鄰居,同鄉,同種族,等等,小圈子永遠的會被劃出來。做生意,職務晋升,應用得好時都有幫助。選舉時就更常左右了選戰的方向。有識之士當然不肖於這種炒作。可是…同我族類。。的策略往往有效,更糟糕的是被包裝在是是而非的巧妙論述中。直覺上,小布希的2004選戰,以前加州的華裔鄺先生的敗選參議員,都有一些作用。 臺灣更是明目張膽的利用本土形象割畫鴻溝!

當然也有突破這通則的選舉,選民知識愈高這種人的劣根性才稍有遏止。例外的也有,法國的沙克奇以移民之子當上總統,臺灣的馬英九,美國的歐巴馬都因為各種客觀環境,本身努力因此成功當選。

 以前的殖民主義最常用的藉口就是教化土著,說是為了增進他們的福祉讓他們有文明的人來治理,火炮加上文化是最大的支持力吧!東亞共榮圈,東印度公司,非洲的瓜分,比比皆是。終於落後的人民要自主自治,雖然許多後殖民地的經歷很不好,這也是要脊樑硬還是有吃有喝活得好就好的問題!領導者是有許多責任的,他們一旦權在手,腐化的速度比以前的帝國主義還要快。開發中國家用孫中山先生的軍政,訓政,憲政來發展該是很好的過程。

 現世中有一個半成功的例子就是南非了。 雖然曾經有白人土著互相作戰的祖魯戰爭,一統後少數白人統治者多數黑人多年,國勢是不錯,可是當人權成了卡特總統的政策時,他們這軟柿子當然被全世界制裁。連奧運會都不能參加。終於白人領導認為該讓了,一普選,鐵定的由黑人當家了!這位新的總統是曾經被關押27年之久的曼德拉.他的毀譽參半,尤其他的前妻,女兒的怪事一堆。不過他堅持種族和平,共同為所住的地方國家奮鬥是有目共睹。這是很難的,有遠見的,對人類有貢獻的好事!南非的一切雖然也是在走下坡,至少沒到排擠殺害非我族類的一端,這是值得推崇的!

 有關他的傳記,電影不少。 新的一部談他在任期間,成功的激勵國家橄欖球隊消彌了黑白的隔閡,有大卡司演員和導演克林一斯威特。我誤打誤撞的觀賞了。本來帶了小孩去看別的片子,沒想到周末都客滿了。AMC影院那又沒有片子的介紹櫥窗,我只知道要看看不到的電影,別的只有兩部有票,時間正好。埋怨他們不先做好工作,猜謎一樣的選了這部Invictus 。說好不管好壞,誰都不許再埋怨,反正有電影看了!哈哈,看時他們就坐立難安,我卻覺得不錯,尤其是我從臺灣來,那兒的領導者真該好好的看,對這種。。外省人。。想參政從選舉上得勝是難啊,而本土的人當選時是也該有遠見,不要使少數人不安!馬英九被阿扁對比抬上了大位,也應認清什麽是選票,什麽是國家的方向,對中華民族最有利的事。

 劇中描訴南非的黑白差異, 那些南非貧民窟和百萬平民富翁電影的加爾各答市容有得比的。優渥的白人過的好生活。終於Apartheid隔離政策在白人手中解除,黑人當家,黑白都以為總統會以黑人利益為主,確實,他是以南非的國家利益為主。黑人不是一時搶了些白人的工作權就得勝。長遠看,激烈的改變會使那些精英離去,小老百姓不安。正好有這隊以白人為主的橄欖球隊可以作為一個象徵!曼德拉就巧妙的運用了他來團結黑白南非人!最後球隊不負眾望得到世界冠軍。皆大歡喜!

 我不知道那時南非隊是有強的實力與否?劇中描寫他們很爛,差一點就被解散了。戲劇性的經過曼德拉的精神訓話,感召,連戰皆捷,甚至打敗超強的紐西蘭隊。

簡單的劇情用了2小時多來說,真是會讓沒共識的人睡覺,而且片中用了許多橄欖球的鏡頭,不瞭解這運動的人應該是看來沒趣。

 這英式橄欖球是偏僻了些。在美國,美式的可是大事,是商機無限,男人迷戀的東西。周一寡婦因此而來!可是世界其他國家都只打這種橄欖球!臺灣也玩這種橄欖球,我們高中時還蠻瘋他的。所以我還能接受!

 總之,兩為主角很稱職,費根演曼德拉很像,語氣都很講究!也略寫了下他的一般家庭上的茅盾。中間還有一段他去臺灣訪問的小小插曲,那時臺灣最大的邦交國就是南非了,而且捐了不少錢給他們!曼德拉自己也該有不少好處!可是電影中居然出現簡體的蘭花室, 讓我笑死。老外拍中文,老中搞外文都一樣,臺灣的跨年煙火打出Taiwan Up的字,沒老美知道那是臺灣奮進的意思,一廂情願的自以為是就不好了。
戴蒙飾的隊長還是有款有型,我一直很喜歡他。從事這一行要有祖師爺賞飯吃才行。他不是很英俊的但有特殊的氣質,長春藤學校出來并不會加分。自己的努力才是!導演一斯威特以前也是演員,80的人還是人生亮麗。他安排的一場紐西蘭隊員開場時跳的毛利族舞蹈是蠻怪的,可是我想他是暗示這世界都已經大和解了,少數民族的文化大家都很珍惜,畫蛇添足也還是有他的道理!

 我想,關心人民力量的人,迷惑在一人一票有什麽用的人也可一看,個人要進修上進的也可看!想想那位關押了27年的曼德拉如何度過艱難的時光,出來後又如何以國家的觀點團結人民,片長一些就原諒他了!

 激勵精神的主要來源是一首小詩,也就是片名Invictus,不是什麽真的英文字。我特地找到附在結尾!

 EVICTUS  by William Ernest Henley (1849–1903)

 Out of the night that covers me,
Black as the pit from pole to pole,
I thank whatever gods may be
For my unconquerable soul.

In the fell clutch of circumstance
I have not winced nor cried aloud.
Under the bludgeonings of chance
My head is bloody, but unbowed.

Beyond this place of wrath and tears
Looms but the Horror of the shade,
And yet the menace of the years
Finds and shall find me unafraid.

It matters not how strait the gate,
How charged with punishments the scroll,
I am the master of my fate:
I am the captain of my soul.

Evictus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0/01/04 06:38 AM 回應 


哈哈哈,說得好,所以還是選擇做宅女,電腦上看看風景就好。

奉行老爸的哲學「如果瑞士就在巷口,我就去」。

02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9/12/29 09:32 AM 回應 



There is a book called "100 Places tp See Before You Die".

I think I will certainly die of tiredness if I go to all these places.

at my age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9/12/28 11:57 PM 回應 


感謝告知。

那天看到K兄小姨子,也是高挑美女。多虧K兄推薦,讓1980級重聚會多一位熱心推手。

她們那一屆熱力四射,真令人刮目相看。

02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9/12/28 03:54 PM 回應 


∵在Microsoft Word的數學符號表裡就有...$_$

kurich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9/12/28 02:15 PM 回應 


∵  

--  這個符號好親切,除了複製,要怎麼才打得出來?

「其實世上那有啥絕對非看的書,電影,風景呢,沒去過沒看過對許多人來說就是抱憾終身!我可是絕不會如此...」

-- Cannot agree more.

02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9/12/28 01:26 PM 回應 


沒看過的歌劇音樂劇太多了,這只是我們偶而去體會下的娛樂形式。到了賭城本來是要好好的上場一番,可能也是沒有賭性,或是愈來愈喪失這種和不可預料的事對賭的力量!何況這些年來的下注是節節升高。心臟沒有那麼強壯。拉拉吃角子老虎是實在不過癮。我們就在那晃蕩的沒啥頭緒!乾脆就去增加一點文藝氣息。觀賞一場音樂劇。我們住在Venetian, 那兒有專門為這歌劇。。歌聲魅影。。創造的背景舞台的演出,這部久聞其名的戲劇,還沒能夠現場觀賞,75元一張的票比起賭錢,住宿都還是少的呢。當然就去欣賞他了。

全劇約長90分鐘,一氣呵成。聲光色都極具水準。就是劇情細節不很能瞭解。看戲有幾種方式,一是完全不瞭解或只有非常粗略的認識時去看一部戲。 一種是看了許多的介紹後,被吸引了而去。一種是大概的知道劇情,還是想看下導演的手法,或者是喜歡這百看不厭的故事!還有就是那部戲有名,非得去看一下,不然就是落伍的心理。

和朋友聊天時,這劇可是不得了的熱們,然而沒有幾個聊過劇情。不談故事細節是有好處,讓沒看過的人還有興趣。可是我是永遠不反對知道一下簡單的大綱。戲劇不光是大的框架而已, 每個角色都有可看的,運用的鏡頭,場景也是。除非是驚恐懸疑片,知道結局是傷了些可吃驚的喜樂,否則也沒啥不好的。

所以我們去看這戲是以湊熱鬧居多。好奇他的賣座,人人都以看過他為過癮!其實世上那有啥絕對非看的書,電影,風景呢,沒去過沒看過對許多人來說就是抱憾終身!我可是絕不會如此,也希望大家能夠少點這種攀比。有空就去玩就去看吧!早早計劃那時完成這願望是不太養身的啦!何況這世界的好東西太多了,錯失一些又有何妨?自己的優先次序要自己訂,自己多為自己想想才是!有閒時能瞄一下不就好了?

這部劇果然不同凡響!首先是舞台的佈置,五光十彩,功夫驚人!然後是各個演員的服裝,唱的也很悅耳。光這就值得回票價。 劇情看得似懂非懂,主要是話聽不清楚,也因為英文程度不是很高吧!回頭想,像京劇的唱法,我們不熟也是一樣的蒙傻傻啦!這也就令人釋懷了。不過他的大意還是知道。是訴說一位歌劇的鬼魅喜歡上一位苦練上進的女角,縱然她有個青梅竹馬的戀人,鬼也不鬆手!人當然是鬥不過鬼的,最後,女的給了鬼一點愛,他才飄然運去!

如此簡單的故事,表現起來就不簡單了!鬼也愛美,帶著個面具遮著難看的半面。許多奇幻的景色,最特殊的就是吊燈了。4層像寶塔一般,飛來飛去,上下抖動,還好我們沒坐在他正底下,若是,心驚膽寒是可能的囖!舞台的設計加了可以由地面冒出一堆東西還真真好看!觀眾席兩旁還佈置了老式歌劇院的包廂,塑造了一堆名媛貴族紳士在那,配合前面一,兩個真的包廂供真人演出!栩栩如生!其次那些台上的高台,地窖,墳場,划船,階梯等等都是很好的精緻的東西。一場化妝面具舞會遊行就是人生的寫照,戴個假面,載歌載舞的好不愉快。要搗蛋的魅影也來湊熱鬧。乾冰,煙火能在舞台上造出好夢幻的效果。 真是一流的舞台。

緊湊的一個半鐘頭一下就過了。毫無冷場。 我記錄下我的初步感受,  準備再去網上看一下究竟這歌劇是說些什麼。也是考驗下自己的體會力多少。我弄不清這是真鬼還是假鬼,想到那部有名的。。鐘樓怪人。。,那位馱子不也是暗戀那貌美如花的女主角嗎?這魅影可能也只是一個被忽視的醜人,有能力但限於外形,難得一愛吧!。。。。。。果然,剛才查了下,我後面的想法是真的原著的意思。其實若有不同也無傷我的娛樂及受教啊!

歌聲魅影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9/12/28 10:00 AM 回應 


微投影機將大興? ∵可應用在任何你想像得到的地方:家居、辦公室、咖啡室、汽車甚至巴士…
與朋友在咖啡室相聚,簡單地使用餐牌或書本背面,即可輕鬆投影;投在朋友的白色T shirt上亦未嘗不可。
甚至夜晚街上的牆壁,也隨時成為理想的屏幕! Youtube興起,短片分享需求更能帶動大電影~小電影...~微投影。
那『中影』呢?底下就是:
http://www.youtube.com/v/kfIrzboEr7s
 文茜的世界週報 2009年12月13日 Part 4/5

小電影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9/12/15 12:00 AM 回應 


This version has better resolution...
http://v.youku.com/v_playlist/f844473o1p0.html

分享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9/12/09 01:42 PM 回應 


>>登上方舟的票,那就是素食... 吃素 ㄚ?
呵~呵~呵~ 真是漂亮 又公平!同時也符合『大道至簡』的古訓呢。
  前披頭四(Beatles artist)成員保羅.麥卡尼爵士:「什麼是歐洲議會與世界政府能協助的?我建議他們鼓勵並指引世人減少吃肉,它不再是個人的選擇,它將會影響整個地球。」

票登方舟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9/12/09 04:28 AM 回應 


Yes, 祈禱-- 在生活中能實際應用、抗暖化最好的五大方法:吃素、環保、節儉、行善 祈禱

5th:Pray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9/12/09 04:02 AM 回應 


祈禱

讓我們敲希望的鐘啊 多少祈禱在心中
讓大家看不到失敗 叫成功永遠在

讓地球忘記了轉動啊 四季少了夏秋冬
讓宇宙關不了天窗 叫太陽不西衝

讓歡喜代替了哀愁啊 微笑不會再害羞
讓時光懂得去倒流 叫青春不開溜

讓貧窮開始去逃亡啊 快樂健康流四方
讓世間找不到黑暗 幸福像花開放

呵啊~ 呵啊~
不再有悲哀 不會沒有愛
幸福直到永遠

讓我們敲希望的鐘啊 多少祈禱在心中
讓大家看不到失敗 叫成功永遠在

讓我們看不到失敗 叫成功永遠在

翁倩玉祈禱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9/12/08 05:11 AM 回應 

第一頁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最末頁

近來,常與我兒商量他將來要讀啥系.
看來,唸航太系的出路不錯,因為,未來鐵定有一票人要移民到別的星球.
不是因為地球被大夥兒搞爛了,就是因為星球撞擊事件要發生了...

神經兮兮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9/12/06 12:06 PM 回應 


>>>最終的一切,都是要毀滅掉的<<<

那,現在活著幹嘛?

吃素,也很快活啊!

是還沒有完全不吃肉啦...

02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9/12/06 11:52 AM 回應 


最近,看發現頻道時,才知道仙女星座正朝我們所居的銀河系直飛而來,並預計20億年後兩者會相撞.

影片中,就連撞擊後的模擬影像,都給拍攝了出來,簡直比101的跨年煙火還精彩!

這這...我就跟我兒說,那我們還在為子孫們忙個啥勁兒?反正,最終的一切,都是要毀滅掉的.
唉~ 虛無啊!人生.

所以,02,還是...多吃點肉吧!
至少,死前快活些.

Mark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9/12/06 11:30 AM 回應 


朋友來函:

You can buy this DVD in Taiwan.
Watch it if you can.
http://blog.sina.com.tw/whitesilkdress 

在此和大家訊息分享。

個人支持多吃素少吃肉,不用吃得那麼精緻,少替地球增加負擔。

02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9/12/06 09:05 AM 回應 


SMTV 樂活女王龍寬 的訪談 & 分享給大家她寫的文章~
 Day 1162 - - 请在2012之前醒来(@網址)

看過了2012。
因為好久沒去過電影院了,就買了VIP的票,和最大桶的爆米花。沒想到,VIP的放映廳裡空無一人,簡直成了專場啦。
當火球和大樓都砸過來的時候,我躺在沙發上,縮成一團。
其實,電影剛開場沒多久,我就差點哭了。不是因為震撼的特效,或者煽情的台詞。
我好像沒有辦法把它當成電影來看。大家可能都覺得特效做的很逼真,看起來很刺激吧。地裂開了,樓房都倒下來,海浪也卷過來。

而我看到電影裡的人在街上慌亂、無助地奔跑,只是想到,如果大家還不趕快改變的話,這就是兩三年內的現實了。想到身邊的人,或者大街上那些不認識的人,真的要在天崩地裂之下無處躲藏,我就想哭。


我想編劇和導演之所以做出這些情節,也不是只要大家誇贊如今電影特效的進步程度吧。他們也想要大家走出電影院,不光是評論一番刺激的場面就回家吃飯睡覺,而是能深切感受到地球和人類的危機。
事實上,一定有很多人已經不知不覺的感受到了,不然這部電影也不會這樣熱門吧。

可惜的是,電影只是把地球的災難,歸結於太陽和自然的原因,並沒有講人類對環境的破壞。(也許,他們也有難處吧)


其實大家都知道,不要說什麼瑪雅人、什麼宗教或者什麼預言家不約而同的提到2012。如果這些對大多數人來說太離譜、無法相信的話。

也不用說美國宇航局在07年末就發布報告,按照目前冰層融化的速度,北極會在2012年夏天完全融化。

光是看看我們身邊,每個人都在不知不覺中,在飲食、購物中,一點一滴的吞噬地球。地球之肺——亞馬遜熱帶雨林已經快被砍光了,世界上最大的河流和冰川,大多數都已經接近枯竭。

在這種情況下,大家認為我們還有多久的時間,可以自在的去看一部電影,然後感嘆一下永遠也買不起的方舟票,又回到現實中上班、掙錢、吃飯聊天?

每個人的手中都有一張登上方舟的票,那就是素食。

因為世界銀行已經公布,畜牧業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51%以上。亞馬遜雨林被砍伐有90%是為了放牧或種植飼料,全世界70%的水被用來飼養動物,當然,還有能喂飽20億人的糧食,都被用來喂養牲畜。而2009年已經有超過十億人在挨餓。

人人都在說,“要保護森林”“要節約用水”“要珍惜糧食”。沒有人知道,這些森林,這些水,這些糧食,都在我們碗裡的那塊肉裡,被我們吃下肚去。

如果大家都在能做到的情況下,盡量吃素,哪怕一周一天,也許我們就不需要造方舟了,也不需要在末日來臨前,互相道別,尋求彼此原諒。

最後,我還是喜歡那個黑人總統(給奧巴馬好大的壓力呀),也為大家同意打開艙門放人上方舟而高興。

讓生命為了別人而優雅結束,總比人類在殘暴、冷漠和自私中再次開始要好。

有著那樣開始的“新人類”,別說無法對孩子講述和交待,也是遲早要迎來下一次毀滅的吧。

別忘了,生命是生生不息的啊。離開這一次的生命,展開下一段旅程的時候,才沒有人在乎你賺過多少錢,做到哪個職位,住過別墅還是Town House。整個宇宙對你唯一的衡量標准,是你學到多少愛的功課,還有你曾經如何運用上天賜予的財富和智慧幫助他人。

P.S.如果真的有那一天,我才不去搶那一張方舟票呢。
我等著阿米的飛船來接。希望到時候,我能夠得上700度的標准。
 -- (by adA..:)

2012-2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9/12/06 02:05 AM 回應 


2012是部熱鬧的片子,令人嘆為觀止的場面,幼稚的劇情,打不死的男女主角,加上一點點人性的光明面,尤其是壞人身上顯出來的。。。就能成就一部賣座的影片。我們已經看了好多這種應市的東西,多一些也沒妨。何況這是老外版的通俗片,比比看和我們中國人的幾部如赤壁,黃金甲,無極。。。等有什麽不同,這就是我跑去觀賞的主因。

世界末日是常常在我們的腦中徘徊的事!各個宗教想要求來生的大喜樂,總有個末世的說法。把我們當前社會的人欲橫流,公義不彰,形容成人類自我毀滅的象徵。科學家則用 宇宙星球互動,可能的撞擊來看這脆弱的地球環境。比宗教家的說法更具說服力!2012就是用這種手法,以星球的排列,引起地表的大變,山崩地裂的毀滅人類,再運用聖經的若亞方舟的故事,象徵人類的生生不息。當然也就和基督教的末世不一樣了。可是,人懷著信仰死去是比惶惶恐恐,毫無一點哲學上的思考而死好多了!所以,基本上這電影的製作人并沒有宗教的情懷!可是比起那位MelGibson,創造的許多含有愛國者,基督教的教誨片子,他實際多了。尤其那位Gibson先生,後來的許多行為,讓大眾只想到負面的沒啥道德的形象,加強了這基督教中可以做6天壞事,一天去懺悔就可的膚淺印象,他的罪過還真不小呢!

劇中融合了國際形象,由不同的國家合力的度過這難關是另一噱頭。其實這是人類的通病,我看籃球,就一直找那些黃面孔。最早是王治郅,後來是大個子姚明,易建聯時就有點麻木,他又沒有多少上場時間。 棒球也是, 臺灣的王建民是首選,那些日本人是次選,雖然他們打得實在不錯!早期的野木,目前的鈴木等等。我是努力的去去除這種偏見的人尚且如此,世界的人就更會被此操作了。所以,印度科學家的主意,老中嚴密組織來製造方舟,阿拉伯老俄大款的插花,英法德的小配角。。。都有一點受這的影響因而組成的吧。期望和世界的大國有關,觀眾因而會認同會喜歡!

不太瞭解的是用了一堆老黑,雖然他用了老白的一家來平衡,顯然的表示編導是心胸廣大!歐巴馬雖然是美國總統,黑人還是極少數啦! 編導他們用了中國 西藏做為方舟製造和出發的起點,加了許多藏人的戲,有神秘的智者喇嘛和信他的老百姓!這些是考驗大陸的看法了!騙人說做水壩,徵民工等是有點怪怪的!可是比起那美國情報局的謀殺知情人士,這是小巫吧!中國美國都被描述成不管一般人的政府,畢竟,若碰到這種事,要先昭告天下嗎?那樣一定會引起恐慌,混亂是不可避免。不告訴民眾,私下努力尋求解決方法也可。 可是像劇中的打造方舟,精選人外還賣個船票,十億歐元一張的就很怪了!世上太多兩難的事,批評容易,做起來難。電影可以不管這複雜的人生,簡化成編導要的效果,由你去評吧。

劇中不合我意,沒有情理 的地方太多,頂尖的印度科學家會徒步走去西藏,中途不敵大浪,全家沒頂。中國軍人的儼然有序,不失10月閱兵的影子。狠混的俄國大亨,爲了寶貝的雙胞胎兒子,犧牲自己也不惜。這一段蠻不錯的!那忠心的保鏢,被消費了的死法是那麼的荒謬。歷經驚險逃生的主角一家,飛天下地的毫髮無損,並且遭受到藏人母親的同情禮遇。運好得不得了!最受不了是描訴一般百姓的生活時,硬是加了一段砍殺雞的鏡頭。令人神傷。最近一連串的殺牛殺人事件,和這有相似的地方。我免不了的悲愁!動物,人類都是生物,有生命的遭到如此殘忍的屠殺。雖然最終結果都是死。真的死掉的人物也不會再哀傷了。活著的人可是難受!以前沒有別的處死方法時,沒有法子的作為極終處罰也沒話說。如今還是用凌虐對待他人就只是要震撼人心,取得恐嚇的效果。警告他人,使人畏懼。 常可以收到暫時的效果!可是終究不是好方法!殘暴開頭是讓人害怕,再來就習慣了,最後可能激起同仇敵愾的心理。誓死抵抗這沒人性的團體!無論真有罪的,還是無辜的都不該受到這種待遇!人是有獸性,被激發後可真難善了!

片子最棒的當然是那些壯觀的場面,被地殼變動摧毀的都市,觀光勝地像積木,豆腐渣似的被毀滅。這種電腦合成科技用到娛樂上真是令人大開眼界。我們的慾望真是難以滿足啊。小時候看日本片的莫斯拉,金剛闘恐龍就高興得不得了!大了一看,哦,好假啊,那時怎麼會被迷死呢?而現在這些電影,逼真得我們老人家都分不出。真進步!看到另一個訪談,把他們如何拍的方法記錄下,看到他們在一個安全固定的車中表演,蠻好笑的。可是這不就是這個時代的精義嗎? 合成,變臉,馬甲。。。比比都是。還好這只是電影,沒人說是啥真的神跡或發現。我們身處這麼刺激的紅塵中,能不慎乎!

所以電影不合理,假點也沒啥不對。合您自己的胃口最重要!比起國片,我想主要是不要太簒改我們耳鄢熟祥的歷史就好!目前的嘩眾取寵古今中外皆然!不合或太逼真都有他的優點。模擬模擬下人生是像演習一般,傷亡機會小很多!假一點的使人時時知道,戲不能當真,能體會的也不錯!活在真真實實的生活中,一點不小心也許都遭到過度反應。每一幕都可能是戲劇,還有那麼多平平凡凡的生活時間不能入戲。恍然大悟後是出世,入世還是遺世也有眾多選擇。能看到各種文章的人該是入世的,對那些還想要在人生大海中浮沉的朋友,就祝福您們都能找到一些總能諒解,小有見識,不常造假的朋友吧!

2012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9/11/28 08:17 AM 回應 



Is Taiwan really sick  or what ?  Can  the meaning of "life" really be taught, instead of being experienced ?  

A chicken has 6 legs, because most supermarkets sell 6 chicken legs in a package.   In my opinion, young generation with this level of IQ and reasoning  is not even worthy of saving!



生命怎麼教? 學者:看名人傳記2009/11/08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

台北教育大學生命教育與健康促進研究所所長黃雅文昨天指出,生命教育的效果必須更長期才能顯現,她建議,先從閱讀名人傳記著手,利用奮鬥故事融入生命教育,還提出「六項思考帽閱讀法」,讓學生分享閱讀心得。

得榮基金會與台師大昨天舉辦「2009年生命教育論壇」,由台北護理學院教授曾煥棠及黃雅文發表論文,談「生命尊嚴與心靈重建」及「生命教育教材發展研究」,並有校長及老師分享實施成果。

生命教育2001年納入九年一貫課程後,成效到底如何?黃雅文指出,生命教育雖推廣多年,但各年齡層學生自殺率仍有逐漸上升的趨勢,且教法卻受到課程制約無法順利融入,效果必須更長期才能顯現。

黃雅文表示,老師融入生命教育課程時,也因為課程爆滿、升學壓力等原因,融入知易行難,並不是很容易。

但她建議,閱讀是目前最適合融入的科目,尤其是名人傳記,有奮鬥的故事足以作為生命教育的最佳教材;不過,她不並建議閱讀心得變成作業,而是透過表演、歌唱或分享來讓學生思考生命的意義。

黃雅文更提出「六項思考帽閱讀法」,分別以白色代表事實、紅色感受、黑色批判、黃色欣賞、綠色思考及藍色統整,在閱讀過傳記文學後,分別請學生針對這六大面向分享。

為了讓分享的過程更有趣,黃雅文還建議,小學生可以上台戴上不同顏色的帽子,來分享閱讀心得。

黃雅文也強調,目前每個學校都會教生命教育課程,但教學現場太著重感性,強調動人的故事,且多止於課堂,如果老師能透過「六項思考帽閱讀法」,針對故事內容再加強,相信學生對生命教育會有更深刻了解。

007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9/11/08 12:39 PM 回應 



 

看完了沉重的陸川的有關南京大屠殺電影,記得 2007 年底有另一部叫南京的紀錄片電影,友人極力推薦,當時每個人去看的時候,電影院都是小貓幾支而已!要是硬推銷,可以講是中國人或是有人道主義胸懷的都該去看!雖然電影院距離我家不遠,我也自許為關懷歷史,人文的一員,那時我卻沒有去看!個人的自由意志沒有將他排到優先的地位!同時也是怕那種淒苦的記憶。

看完陸川的片子後想起了他!和友人聊天時,他覺得這部老外拍的比南京南京有力量,而且沒有那些極悲慘的鏡頭!比起來還舒坦一些呢!他有碟片,我當然馬上就把他看完! 86 的分鐘的長度,卻讓我有了更深的認識。這種以紀錄片的形式拍出的客觀控訴,手法創新,張純如地下有知,一定很安慰她撒下的種子成長,而且是用了蠻客觀的角度,史料來訴說!小時候看到的抗戰八年,一寸河山一寸學。。。等的影片會讓人熱血沸騰,然而也使人夢懨不斷!這部南京就擺脫了那些窠臼!是部好片子!

他實在是部嚴肅的史學片,用了那時在危城中的 8 , 9 位外國人親身的目擊日記,找了演員來讀,來說他們紀錄下的文字!輔佐上真的影片。相片。訪談雙方的悻存者!強而有力!日本人大概是絕不會讓他在日本上映吧!鐵陣如山的資料,漫漫的 72 年過去了,我們真該為我們的沒有留下更多的史料慚愧!要不是這位張純如女士有系統的去記錄,身為後人的讓他隱沒無為,誰之過呢?

我想這國共內戰是一個大的緣故!日本人左右逢源,加上當政者的操縱,日本天皇是絕對脫不了關系的!如今每年他們以追思戰亡將士名義去靖國神社朝拜,被法庭明確判定有戰爭罪行的日軍都在那,請問,當初決定侍奉他們的是誰?那時不抗議的又是誰?史學家可不可以好好的研究下,還原事因!我們抗議之余,又用怎樣的法子,突破日本政府的封鎖,把事實攤在那給大家公評?想到我們自己國家有許多這類的事都做不到,人類的歷史怎一個相似而蔽之啦?

這些外國人,包涵了納粹德國的商人!他們自己對猶太人做了大量的謀殺,在那慘絕人寰的,劇烈的,不可思議的南京難民營里外的屠殺,就沒有袖手旁觀!其他人,尤其是美國女士 Minnie Vautrin 被譽為活菩薩的,她回到美國後承受不了壓力自殺了!那段被日軍要求交出 100 名婦女當慰安婦的事有詳細記載。那些 21 位自動獻身的女子,,均讓我們震撼吃驚。莫伯桑的羊脂球小說也有類似的情節!只是那位法國女子只為那位高級的普魯士軍官,事後又被同行的人看不起等等不一樣!我們還是要為感念他們人性的光輝,犧牲自己,保護他人是難有的好德行!總該有地方讓我們紀念這些人吧!

以後因為市場賣座的關系,我們可能會看到一堆趕搭列車的片子,我們要衷心呼吁制片人,導演都要好好的想想這背後的原因意義!也就是要懷著真誠的心,為了我們還有的一點良知,人性的善惡,被環境的影響下的向上向下行為。當然最希望的是這些年青的日本人能知道能檢討,為何所有亞洲的國家都對他們的軍國主義那麼的反感,害怕!這微小的願望不會又是夢一場吧!

Nanking南京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9/11/06 03:31 PM 回應 


明知道是個悲苦的片子,拒絕了好久後,實在看不過去這些批評陸川的人,想想看都是什麽時代了,可惡的日本人還是拒絕接受他們犯下的滔天罪行,我們中國人除了謾駡外可不可以用他們的角度看看呢?我決不信目前中國有如此哈日的人!哈日在他們的優點上沒有啥不對,文化上的吸引是沒法的事,你自己不出幾位出類拔萃的人,老怪別人文化侵略又有何用?在歷史上的扭曲就該口誅筆伐。人類是學不會教訓嗎?我想這資訊時代的到來,使殘暴,不把人當人看的事件較容易的揭露在世人的眼下!老大哥的時代還是給了小老百姓的抗衡武器!同時也要防備被造假,嘩眾取寵所誤導!

 縱觀全片,我折服在導演訴說真實歷史的能力!他穿插著不是很成熟的小故事,把那場人間的悲劇呈現在觀眾目下!我們不知看過多少南京屠殺的資料,不可承受的沉重!這種黑暗不同於黑色的電影戲劇,他是活生生的發生過的事!我們看到過很悲慘的戲劇,總會自我安慰說那只是半真半假的東西!人世間還沒那回事呢!這部片子結果是他用不可能的理想結局,訴說偶然生存的一大一小,和那位覺得生的會比死還要艱難的日軍憲兵小隊長!那些日本兵像選雞鴨去宰殺老中的場面,動撼人心!在那一本該是偽造的。。揚州十日記。。中也有如此的描述。人家刀槍在手,你又能怎樣呢!

 劇情不必多寫,我以為他達到了控訴戰爭的目的,而且狠狠的批判那些戰爭罪行!透過這位日軍角川的眼中,把那些事實,赤露露的呈現!透過德國人拉貝和在金陵女大的美國人,述說那幾周慘絕人寰的獸行!一堆微小的動作,戲劇性的賺取了我們的心,我們的淚!范偉飾演的唐先生可以去報密,也可以犧牲自己,毅然的讓同事離開。他的小孩,親戚也都像被踐踏的螞蟻一般死了,但留下了懷孕的太太,表示中國是打不到的!劉燁也是一樣,站起來勇敢的就死!那群散兵遊勇也因此勾起了愛國心,那才是最悲壯的!他也保佑到小豆子,這些國家未來的命脈!

 最壞的是那位還有點哲理的日本兵伊田修,燒殺擄掠,不把人當人看!他大概也沒有什麽罪惡感,現實生活中這類人多了!也許沒動刀槍,武力,可是傷人害人,還好運的很呢!長命多福,讓人不知上帝是如何安排這世界的。

 片中真的不必硬幫幫的講日本人多殘忍!光是看到那畫面就已足夠!這部戲若能在日本上演,我就佩服他們仍有有良知的人在那!國人怎麼會說是。。文化漢奸。。拍的片子呢?

 慰安婦那段描述的不只受害的國家婦女,他們自己國家的可憐人不也一樣!也許不是強迫去的,然而這男人的戰爭,女人是10足的犧牲品啊!隨時會在其中,發現一點人的光輝。我想這種事,好的壞的是滅絕不了的,看看近代發生沒有幾年的戰爭,成了半野獸的兵士,什麽事做不出來?越戰的美萊村,波斯尼亞的種族清洗,非洲的滅絕種族,伊拉克的監獄,還有那些不知道的事呢!人類是真的不能從歷史中得到教訓嗎?

南京!南京!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9/11/04 10:57 AM 回應 


 華航國際線上提供的電影我還看了幾部!幾部動作片緊張刺激可是我沒啥感想。紐約地鐵的劫案是大堆頭的節奏快,好人得勝!機器人的改變者也是。回程時看了部奇特的片子—月亮 Moon, 有那麼一點意思!偶而的看到同學已經寫過。試著也把這幕戲說說。

 整片沒有幾個演員,倒是一具要保護主角的機器電腦!只主角一人孤獨的在月球背面工作!有限的幾個配角是透過視訊或著做夢時出現!實在可以說是一部很無聊的戲。 不盡然!片子所透露的哲理,悲愴的人類,茅盾的機器人,無所不用其極的老大哥,均令人毛骨悚然的想知道最後的結局!但是卻被輕描淡寫的用加注帶過!……克隆人上告,老大哥被判有罪!….留下無限的的遐思!

 劇情是說一位在月球採礦的人過著於世絕離的日子兩年多,合約快到期時,天天算著饅頭要回家的日子,公司提供的聯絡工具這幾個月一直受干擾不容易和親愛的他太太家人連線!反正快回去了,他也不在意!片子描訴了許多一個人和電腦的生活情形!。很有想像力,一堆儀錶外,也拍了人的基本吃喝,運動,搭積木,剪髮,沐浴…等事。工作區就是蠻簡單的,見多了施工工具的人不會有多少驚奇!

 這樣規律的日子下,總有意外。一天他採礦外出車子陷入坑中,昏迷不醒後驚奇的事就來了!……..醒來時他突然變年青許多!我就曉得有鬼。果不其然,公司不准他再出去時,他玩了些花樣,出去到出事的地方把一個他給救回來!老的他醒來後當然是一陣混亂!你是我?誰是你?我是誰?……

 劇情的發展還不錯,只是不懂為何這年青的他太聰明太有同情心了,更重要的是那自主的精神!他們認為老大哥爲了不讓工作停頓,私底下一定還有藏備用的克隆人!他就是由其中被喚醒的!他們怎麼也找不到!居然打主意到電腦人上!以一句…..你是奉命保護我的,現在我有難,必須找到克隆人才能免於被消滅的命運……!直嘣嘣的機器人聽這一套,幫他們找出暗藏的備胎!有一窩子冷藏在那備用呢!

 年青的他真有點子,他先把懷疑是阻擾通訊的高塔炸掉,老的他居然可以和家人通話!只是壞消息總是跟隨真相而來!他妻子已經去世多年,小孩都是少女了!還有個爸爸在家,不該又是另一個克隆人吧!傷心欲絕的他,聽不進年青人的建議,何況要犧牲第三個克隆人!再來他身體也一天天的惡化,想來還不如讓年輕有為的老二回到地球,不要呆在這只有機器,鳥不生蛋的地方!讓我們看到外表長得一樣,被克隆的人也有獨一無二的喜怒哀樂!人就是這麼的超俗的個體啊,雖然你也許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故事就如此結了局,不可免俗的加上了旁白….克隆人控告唯利是圖的老大哥企業,光鮮亮麗的環保公司敗訴!………….所有的嚴肅主題都沒有真的解決。配上這一看就知道的荒謬劇,導演大概只要訴說問題讓我們動動腦筋就是了!那天,我們碰到一個和自己一模一樣的人,您可能會想,是不是那家老大哥把你給克隆了?你一定曾經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哦!

 

月亮 Moon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9/10/29 02:06 PM 回應 


 

飛機上看電影不是享受,只是打發時間,讓這10幾小時的飛行有個事做,看書,聊天,聽音樂,玩遊戲,寫東西,想東西,走動,發呆,睡覺。。。。就是在座位椅上面,旁邊,能做的幾件事。以前常跑遠途時總是挑不是旺季,機位較空時搶到後面,一人可坐一排時,當起飛後就可把中間把手一收,橫躺在那睡一覺,這些都是克難的方式!許多人以前都經歷過,甚至比這還差的環境都呆過。如今能坐頭等艙就絕不坐商務艙,更別談那經濟艙了。 當然也要看自己的體積大小身高,坐長途飛機是絕對不好受的!

所以看電影就讓人忘了些煩惱!雖然是個小瑩幕,要戴耳機,總是不錯的。航空公司選的片子大多不錯!我看了下簡介,Cheri有個很奇怪的主體,,看了也有一些感想記下來!

電影把我們帶回20世紀初的法國,紙醉金迷的有錢人,資産階級。女主角是高級交際花,比應召女又要高一級吧,都是和王公貴族來往.有趣的是她帶養了另一位同行的兒子教他各種高級的生活享受!品酒,禮儀,珠寶,古玩,藝術等上流社會的産物!當然也包含了情愛性事!腐敗的生活還真吸引我!

想到馬克思的時代,那可能只是一位學者以整個社會面來看這資本主義,俄國的托爾斯泰就不一樣了!他出生貴族,可以享用不盡榮華富貴!卻有這個憐憫之心,爲了收租的事和太太還會有些茅盾!金錢壘積了後就有利息,這事是有錢財就有的東西!,資本主義的世界用資本換取保酬是天經地義的,太多或者借的人還不出來就會有沖突!社會,共産,資本主義的糾纏幾百年了,迄今難說如何是好的!

不管他吧,片中的漂亮服飾,房子,美俊的人兒,氣派的餐飲,都是盡力的描繪出上層社會的享受!表面是有不同,可是感情世界是和一般人一樣的有喜怒哀樂!更好玩的是女的縱橫情場,靠別人對她的迷戀而壘積了財富!這個青春的侗體本來就該只是她人生路上的一碟小菜!可是當少男因爲錢或者他媽媽的刻意要拆散,要和一位繼承了大筆財富的少女結婚時,她心中不是味道!靠著她仍美好的一面,40一枝花,她很容易的再放縱情欲,石榴裙下永不乏追求者。

男孩也是,碰到一個比自己更嫩的女孩,女孩當然迷念於他,可是以女人的敏感知道他另有所屬!男孩真的是有那戀母的心態!爲了Michelle Pfeiffer,這位媽媽級大他20歲左右的情人, 茶不飲飯不吃的!這些情節像極了初戀的情人。如此這位久周旋于人,洞悉世事,老於世道的女士,和玩世不恭的花花公子就這樣的愛戀著!終於女的太自以爲是的空留回憶!是誰先脫離情網的牽挂呢?表面是一回事,肚子裏是啥大慨就只有自己知道!片尾加上個旁白說大戰發生了,一切都暗示著那繁華如夢,過眼雲煙,鏡花水月的一種人生。

片中也有一些老婦人跟著子女在社交場所出現!皺紋加上滄桑,對比於年青美麗。令人感受!我是近於耳順的時節了,這就是人生,不必只幻想這幻想那的太不真實就好!另外我好像忘了許多情節。我想也不必一定要先去追尋一下別的看法!原始的認識記在這後,以後讓我知道的再多些細節或別人的看法時候對比一下,那也是一種樂趣。想想爲何我的初步印象會是這樣呢?有沒其他的原因呢?。。。等等,也就不怪別人說的和我的不同!自己都會與時俱進啊!

 

 

Cheri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9/10/27 11:53 AM 回應 




性子急的人什麽都想快一點,尤其是有了主意感受,恨不得馬上就把想到的記錄下,否則靈感也許就沒了!確實是有這種事。創造發明是常常有一閃即逝的靈光!那些工夫下得深的,琢磨再琢磨的偉大作品也不少!端看你是那種形的吧!

我就是怕感想和靈感在泉湧而出時不想法留下時就沒了的人!我又想法特多!因此介意每個不能記下的話真會累死.也沒那麽多時間立刻寫寫記記,漏了就漏了吧!也試著在多日後來追憶下當時的感想!要排一個優先秩序。有想法時可能沒時間,就在腦中消化下,想法子再重現!

我這次旅遊是充滿了想法,沒法說說會很苦惱的!我很快的列一個大綱,再一一追蹤寫下來,结果是像一篇篇的流水帳!這和展示什麽寶是差不多的!一下擠了太多的行程,把感想夾在其中時有人就看不到,不願意看了!旅遊記寫完了就回想飛機上看到的好片子,10多天前看的,考考自己的腦袋,不揣淺陋的發表與大家分享吧!

我當時看完就很震動,思潮洶湧的有話要說!第一部是***是姐姐的守護者My sister’s keeper, 劇作是非常的吸引我的!我想一般人也必會感動!若有小孩要控告他親生的父母,那不一定是新聞了?我們一定會想知道爲何?有沒八卦的事?影劇界這種消息不少, Drew  Barrymoor, Linsay Lohan ,Macaulay Culkin等不是就因父母事常上法院。還有隱忍下來,人人皆爲他報不平的MJ,子女父母不合的更是一大堆,上到法院的就是新聞了!普通人幹這事偶而也有!
一般說來我們以爲血親還有啥可告的?大多數是金錢的糾葛!在歐美,成年的兒女是和父母同等,獨立的個體,可以不聽不理別人的話!沒有一定要去奉養長輩的事!也沒有一定要分財産給兒女的義務!未成年就要受監護人的養育管教!但是,當別人覺得監護人不盡責時,法律途徑就是改變的方法了。這別人包括社工人士,任何無聊要興訟的人。當然子女也可能在內!

而劇中這個告發自己父母的原因表面看來只是要爭她的身體自主權!可憐的小女孩,她的出生就是爲了救她那有疾病的姐姐!試管嬰兒式的出生,從小,她的血,骨髓,幹細胞。。。等就是要在姐姐病危時救命。現實社會中是有這種父母!長到10歲左右的她,雖也享有許多天倫之愛,和姐,哥,爸爸,媽媽相處得都很好!這次,要將她的一顆腎捐給姐姐,而姐姐也是處在一個萬念俱灰的心境,於是就展開這動人的情節!

小女孩按照廣告,找了一位打扮得體面,原本以爲一定是個空心大老倌的律師來代理訴訟!媽媽本來就是律師,因爲大女兒,在家做全職主婦!因爲這女兒帶走了他們全家的觀心,連兒子的自閉問題也因而浮現,又多花了許多功夫,真是禍不單行!好不容易將兒子輔導好,這小女兒又來添亂!媽媽火大了自己來辯護!開始一段深刻的法庭審判!

女法官也有一段故實,她的年青女兒意外死亡,沈寂了幾年一複出就碰到這個小女生爭自主權的案子!我都以爲主觀上她是偏向小女生的!
那位電視上常做廣告的大律師不是繡花枕頭!他也有深刻的原因接這像是沒勝算的案子!不是爲出名!身體自主權是永遠充滿意識形態的題目!他傾全力去爭,盡其自我,在所不惜!

女孩的媽是很重要的角色,她是主觀超強的,不計自我犧牲的要把所愛的人都給照顧好!也沒注意別的可能性!這種人由高大的Cameron Diaz演是有這型,大衆的集體印像是選角色人的慧眼!長得報歉的人很少有機會作主角!亞洲演員在好萊塢也是機會有限的!
於是這家生爲救火員的先生也努力的配合,一起犧牲!可是他更有體貼心,想要子女快樂的觀念是一致的,但是有這麽多衍生的不同!忍忍後在最後關頭終於和太太在讓小孩去海邊的事吵了一大架!蠻好的效果!

生病的大女兒愛所有她的親人,甞盡了苦果,但仍樂觀的生活!作的剪貼簿真好!可是上天就給她這麽多時間,還要害親愛的妹妹受罪!於心何忍!在醫院認識的同病相憐的男友又刹然離去,多悲啊!她再也不想像個機器一樣,零件壞了就換!何況天上可能有她的男友等她啦!她又不想自殺讓父母傷心!於是叫親愛的妹妹去提出告訴,去延遲動手術的時間!糾纏不清時,是她的弟弟忍耐不住在法庭上表白的,真相大白後,我有說不出的五味雜陳!當然不是甚麽了不起的劇情,我是有給他猜到,可是這種許許多多的兩難,造成的人生喜怒哀樂可是我的最愛!

終於女孩死在愛他的家人關懷中!塵土再歸於塵土!受苦中得到了許多愛和歡樂也算是平衡的人生吧!人生生不息,活著的妹妹,弟弟,爸爸媽媽都在減少了這個甜蜜的負擔後,更有發揮,更能造福於社會,人群!人生來到世上走一遭,原來都是有其目的,或者若是沒有但是讓別人因而有了人生的意義,您怎能不常心存感謝,多幫世人,也歡樂對己呢!

 

My Sister\'s Keeper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9/10/23 02:35 PM 回應 


 

剛剛看了一老的 04 年的電視劇,。。五月槐花香。。。, 又被其中的情節感動!本來是這的泰順電視播映的,看不過癮後從網上找來陸續的看完!頗有感受的!

追溯自己為何如此多愁善感? 其實是被全劇談的主題 --- 造化弄人,短暫的甜蜜和無窮的奈何!就是因為歡樂何其短,才會回憶起來算浪漫!擺擺姿態照個相,做首有景色的歌曲!看到的人當然感到浪漫!再長也不過幾小時,一堆歌曲幾分鐘就沒了吧!真的長長久久日子反而稱不上!公主和王子在結婚戀愛時人的感覺是一種浪漫,過日子時鮮沒坑坑疤疤的!要曉得一天約 16 小時的活動,沒有幾小時是精彩的!

劇中的佟奉全一生都在找人!心死了不知多少次!韌性但無奈的挨過一關又一關!幸好有對古玩字畫等我們老祖宗遺留的藝品文物有愛好,避免了大多數心死人的結局!只求苟活的範五爺就受不了再一次的落魄,逃不過宿命!心壞的藍掌櫃靠著機靈斗爭,常佔上風!不上道的小角如王財,索利,錄大人等等就只是大時代的小水花,都是水泡浪花的世人你我,就是稍稍多了一點良心!誰說人全部會心死的了?

女角中的小丫頭片子莫荷奮力的推翻了命運的珈鎖,也是心死後的一種福報!只是那推動力是。。難堪。。倆個字!她若不離開,佟絕對會對她好!可是就只有小資似的過日子,遭遇不幸陷害是可能!雖沒了真愛,避免了苛坎的日子!找到另一種心安,日子還是要過的!那位有錢無命的茹二奶奶就盡是悲哀!財色被騙外,大了個肚子才影響到佟先生的一切!終於有個好日子過時又被破壞!造孽啊!倒是忠僕馮媽,穿針引線的,一句走到那算到哪,算到了佟奉全!是不可缺的一個人物,因此劇情有了個圓滿!

故事大意不必多訴,以賣古董所牽涉到的明爭暗斗,造假忽弄,加上奸壞小人的謀害,愛護老祖宗文物的心,沒一個人是完美的琉璃廠,能忽悠人是高招!冤來恩去的描速著有好心但也會報怨的佟掌櫃浮浮沉沉!這種小資似的愛和那堅毅實在的莫荷成了對比!劇的年代歷史都兜不攏,硬是把解放窮人,愛護祖宗遺產的事扯進來,好像沒人知道革命路上更大更狠的過去 ! 。。這些小瑕疵也不消抵編劇想要表達的看法!整體是好的啦!

能專心的愛一個人嗎?這也是戲要探討的重點!劇中講得很有意思!男的好像是佔了優勢,其實是有情的才易在世俗的看法中居於劣勢!就算是曾經有了親密關系也一樣!現實生活中的例子已經不可數,酒後吐言的男朋友訴說曾打了數次胎的女友投入別人懷抱時的徨!徘徊在她出現的地方招到的白眼。這種絕決態度可以解釋是心被傷,死了!男的不解的是,那時她對我這麼好,我又沒作啥,(沒別的女人,為了家人,朋友事誤了你的一些小事。。。等等)你一下就全變了。人變了,就沒法回到從前!男的大多好心,會忍一些!更常有。。。你是我的人了,我不可能不照顧你。。。的想法!劇中莫荷發現又愛上另一個人時,自己都不好受,我怎能這樣呢?於是委身於佟,覺得踏實點。。。這段,在現實中常是男的千方百計想有的,如此,失去了才不傷心!總有點阿 Q 的勝利!她該是男的性子,只看外面的難堪,不想男的對她的真心!佟兄便是陰柔女人了!是是非非,有緣沒分的成了交叉線愈來愈遠!

人若是忠實的面對自己,一定會有莫荷的嘆息,愈好看,愈有才,愈貼人心的,愈會有這機會!連專注一心的佟也沒法,加上環境的作弄!只好忘了下落不明的愛人,勉強的和茹奶奶在一起!機緣到了成為真夫妻!這一幕像極了 1949 年時的一堆妻離子散的故事,他們 1987 年近 40 年後才可能重逢!那些再嫁娶有另外一半的,就沒有獨守抱一的那麼有情嗎?最好是不要有那試探!動亂,有時也會促成張愛玲筆下的傾城之戀的緣分!大多是不完美的,真的人生是有多悲啊!

大愛愛人的往往會被這情愛糾纏不清!是對是錯,本是個人的福分禍害!無奈社會定了套,說這是低下的行為!若再有男女親密的關系時,許多人嗜血的攻擊蹋伐!那確實是人本性中不好的部分,可是也不是會亡國滅種的大錯!就自己去受吧,何必大吹大鑼的以為可殺?一位長輩說過,你要煩一天,就請個客,煩一月,就搬個家,煩一輩子,就討兩個老婆。。不必法律罰他,人生老早給他定了!

亂世藏黃金,太平收古董!道盡了我們苦難先人的經驗話及實際認命!這古玩一行如今幾乎成了騙子的同義詞!豁達的人戲說若不交學費怎麼會精的?身邊朋友的故事就說不完了!有雞血石打開作印鑒時才知道中間是粉聚的。號稱祖傳鐵盔馬甲是做出的,銀元大洋是現代貨。。。。等等不一而足!最離譜的是在洛城有人以幫人造屋時發現老中辛苦留下,準備帶給在中國的子孫享用的金子!當事人還假裝不識字,要你讀給他听那附在內的信呢!再切一小塊叫你拿去鑒定!真是黃金哦!接下來的把戲不言可知!我那大條的友人還在夏威夷超市和他們見了面!終沒弄成!隔不多久就上了,還是有人上了當!。。。。對照這戲里佟奉全作的古畫,古尊,修復缺腳的小鼎,無一不可,謀大利的手藝,真神啊!電視上的鑒寶節目有個就是那飾演藍掌櫃的王剛主持的!眼力的訓練真是難啊!

最後的感想是這些連續劇都很長! 34 集要花 30 多個小時去看!比起劇中跨越的 4 , 50 年還是短很多!但還是把你的正事可能擔誤了!讀書有速讀,記事有速記,我們就發明一個速觀的玩意來應對,不過若喜歡了,回頭再看可能更花時間,不過那是你想看享受的,感覺不同!好的時間管理下我們可以多做好多有趣的事,就算發呆,也是蠻不錯的啦!

五月槐花香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9/10/03 03:08 PM 回應 


一路順風。
有空常來。

02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9/09/17 04:11 PM 回應 



I will be leaving for Rome tomorrow.

Many of you remember the 1994 movie "Il Postino".
Its theme of course is most unforgettable-
www.youtube.com/watch

"The Postman" Massimo Troisi died on June 4, 1994 in Rome- 12 hours after the movie was finished.  He had prior heart problems and he finished the movie anyway.  It was 15 years ago.  Time flies.

The arrangement of the theme by John Williams of the Boston Pop and violin by Itzhak Perlman was also very nice-
www.youtube.com/watch

here it is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9/09/17 04:01 PM 回應 



NTU77 class probably remembers Jim Croce.
This weekend will mark the 36th anniversary of his death on 9/20/73 at the young age of 30 years old.
en.wikipedia.org/wiki/Jim_Croce

Here is one of his best song in 1973-
www.youtube.com/watch
He died a few months after this MV was shot...

I also like this very much- www.youtube.com/watch
Beautiful lyrics and music.

here it is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9/09/17 10:49 AM 回應 



In 1996 we lost two great singers.

Israel Kamakawiwo'ole of Hawaii at 38-
http://en.wikipedia.org/wiki/Israel_Kamakawiwo'ole

and

Eva Cassidy from Maryland at 33-
en.wikipedia.org/wiki/Eva_cassidy

They both sang Over The Rainbow which were considered two of the finest renditions ever.
www.youtube.com/watch
www.youtube.com/watch

here it is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9/09/17 10:05 AM 回應 


感謝。

工作人員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9/09/17 09:45 AM 回應 



In a week or so and it will be 3 years since Jan Werner 
died at the young age of 30.
en.wikipedia.org/wiki/Jan_Werner_Danielsen

Here he sang Nella Fantasia (lyric'ed theme of the 1986 movie The Mission.
www.youtube.com/watch

here it is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9/09/17 09:45 AM 回應 




Mary Travers died today.
news.yahoo.com/s/ap/20090917/ap_on_en_mu/us_obit_mary_travers

There you go-
www.youtube.com/watch

here it is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9/09/17 09:38 AM 回應 

第一頁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最末頁

如何製作超連接:
Hightlight 網址,點滑鼠右鍵,點『複製』,點上面那排圖形中介於ABC與笑臉間的球(從最右邊數來第4個),在URL下面的長條框中填入被highlighted的網址,點『貼上』,點『確定』,網址變色,表示超連結完成。

Crystal Lee Sutton died yesterday-http://news.yahoo.com/s/ap/20090914/ap_on_re_us/us_obit_norma_rae_inspiration
Here is Norma Rae's theme sony by Barbara Dickson...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d2ABDqE3s8

It is almost a year since Guillaume Depardieu died at the young age of 37.He was only 20 when he appeared in the 1991 Tous Les Matins du Monde-http://www.youtube.com/watch?v=MoXrMOsnRVo&feature=relatedhttp://www.youtube.com/watch?v=7Rg_Tt6CIz4&feature=related 

一人做事,大家省事,請行行好。

挑剔的北一女校友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9/09/16 01:46 PM 回應 


Crystal Lee Sutton died yesterday-http://news.yahoo.com/s/ap/20090914/ap_on_re_us/us_obit_norma_rae_inspirationHere is Norma Rae's theme sony by Barbara Dickson...http://www.youtube.com/watch?v=sd2ABDqE3s8

here it is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9/09/16 09:52 AM 回應 


It is almost a year since Guillaume Depardieu died at the young age of 37.He was only 20 when he appeared in the 1991 Tous Les Matins du Monde-http://www.youtube.com/watch?v=MoXrMOsnRVo&feature=relatedhttp://www.youtube.com/watch?v=7Rg_Tt6CIz4&feature=related

here it is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9/09/15 01:48 PM 回應 



http://www.worldjournal.com/pages/full_entertainment/push?article-%E5%8F%B2%E8%A9%A9%E5%A4%A7%E7%89%87+%E7%95%AB%E9%9D%A2%E7%BE%8E%E5%8A%87%E6%83%85%E7%88%9B%EF%BC%9F%20&id=3526928-%E5%8F%B2%E8%A9%A9%E5%A4%A7%E7%89%87+%E7%95%AB%E9%9D%A2%E7%BE%8E%E5%8A%87%E6%83%85%E7%88%9B%EF%BC%9F&instance=ent_bull

大陸名嘴崔永元當時指出,「中國的導演越來越多地為外國市場拍電影,比如《無極》,就『無聊至極』。」他認為《無極》是一部最典型的走好萊塢電影的路線,認為眾多國家的影星就是票房的保障,很可笑。他甚至開玩笑說:《無極》改一個名,可能好一點,叫《彩色喜劇片》,大家看了以後就沒有那麼多的爆笑了。」」 港星黃秋生表示:「我是在飛機上看的,看了15分鐘就看不下去了,簡直就是神經病。張東健跑了十分鐘,我都不知道他在跑什麼,太恐怖了,每個人的台詞也怪腔怪調的,不是爛得簡單,是爛得不能形容,簡直就是一部怪片。」



無聊至極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9/09/05 12:14 AM 回應 




 

我是個很沒定力型的人,沒有太多人事讓我非絕交,非做與不做才行!看電影也是一樣。隨興而看!若有友人推薦,有空時總會找來看看,和朋友間接的溝通!

 年青時,看電影是找熱鬧的一群人,台北街頭一站,逛商店,看人來人往的景色,燈紅酒綠,亮麗佳人是重點,去電影院只是其中一道小菜。懈懈腿用的,還有是某種交朋友的手段,大多人不會反對看電影的邀約,黑黑的地方,暇思可真多!

 等到資訊發達後,不必去電影院看時,看他的次數反而增多了,只是走馬看花,很難深入!目前更老時,又有朋友聳恿去寫寫感想,自己也愈來愈有興趣,如何選片就成了小難題了!還是一貫的隨緣而看而寫!但是友人一交待,我就把他當一回事辦!現在,這部入殓者是一位大我10多歲的老哥說好的,外頭也是廣受好評的片子,別的約都完成了!該看這一部想來是有點壓力談死的片子了,那麽這一輪的交流才就告一段落!

 前幾天每天去Red Boxes看有這片子出租沒,可能是時過境遷吧,沒有!想到那些小朋友從來不花錢的大看電影,影集的網站,找到時有是有,沒聯接對,不能看!終於再再搜尋,有個網分4部份供人欣賞!找到這部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 Departures 的片子,解決了問題,可以陸陸續續的看完!下一步就是好好觀賞,當然,觀賞完我甚有意見!費了些筆墨就試著描繪下,與友共論了!

 最讓我動心的其實並不是入殓的事。片中講了好些場面,確實感人!有大齡的祖字輩父字輩的逝世,有年青的乘機車不幸早夭的,有天主教的小童,有性向不合社會期望而自殺的,也有中老年猝逝的女士,當他們都受到細心的淨身,化妝後,他目擊的人生百態,活像一本小說!其中有磻然覺悟原諒兒子但已晚的,有怨恨沖天而在靈堂衝突的!大多是悔恨的人,一到死別時,悲從心來!還有那力爭上遊的河魚,混雜著由上漂下的死魚,終歸是死,遊魚又爲何努力不懈呢?

 就看你如何認定你的人生了!萬物有時,君子自強不息!可是他從事的“賤業”,受到多少岐視?尤其他的太太以此暫時離開他!後來是因親身參與了一次他主持的入殓才沒反對!可是別的人呢?他心安理得是好,世人爲何仍常存這觀念?因爲這電影有名了,應當會消除不少偏見吧!另外我狂想,人若再活過來,不知是否一定幸福?可能又有別的衝突了,生生不息,所以我們該去修去淨化自己,能更上一層樓總是好的!

 最終是他送遺棄了他30年的父親一程,這也是愛恨交雜的一幕,在妻子,同事的幫忙下,他掙扎的去了!雖然他父親不管他及他母親,可是流浪的人依稀是掂記著他兒子的!也許是悔,也許是沒臉,我們不知他的父親是如何想的,但導演留下一堆可以想象的空間!這是頗獲我喜歡,可以發揮亂想的心思。

 對我最重要的卻是他回到老家,他成長的地方,那母親多年來守在那,遊子爲了更好的生活離開了的地方!若不是失業,他大概也不會回來!那開了50年泡湯浴室的老婦,堅持用木材燒熱水,給老舊的,不適應新的東西的鄉人一個地方!新舊的不合,被婉轉的道來!主角他幸好有一位好太太,了解他的,縱容他的,引導他的!她也脫不了世俗的眼光看這入殓師的行業!可是一旦先生找到安命的所在,她是支持,鼓勵的!我們這些海外遊子,爲了生活忙碌,不可能回到那麽溫馨如童話一般的過去,由電影中,小說中,吸收下養分吧!

 其實我也面臨過好幾位親人的逝世,沒有像日本人如此的注重。泰半是有殯儀館的化妝師化好入棺供我們瞻仰遺容,入殓時只有一二位親人在場,都是做女兒的主導一切!沒有特別的典禮,全家參加的淨身換衣的儀式!其實連繞棺告別都很不適應,最後的一面大部分不是很好的記憶!如果像片中的诩诩如生的安詳,那一定是要狠狠的把我親愛的人記入腦海!

 好了,我的思緒一下難停!不論怎樣,人的尊嚴是不可取代的!死,是人人必經的道路!配上優美的大提琴音樂。您可深思,可停格在某些對你重要的場面上!這是部不錯的片子!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 Departures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9/09/03 11:50 AM 回應 



Comedian Harmonists
http://v.youku.com/v_playlist/f977891o9p0.html

Great Movie

here it is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9/09/01 05:26 AM 回應 



Auf Wiedersen
http://cn.last.fm/music/Comedian+Harmonists/_/Auf+Wiedersehen%2C+My+Dear

from 
Comedian Harmonists (1997)
http://www.imdb.cn/title/tt0128133

Friend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9/08/31 01:40 PM 回應 



黃昏清兵衛
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857232/

Friend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9/08/31 01:27 PM 回應 


滿城盡帶黃金甲 --   

除了場面大, 其餘的乏善可陳.  演員如周潤發,鞏俐, 周杰倫 等的演技实在不行.

732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9/08/04 01:15 PM 回應 


国片不清楚,洋片据小洋人说没啥特别的,今年不好!HarryPotter当然可以,另一部UP动画的也可,那部TRANSFORMER很DUMB, ICEAGE III 没看,该不错!

NYU意见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9/08/04 11:59 AM 回應 


暑假 有沒有老少諧宜的家庭電影 ﹖

想知道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9/08/04 07:11 AM 回應 


這個暑介紹假還有什麼好電影﹖

請介紹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9/08/04 06:57 AM 回應 


How about 鞏俐?

question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9/08/04 03:14 AM 回應 


張藝謀-  好大喜功,花拳秀腿- in my opinion.

2 Cents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9/08/03 11:52 PM 回應 



In his “review” on the movie “滿城盡帶黃金甲” (he called it “滿城盡是黃金屎”), 張系國 said “台北滿城盡是黃金屎﹐害我上當去看﹐看完只能像被綁上刑場的忠臣﹐嘴裡仍然罵不絕口﹕大爛片﹗大爛片﹗我對張藝謀越來越失望。周潤發和鞏俐都演得不錯﹐可惜被導演糟蹋掉了﹗臨上飛機﹐仍然忍不住罵幾句。罷了罷了”  

Indeed, 葛優 is a great actor.  可惜被“非誠勿擾”導演糟蹋掉了.

Total Waste of Time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9/08/03 11:39 PM 回應 


葛優(1957年4月19日-),中國著名電影演員,電視劇演員,與姜文,陳佩斯被認為是當代中國內地最具代表性以及影響力的實力派藝人。籍貫河北饒陽,出生於北京。
葛憂的占星命盤一看就知,最重要的特徵是太陽在白羊座28度,冥王星則是在獅子座28度,兩者正好是120度角吉相,當有行星運行到射手座28度時,乃必發之命!
葛優的成長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在中學畢業後,他來到北京郊區插隊養豬。25歲的時候,他進入了全國總工會文工團,成為一名話劇演員。1984年(海王星於該年運行到射手座28度),他很偶然地在《盛夏和他的未婚妻》中扮演了一個小角色,開始了他的電影演藝生涯。
真正使葛優成名的是1988年(天王星於該年運行到射手座28度)由王朔的同名小說改編的影片《頑主》,他的外形與表演風格都符合王朔筆下的幽默小人物的特點,因此,他首次獲得了金雞獎最佳男演員獎的提名。

kurich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9/08/03 11:33 AM 回應 


上回只說了一半, 就被有學問的人搧了兩巴掌, 痛不算很痛, 但到現在還沒弄明白為什麼要罵馮小剛的電影「天下無賊」? 

偶就是喜歡葛優, 尤其喜歡他窮謅文的德性; 看葛優的戲, 光那幾段京白就值票價.

「霸王別姬」裡他演的戲霸袁四爺, 喝鱉血與送翎子的橋段, 都配上了獨家的口技; 更別提他摘花與大去之時. 任誰也看得出不是每位北京老演員都有這火候.

「活著」那戲中葛優由大富演到赤貧, 口氣亦隨著身份而轉, 賭場裡提筆在帳本上簽名時的德性, 由那句枱辭「這字倒練得大有進步」, 以及「我就是不明白, 這三院房怎麼只剩下一院了呢? 沒老王八蛋, 這小王八蛋要打哪兒來」; 等文革後那院房被大火燒了三天三夜, 他忙著劃清界線說: 「那不是我的, 是反動派的木頭」; 聽到槍斃龍老板尿褲子時, 他跑回家說道:「斃了, 五槍, 打得死死的」. 全都是好戲. 

「天下無賊」裡, 同樣有好段子.

「我本將心向明月, 無奈明月照溝渠」,是葛優所飾黎叔本於愛才惜才的唸白.

「按行裡的話講, 賊輸一眼, …你要輸了, 錢仍歸你, 但你人得歸我」.是賊老大要讓後進心服口服的手段. 

最近這格子裡賊影幢幢, 雖沒打算弄明白這賊是打哪兒來的? 格裡一大票人解釋也解釋了半天, 說明也說破了唇舌, 勸和勸到無趣, 勸回勸到反目, 還能說是「非誠」嗎?

可是, 這年頭還有幾個賊能稱雅或妙, 且願賭服輸呢?

葛優的好戲、好辭花錢還不一定看得到, 相對下此賊的歹戲爛辭是該作一了斷不可, 又豈能「勿擾」?

P.S.
古有名言: 內行看門道, 外行看熱鬧. 但上了年紀的人大多怕熱怕鬧. 陪小孩看戲他們高興就好, 談門道改從幕後比較容易.

 

海角郵差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9/08/03 10:28 AM 回應 


赤壁,我只看了上集,邊看邊罵,為甚麼這麼生氣呢,因為是陪19歲沒看過三國演義原著的兒子看,『三國演義根本就不是這樣寫的,王八蛋!』看完上集我總共罵了十幾次之多,所以為了不教壞小孩,只好拒絕看下集。孔明喜歡耍酷,喜歡賣弄。所以孔明那句『略懂』口頭禪,大概是我唯一欣賞編劇的地方。

kurich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9/08/03 08:53 AM 回應 


赤壁這部電影在08年可是風靡華人世界,如雷貫耳的名字,大卡司,鋪天蓋地的宣傳,搞神秘!這一切倒也沒有吸引我特別去觀賞!三國演義的故事從少就是熟息的掌故,以前白雪公主牌的泡泡糖裏面附帶卡片是我們當小孩時的重要玩樂的道具,記得有幾個號碼是絕世珍寶,總共100張牌的人物是知曉得倒背如流,比書本上的知識好玩多了!卡片背後是人物簡介,也增長了國學知識!迄今沒有看到有運用這種原理去鼓勵小孩讀書的好教學方法!

就是因爲太熟了,赤壁之戰不就是那麽回事嗎?直到朋友推薦,本來是要在他給的網站上看的,一時失了聯接,外面市場上5元就可以買到DVD,周末就去買來,好好看看,也是一種朋友間交往的一環以及話題,有共同的事可說可談,蠻好的!

當我准備放映碟片時,首先就嚇了一跳,2集呢,快5小時的放映時間,正好剛剛看完姚明的藍球賽,他有點膝蓋受傷,輸了,有點郁悶下就消耗消磨點時間吧,反正是周末!一放又有狀況,新機器不知怎的先放了下集,我想也沒關系吧,而且是種另類體驗!那有名的星際大戰影片系列不是也由後面放映到前面嗎?理論上每個單元也該是一個完整的情節,也就沒再去調整,直接看吧!如此將他看完!

首先,故事和我所知道的相差太多,適應不過來!再來,全片有夠暴力血腥的!明知道那些是假的,但是也夠嗆人的,情結又像小時候看的老美拍的2戰德軍片一樣,老打不死的美軍!也似西部牛仔紅番片,那高大挺拔的槍手,永遠以一敵百,毫髪無傷的全身而退!我是非常喜歡戰爭片的人,可是在這片裏,我沒有感受,像看個無厘頭的鬧片!接著是許多特寫鏡頭,2人對話場景,好像有一點哲理,仔細想下卻沒有什麽的東西!這些非常的多,加長了影片的長度,但沒有增加他的深度!蠻好笑的!

不知道他的超票房記錄都是欣賞那些東西?我努力的思考,確實有不錯的地方!第一,場面很壯觀!以前只有在西方片子中才看得到的大型古代戰爭場景重顯了!人多勢重,錦衣玉食,美女型男,戰馬盾矢,巨樓偉船,畫棟雕梁! 令人目不暇及!壯觀是很重要的娛樂因素!小時後看的古希腊羅馬片,如賓漢,埃及豔後。。。都不是如此?青少年最愛,劇情合宜時,成年人也愛!那時候科技還沒如此發達,真的要動員那麼多人,搭那麽多布景模型,很花錢的,一般人沒法想象,去電影院中享受享受多棒!

劇中除了耳熟能詳的劉備,孫權,曹操的你謀我詐故事,周瑜,諸葛亮的瑜亮情結,關公,張飛,趙子龍,甘甯的英勇,魯肅,蔣幹的瞞酣愚腐!加了的小喬的挺而舍身和曹操相会,孫權妹妹的細作遊嬉。能踢蹴鞠,傻不弄冬的佟大爲。更絕的是那泡茶的藝術,這是台灣因富裕而興起的――國技――,由飾演小喬的台灣名模林志玲表演茶藝,忽弄得張豐毅心神不甯,徒增笑料!我不是那麽吹毛求訿的一定要那麽真實度60%以上才行,娛樂嘛,三國演義不就是一堆渲染的因作者喜好而寫的情結,和真的史事記載如三國志有許多不同!由一個不真實的到令一個不真實也沒啥可說,電影吧和許多文藝事不都是人生的寫照,有真有假!我們也有自由去加些料,誰信誰不信,接受些或全不接受也非人所能控制!聊天說地罷了!

這類影片是所有的導演,制作人的絕大挑戰吧!能湊得了資金,請得起大牌有名的演員,多好的事!只有我們書生老九,不滿足于部分的成功,總會再想想如何能更好!市場賣座是另一個指標!發人之未思是我們該作的!一部沒有以搞笑爲主的大堆頭片子令人哈哈笑?加上打不死的大將,可憐的小兵丁,可愛的小馬,作者或多或少的宣揚了一些和平,無戰,壞人好人的信念!夾雜在嗜血濫殺,想顯現成各種古代陣仗的努力中。別人來做也不一定會更好,人生,不也是知易行難,做都做了,該往下一階段去看吧!

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國,女不看西廂,男不看紅樓。。。是俗話,怕啥啊?今天什麽都看得到,管不著! 有社會教育功能的大衆化娛樂可以更好一點!這部電影的對話,劇情一定可以大幅進步,那該有多好!同時不可否認他的場景,拍攝,剪接,等是到了世界的水准,小時看慣洋片的我終於可以自豪於兩岸三地的華人這方面的努力,希望以後更精進,不要落入爆發戶的心態――只要我有資源,大衆喜歡,有什麽不可作?學無止境的!!

赤壁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9/08/03 02:54 AM 回應 


和朋友交談,電影是很好的題材!也可能各人口味不一,引發爭論!這時涵養就很重要,而且該把爲何喜歡,爲何討厭說清楚,若只是一堆情緒的語言,再有修養的人也會不耐!當然有人以天下我孤行一人,地上誰獨 避萬衆,的心態處事待人,真的是不可取!傷人不利己何必!人有的能言善道,有的木呐少語!我們要看的是內涵存心!年青人會火爆直接!會推銷的人易掌握形態,引力導勢的抒發使人接受!談天說地已經比別的鬥爭輕鬆,比動不動要打要殺的軍事,政治的行動好多了!有上道的朋友是幸福的!只是人人都有罩門!那就是相知相惜的精義吧!

朋友推薦幾部片子,一直沒去觀賞!世上好東西太多了!人人都是挑最適合自己的去接觸!聊天時他們都喜歡,一部是Australia,一部是Revolutionary Road,一部是The Departures!今天心血來潮,因爲 小孩要去超市,問我要買甚麽或可租到99分的電影!我就問了他們,找找這3部片!兒子馬上說前兩部是濫片!他一付自以爲是的樣子!我是很信他的欣賞力,可是也不喜歡他那種不可一世的吊吊!我想是有代溝,不同年歲有不同的感受!已前爭的BABEL和Syriana 就是個例子!我因此更想看下這兩部片子,沒看過怎麽去判斷別人的說法?這只是對可以做到的,無害己的事採用的態度,自己體會!若因此耗時損人就別去好奇了!

他們幫我借到了Revolutionary Road,這是有名的。。鐵達利號。。電影同一男女主角演的另一部電影,怎麽會被小孩批的一文不值?(他沒有細說,只是搖頭表示不好),努力的看完,直接的感覺就是一部黑色的戲劇,把人生的困窘無力,瞄述得使人心頭有重擔一般!想到這是女同學所推薦的,一部使她很感動的片子。好奇下又從頭快看一遍,把字幕打開看看有沒甚麽可能漏掉的細節!雖有多一些領會,但還是第一印象占了主要思想看法! 

電影描寫一堆實際個性差得蠻遠的夫妻,處在1950年代吧,那個承平富裕的時代!他們過得是中産階級的日子,郊區有房,一兒一女,鄰居和善!過了30歲後的人總有些失落,尤其當太太的,想做演員但沒那天分!在家默默的操勞,帶孩子!起初,兩人互相愛慕,人人稱羨!日子像蜜糖一般!先生做個推銷辦公文員,實際而且知道自己要啥!非常愛太太,可是是以他的方式!太太多愁善感,又不努力追求,沒經濟能力又被教得那樣認命!只會抽根煙在那遐想!。。。倆人雖有好時光,但日子久了,不能控制脾氣!偶爾的提議到巴黎去尋夢,倆小高興得自我良好了一番!到處宣揚,但也被人識爲異類!

接下來的男方突然受到上司賞識!使他不願去做那近乎瘋狂的搬遷!不完美的他還在外有一位女伴,彌補替代他那冷感的太太(不是一直如此的,她是太失望自己先生,答應去巴黎卻做不到)!總是需要愛的太太在徬惶中也犯了出軌的錯,原來鄰居的先生是渴望她好久!愛戀他甚麽呢?肉體,靈魂,還是得不到的就是好?

如此荒謬絕倫的過的日子,還在街坊鄰居中被稱模範。好在導演沒有著墨在稚齡的小孩身上,只有慶祝男主人的生日時,在草地,遊戲場玩的數幕鏡頭!我看主要是諷刺無奈的人生,小孩無罪!

當鄰居的那位數學博士,被認爲有神經病的中年人做客這Wheeler家!他發言銳利,觀察細膩,敢說正常人不好說的事!和主角太太是同類的,只有不上道的他才把這夫妻倆的徴結道破!也惹火了男方!爆跳如雷!倒底誰是誰非呢?人還是找到同類才舒暢吧!

最後倆人大吵後,顯示了先生的無奈!奈何他愛這女的,是僅爲占有嗎?也不是!凡人的親情吧!女的逃脫不了那宿命!千變萬化的真使我失落!劇尾他早晨起來做早餐時我就毛骨聳然!果不其然,待先生上班後,她狠心的把胎兒墮掉真不忍心看!那位博士瘋子的一句話―――我很高興不是你肚子裏的小孩―――本來對常人也沒啥影響!偏偏聽的是一位脆弱的神經質女子!命也!

很悲的結局!愛不愛已不是重點!如何去愛,被愛才是人要去學的!直話傷人,又被社會束縛在那,人的精神心靈,不可忽視哪!

講這許多,但還是不適應劇中的沖突糾葛!人人都有那黑暗的一面!咀嚼人生,多寬容些!多自主些,也希望我們都不要遇到那些事!總之,沒有夠強的心臟,少看這種灰暗的小說,戲劇!雖然他們演的實在不錯!入木八分了!

剛才把DVD 內的一些漏網之魚看一遍!怪怪!這部片子的原著可是大大有名哦!又谷歌了下,原來還有這麽多學問!我看電影,做事不太先看別人的東西,如此試驗自己的心靈想法,然後會去參考下,也許很久以後有空再修正修正!這是我的嗜好!

我不多述那些高深的,做論文式的討論,一件事很明白,人是很苦的!再好的環境也有因此而受傷的人!50年代的,打過仗的父母教出的小孩成了嬉皮,80年的小孩又趨保守,講家庭價值的中西部Desperate Housewives 收視率特高!

沒人可告訴你要如何解決自己的心結!討論是好的,但別偷偷的丟石頭,摻沙子!自己是騙不了自己的!

愛情旅程/ Revolutionary Road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9/07/22 11:53 PM 回應 

第一頁 上一頁 6 7 8 9 10 下一頁 最末頁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112008122500168,00.html

>>…誰壟斷了歷史解釋權,誰就掌握了權力--而一場缺乏不同視野的歷史建構過程,將造就一個服膺於權力的霸權史觀。只不過,台灣似乎已悄然退出這場辯證很久了,最後一場戰爭電影《異域》,已是十七年前的事了。<< 

不知作者是否將「戰爭電影」的定義限制太嚴格了? 在不少人眼中, 以「終戰」為題材或背景的故事, 亦可以被放在廣義戰爭電影中探討; 於是前陣子在台灣賣座火熱的那部當然也屬於其一.

同樣的, 魏導真正用心的下一部「賽德克巴萊」更無法抽身於戰爭電影之外. 於是電影不僅是電影, 它是史觀與霸權之爭.

許教授一生堅決反戰, 且曾跨界書寫過《霚社事件真相》,批判與「終戰」史觀相應的論述, 並不意外; 可惜這種心境與旁觀「內戰」畢竟有點差距.   9999

看戲的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2/25 07:25 AM 回應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4635737.shtml

很長一段時間佔據這四年級部落格版面,談些與主流民意相背的心得, 試論海角X號這部電影, 而今藉聯合社論劃下句點. 失禮之處請包容見諒. 或許支持它的人可以借此文去明白懷疑者的憂心所在, 也希望當局者能善用民氣把握未來的方向. 

http://udn.com/NEWS/ENTERTAINMENT/ENT8/4633085.shtml

 >>因為出演話劇《西望長安》,葛優的人氣指數飆升,這不僅是因為其精湛的演技,也是因為其第一次和廣大媒體和觀眾零距離接觸,他謙和低調的態度為他贏得了不少讚揚。「演員這工作一幹好就出名兒了,人就容易腳離地了。人家有人敢狂,我可不,我就是演點兒戲,那麼多人幫著你,還狂什麼啊。」<< 

當年第一次看到他演霸王別姬中的「戲霸袁四爺」, 有點不能接受, 只因為他長得不夠霸氣; 可是再看幾遍後愈來愈覺得這角色還無人能出其右. 這也和用心或用耳有別.

影帝說的話竟如此謙虛, 讓我們再次感受到他成功絕非偶然; 也以此奉勸那些「敢狂」的人們在推銷自己時能稍收斂些, 想要上台演戲或唱戲, 最重要的是先得有隨時下台的心理準備; 戲霸袁四爺以批判段小樓台步數目而進入程蝶衣之心眼, 最後自己踏著零亂的台步走下人生. 這上台與下台豈能無戲? 

P.S. 無間道是部電影, 名角成群, 上網去查一下就知道.

看戲的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2/09 07:27 AM 回應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4628929.shtml 

馬:看海角X號 要從人性角度.
達賴訪台?王金平:應從宗教角度重新考量.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4629272.shtml 

看了今天的兩則新聞, 才恍然大悟, 看戲前是否作功課並不重要, 所選位子的「角度」才重要. 簡單說屁股要比大腦先顧好.

「人性」與「宗教」的"角度"究竟有什麼差別呢? 在四年級部落格裡, 宗教的正邪之辯難分難解, 這豈是人性的必然? 如果, 換成馬建議從宗教角度看海角X號? 而王金平建議從人性角度重新考量達賴訪台? 會差很多嗎? 總之, 任何話到了台灣政治人物的口中都會變味, 也就沒有必要細嚼慢嚥.

同樣是今天, 如約趕去國父紀念館觀賞2008全國原住民族青少年及兒童母語歌舞劇競賽的總決賽. 會場意外出現一位神秘佳賓, 她放棄第一排正中而選擇一個中後段幾乎可以俯看全場的位子.

如果我們父女倆認命的話,就會發現自己離她不遠, 可惜我寧可在空蕩蕩的貴賓保留區裡找個能讓女兒享受臨場感的位子, 距離雖克服了,但有四分之一的舞台被電視牆擋住, 所以必須三不五時在電視幕上找回所漏掉的鏡頭.

這才發現酷酷嫂掌握「角度」的睿智, 令人回味再三.

看戲的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2/04 08:27 PM 回應 


看戲的說的戲比一些不適任的演員演得還好。

戲迷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2/03 08:35 AM 回應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1+112008120300120,00.html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1+112008120300119,00.html

雖不應多談,但總覺得事情該作完個段落才能收手; 就好比頭不能只洗一半. 

說起洗頭, 這兩天的國內新聞始終圍繞著酷愛三宅一生之邱某人的長髮打轉, 不妨將這原本風馬牛的兩件事硬湊成一齣大戲來看唄.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112008120300144,00.html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112008120300154,00.html 

小時候唸書好像記得「自由以不妨礙他人之自由為原則」, 所以「黨員、軍警與學生不可享受完全的自由」; 換句話說, 人權是否也該有類似的但書呢? 

某些人因為嚴重傷害到他人的自由或人權, 所以被暫時限制或剥奪了其自由與人權; 這麼作的前題是為了保障大多數人的基本權利, 人權僅是其中之一; 當多數人的生存權都已成為奢求時, 邱某頂上飄逸的長髮還能算得上是大問題嗎? 

「髮禁」是我們這一代人的遺憾, 但如果將髮禁無限上綱是否也算是濫用了自由的定義? 自由或人權難道不需相對的付出代價? 當某些人因其身份而享受豐厚供養的同時, 又如何勸服那些揮汗流淚耕耘的儍子們堅守崗位呢? 

同樣地, 十三億中國人在好不容易擺脫赤貧追求小康理想之際, 社會安定與尊重少數間的取捨是否也有其不得不的難處呢?

少看一場電影損失不大, 但堅持了幾十年的信念一但被顛覆, 其後果無法預料. 

如果, 牢獄之中的日子可以在人權的幌子下盡情吃香喝辣, 還有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會下不了手呢? 同樣地, 十三億人所堅持的不論是左或右的理念, 若失去了準繩世人又豈能安心生活呢?

看戲的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2/03 07:17 AM 回應 


剛出爐的網上新聞, 聯合與民視的報導取捨迥異,一點也不令人意外.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1201/2/1ada7.html

>>中共高層認為,在大陸播映此片,有可能造成民族情緒高漲,致使兩岸民眾看法對立,並不利於目前兩岸和緩氣氛。但也估計到,一旦緊急喊停,有可能造成很大影響。<<

這樣說應非杞人憂天,幽默、喜感或笑點都與生活的經驗與長久以來的信念有關,也就很難存在「普世的價值或標準」,好萊塢作不到的事台灣更不可能作到。

與其指責中國人無法和台灣人或日本人笑成一氣,不如反省並試著瞭解戰爭的陰影究竟需要多久才能清除;台灣人與中國人的差異無幾,但台獨信徒和住在台灣卻不認同那信念的人們距離極大;最主要的分際在於對「二戰」的觀點。

雖有人也曾擴大解釋海角骨子裡亦是一部「反戰電影」,因為它怨尤一場事不關己的戰爭拆散了一對戀人。但坦白說這論述太牽強了,多數人看到的是依戀遠重於抗拒一場「如果能贏就好」的戰爭,而持「終戰論」的台獨信徒們也一直念念不忘曾經擁有過「該贏而未贏」的信念,並將這信念遺贈給他們的子孫們。 

該耽心的是,在今日中國民族主義高漲之際,有不少輕狂者也同樣抱持著對下一場戰爭「能贏就好」的痴想;當他們必須面對「終戰論」時,觀影後是否會被勾起「對立」的看法?高層是否該預防呢?

佳兵不祥,知戰者反戰;僅以此而論,台灣人或中國人的反戰觀念之不足是不相上下的;為什麼不能攜手並進一同學習呢? 果真如此,新浪就不必封殺海角與七號這四個關鍵字了

看戲的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2/01 07:21 PM 回應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3+112008112300115,00.html 

>>當陳水扁總統任內,游錫堃擔任行政院長,因選舉選票考量,才讓「太魯閣」倉促正名,原本的親兄弟,因政治因素,被迫分家。<< 

這話聽在綠色信徒的耳中不痛不癢,因為它們相信「分就是美」,因為在分裂與衝突中綠色才能獲利。唯利是圖者好鬥而無勇,甚至於連和稱他們為「土匪」稱自己是「義民」的人也不敢明目張膽地切割;最後就只好拐彎抹角地在原住民議題上「試驗」或「實踐」虛幻的獨立主張,一魚兩吃也稍解意淫的緊張壓力。

而今「台獨」變成A錢、洗錢的代號,無辜的台灣原住民卻被這政治詐騙集團搞得離所該追求的理想愈來愈遠。當年大力主張太魯閣族獨立有理的,托阿扁之福如今高坐在東華大學民族學院院長的寶座上,還三不五時地發表一些綠色偏見,最近更無中生有地指責原民電視台封殺異議份子。作賊的大喊捉賊,以為人們會忘記他當年封殺學界阻止民進黨玩原住民族群牌的忠告,更以行政力去分裂原住民認同的罪行?

而今,被阿扁與游錫堃硬指為太魯閣族的人,要求重回賽德克認同;是不是等同於硬被他們逼著要喊愛台灣卻不准認同中華文化的人一樣,唯有以行動來回敬它們一巴掌,駡聲:「我仍愛我的母文化,你去愛你的台灣唄」。

「賽德克巴萊」,希望不要辜負了東賽德克同胞們的期盼,當年的太魯閣戰役讓佐久間左馬太重傷且悔不當初,後來的霧社事件更重創日本殖民論述的正當性;「櫻社」的那一小部份人,千萬不要一錯再錯。

當一位「真正的人」不難,只要站在自己的土地上無愧於祖靈即可,當年的貪憎痴與今日之貪憎痴只會將你們推離祖靈愈來愈遠。

看戲的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1/23 02:27 PM 回應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112008112200108,00.html

>>辜顯榮,的確因為協助日本政府統治台灣,而獲得不少利益,但若要說他為己而危害台灣人則有失公平。面對當時反對力量的代表「台灣文化協會」,辜顯榮當然發表言論捍衛自己的立場,他認為惟具官職者,始有資格賣國。昔為清朝子民,今為日民,皆非其所能選擇,而「既成為日本國民就要對日本盡忠,我豈會為自己榮華富貴而不顧三百六十萬台灣同胞?」

辜過世後,日本人稱許他是「真正」的日本人。強調「真正」,透顯的正是背後的政治暴力與個人生存的無奈感。

     辜這樣的人卻對殖民政府要求台灣人在衣食住行同化的政策不以為然;他在總督府評議會上,也強烈反對日本長子繼承制度實施於台灣,主張維持漢文化的諸子均分制度。這些對話與言論,均有助於理解當時台灣人的「國家」與 「民族」的形成。究竟是哪些力量參與了這些過程?並非只有在政治上,「激烈的反抗」才叫做台灣主體性的形成。<< 

  一直不能明白激進台獨論述中的邏輯,既要求台灣在地的「主體意識」,又不願割捨與在地意識衝突的「殖民論述」,更不願接受漢字文化的「中心思想」。卻祈望以口語式的草根論述來推翻數千年來的文字思維;建構一套紅衛兵、義和團或太天國式的革命。以至於「殺氣騰騰」唯恐找不到割喉拼命的對象。

  由辜振甫再回溯到辜顯榮,我們不難看到同樣的邏輯;但在辜寬敏身上卻只嗅到「憎恨」之氣,何以至之?難道這也與「日本長子繼承制度」背後的邏輯有關嗎?

P.S.

借用了一下「中心思想」, 只是深覺這四個字對十多歲的孩子而言太沈重了, 循規蹈矩是否就稱得上有中心思想? 而反之則否? 辜顯榮若沒有中心思想, 又怎能始終如一呢? 他所追求的又何止於「世俗的慾望」呢? 這樣的「不平」會太過份嗎?

看戲的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1/22 08:14 AM 回應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3+112008112100266,00.html

 >>國片《1895》描述客家人抗日之「乙未之役」,將苗栗秀才吳湯興塑造成抗日英雄,但根據國史館台灣文獻館的研究,吳湯興的部下劫殺廣東籍傭兵「河南勇」的人數,恐遠多於日軍;吳湯興非出身軍旅,誤判日軍實力,屬下又各懷鬼胎,覬覦軍餉,殺了同胞,他是典型的悲劇英雄。<<

客家大戲在前不久也推出舞台劇「乙未丹心-吳湯興」,在公視客家電視台播放及台灣各地客家庄內巡迴公演,因為是多年來少見的佳作,當然也獲得廣大的迴響與好評,而今是否要根據「國史館」的報告而再度改編並向觀眾道歉?

面對「義民」一辭,有志建國的福佬沙文主義者難免「鬱卒」,但基於統戰原則目前又很難明講,阿輝與阿扁更含糊其先祖之身份,尷尬地在每年義民廟祭典中上香「褒忠」,也就難怪不能要求國史館為朱一貴「正名」。同一批人居然有臉在吳湯興的故事中挖掘真相,這部台灣國史又要我們如何去讀呢? 

>>林文龍說,劇作家為了讓劇情更有張力,難免偏離了史實,但史學家,必須有幾分證據,講幾分話。<< 

話似說得漂亮,但過去的八年或十多年間,國史等同於台史,國史館致力於日治時期案例的平反遠多於清朝正史的整理,是不是政治正確下的必然?數字會說話,可惜它無法改變史觀。但很吊詭的是有關林爽文與朱一貴的故事,尤其後者國史館理應有所回應卻寸步未行,而今居然有時間與心力來對吳湯興一案評註?而總結的最後一句話,寓貶於褒其酸味之重又怎能有助於全台灣人的共識?

國家認同與股市空多交戰是否可以類比? 我不知道, 或許有高明之士可以補充說明.

看戲的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1/21 01:00 PM 回應 


連雅堂、辜顯榮、李登輝、連戰、陳水扁,誰是王?誰是寇?其實事先誰也不知,不過根據二八定理,人類的前途靠的是少數優秀份子能夠即時把群眾引導到正當的潮流上。共識是永遠不可能達成的,這就好像股市裡的空頭與多頭,如果達成共識反而是大災難。

kurich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1/20 12:06 PM 回應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112008112000156,00.html

 >>再者,試問看了《一八九五.乙未》首映的主政者,除了囿於舊國族遺緒而哽咽外,他看懂了什麼?「不先尋求內部的藍綠共識,卻倉皇渴求國共和解」,導致類戒嚴/激烈圍城的上演,較之驚覺「這不是接收,而是戰爭」的能久親王還要魯鈍愚妄!<<

一直以為共識或和解的基礎在於尊重對方,過去兩蔣時代,殺朱拔毛到三不政策,皆基於不恥對方的身份,換句話說是看不起對方的出身。

李登輝看不起「阿共仔」則基於自己高等知識份子的驕傲,當然也多少帶有日式優越意識。輪到阿扁來看不起「共產黨」,則難以明白了;堅信對敵人慈悲就是侮辱自己,針對以飛彈威脅手中政權的團體,也只好以口水權充武器。

但這一整串歷史,難道不是建構在美國經濟對台灣的特殊照顧前題上,台灣之所以自認為有條件看不起中國,主要也在於手中的美鈔正發燒。

而今面對中國,連美國都燒不起來了,不分藍綠早就涼了半截;政客私底下都承認「三不政策」是守不住的;不和解成嗎?誰比誰更急著和解呢?

但是島內的「共識」要如何建立呢?有可能建立的起來嗎?

美鈔藍綠都有,阿扁、阿輝的手中比連戰更多;人有了美鈔與日幣後,通常最渴望的是「美人」的垂青,就算她已「日暮」亦無妨。

但是如果這樣的史觀能成立的話,基本上是「抗日」究竟對還是錯的爭辯;因為它與國民黨的統治正當性有絕對關係,同樣地,也與「中國人(外省人)」有沒有資格不失尊嚴而落地且生根的權利相糾纒。這段歷史能找出「拋掉單面向的國族主義和絕對的善惡觀,努力透過夾縫來自我詮釋」嗎?會出現「共識」的可能嗎?台史所能說服我們對1895的新詮釋嗎? 

>最後,「客家三傑」吳湯興、姜紹祖、徐驤所欲對照的角色,除了唐景崧、丘逢甲、林維源、林朝棟等清廷要員、仕紳豪族,也在暗諷彼時的「協力者」。「協力者」中聲名最響的自是高倡「寧為太平犬,不作亂世人」的辜顯榮,如今風光一世紀的辜家人陷泥淖之際,是該一看《一八九五.乙未》。還有,在《台灣通史》中特為三傑立傳的連雅堂,其後人更該一看。看什麼?莫以為有力者或跑或降後,台人就會乖順聽從,乙未中南部的激烈反抗精神今猶存!< 

這段話中的語病太重,尤其是最後一句;就不再浪費力氣辯解了。

 

看戲的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1/20 10:42 AM 回應 


陳雲林訪台最夯行程 看海角七號
 更新日期:2008/11/03 04:34 呂雪彗/台北報導
二次江陳會今日將正式展開,據了解,目前在11月6日唯一列為保密行程,竟然是安排陳雲林等一行人在圓山飯店,觀賞目前台灣最夯的電影「海角七號」,藉觀賞這部影片,彌補陳雲林一行無法至中南部參訪了解民情的遺憾,可說政治意義重大。
據悉,海基會長江丙坤不放心行程安排,昨天仍與會內幹部召開一整天會議,確定每項活動行程的細節、走位、安排與接待人員等,每個環節滴水不漏,希望由我方作東的第一次,能做到盡善盡美。
二次江陳會行程,最引人好奇的是,11月6日行程中,10時至12時的保密行程是什麼?據悉,就是安排陳雲林等一行在圓山十樓國際會議廳,觀賞紅到海外市場,甚至兩岸三地的國片「海角七號」。
這項行程頗耐尋味,也顯示北京當局對台工作的細膩,了解到目前台灣內部街頭巷尾最夯的話題就是海角七號,觀賞這部片子可以突顯「台灣人關心的大陸也高度關心」,彌補陳雲林等一行因維安考量,無法前往中南部了解民情的遺憾。

kurich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1/03 09:27 AM 回應 


謝謝分享 ...  雖然在台北看過 ...  
結尾的那段 ...  還是讓我淚流滿面!

~*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1/03 05:50 AM 回應 


盜版《海角七號》

糾察隊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1/03 12:21 AM 回應 


欣賞『海角七號』影片

海角七號影片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1/01 08:34 PM 回應 


海角七號之報告主席 (張盛舒)
 
一聽說今天錄影來賓是馬如龍夫婦,現在紅到不行的電影”海角七號”裡的代表會主席要來,我跟製作人說:我今天不當命理專家了,我要當追星一族,因為從小我就是馬如龍的粉絲,今天能見到本尊,簡直開心到爆!

看到製作人目瞪口呆的樣子,我說,只有我這種年紀的人,才知道馬如龍當年有多紅!35年前,台灣還只有老三台,我只是個15歲的中學生。那時候,由於國民黨在學校禁止說台語,說了要被罰錢。台語節目只有中午時段才能播,是專門給年紀大的人看的,小孩子不能看。我們為了看馬如龍和張宗榮的武俠劇,中午十二點半不吃中飯,不睡午覺,偷偷跑回家裡去,痴痴等待節目上映。 

那時候記得最清楚的是”小李飛刀”(後來才知道是古龍的小說改編),張宗榮演的李風流(李尋歡)和馬如龍演的阿飛,他們本來是從廣播說書出身,因此自創電視武俠說書劇。只要演到要對打之時,張宗榮和馬如龍就開始用說的(還蠻省錢,完全不需特效,連道具都不用),由於對白太過精彩,事實上,我的台語是從這些廣播劇裡學來的。到現在,我還可以用台語唸詩,唸口白,都是當時看劇情時背下來的,可見媒體的影響力有多大。 

而馬如龍現在都已年近七十了,還大走老運,因為海角七號而又爆紅,他也笑說完全想像不到。 

各位看我和他拍的照,他就穿著主席的衣服,拎著主席的包包,搭著我這老粉絲,哈,有趣吧!人生真是命運好好玩。
 
很多人說海角七號紅的很讓人意外,雖然節奏明快,人物也有張力,但並不到滿分,為何有這麼大的魅力?是運氣好嗎?

我卻覺得,導演在這部戲裡,說的最多,也最感人的,是台灣人的”包容”兩個字,而這兩個字,正是台灣目前最欠缺的。

節目的主軸是阿嘉在台北不得志,回到老家,過著失意喪志的日子,混吃等死。

副軸則是1945年日本戰敗,日本人告別台灣,回到日本,在船上思念台灣情人,寫下七封沒有寄出的情書。

輸與贏產生明顯的對比,不論是小至個人的輸贏,還是大至國家民族的輸贏,它所產生的影響都是環環相扣,讓人無奈,卻又不得不向命運低頭的痛苦。

但導演不表達痛的那一面,不表達輸的那一面,不表達命運的不公平,他鏡頭之下描述的,是六十年(一甲子輪迴)後的男女主角中日之戀,遠比六十年前的人幸福,因為他們能夠自己掌握命運。

他不批判台灣與日本的恩怨情仇,只用小人物的恩怨情仇,娓娓道出”包容”兩個字。

代表會主席是阿嘉的繼父,包容阿嘉的叛逆。
大家包容身在異鄉為異客的日本女主角的滿身怒氣。
包容馬拉桑推銷小米酒,雖然他得寸進尺,越來越超過。
包容只會談月琴的國寶茂伯。

包容這一大群活寶,不以他們荒腔走板為忤,一直到他們修成正果為止。

”包容”兩字,正是原本台灣人的驕傲,卻在最近越來越消失的味道。
 
台灣是移民的樂園,四百年來,漳州人,泉州人,福州人,客家人,閩南人,先先後後來到這塊樂土,不就是互相包容,才得以溶合嗎?

國民黨來的時候,因為戰敗了,用威權統治,就像台灣人常控訴的:逼迫大家講國語,講台語就要罰錢;我讀國中時就是如此,想看馬如龍的台語電視劇要蹺課才看的到。

但是如果把時間往前推,日本人統治時,不也強迫學日語?
鄭成功統治時,不也強迫學漢語?
荷蘭人統治時,不也強迫學荷語?
這是罪嗎?還是必經的過程?
這幾年,不斷用國民黨曾經犯過的錯來持續控訴,號稱外省人欺負台灣人,會讓台灣更好?還是更壞?
是為了台灣人好?還是為自己謀私?
 
我是外省人第二代,標準的老竽仔娶台灣某。

我父親是國民黨,但卻被國民黨白色恐怖迫害,親友都被抓了,他隻身逃到彰化躲藏,娶了完全不懂湖南在哪裡的彰化在地人生下我。他一輩子既恨國民黨,又愛國民黨,每天唸說如果他被抓,我就要記得什麼什麼如何如何,每天都像在交待後事,到最後,他已經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不是真的國民黨的叛徒?

那時的國民黨,和現在的民進黨一樣,心中充滿仇恨,也不懂得包容兩字,不斷教育大家敵我意識,要小心身邊每一個人。

在這種環境長大的我,超級缺乏安全感,導致從小我就是一個變色龍,依對方發音決定腔調。我台語講的超好,就為了讓人感覺我是台灣人;國語也講的超好,也想讓人感覺我是外省人,非常怕被別人發覺我是異類。

在這種環境長大的人,可不可憐?
今日台灣,這種可悲,是不是還存在呢?越來越嚴重嗎?
海角七號之所以大賣,是人心再度嚮往可以包容別人,也被別人包容的快樂淨土嗎?
不論你做什麼,都不用害怕被貼上標籤。
否則,依賣台思維來看,這部片大力歌頌台日關係,是不是政治正確呢?
一扯上藍綠,就要兩極化了。
 
”包容”兩字,難不難呢?
這個問題留給大家,我要找我的偶像簽名了!

轉貼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0/31 05:26 PM 回應 


不談海角七號免得討罵, 來談史詩電影或電影史詩唄.

當兵時某次休假,特趕回台北西門町金獅戲院看「阿拉拍的勞倫斯」, 因為被幾個躍馬飛騰的大場面震驚到, 所以死賴著又看了一遍半, 看得口乾舌燥、四肢酸麻、腦袋發脹; 好在年輕就是本錢, 天下沒有難事。

錄放影機這玩意兒真的很奇怪, 它改變了不知多少人的坐息習慣, 當然也改變了這些人的身心狀態. 當年花大錢買回錄放影機後的第一件事, 就是放映阿拉伯的勞倫斯, 也忘記又看了它幾遍? 有了DVD放影機之後還欣賞到完整版。始終不悔所曾浪費的時間。 

今天的新聞報導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3+112008102800252,00.html

如果您不認得邱是何方神聖?為什麼可以「邱若龍在部落長老的帶領下,在紀念碑前獻酒、獻花」?就讓我們一同來看另一線索吧。 

http://nrch.cca.gov.tw/ccahome/website/site20/contents/013/cca220003-li-wpkbhisdict003428-1006-u.xml

這篇辭條的重點在於:

道澤群為德克達亞與土魯閣兩部族之間的小部族。…常遭到德克達亞群之壓迫。…甚至後來演變為「第二次霧社事件」。事件後,日方將德克達亞群原荷歌社之土地,犒賞給道澤群,成立「櫻社」。… 

黃鈴華,賽德克族人,政大民族所博士班在職生,是第一篇文中重點邱若龍「女婿」身份獲得的關鍵人物。更是大家的好朋友。但是…

由道澤群的女婿來為莫那魯道獻酒、獻花?有沒有搞錯?時代在變,事件的意義會變,但對出草的解釋也太牽強了唄? 史詩不是這樣寫的,阿拉伯的勞倫斯也不是這樣演的。

若為了平反自己祖先的污名, 避重就輕應該沒錯; 但連帶地必須美化日本軍官的心境, 為「櫻社」創造炫麗的想像, 就讓人難以苟同了.

倥仔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0/28 08:05 AM 回應 


對於

http://blog.chinatimes.com/lotsoffun/archive/2008/10/18/335772.html

提到

> 好像除了飯店的經理、櫃檯、鍵盤手大大、以及賣小米酒的馬拉桑以外,大家都失意。

> 如果這部片每個角色,都去測驗憂鬱指數的話,我想全部的人加起來會破表,就算馬拉桑怎麼樂觀也沒效。

讓我想到海角七號裡有兩幕,
一個是馬拉桑一個人回到房間,對著鏡子,
這時背景音樂停下來,全片出現難得的寂靜
我原本以為馬拉桑要像卸妝的小丑,表現出他悲哀自憐的一面,
但這時忽然響起地下室樂團練唱的音樂,馬拉桑趕快衝下去,
發現是茂伯一個人在練貝斯,便向茂伯露了兩手,
茂伯後來放棄彈貝斯時,才推薦了馬拉桑

我覺得這很像許多(台灣)人的經驗:
不是沒有悲哀自憐,
而是在還來不及悲哀自憐的時候,
就找到下一個舞台,

被推向下一個戰場

另一幕是馬拉桑向飯店女員工推銷米酒,比手畫腳地形容這米酒多麼香醇
對方一飲而盡,還來不及發表意見,就接到一個緊急電話,衝離座位,
馬拉桑要跟著她走,但得先喝掉自己手中的那杯米酒
結果他喝了一口就受不了,像是吃了辣椒一樣,直用手在口旁搧

這可能是在描寫另一種(台灣人的)經驗:
推銷給別人的產品,自己其實並不太熟悉,或不太喜歡,
也就是在還沒有準備好,或是無奈的情況下,被推向人生中的戰場。

但這兩個鏡頭都是一閃而過,我很喜歡導演這種非常含蓄的手法
也很佩服他的勇氣與信心,他似乎不擔心觀眾看不出、看不懂,
如果他花較多鏡頭傳達這些經驗,可能就會給人強迫推銷或說教的感覺,

以上這裡兩幕,我覺得應該是導演有意的安排,

至於下面這個解讀,我覺得相當精彩,
但是否如他所說,是「導演設下的大玩笑」,我就不太有把握了。

http://blog.chinatimes.com/dander/archive/2008/10/24/334167.html

回應: 情緒複雜、理智矛盾談《海角七號》
我原本很好奇,
如果海角真如許多人所說的懷念日治頌揚日治,
那導演怎麼拍他自己最想拍的那部原民抗日片,
結果答案在電影主軸《野玫瑰》中得到答案,
葛德原著的《野玫瑰》,
歌詞是敘述男孩硬摘美麗的玫瑰,
最終讓玫瑰的美麗凋零殆盡,
寓意是在責備強凌弱且不負責任的舉止,
如果從《野玫瑰》的歌詞來看,
(儘管在片中只反覆唱了第一段)
這部電影不但不再頌揚日治,
反而是反戰反殖民的電影,
譏諷的是日治的始亂終棄,
既然在甲午戰中豪取台灣,
最終卻無法善加經營而只能雙手奉還。
此在電影結尾中的合唱,
以及老師躲在甲板上不敢見到
已經攜帶細軟想前來私奔的女學生之畫面,
更可看出一些端倪,
而那一句「留下,或我跟你走」,
也是對照那位日本老師的懦弱膽小,
所以那七封信基本上並不能算是情書,
反而是一封接一封的懺悔信,
是日本對台灣的愧疚與懺悔,
尤其第一封就點出,
由於敗戰,
老師從殖民貴族的身份頓時跌落凡間的心情轉折。

似乎唯有如此,
才能瞭解導演心中一心一意定要拍出的那部電影。

從這個角度看,
那些因為懷念殖民而喜歡這部電影的自我想像,
可能陷入一個導演設下的大玩笑中而不自知。
因此也要做好心理準備,
千萬不要等導演的那部電影拍出後,
像那位日本男老師一樣,
心情從雲端跌落谷底。

2008-10-20 12:59 | 工友甲

海角七號迷-一號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0/27 06:05 PM 回應 


Just found the main target for those PRO, enclosed is the article, these should be the discusion for all the CULTURAL SCHOLARS in Taiwan....WHY, HOW  

海角七號…殖民地次文化陰影

【聯合報╱許介鱗/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所長(台北市)】 2008.09.25 02:53 am


「恆春郡海角七號(番地)」是台灣在日本殖民統治下,所賜予的地址。

六十多年前,大日本帝國戰敗投降,日本人被迫從台灣遣返。一名返鄉日本人所寫的情書,從頭到尾貫穿了「海角七號」的故事情節,不斷的以日本語文朗誦情書旁白,充分顯露日本人離開台灣的依依不捨,並以愛情、音樂和夢想襯托出來,觸動了只「向錢看」而失去靈魂的台灣觀眾。

台灣真是沒有文化或說文化水準不高的島嶼。在太平洋戰爭時期被驅使到戰場的台灣人日本兵、軍屬、軍伕,超過廿萬人之多,他們都歷經生離死別的創痛,竟找不到一個人能寫出比日本人更扣人心弦的情書。台灣的影評,都在誇獎「海角七號」表現了「台灣的主體性」,解說這是國片的驕傲,台灣電影未來的希望。

海角七號的主題曲:「國境之南」,歌詞:如果海會說話,如果風愛上砂,如果有些想念,遺忘在漫長的長假,我會聆聽浪花,讓風吹過頭髮…。

在大戰前,「國境之南」指大日本帝國的國境南方台灣,而恆春又是台灣的最南頂端。大戰後,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寫「國境之南、太陽之西」,把國境之南描述為烏托邦。「國境之南」歌詞,只是摹仿村上春樹的作品「聽風的歌」、「挪威的森林」等意境。村上春樹本來是歐美文學的翻譯作家,「海角七號」所朗誦的情書旁白,就是這樣大量複製了村上春樹的文藝腔,離台灣自己藝術創作的主體性,還遙遠得很。

「海」片充斥搞笑、媚俗、本土、浪漫、音樂,加入搖滾樂等所有流行文化的「討喜」元素,雖然能讓觀眾看到台灣的下層社會的繽紛色彩與本地人「愛打拚」的生命力,但畢竟只不過是美日「次文化」的大拼盤,缺乏的是哲學思想與世界觀。

鄉土文學作家黃春明,他的「莎喲哪啦‧再見」,還深刻地洞悉台灣殖民文化的殘渣,他的作品會激起敵愾同仇的愛鄉情操;但到了徹底擁抱美日「次文化」的今天,觀看「海角七號」的現場,只激起一片搞笑的莫名笑聲,卻對本地人不文明的舉動,沒有任何的反省。

我不得不說,「海角七號」隱藏著日本殖民地文化的陰影。一封由日本人所捉刀杜撰的情書,以日本人的調調滔滔不絕地表露,對過去殖民地台灣的戀戀「鄉愁」,其間參差了以日文唱的世界名曲,甚至終場的歌曲「野玫瑰」(德國、歌德詞),還要重複以日文歌唱。台灣終究逃不了日本文化控制的魔手。

幸虧日本人在背後撐腰,又有台灣報紙、電視的加油宣傳,「海角七號」的票房紀錄,慶幸已破了一億多元。縱使有一天在台灣島內,到達七億元的佳績,恐怕落得陳水扁「海角七億」的命運。阿扁所欠缺的,正是哲學思想和世界觀,這樣「發財夢」就會像肥皂泡沫的彩虹,那樣地隨風飄搖破滅。

I do not agree with this point totally, but he pointed out the essence of TAIWAN PRIDE, he is the target of many insultings now, what is the pity if you know his background!

宏周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0/27 12:59 PM 回應 


 

各種事看法本來就多,你看您的千古奇葩,我評我的小家碧玉,當然票房是一指標,給了所有工作人掌聲,這種社會學論文的課題,有待有情人去研究.

原來也有一些Con的人,好似以日本人不忘曾屬於他的美好時光立論的有一些,像色戒一般,縱有此意我們也不必誅心吧,太超過了!擔心被洗腦嗎?您就拍一部反洗腦的吧!

市場大賣的電影一定有其特出之處,本身不錯外加各種機運,這是很難去設計控制的,而且這種消費者式的流行,物換星移,代有才人.好作品當然也不能只求陽春白雪式的少數人青睞.大眾喜愛感動是每位創作者的心願,可遇不可求.深入人心,好看叫座的名片往往會有一堆影迷人的俱樂部,模仿秀,這也是品賞大眾文化重要的一環,星際大戰,哈利波特,007等等歷久不衰.我們華人這方面成果不彰,衍生前傳續集是個方法,端看有沒有競業有創意的人去做了,真的,情節可以不複雜,場景不必太大,只要好好的把故事在2小時內說好說動人,想想我們每天例行公事的睜眼16小時,多少無奈.能上下時空的遨翔無垠宇宙,探索內心深處,只花2小時,比電視連續劇式的殺時間好多了吧!

宏周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0/27 12:38 PM 回應 

第一頁 上一頁 6 7 8 9 10 下一頁 最末頁

很不錯的一篇文章, 雜草園長的『我也要談《海角七號》』:
http://blog.chinatimes.com/lotsoffun/archive/2008/10/18/335772.html

不得不説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0/27 07:46 AM 回應 


宏周兄, 這影評寫得好。

阿甲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0/25 11:01 PM 回應 


 

近來熱鬧滾滾,人氣頂盛的台灣電影…海角7號….吸引住我們由台灣長大的一群人,君由故鄉來,應知故鄉事.這剪不斷,理還亂的懷念,永遠存在我們的心中!當然也很好奇這部號稱天邊一道彩虹,給了許多人歡樂,心感身受的覺得這就是代表台灣的精神風貌…..等等.美國還沒有上映,拜網路之賜,有人侵權的把他放在上面,迫不及待的去觀賞了下,也對原作者說聲抱歉,當然畫面,質感都差了許多,將來上映時一定再看一次.

不知是先天性的不從眾心理還是期望過高,我有許多不同於主流喝采的想法,大家首耳相傳多棒多棒,我則以..太超過…評之,待我一一述來,這可不是故意的,而是我自己真實的感受.

這是部還不錯的片子,和許多市面上的有意思的片子一樣,簡單的小故事,夾雜60年前某段毫不相干的書信和現今莫名其妙,偶然的愛欲交錯,沒有太感動我!而片中主角是以為那段悲淒會降臨在自己身上,產生了移情作用後才勉強和他有點關係.附加上那人人不看好,老是比不過外來樂團歌星的在地人,奇蹟式的有三首不錯的歌曲表演,像是灰姑娘在短暫時空成了有自信有技巧的酷人.至於那暴力式的話…x他媽的台北,….也滿足了長久被台北人或其代表…普遍比自己過得好,先進富裕有閒的階級….看不起的鄉下佬的反彈.這方面這部片子給長期郁悶的台灣人一個渲洩的出口.奪得好的票房是有原因的.可是那些沒有理性,我爽就好的作為,會給我們更多深思嗎?好屌的語氣,,打人砸物,暴力…不該只是年少時的一些漣漪嗎?中老年人還會如此時,只會讓人覺得虛無嘩眾!

老套的故事結構能被好好的夾帶著流行感,述說一番絕對是知易行難的,浪子會回頭了嗎?顯然也無定論,我們人人都偶有的惡言惡行被此劇描繪得入木三分,愛不該愛的人,被至愛拋棄的平凡人,衝也衝不出去這心理的障礙,還夢想兩隻公青蛙不吵架,,至愛公主必將歸來…等等小人物狂想曲.在感同身受的情感下讓觀眾投入,加上天主基督,拜佛祈福等眾神共存的華人心態,這片子拍攝得有社會觀察家的深度.其實他是點明這1,20年來台灣人的調調,我決不會儘是笑笑高興爽下,會更深沈的想為甚麼?激情總會過去,安身立命是奢侈的夢想嗎?

台灣最厲害的行業大概就是廣告宣傳了,片中推銷小米酒的不就是代表台灣精神?這種努力打併,半真半假吹噓,不忘時時刻刻的宣傳,話說一百遍讓人信….等等.連這部好片在大家追高的心態下,沒有多少人不上道的吹毛求疵或不以為然! 我們習慣於報喜,來了一千人的遊行要說到了八千,吵吵鬧鬧的會要說一片和諧之氣….不勝枚舉,佛曰不可說不可說,我們偶而也該吾愛吾友,吾更愛真理!

這片怎麼一定會成國片的救星呢?不知那票房紀錄第一是算了香港,大陸沒,2千3百萬人不該只閉門自樂.片中如…麥迪遜之橋,….筆記本…..,之類的故事表示原創力還不是太足!那種無厘頭式的愛情幼稚….一陣熱血上頭是編劇的人最喜歡用的手法! 突出一些偶發的,少之又少的事,當然無可厚非,本來就是戲劇化的精義.導演用日文,國語,台語,有鄉音的話,原住民的憨,英文的歌..充分的說明了台灣這外來移民的溫床,真正創出鄉土味的片子.也實在不需要太多溢美之詞.

最後,我看到那麼多賺人眼淚的情節都是後人發現過世的人的一些書信秘密才曝光!好的,感人的事之外,也該有一堆不可告人,知之時只會有損的事,做為一般人,我們不該太受這種浪漫幻想影響,能幫人保有秘密,隱惡揚善是好的修養德行.誰教我們人的社會有這麼一堆人情事故呢!

宏周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0/25 01:34 PM 回應 


就看電影娛樂嘛 
幹什麼搞那麼複雜
哈! 偶也超愛看海角啦!!
ㄏ 看完回去上班
拼命努力向同事推
大家帶著幼稚園及小學的小孩都去啦
嗯!! 好看!!
ㄛ! 還有"冏男孩"別錯過ㄌ!

CY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0/16 12:01 AM 回應 


> 就我所知, 許教授是看到了一個可怕的故事. 也希望結果根本沒有故事.

原來如此,多謝告知,
我也有點往這方向猜,只是許教授沒說,我怕又是我過剩的想像力在作祟。

> 深坑居的問題不妨找個時間帶您親自瞧一回. 長話很難短說, 所以不佔用版面

多謝多謝,侯兄好像也曾提起要找時間拜訪您,
我是否先與侯兄連絡,看是否可和他同來?
明年夏天的事,不急。

海角七號迷-一號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0/15 09:58 PM 回應 


>>(或是也看到故事了,但覺得這故事很爛),而說這老師媚俗,就可以理解了<<

就我所知, 許教授是看到了一個可怕的故事. 也希望結果根本沒有故事. 再次強調, 許教授非針對魏導, 而是針對獨派論述新包裝.統獨論戰才會涉及後殖民, 否則您認為嚴肅的人要怎麼切入後殖民或國家認同呢? 糖吃完後, 那課要不要上, 在於自已判斷.

教政治的人可能總低估了常人的判斷力, 但世上為人師者若不如此, 這工作又怎麼混? 

所以我寧可看吳宇森的電影, 光給糖不說教. 且擺明了告訴每位觀眾, 我最俗, 所以不媚俗.

深坑居的問題不妨找個時間帶您親自瞧一回. 長話很難短說, 所以不佔用版面.

被磚打到的假玉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0/15 08:14 PM 回應 


倥仔

我覺得魏導比較像是面對一群學生,先給他們糖吃,讓他們願意安靜坐好,
然後就開始講故事(上課)給他們聽。

如果一個老師整堂課都在給糖,不講故事,就可說他是媚俗
但若給了糖之後,也講故事(上課),那麼稱「給他們糖吃」是媚俗,我就覺得不太恰當了,

當然一個可能是,批評的人並沒察覺到還有故事,只看到老師把糖給同學
(或是也看到故事了,但覺得這故事很爛),而說這老師媚俗,就可以理解了

所以我覺得關鍵在於魏導打算要說怎樣的故事,
而許教授短文的批判似乎是「根本沒有故事」
就不禁讓我懷疑他的質譜分析儀是否是舊的版本,有一陣子沒更新了

當然也可能是我的質譜分析儀才是舊版,檢驗標準也有問題,

我的海角著迷指數已經逐漸下降,您上次提到的

http://blog.sina.com.tw/15096/article.php?pbgid=15096&entryid=574426
======================
深坑可能比台北市區溫度略低兩度,但我住的是深坑的山上,所以可能再低兩度。
不遠處有兩公墓,想熱也熱不起來;當然房價也冷的很。
======================

讓我興趣轉向山頂,為了明年夏天著想,不知道深坑山上有公車可到嗎?
若有,是否有空屋可以短期出租?
所謂短期,理想是指端午節〔開始熱〕到中秋節〔開始涼〕這段最熱的時節。

http://www.rentking.com.tw/canton-25.html

http://www.rentking.com.tw/database/renthouse-19621.html

看到一些,但好像都不是在山上,不知道夠不夠涼

海角七號迷-一號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0/15 01:52 PM 回應 


說到重點啦! 學政治的人, 就怕安靜的沒人知道, 免費的公關不用白不用, 現在知道某教授的人該會多了點吧! 

多謝幾位格兄弟的解說 ... 海角七號比香水那片簡單又明朗, 看完了心暖暖的! 這是實話 ...

呵呵就這樣喽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0/14 01:54 AM 回應 


蕃薯同學, 謝謝您.

這兩天和一位老同學談人生無常辦生死大事. 他才驚覺對兄嫂有份誤解, 連連自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並要我亦引以為戒. 其實已戒了半輩子, 不過成效不彰罷了. 這都是源於個性太「嚴肅」之害.

既然是玩笑且「冤枉」冰釋, 不妨以管見解釋「媚俗」一辭供笑納。.

受儒家教育於無形的我們及上一代, 心中總有一把尺去分辨君子與小人; 雖然我們常將讀書人與君子混為一談, 也常誤判不識字者是小人.

在儒教中, 「士」「大夫」好像是有某種規範與標準的,也必須扮演某種「引導」的角色與責任;「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是其極至. 一般人也就認為讀書的目的在跨越那個「士」與「民」的界線, 不被任由之而不使知之.

在台灣總統民選後, 頭家一辭被喊得價天響, 也帶出了一股民風, 把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 發揮得更淋漓. 為了選票政治人物以「草根」去包裝「粗俗」、「無禮」,甚而反批「斯文」、「典雅」是階級與地域壓迫. 更不幸是學界也跟隨且助長這股風氣, 上杜下謝又連莊即是活例; 校園中為了討好學生以求存活的人師不知凡幾?這種種倒果為因的是非標準, 以及準此而生之行為, 有人將其稱為「媚俗」. 

許教授將它去形容一部「商業電影」絕對是誤用. 也不是針對魏導等一線人物發感言。但以之批判一群腳踏學政或學商兩界的名人, 則不算過份. 畢竟「知識份子」仍享受著世俗的羨慕眼光與實際尊榮, 杜謝莊亦不例外, 他們不是普通的小丑; 當然在此無意眨低小丑的定義. 如此解釋「媚俗」不知能否接受?  
在扁平化的時代,用這辭的確是不智且危險的; 道歉也屬應該。
網路上罵他的人比他一輩子教過的學生多得多, 只知道他的網齡比我還淺, 但前陣子也創了自己的格  無心插柳的收穫, 說不定能打出一番意料外的知名度.

被磚打到的假玉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0/13 04:28 PM 回應 


烏龜:
笑場非常多...例如
田中千繪喝醉酒後到男主角家大鬧特鬧
用高跟鞋將大門的玻璃都打破了
結果第二天早上起床她自己看到慘不忍睹的大門
居然說:這是誰打的啊?
還有一次茂伯用台語對田中千繪發牢騷
滴滴嘟嘟說了一大堆
結果女主角回說 你說甚麼啦? 我又聽不懂台語!!!

kurich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0/13 02:51 PM 回應 


Kurich,

這部戲聽說有不少笑場﹐ 是嗎﹖

烏龜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0/13 02:23 PM 回應 


倥仔

>>(怕有人看不懂倥仔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啦)<<

> 是您錯愛抬舉了,基本上這矛與盾都是想舉卻舉不起來,
> 借了別人舉盾的畫面虛晃了一下,還是被叮被逐。

> 真的只是說給上面兩位女性純觀影者看的,希望她們不要太介意其他,
> 更不必被文字障所惑。別人談您不懂的話題,不理他們就夠了。
> 當時不想指名道姓,沒想到竟被誤以為引矛攻盾,實屬冤枉。


抱歉抱歉,當初也是看到那位「這樣說也可以嘛」
好像對
「吸引人的東西,未必健康;健康的東西,未必吸引人。
    當然,也要看吸引的是哪一種人。」
有意見,
怕他∕她不知道是誰寫的,冤枉了您,
所以趕快跳出來,寫「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純粹只是好玩,
結果沒想到讓您覺得被冤枉了,

原本想讓您不受冤枉,結果反倒讓您受冤枉
我也真是冤枉啊!

海角七號迷-一號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0/13 01:03 PM 回應 


海角七號電影情節全披露

1945年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台灣日治時期也隨之終結。12月,一位日本籍教師在遣返船上,一字一句寫下對於他約定一起私奔最後卻懦弱地拋棄的臺灣籍女學生兼愛人小島友子的七封情書。封面簡單寫著「台湾恒春郡海角七番地」、「小島友子様」,卻也隨著兩人分離兩地另組家庭,成了寄不出去的七封情書。

六十餘年後的現代,原於臺北任樂團主唱的阿嘉,打混十餘年仍一事無成,一日早晨在怒砸電吉他後,失意地騎車一路由臺北返抵故鄉ー臺灣最南端的恆春鎮,並由代表會主席(阿嘉的繼父)關說而暫接因為受傷而無法工作的老郵差茂伯之工作。但阿嘉忿忿不平,看不起身邊的一切,完全沒有負責地送信。茂伯在交接時給他一封來自日本、要寄到「海角七號」的郵包,阿嘉好奇打開之後看見了七封日文信,看不懂內容的他將其丟在房間一角。

另一方面,當地的飯店找了日本歌手中孝介來表演,卻因沒有用在地人的樂團,遭代表會主席封殺,最後逼不得已只好請當地的樂團暖場,負責演奏兩首暖場曲,但在當地根本沒有樂團,只好由一群雜牌軍湊出一個暖場用搖滾樂團:痛罵台北的失意樂團主唱阿嘉、離異的原住民警察吉他手勞馬、早熟古怪卻才能無處發揮的小六教堂鍵盤手大大、喜歡人妻的機車行學徒鼓手水蛙,貝斯手甚至換了三任:勞馬那其實不會彈BASS的口琴吉他老爹、號稱月琴"國寶"卻只能自娛的老郵差茂伯、直到最後換成勤勞的小米酒客家業務員馬拉桑。

練習過程中團隊因為各種因素而時有衝突,且看來毫無希望:覺得大材小用、所以不關心也不負責的樂團主唱、想唱自己歌的吉他手、太過自我的鍵盤手、根本不會彈Bass的Bass手們…以及無能為力的日本女公關等。在練習過程中團隊隊員慢慢互相了解、和解並培養默契,但儘管如此,演唱會日子即將到來,第二首歌毫無影蹤,阿嘉仍然萎靡不振;友子憤怒辭職,卻被茂伯送來的流水席邀請給留住。在狂歡的流水席後,本來想放棄的友子與阿嘉在酒後互吐真言後發生了突如其然的一夜情。在阿嘉的房間裏,友子讀了被阿嘉拋在一角的七封信,原來日本教師已過世,他的女兒發現了信,將其寄來台灣。讀到了信中濃烈的思念的友子敦促阿嘉一定要把信送到。

一夜情雖然造成了尷尬,但阿嘉卻也藉由友子的鼓勵,振作起來用心去創作詞曲。同時,友子向大大被日本人拋棄的母親吐露愛上了阿嘉的心事,並在討論台日戀情一事時提到了她所見的那七封未寄出的信。原來被拋棄的小島友子是大大母親的祖母。在大大母親的提示下,阿嘉最後終於將那七封信在六十年後送給了收信人,並在演唱會即將開始前及時趕回。

在演唱會開始前,阿嘉終於向友子真情表白。暖場團隊達成任務,表演大受歡迎。友子在所有觀眾面前戴上了代表愛情的原住民珠鍊,接受了阿嘉的愛。在中孝介以及阿嘉合唱的安可曲《野玫瑰》這首歌曲當中,表演完美收場。在此同時,小島友子老祖母撫著七封信,在野玫瑰殘酷的末段歌詞聲中,回想起六十年前在碼頭被愛人背叛拋棄的記憶。

kurich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0/13 10:29 AM 回應 


http://tol.chinatimes.com/CT_NS/CTContent.aspx?nsrc=B&ndate=20081012&nfno=N0084.001&nsno=1&nkeyword=%a4p%b3%a5&SearchArgs=Keyword%3d%a4p%b3%a5%26Attr%3d%26Src%3d7%26DateFrom%3d20080913%26DateTo%3d20081012%26ShowStyle%3d2%26PageNo%3d1%26ItemsPerPage%3d10&App=NS

>>《海角七號》成功的原因眾說紛紜,嚴肅的人可以做學術研究,像我前面所提到的台灣人集體的國族記憶,像是後殖民時代等等,觀影者卻只看到自己情感投射的那一部份,當然政治人物還是會告訴你說:「那是因為愛台灣。」<<

這至少證明了阿甲不是位嚴肅的人,且那位「這樣說可以嘛」,也看到自己情感投射的某部份了。

但人心隔肚皮,有些話不能說明;有些話說了也不明。水不開不能提,同樣話還是說開了比悶燒著好。

蕃薯同學文章結構嚴密引諭深博,不失科學家本色。

>>(怕有人看不懂倥仔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啦)<<

是您錯愛抬舉了,基本上這矛與盾都是想舉卻舉不起來,借了別人舉盾的畫面虛晃了一下,還是被叮被逐。

>>「吸引人的東西,未必健康;健康的東西,未必吸引人。當然,也要看吸引的是哪一種人。」這話已記在心底了,謝謝您。 順著這根藤摸瓜就不必介意其他.<< 

真的只是說給上面兩位女性純觀影者看的,希望她們不要太介意其他,更不必被文字障所惑。別人談您不懂的話題,不理他們就夠了。當時不想指名道姓,沒想到竟被誤以為引矛攻盾,實屬冤枉。

半百後的女性看電影仍能堅守四十年前的原則,很不容易。或許這也是讓自己臉上不生皺紋的密訣,鐘山之玉者不得不知,不得不記。

被磚打到的假玉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0/13 10:09 AM 回應 


「海角七號」是部成功的電影,遺憾的是沒有配上一首可以流傳久遠的主題歌曲。票房會爆衝,出乎所有人的預料,這現象當然值得探討與分析,不過基本上我不認為這是一部有濃厚政治意識形態的電影,許教授說「海」片充斥搞笑、媚俗、本土、浪漫、音樂,加入搖滾樂等所有流行文化的「討喜」元素,雖然他的批評基本上也沒錯到那裡去,不過將話題扯到「殖民地次文化」,認為缺乏哲學思想與世界觀,就影評而言應該是太超過了,但他是台大政治系教授,扯政治是他的專長。
創作一個能夠流傳久遠的好歌不一定要嘔心瀝血,最主要是要有那個感覺情境,感覺有了以後,創作通常都是很快就誕生了。那天去大安森林聽侯德建說創作「龍的傳人」故事,1978年12月16日她聽到中美斷交,當天一個晚上就把歌給寫好了。《風雲兒女》電影劇本初稿及電影插曲《義勇軍進行曲》的歌詞創作者田漢是共產黨員,在交出《風雲兒女》的初稿後,一天他突然文思泉湧,打算為電影再創作一首主題歌。因臨時找不到紙,匆忙中只好把主題歌的一段歌詞寫在一個香煙盒的襯紙上,隨後就在1935年2月19日被國民黨政府逮捕入獄,留在香煙盒的襯紙上的這段文字就成了後來的《義勇軍進行曲》的歌詞。為《義勇軍進行曲》譜曲的是作曲家聶耳。拿到歌詞後,聶耳僅用兩夜的功夫就譜完了樂譜的初稿。法國國歌馬賽曲(La Marseillaise),詞曲皆由德利斯勒在1792年4月25日晚上於當時斯特拉斯堡市長德特里希家中,一個晚上就搞定了。

kurich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0/06 11:31 AM 回應 


青菜湯, 地瓜, 豆芽菜很吸引這種人!

海角七號迷-一號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0/06 10:14 AM 回應 


To 這樣說也可以嘛

之前就想問您,您上次署名「這樣說可以嘛」
意思是「這樣說可以嘛」
還是「這樣說可以嘛」

也許有格友不常來,所以表明一下
「吸引人的東西,未必健康;健康的東西,未必吸引人。當然,也要看吸引的是哪一種人。」
是我之前在
http://blog.sina.com.tw/15096/article.php?pbgid=15096&entryid=574426
(中蕃薯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08/31 01:32 PM 回應)
向倥仔說的
(怕有人看不懂倥仔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啦)

我個人確實是少吃牛排,生魚片, 提拉米蘇更少吃
青菜湯, 地瓜, 豆芽菜很吸引五這種人!
對我來說,吸引人的東西, 這「東西」兩字泛指人事物,包括人耶
(吸引我,不代表我要吃它啊)

我母親十多年前中風,我那時參加一個講座,關於中風病人的飲食
上完課,就聽到後面的朋友嘆口氣說,「哎,好吃的都不能吃了」

K 兄

您這暗示太強了,
國歌(野玫瑰隱喻台灣史)
國旗(彩虹象徵族群融合)
都有了,
下一部賽德克.巴萊則可為建國可能引起的戰爭預備人心,
中共想必已密切注意後續發展,並會全力阻撓了。

哎,我已經說過了,
我比較喜歡亂想(說好聽一點,就是想像力豐富啦)

http://blog.sina.com.tw/8608/article.php?comment_page=4&pbgid=8608&entryid=576424
海角七號迷~一號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09/27 11:23 AM 回應

還有,您可能也知道,
http://tw.youtube.com/results?search_query=%E6%B5%B7%E8%A7%92%E4%B8%83%E8%99%9F%E5%B0%8E%E6%BC%94%EF%BC%9A%E9%AD%8F%E5%BE%B7%E8%81%96%E7%9A%84101%E9%AB%98%E5%B3%B0%E6%9C%83&search_type=&aq=f

有李四端訪問魏德聖的影片(101高峰會)

李四端問了幾個我也想問的問題,
也和許教授的第一篇質疑
http://www.xiachao.org.tw/i_f_page.asp?repno=947
有一點關係

倥仔

同意您說的
> 小文的遊戲規則除了有時效壓力還有八百字左右的先天限制
我忽略了這因素

也覺得我可能太挑剔了,「媚俗」也許沒那麼嚴重
不過心血來潮去您的網站,看到您說您還沒有看海角七號
您或許對許教授有相當的認識與信任了,
但許教授對我是一張白紙,我只能從他的文字認識他

以下只是一點想法,您不必特別花時間回應

> 「海」片充斥搞笑、媚俗、本土、浪漫、音樂,
> 加入搖滾樂等所有流行文化的「討喜」元素,

總覺得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一些元素,

也許每個人取的化驗樣本不一樣,
也可能每個人的質譜分析儀版本不同,
標準要怎麼訂也不易拿捏
所以有人驗出三聚氫胺,有人驗出蛋白質,有人聞到笑氣,有人聞到催淚瓦斯

也很高興能有此番對談,且收穫良多,我也該收筆了。

海角七號迷-一號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0/06 10:08 AM 回應 


蕃薯同學, 你好.

真的很高興能有此番對談,且收穫良多; 原本要收筆了, 但覺得有「道德」之必要,需為許教授之文澄清一下.

兩篇都只是聯合報民意論壇中的小文章, 而據我所知, 這種小文的遊戲規則除了有時效壓力還有八百字左右的先天限制, 當然有些名人也將它當作方塊園地來耕耘. 但它畢竟不同於社論的架構; 更不是小論文式的期末報告.

許教授一生論述的重點, 不離「反戰」這一主題. 也在這主軸下批判「軍國主義」的日本, 他是留日、知曰、且親日的一位學者, 讚同「大東亞共榮」論述, 但理論是建構在「漢字文化圈」的認同上, 而不是「脫亞入歐」的夢想中. 持這一論述的學者在中韓日三國都有, 雖非主流卻也受到尊重, 但很無奈地卻被大部份台灣學者視為笑話.

蘭嶼核廢料場作背景的愛情故事,與大東亞聖戰作背景的愛情故事,是不該被放在同一天秤上的. 前者傳播二手煙雖令人討厭但沒有恐怖的畫面,而後者是有你無我的生死肉搏. 

不幸近年台灣民族主義者的獨立論述似已進入這種準肉搏的半瘋狂階段, 甚而引用當年大東亞「聖戰」前「中國不堪一擊也無法改造」的論述, 以為聯合美日與中國再戰, 就能重回美好的舊世界.

欲包裝大惡中的小善,如果只是為老煙槍說兩句好話,倒也無妨. 但為好戰者製造一種憧憬就不對了; 「有夢想再加上努力」就一定能揮汗收割, 雖然不錯. 但在有心人鼓動戰爭的前夕, 就不能不謹慎以對.

雖沒有資格代言, 卻忍不住又再多說了幾句. 算是不小心將許教授拖下水的道歉. 請早已不耐煩的同學們見諒, 保證絕不再拖棚.

倥仔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0/06 08:38 AM 回應 


海角七號迷-一號、倥仔,

分析有理,討論無罪.

都消化了,好耶!

不讀書的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0/06 06:53 AM 回應 


「吸引人的東西,未必健康;健康的東西,未必吸引人。當然,也要看吸引的是哪一種人。」這話已記在心底了,謝謝您。

喔! 是這樣嘛! 所以牛排少吃 ... 吃下肚未必有益 ...
生魚片, 提拉米蘇也要少吃 ... 雖然很迷人 ... 但是一樣可能有害. 
青菜湯, 地瓜, 豆芽菜 ... 等等, 健康但是不吸引人!  
想想還是做吃不胖的瘦子有口福 ... 
吸引人的東西, 這東西兩字應該不包括人吧 ...  

這樣說也可以嘛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0/06 05:58 AM 回應 

第一頁 上一頁 6 7 8 9 10 下一頁 最末頁

中共國歌想當年也僅僅是一部宣傳知識青年參加抗戰築夢救國的電影主題曲而已
所以千萬勿小視文藝能夠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後的吼聲。
起來!起來!起來!
我們萬眾一心、
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前進!前進!進!

kurich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0/05 07:50 PM 回應 


倥仔

>>「吸引人的東西,未必健康;健康的東西,未必吸引人。當然,也要看吸引的是哪一種人。」這話已記在心底了,謝謝您。<<

> 順著這根藤摸瓜就不必介意其他.

的確,海角七號對我來說,到底是
耶穌所賜的靈糧活水美酒,
還是
撒但包裝的大麻嗎啡鴉片,
需要分辨,

就像巴特或莫扎特對我來說,到底是
上帝派到人間的御前天使,
還是
上帝逐出天庭的墮落天使
需要分辨一樣

> 以我對許教授的認識, 「美化當初日本侵略並殖民亞洲的政策製定者」的批判之辭絕非「無的放矢」.

我對許教授之前一無所知,但他對海角七號的批判
> 「海」片充斥搞笑、媚俗、本土、浪漫、音樂,加入搖滾樂等所有流行文化的「討喜」元素,
> 雖然能讓觀眾看到台灣的下層社會的繽紛色彩與本地人「愛打拚」的生命力,
> 但畢竟只不過是美日「次文化」的大拼盤,缺乏的是哲學思想與世界觀。

其中的「媚俗」,我有點意見

如果望文生義,「媚俗」的「媚」給人的感覺是
並非真的喜歡對方,但迫於壓力,或為了利益,
以致言不由衷(即虛偽)地說一些對方愛聽的話,做一些對方愛看的東西,

相較於「搞笑、本土、浪漫、音樂」這些客觀的描述性字眼,
我覺得「媚俗」算是一種指控了。

也許許教授用的「媚俗」,是類似
http://www.sinologic.com/persimmon/muxi/idea/aesthetics.html#kitsch
提到的專業用法(technical usage),
========================================
Kitsch 這個德文詞出現於十九世紀末期,
簡單地說,是指相對於傳統藝術的廉價藝術商品。
在中文中 kitsch 通常被翻為「媚俗」,近來也有人翻成「畸趣」,
並和日文中「惡趣味」同等。
相同的外國名詞,中文的用法和所指卻完全不同。
因此有必要在此把我所認為的kitsch,用實例定義一下。

一‧世界三大男高音。(因為搶錢和虛偽)
二‧把西洋古典音樂包裝為教養和水準。(因為虛偽和錯誤)
三‧盲目的歐洲崇拜。(因為虛偽和錯誤)
四‧Andrew Lloyd Weber的音樂劇。(因為虛偽和俗不可耐)
五‧Kenny G,Yanni,Windham Hill RecordLabel。(因為虛偽和俗不可耐)
六‧所有好萊塢大片。所有好萊塢明星開的餐館。(因為搶錢和自大和俗不可耐)
七‧向國內青年學子賣弄皮毛西方文學理論。(因為虛偽和偷懶和作弊)
八‧根據時興的西方文學理論所剪裁出的教條式小說。(因為盲目和偷懶和作弊)
九‧根據一種「政治正確」的態度所做的創作。(因為虛偽和偷懶和作弊)
以此類推‧‧‧
========================================

但即使如此,我雖沒把握已懂其意義,
從這裡舉的例子來看,「虛偽」、「偷懶」應該是kitsch的主要元素
所以我想「媚俗」無論是專業用法,還是望文生義,至少包含了「虛偽」,

而說一個人「虛偽」,是相當嚴厲的指控了,應該要有相當充分的證據,
否則不是有「偷懶」(「媚俗」的另一個元素)之嫌嗎?

而從魏德聖導演接受各家專訪時的陳述來看,許教授要說他虛偽,卻沒有提出證據,
是很難有說服力的。

加上許教授把那七封情書誤說是日本人捉刀,
這雖不是他論證的關鍵(說實話,他的批判我只看到他在為他的觀察下定義,沒看到他的論證)
但也顯示他連基本的功課都沒有做好,
如果這是他學生的報告,他是否應該退回要學生重寫?

海角七號迷-一號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0/05 07:32 PM 回應 


 >>「吸引人的東西,未必健康;健康的東西,未必吸引人。當然,也要看吸引的是哪一種人。」這話已記在心底了,謝謝您。<<

順著這根藤摸瓜就不必介意其他.

>>小說、電影的力量不可小覷,黑奴籲天錄與南北戰爭應是一個例子吧. <<

從小愛看戲, 女兒是戲劇工作者, 對「人生如戲, 戲如人生」的認知 是「盡責」才能入戲, 「放下」方可出戲. 若說:只不過是人生一場, 何必這麼嚴肅, 好像也太「兒戲」了.

蕃薯同學, 以我對許教授的認識, 「美化當初日本侵略並殖民亞洲的政策製定者」的批判之辭絕非「無的放矢」. 而他自己的愛情故事, 或許更有助於「台灣人」明白什麼是「和解」與「融合」; 只不過反主流的劇本, 要冒出頭的難度太大.

學政治的既不願談, 阿甲請您放心, 幕已降場將散.

倥仔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0/05 05:17 PM 回應 


《海角七號》教我的事(2008/10/04 00:59)
看過《海角七號》沒?我去戲院看了兩次。
在票房即將朝兩億邁進,沒看過的朋友,建議你去看。你會笑,會哭,會感動,會享受這部片,走出戲院,你會急於跟親友推薦。
推薦《海角七號》,已成為社會運動。我身邊看過的朋友,都不遺餘力廣宣,包團請親友觀影更大有人在。我們都成了官網說的「海角下線」,無酬、努力推廣《海角七號》,並看著每日票房迭創新高,感到無比開心。
關於電影劇情、導演心路歷程、演員花絮、後續引發的效應,網路上已談論許多,大家可上海角官網去看。我比較想從行銷的角度來看這件事,特別是,當所有電影採取類似的行銷活動,為何獨獨《海角七號》引發票房海嘯?
1.「成本導向」到「結果導向」
首先是思維改變。過去國片拍攝是「成本導向」,有多少錢做多少事。受限預算,所以很多事得打折,七折八扣拍出來的電影,票房也七零八落。「支持國片」的情感操作,從來不管用。難看的國片為什麼要支持?我的眼睛雪亮,我的新台幣貨真價實,我用鈔票支持好片,管你哪一國。
相反,《海角七號》以「結果導向」,導演問,如果要拍出一部讓人感動,走出戲院會讓觀眾奔相走告,要花多少錢?上映要找誰發行?需要多家戲院上映才能造成口碑?當答案出來(五千萬預算,找博偉發行,拷貝40支),該做的就是籌措資源到位,毫不妥協。
你可以加熱一壺水,但如果你的火不足以燒開它,水還是不能喝。
2.「迷信卡司」到「相信故事」
電影裡一群「破銅爛鐵」組了一個令人感動的樂團;拍片過程,導演同樣找了一群B咖、C咖、D咖,以一群完全無法讓人眼睛一亮的卡司,演出一部超感人的電影。
許多電影工作者都迷信卡司,忘了觀眾最渴望的是「感動」。有錢可以請大卡司,把片子拍得花俏又熱鬧,但無法保證電影能夠感動人心。熱鬧是短暫的,但感動可以長遠。卡司重要,但故事更重要。
我一直都相信故事的魔力,也相信,好導演會為故事找到合適角色,角色只要受到故事召喚傳神演出,即便戲份再少,鏡頭對著他,他就是黃金A咖。
導演念茲在茲,就是把故事說好,他深信故事的感染力。一部好電影就是一塊強力吸鐵,就是會不斷把人吸進戲院。
以Pixar為例,我一直都是Pixar的忠實影迷,但你知道Pixar最賣座的動畫是哪一部嗎?答案是《海底總動員》。為什麼?論特效與配音卡司,《海底總動員》都不是最上乘之作,為什麼它吸引了最多人進戲院?難道不是片中小丑魚父親對Nemo的深情,感動無數影迷嗎?
3. 「給予感官刺激」到「傳遞情感價值」
「黑暗騎士」很好看,但你會花錢包場招待親友嗎?在許多受訪場合,導演不斷強調一種寬容、化解的的價值,以及不管你再怎麼不起眼、失敗過多少次,都有機會燦爛一次,那怕短短幾分鐘。
這多像極我們。我們都是小角色,都曾在現實裡摔到鼻青臉腫,但電影告訴我們,只要不放棄,永遠有下一次機會。
一輩子要做一件可以說嘴的事。有夢最美,有夢就該實現,這不是說教,電影這麼演,真實世界導演也透過這部片這麼做,他辦到了。那是極大的真誠,在這個謊言滿佈的世界,那樣純粹的真誠,不顧一切放手去做,深深感動我們。
知道導演籌拍影片過程的人,都對他產生巨大的疼惜,出於台灣人的天性「這款人愛嘎道啥剛」,所以迄今,《海角七號》沒有盜版,我們則聯袂成為海角下線。
4.「Web1.0行銷」到「Web2.0傳播」
Web1.0時代,行銷由廠商做,到了Web2.0,行銷是由消費者做的。
想想那些熱們的排隊小吃名店,他們做過什麼廣告?他們沒做,但門前天天大排長龍,這不正是消費者奔相走告的結果嗎?廣告促銷有效果,也有侷限,特別是當你瞭解「好的廣告會加速一個爛產品的毀滅」,你會更加謹慎。這年頭行銷人明白,要讓消費者一波一波如滔天巨浪席捲市場,需要動員。
所有電影行銷,都有近似的鋪陳與安排,但只有《海角七號》創下奇蹟。多場試映有用,電影放映後的導演座談有用,網路串連也有用,但能造成PTT不斷洗版,票房一週高過一週,真的是靠廣大消費者動員推薦了。
由上而下的動員不可能大規模(頂多是幾百台遊覽車),大規模的群眾運動,只能基於自發,而誘使自發的產生,必定來自巨大的情感衝擊。
我一直都明白,不是施明德號召百萬紅衫軍,是百萬紅衫軍號召了施明德;同樣,不是導演魏德聖號召了百萬海腳下線(票房破兩億,就將近有百萬人次觀影),是百萬海角下線號召了魏德聖。
我們本來就需要情感出口,恰巧《海角七號》開啟閘門,眾人的集體心事得到宣洩,成就一幅大江東去、驚濤拍岸的壯闊奇觀。
大規模的群眾動員難以規劃,現有的票房成績,連海角工作人員也難以想像。我們能做的,就是誠心誠意、盡心盡力做好成品,然後把成品交給群眾。
要對群眾有信心,群眾的可愛在於:好店,他們會排隊塞滿;好片,他們會排隊擠爆、奔相走告。他們天性如此。
5.「油嘴耍花槍」到「誠心做實事」
現在的社會,油嘴滑舌放炮的人多,誠心盡力做事的人少。因此像魏導這樣的人,益發可貴。
回頭來看,《海角七號》賣座,在導演決定預算是5000萬,而非1,000萬,就已經埋下種子。格局的差異,創造結果的差異。認真誠懇,強烈的說故事熱情,純熟的技術與毫不妥協盡力去做,造就這部影片感人的素質。片子感動第一波影迷,他們推波助瀾,感動第二波、第三波,然後一波接一波.......。
像導演這樣的人,台灣還有很多,他們佔不了版面,但終有一天,世人會明白他們的可貴。我一直都認為,傳播善念與感動,有無比價值。
當一個人不斷想幫助世界、感動世界,世界最後就會回過頭來幫助他、感動他。
我與魏導有一面之雅,在他籌資拍片過程,也曾透過老闆試圖籌募資金,可惜沒幫上忙。今天看到他突破萬難(Randy Pausch講的,牆的存在,是為了區別誰有guts穿越),創造新局,我感動,也為他高興。
《海角七號》把我們重新連結起來,複習了快被遺忘的美好價值,找回專屬這塊土地獨有的感動。最重要的是,它讓我們參與其中。《海角七號》勢必創下台灣影史奇蹟,而我們知道,這樣的歷史紀錄,有我們一份。
這次回台南,我會帶哥哥姊姊的小朋友去看《海角七號》(我覺得她們可以開始看動畫以外的片子了)。
我期待魏導的下一部片,我以身為他的影迷為榮。
作者火星爺爺,1966年次,2000年5月開始上網寫作。出版過《給下一個科學小飛俠的37個備忘錄》、《天啊,老闆長出象鼻子了!》等五本書。白天做行銷,晚上寫故事。目前自行創業,為企業提供創意訓練,客戶包括宏達電、台新銀行、遠傳、誠品、佐丹奴等。更多故事,請至火星爺爺の故事銀行:http://www.wretch.cc/blog/loganhsu。

kurich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0/05 04:50 PM 回應 


to 這樣說可以嘛

我們是從回應許介麟教授的看法開始的,
要說天才,應該他是原創型的天才(primary genius)
我們充其量也只是續發型的天才(secondary genius)吧

但我仍覺得,小說、電影的力量不可小覷,黑奴籲天錄與南北戰爭應是一個例子吧

http://www.book4u.com.tw/newbook4u/book_page.asp?goods_ser=bk0014171
斯駝夫人與「黑奴籲天錄」。這個故事的作者斯駝夫人,她是一各清教徒牧師的女兒,
在1811年時出生在美國。斯駝夫人非常關心廢止奴隸制度的運動,
殺一次她到肯塔基州旅行力目睹下人奴隸的悲慘生甘,因此對他們寄予深切的同情。
在1850年,她想若要修訂逃亡奴隸的法律,則必須堅決反對奴隸制度,
所以在1851年她開始寫「黑奴籲天錄」。
這本書出版後,普通引起社會大眾的共鳴,因此反對奴隸之聲遠播海外。
據說「黑奴籲天錄」是爆發美國南北戰爭的原動力之一。
美國總統林肯遇見斯駝夫人時,曾有一段插曲,
林肯問斯駝夫人:「你就是那個引起大戰的小婦人嗎?」

海角七號迷-一號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0/05 04:28 PM 回應 


倥仔

我只是先打個招呼,表示我匆忙間可能看得或寫得不周全,請您包涵,
我一開始是自發回應,不是被您點名,您可別這麼客氣,

> 天下有誰能論斷「愛情」的「道德」? 但因果邏輯不是這樣反證的.

> 不能因為有這「難能可貴」愛情的果,
> 就推論當初的「不義」並非全然的「惡」.
> 同樣的反核廢料是一件事, 將核廢料廠的員工扣上不道德的帽子又是另一回事.
> 我們批判的不是這些下層執行者, 而是政策的製定者.

那麼我和您的想法好像並無太大差別嘛,
海角七號只是講小人物的電影,
它應該沒有走到「美化當初日本侵略並殖民亞洲的政策製定者」的地步嘛

海角七號迷-一號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0/05 04:24 PM 回應 


阿甲

先恭喜你開始運動了啊,
前陣子看到你說無意中吃了長霉的麵包,
本想告訴你,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我去年也曾在昏暗燈光下吃了幾片長霉的麵包
有人安慰我說就當成是吃了盤尼西林吧,

我那陣子的對策是,常運動,多禱告,
覺得毒素應該應該會隨汗水排出來,
要不然就是直接被上帝消滅了,
但這兩樣都沒辦法向你建議,所以只有保持沉默啦。

很高興 知道你開始運動了,加油啊。

關於海角七號,我至少覺得,既然許多格友在美國,還沒辦法看到這部電影,
我實在不宜在這裡討論太多細節,否則壞了以後在美格友看這電影的興致,太不道德了。

海角七號迷-一號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0/05 04:21 PM 回應 


愛情就是愛情, 哪有你們說的這樣. 波頻對了的人, 相看兩不厭, 好不好? 愛情電影被解剖成這樣 ... 你們也真是天才! 女人愛的, 就僅是個對她忠誠, 愛她如己, 能呵護讚賞, 時刻能握住有擔當的人吧! 

第一個友子自然是含恨的, 就算收到這遲來的信 ... 受過被人遺棄的創傷, 是很難平復的. 第二個友子, 自然是快樂的. 因為阿嘉表現出願意擔當的氣魄. 是女人們服氣的. 

只要同心, 再大的困難都可以克服的. 第一位友子這樣的相信, 只可惜那男子自私的軟弱 ... 毀了他倆! 

也請別套上國家的帽子, 就只是人性 ... 有的人敢於擔當, 有的人就沒啦 ...  愛的不夠, 行不行?  

這樣說可以嘛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0/05 02:22 PM 回應 


拜託﹐倥仔兄﹑蕃薯兄﹐一部電影﹐被您二位討論成這樣﹐阿甲覺得真是嚇人地沉重。您二位﹐可不可以不要這樣大義凜然啊﹖嚇得大家都不敢講話了。不然﹐可不可以請二位像列讀書報告這樣幫大家整理整理﹖弄個1﹑2﹑3 什麼的﹐讓大家好清楚些您二位如此義正辭嚴地﹐到底在說什麼呀﹖

阿甲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0/05 12:04 PM 回應 


蕃薯同學您好, 無意中耽誤您寶貴的時間, 很抱歉.

以彼此最淺的瞭解, 相信我們都不會誤以為可以輕易改變或重構他者的信念, 因為信念時常比生命更頑強.

之所以花心力於此, 主要是呈現世間不同的聲音, 供大家參考.

許教授的學生或許該出來講幾句話了, 至少告訴大家您所記得的許教授是否三十年如一日? 否則台大政治系是否太那個了. 

再次強調: 我對海角七號所造成的影響興趣不大,  雖然不相信它會改變什麼, 卻尊重努力付出的人們. 但是我很介意賽德克巴萊的後續發展.

尤其從您所提供的網路線索上知道王雅萍已介入這部片子很深後, 它的形貌幾乎不用別人再向我說明了, 但愈是這樣, 愈有必要呈現另一種觀點供四年紀的同學來比對觀照.

先回答您下列的質問:

>>…我關心的是,類似海角七號裏60年前日本教師與友子的戀情,是應該正視的事實,還是應該譴責的不道德行為?…<<

天下有誰能論斷「愛情」的「道德」? 但因果邏輯不是這樣反證的.

不能因為有這「難能可貴」愛情的果, 就推論當初的「不義」並非全然的「惡」. 同樣的反核廢料是一件事, 將核廢料廠的員工扣上不道德的帽子又是另一回事. 我們批判的不是這些下層執行者, 而是政策的製定者.

所以我們不會去問賽德克巴萊的演員道德不道德, 而是去檢驗編劇群與導演後製群道德不道德.

您所舉的>神學家雷茵霍‧尼布爾(Reinhold Niebuhr)的著作《道德的人與不道德的社會》, 花了些時間去讀, 雖吸收有限, 但我認同他的大架構是正確的.

台灣的族群衝突, 雖用四大族群的分類來暫緩尖銳化, 但本省人與外省人的和解, 實不必抱太大期望, 這不是對人性本質失望, 而是對美國涉入台灣的程度失望; 也因為這外在環境使然, 台灣人的認知一直都很虛浮.

後殖民理論或許是汪洋中的一片浮木, 但握住浮木後的方向仍需靠自己. 

批判外省人的不義無需手輭, 但不該媚俗. 亂世人不如太平犬的論點, 當然不能作為巧取豪奪的藉口; 蔣介石在被美國政府輭禁的那一天起, 就背叛了他的子弟兵, 中國國民黨存在的正當性或理由也變得曖昧. 但由是反證二二八事件中全是「烈士」沒有一位「暴徒」? 所有的亡者都該被等價補償, 這邏輯亦很難令人苟同. 

二二八事件中有沒有被暴徒所殘殺的公務人員呢? 今天的公務人員又該如何去「平反」那些因公身亡的人呢? 民粹是什麼? 不敢面對真相又不敢講理的現今社會即是.

「外省人」它只是一個即將消逝的歷史名辭, 學理上不會真的成為一個族群, 更不會是一個「民族」, 王雅萍她們清楚的很, 但狂潮般的私仇舊恨不到最後一刻是消不了的. 

可是有沒有必要在賽德克族人或廣義泰雅族之間投下一顆新炸彈? 我真的不知道它可能造成的正面貢獻, 但很明白藝術不能無限包裝偽善. 

而史詩之所以被稱作史詩無關道德, 而是後人藉它區分敵我. 與宗教的本懷不同.

倥仔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0/05 11:34 AM 回應 


Without invoking deep theories or historical events, conflicts and diifferences between 外省 and 本省 will stay and remain, if not worsen as the world moving forward.   

The same principle applies to "avoid making mistakes by learning from history".  Sep.11, world financial meltdown, etc. are recent examples of human-being's nature of  ignorance, complacency, or arrogance, whichever you want to call it.  

Recall a recenyly-evolved guideline for life- "planning always falls behind changing; changing is governed by the mastermind of God" ? 

Instinct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0/05 10:19 AM 回應 


抱歉,寫反了

> 我無意揣測那個時代的 外省排斥本省情結 大於 本省排斥外省情結

應該是

我無意揣測那個時代的 外省排斥本省情結 小於 本省排斥外省情結

海角七號迷-一號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0/05 08:42 AM 回應 


倥仔

昨晚匆匆寫完回應,已經12點,趕快從圖書館出來(錯過末班捷運,走路回家),
只是想讓您知道,我有諸多限制,寫不清楚的地方,請多包涵,

> 在一個民族壓迫大惡計劃中,是不存在個人的小善的。這也是邏輯的堅持。
這讓我想到蘭嶼的核廢料,
http://www.enpo.org.tw/user1/153/archives/2006/1187.html
這是否也算是民族壓迫大惡計劃?

舉個略為極端的例子,如果台電駐蘭嶼核廢料廠的員工,參與當地類似蘭恩服務協會的工作
http://www.lanan.org.tw/about.htm
而與蘭嶼少女發生戀情,被少女的家人或族人反對,理由類似
「在一個民族壓迫大惡計劃中,是不存在個人的小善的」
是否也可以拍成一部電影讓大家討論、反省?

我認得的大學同學裏,有兩對男女朋友,家人因省籍因素而反對,
一對分開了,一對堅持而最後結合了
分開的是女方家人(本省)反對男方(外省)
結合的是女方家人(外省)反對男方(本省)

我相信不同組合的例子還有很多吧,
我無意揣測那個時代的 外省排斥本省情結 大於 本省排斥外省情結

我關心的是,類似海角七號裏60年前日本教師與友子的戀情,
是應該正視的事實,還是應該譴責的不道德行為?

海角七號迷-一號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0/05 08:37 AM 回應 


倥仔

我跟不上你這篇,只能匆匆回覆你之前的那篇了,

>>台灣人也可以一面指責日本政府過去和現在的錯誤,一面承認日據時代對台灣的正面影響。<<

>>海角七號所點出的面向,我覺得應該是「和解工程師」要認真面對的,而不是試圖抹去的即使這面向是「

帝國主義」、「殖民文化」帶來的後果。<<

> 恕我直言,如果台灣的電影只是供應台灣市場的需求,任何的批評皆無意義。

不確定是否瞭解您的意思了,
我覺得只看現在在台灣內部的海角七號現象,就值得探究並批判了。

> 如果我們認同韓國的電影產業定位,以及韓國電影界努力後的成果, 就不該忽略舊殖民地人民的反殖心理。

我在
http://blog.sina.com.tw/8608/article.php?comment_page=4&pbgid=8608&entryid=576424
海角七號迷~一號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09/27 12:47 PM 回應 
提到
=================
今天的台灣
有經過日據時代的台灣人(或他們的後代)
有經過中日戰爭的中國人(或他們的後代)
有原住民
……
這幾個因素都應該考慮,才有可能達到真正的島內和解,
=================

也許
經過日據時代的台灣人(或他們的後代)
應該細分成
經過日據時代,有懷日心理的台灣人(或他們的後代)

經過日據時代,有反殖心理的台灣人(或他們的後代)

又,如果
http://www.rti.org.tw/News/NewsContentHome.aspx?NewsID=128333&t=1
說的
> 「海角七號」3日在釜山影展第一次放映,全場爆滿,韓國觀眾的反應非常好。
是持續的現象,就又有一個題目可以談了。

> 試想,如果有以色列人拍一部納粹禁衛隊長在處決了數萬猶太人後,
> 發表了一些個人同情猶太人的言論,甚而讚嘆猶太人比日爾曼人更視死如歸。
> 這電影在以色列能上市嗎?能在歐洲上演嗎?
> 更不要說納粹黨間接促成了猶太人的現代化以及以色列獨立建國的論述.

我想海角七號並沒有到這樣的極端,但重要的是,
海角七號確實在台灣上市了,也造成「海角七號現象」,
這是因為受它感動的台灣人都頭腦不清嗎?

我講一個我個人的事,
我一向很討厭冒煙的機車,如果可能,我會向這樣的機車騎士說,你用的油有問題,該換了
但是在電影裡看到阿嘉騎著冒煙的機車送信,我忽然覺得我這樣的態度是不是太苛了,

另一個例子是抽煙的人,但看了煙不離手的明珠,再看那些抽煙的人,忽然覺得他們也很可愛了。

我還是知道機車冒煙會傷害環境,也會傷害我,
但我對這樣的騎士不再是冷漠、厭惡,如果我對他說「你用的油有問題,該換了」,
臉上的笑容也不是掛上去的,而是冒出來的。

我不知道其他海角七號迷的感動是哪些,
但我相信整部電影看完之後的感動,會讓人不想說髒話,而不是仿效主角說髒話,
所以我不會因為阿嘉開頭砸吉他時說的髒話,而猶豫介紹年輕人看這部電影,

> 歐洲人難道不比亞洲人更想要和解?不比亞洲人更明白和解的重要?
> 但其邏輯無法接受這種和解方式,全世界大概也只有台灣能發展出這種認知。

我還是那句話,「還原自己的顏色」,
茂伯不會貝斯,就讓他用月琴,
台灣人如果只有160公分,就不要把他硬拉成175公分。
台灣人如果就是這樣的認知,除非這是不道德,
否則就只有先承認並接受這個事實,再找機會教育了

> 個人一直強調國民黨的抗曰論述在台灣沒有市場,
> 那是因為蔣介石個人缺乏認錯的勇氣,但不能因為其集權統治之惡
> 就推演或反證出其前任的日本殖民統治是善。

我想「老台灣人」未必是反證出日本殖民統治是善,
但若他們只是「覺得」一個「比較」善,一個「比較」惡,
也沒有人能夠禁止這種「愛恨交織」的感覺。

> 同樣地,在一個民族壓迫大惡計劃中,是不存在個人的小善的。這也是邏輯的堅持。

但是當盲目的愛情點燃時,60年前的由子可以愛上屬於壓迫台灣人陣營的日本老師,
60年後阿嘉的生母也可以嫁給身旁有保鏢、開黑頭車、「興趣是(也許曾經是)殺人放火」的洪國榮
http://cape7.pixnet.net/blog/post/21046282

「這行為是否不道德?」答案也許見仁見智,
但我想兩者應該是一個標準,同時「沒有不道德的」,或同時是「不道德的」
而不是遇到對象是日本人時,就不道德,無關日本人時,就沒有不道德

魏導說海角七號想點出一件事,就是
日本人遣返時,帶走的不只是仇恨,也有愛情、親情、友情
(這屬實嗎?若屬實,道德或不道德嗎?)

類似
http://blog.kaishao.idv.tw/?p=2146   所說的
===============
歷史上你很少看到一個時代是這麼平和結束的,
二次大戰結束,日本戰敗,各地的日本人都落荒而逃,被打著轟著趕上船,
東北如此,韓國亦然,只有台灣的遣返是和平落幕的
===============
如果這屬實,至少值得問一個「為什麼?」

>>而我對海角七號的擔心,就是它會不會讓引發一陣圓夢熱潮,<<

> 這句話看不太懂,但如果在台灣引發了一陣「反中傾曰」的圓夢熱潮?這代價確實是太大了。

我是指效法魏導堅持理想的圓夢熱潮

> 小時候我們這一代是看電視影集「勇士們」、「沙漠之鼠」等戰爭英雄劇長大的,
> 當時即已懷疑德軍真的那麼不堪一擊嗎?
> 為什麼德國電影界不拍攝一些德國軍人勇武善戰的片子供德國人民滿足需要?

> 今天年過五十以後,才約略明白那是一種「道德」的最低自我要求。
> 同理也不會有法國人或波蘭人去拍這樣的題材以滿足德義必然存在的右翼市場需求。
> 為什麼世上唯有台灣人例外?

好問題啊,你的答案是什麼呢?

>>批判小說家(或海角七號)的尺,和批判神學家(或賽德克巴萊)的尺,應該不一樣才對。<<

> 個人以為,單純的神學批判或小說批判,不能也不該與道德批判混為一談。

我個人以為神學批判會包含道德批判。

> 而這也不應該是和解的原意。

我覺得如果藉著虛構的故事達成和解,這和解就需要道德批判,
因為有可能是不道德的和解,使被害人被迫向加害者表示饒恕。

> 至於
>>不道德的社會裡(例如至今仍不認錯、甚至篡改歷史的日本),是否仍會有道德的人呢?

> 答案是絕對肯定的,但就邏輯而言,這種人在日本比德國少很多;
為何與邏輯有關呢?

> 而責任該誰來負呢?

我想歸根究柢,應該是上帝吧,

我已經在胡言亂語了,得睡了。

海角七號迷-一號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0/05 12:00 AM 回應 


語言是一種生活的工具, 問題在於你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 但主導語言背後的思維卻該面對批判.

在過去的那個時代裡,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認為自己是日本人,或想要去過日本人的生活. 日治時期史與日據時期史看似一樣,但心境兩樣. 不曾去掽過日治時期的街庄史,僅對日據時期的「理蕃史」稍有涉獵. 且集中在「皇民化運動」這一主題, 所知是兩者間的過程相去天壤.

同樣的, 從頭我不曾關心海角七號的影響, 但很介意賽德克巴萊的後續發展. 就我的認知, 台灣內部和解無望, 至少我們這一代看不到. 但泛原住民共識不容再被破壞. 可惜.....

>>裏面有一段他對族群融合的看法,大意是目前的族群融合只是族群溶合,顏色混在一起,變成黑泥,但他心目中的族群融合應該是讓大家還原成自己的顏色,變成彩虹…<< 

僅就邏輯上談這問題, 目前四大族群之說,主要建構在語言的分類上;也就是11%說北京話的外省人,72%說福佬話的閩南人,!3%講客家話的客家人,以及2.5%以南島語溝通的原住民.南島語的部份先跳開不談, 福佬語大概不久後就會借客語認證的經驗,修訂出一套考試辦法,但肯定不會只有一種試卷.

問題是,為什麼會認定「外省人一定會說或願說北京話」?為什麼只有幾百人的日月潭邵族有說母語的權利, 而幾十萬跟著母親學會說漢語西南官話的人,卻必須放棄母語? 再怎麼算母語是上海話的人數也比卑南族多, 而講廣東話母語的也不比賽夏族少. 說不定連日常使用福州話的人口都比鄒族多;其他那些所謂的凱達格蘭或葛瑪蘭就不必細算了,搞不好比清境農場附近的白夷還少. 

為什麼這麼多人只能被限定在某一種光譜內呢? 彩虹是什麼我不很清楚, 但粗淺的概念裡它只限七種顏色, 而據說一旦所有的顏色都不肯相讓,堅持要上台發光時,人類眼睛就只能看到「白色」? 這和所有的光都退場後留下的「黑色」又有何高低分別呢? 不知科學家如何解釋彩虹現象? 

個人的管見是, 只要國教體制涉入「母語教學」,彩虹就不會出現在天邊.   和解亦遙遙無期.

倥仔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0/04 11:07 PM 回應 


To 倥仔

我首先關心的是台灣內部的和解,而不是台灣與日本的和解,
如以下所述。

剛剛一位同事知道我的進度後,以「震驚」形容他的感受,
我應該把每個明天都當成十二月初才行了。

To 友子

有點麻煩的是,這題目好像應該在
http://blog.sina.com.tw/8608/article.php?pbgid=8608&entryid=576424#comment_1133637
談比較合適,不知道該怎樣解決。

首先,一般來說,我覺得歪曲而竄改的歷史固然無法讓人聰明,不完全的歷史也同樣有危險,

我個人對您提到的「老台灣人」對日本的態度特別留意,因為這和台灣的族群融合有關,
也是我之前關心的重點,

> 現在還有一些「老台灣人」對日本歌功頌德,
> 甚至跟日本右翼唱和,稱讚日本殖民地統治者兒玉源太郎、後藤新平的政績。

> 日本據台後的經營,除了在台的稅收之外,還要靠從中國來的賠款補助。
> 受日本教育的「老台灣人」,有人在感激日本中央政府對台灣經營給予補助,
> 而不知這些錢是來自中國的賠款,跟日本右翼同調羞辱中國,真是悲哀。
> 日本經營台灣,就算是投資,也是在殖民地「養雞取蛋」,被取蛋的老母雞,難道還要感激嗎?

> 日本帝國的工業化,跟其殖民地經營息息相關,
> 日本殖民台灣的目的,在於掠奪台灣的財富。
> 受日本教育的「老台灣人」,如果對台灣的歷史認識不清,
> 而一味的歌頌日本帝國統治,才真正是民族的悲哀。

這也和「日本在殖民時期到底對台灣如何」有關,例如,是
日本對台灣只有壞,沒有好,是「老台灣人」太糊塗,奴性太強
還是
日本對台灣有九分壞,一分好,「老台灣人」心向日本,有一點點道理可說

或許應該說,如果我是生在那個時代的「老台灣人」,我對日本的態度會如何?
我是真的只有恨,還是愛恨交織,甚至由恨生愛?

順便一提,我覺得「由恨生愛」、「化敵為友」也是海角七號的一個小主題,
例如友子對阿嘉∕明珠∕樂團成員、民雄對阿嘉

而當我覺得「老台灣人」不可理喻,很奇怪,「老台灣人」也覺得我屬於欺負他的那個陣營,
我和「老台灣人」怎麼融合?
希望「老台灣人」改變,於是告訴他、提醒他,日本人對台灣有多壞嗎?

但是早期政府這樣作,好像並沒有效,
(我覺得還是「讓大家還原成自己的顏色」比較有效)
才讓我懷疑,是否還有另一些歷史,是過去被忽略(if not 刻意隱藏)的,
例如 http://blog.kaishao.idv.tw/?p=2146  所提的
====================================
台灣人和日本人一直維持一種有愛有恨,
卻又不知道該愛或恨的矛盾情緒,後來研究歷史才知道,
統治台灣的主力是日本海軍,接受過民主思潮,
其他地區 則是出身武士家族,粗暴殘酷的陸軍,
日本人其實是把最有訓練的軍隊派駐在台灣的,因而有了一些愛恨夾雜,難以分辨的情緒,
所以《海角》就回到歷史的原點, 回到一個分不清愛恨與遺憾的歷史時刻。
====================================
是否屬實?

====================================
讀楊艾俐的《孫運璿傳》,心中總覺得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
經核對有關資料後,發現有些地方不符史實,孫傳的第五章第一句話就錯了,
孫的到差日是1945年10月19日,
而J.G. White Engineering Corporation的6位顧問是在12月20日抵台北,不是5位。

孫不與他們同機(孫的到差日可能指到資源委員會。
有關資源委員會與228事變關係,陳翠華有深刻研究,此單位的罪行應加以發掘)。
孫傳的P54第2段
「…3月底,在電力公司服務的3000名日本技術員工、工頭就要回日本去了,
這些人是公司靈魂,他們一走,等於是淘空了公司的技術階層,那時從大陸來的不過5、60個人,
電力接收委員會希望能留下幾人,都不獲批准。」
3月底應為4月。秦仔(china)來台電的職員不只5、60人,高達217人,占17.5%。
引揚時,台電6400多員工中,日本人有3560人(55.5%),台灣人有44.5%。
3560人與3000人,這中間差560人跑到那裡去,「都不獲批准」,顯然記憶有誤。
孫傳也未提與他共事的日本人田中壬子也等人。
====================================
等等,是否為另一面的歷史?

如果 http://blog.kaishao.idv.tw/?p=2146  呈現的是歷史的另一面,
那麼提醒「老台灣人」日本人對台灣有多壞,
結果就會有點像伽利略面對宗教法庭,一邊否認地動說,一邊望著腳底苦笑說,「可是它真的在動耶」

何況好與壞常常是比較的結果,
若是可行,國民黨對台灣,與日本對台灣,兩者做對照,仔細計算,是否更好,對族群融合更有效?

海角七號迷-一號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0/04 10:14 PM 回應 


蕃薯同學您好, 趁著還沒進入十二月大忙之前, 再盼指正誤見.

>>台灣人也可以一面指責日本政府過去和現在的錯誤,一面承認日據時代對台灣的正面影響。<<

>>海角七號所點出的面向,我覺得應該是「和解工程師」要認真面對的,而不是試圖抹去的即使這面向是「帝國主義」、「殖民文化」帶來的後果。<<

恕我直言,如果台灣的電影只是供應台灣市場的需求,任何的批評皆無意義。

如果我們認同韓國的電影產業定位,以及韓國電影界努力後的成果, 就不該忽略舊殖民地人民的反殖心理。

試想,如果有以色列人拍一部納粹禁衛隊長在處決了數萬猶太人後,發表了一些個人同情猶太人的言論,甚而讚嘆猶太人比日爾曼人更視死如歸。這電影在以色列能上市嗎?能在歐洲上演嗎?更不要說納粹黨間接促成了猶太人的現代化以及以色列獨立建國的論述.

歐洲人難道不比亞洲人更想要和解?不比亞洲人更明白和解的重要?但其邏輯無法接受這種和解方式,全世界大概也只有台灣能發展出這種認知。

個人一直強調國民黨的抗曰論述在台灣沒有市場,那是因為蔣介石個人缺乏認錯的勇氣,但不能因為其集權統治之惡就推演或反證出其前任的日本殖民統治是善。同樣地,在一個民族壓迫大惡計劃中,是不存在個人的小善的。這也是邏輯的堅持。 

>>而我對海角七號的擔心,就是它會不會讓引發一陣圓夢熱潮,<<

這句話看不太懂,但如果在台灣引發了一陣「反中傾曰」的圓夢熱潮?這代價確實是太大了。 

小時候我們這一代是看電視影集「勇士們」、「沙漠之鼠」等戰爭英雄劇長大的,當時即已懷疑德軍真的那麼不堪一擊嗎?為什麼德國電影界不拍攝一些德國軍人勇武善戰的片子供德國人民滿足需要?

今天年過五十以後,才約略明白那是一種「道德」的最低自我要求。同理也不會有法國人或波蘭人去拍這樣的題材以滿足德義必然存在的右翼市場需求。為什麼世上唯有台灣人例外?

>>批判小說家(或海角七號)的尺,和批判神學家(或賽德克巴萊)的尺,應該不一樣才對。<<

個人以為,單純的神學批判或小說批判,不能也不該與道德批判混為一談。而這也不應該是和解的原意。

至於>>不道德的社會裡(例如至今仍不認錯、甚至篡改歷史的日本),是否仍會有道德的人呢?<<

答案是絕對肯定的,但就邏輯而言,這種人在日本比德國少很多;而責任該誰來負呢?

倥仔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0/04 09:34 PM 回應 


英哲培根(Francis Bacon)說:「歷史令人聰明」(Histories make men wise),但是歪曲而竄改的歷史又怎麼能令人聰明呢?

  台灣光復時,中壢客家庄流傳這樣的客語韻調:「日本統治台灣五十年,個個百姓生活真可憐‧‧」。在日本投降之前,生產米糖的寶島台灣,食用米糖得靠配給,布匹停頓進口,個個百姓民不聊生,就是「改姓名」為日本名的,也僅是多一點點配給,配給又時常間斷,除了去當日本兵有得吃穿以外,幾乎沒有多少家庭吃得飽穿得暖的。然而,現在還有一些「老台灣人」對日本歌功頌德,甚至跟日本右翼唱和,稱讚日本殖民地統治者兒玉源太郎、後藤新平的政績。然而,日本在台灣的殖民統治,真可稱為「德政」嗎?

‧假戒毒之名,行斂財之實

  以日本殖民政府的對台鴉片政策為例,這是假戒毒之名,行斂財之實。當時的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在1894~95年甲午戰時服務於臨時陸軍檢疫部,得部長兒玉源太郎的知遇,戰後就任內務省衛生局長,後藤即提出鴉片問題解決方案,主張台灣總督府享有販售鴉片的獨佔權。1898年1月兒玉就任台灣總督,即指派後藤為民政長官掌管鴉片專賣之事。因此,殖民政府在台販賣鴉片的收入,在1897年佔在台總收入的30.9%,1898年佔46.3%,1899年佔41.8%,1900年佔32.4%。當時殖民政府的說詞是「要戒鴉片」,然而領取特許執照吸食鴉片的人數反而增加,1897年領有執照的鴉片吸食者50,597人、1898年增加為95,449人、1899年更增加為130,962人、1900年達到169,064人。

  另外,從殖民政府的鴉片銷售量與收益多寡,也可以證明日本殖民政府乃假戒毒之名行斂財之實。鴉片銷售量在1897年為87,345錢,收益1,631,887圓;1898年為166,316錢,收益3,720,733圓;1899年為204,504錢,收益4,662,604圓;1900年為197,465錢,收益4,617,626圓。當時鴉片的銷售量減少,而政府的收益持續增加,是殖民政府斂財的證據。就是吸鴉片的人口,年年因死亡而減少,政府的獲利卻有增無減。販賣鴉片的利潤,並沒有像後藤所言,用在健康福利事業上,建設醫院也沒有給吸毒者應有的治療。販賣鴉片的收入,用最多的是警察費來鎮壓台灣人民的反抗。

   日本殖民政府專賣局歷年的販賣鴉片煙膏收入可觀,在辛亥年1911年增為5,231,856圓,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1916年更增為6,123,614圓,戰後的1920年達高峰6,956,790圓,盧溝橋事變的1937年1,802,848圓,爆發太平洋戰爭的1941年1,614,568圓,就是日本投降的1945年也還有509,256圓的販賣鴉片煙膏收入。以毒梟的販毒途徑來說,台灣總督府專賣局是合法的大盤商,交付給地方廳是中盤商,地方廳銷售給販賣人是零售商,再由這些領有特許「執照」的販賣人賣給吸食鴉片煙膏的人。日本統治台灣五十年,吸食鴉片而死亡者眾多,但台灣總督府販賣鴉片煙膏的「販毒利潤」從未間斷過。

‧請君入甕,格殺勿論

  在兒玉總督與後藤民政長官的殖民統治時代,有所謂「歸順式場慘案」,「即對於雖表示投降各領袖,表面上善用甘言,許他歸順,內心則企圖徹底剿滅,所以訂定是年(1902)年5月25日,約張大猷以下243人抗日分子,分別6處,聲言舉行歸順式。即;一、斗六式場60人,二、林杞埔式場62人,三、嵌頭厝式場38人,四、西螺式場30人,五、他里霧式場14人,六、林內式場38人」,然後用機關槍,於6個地方同時全部殺戮 這種誘降,欺騙殺戮的事跡,日人製造口實,僅說明為:「5月25日,在歸順式場妄動,所以一齊殺戮。」但從這短短的一句,亦可以反證日方的殺戮記錄。

  又如1915年余清芳抗日運動的時候,日軍警以誘殺詭計,將瞧吧哞附近的後厝,竹圍、番仔厝、新化、內庄、左鎮、茶寮等二十多村落居民3千2百餘人,不分老幼,依次殺戮日人對於這種慘絕人寰的大凶殺,極盡隱密的能事,例如秋澤烏川著『台灣匪誌』,除了喋喋不休的敘述「匪徒的暴動」和「聖恩的洪大無邊」以外,就沒有把前述的騙殺事實提起,但是從其文中,亦可以窺視騙殺的蛛絲馬跡。例如書中說:「如此,殘匪的誘出終了以後,總督府認為他們之中罪狀最重,不能溯及大正4年11月的大赦恩典者,縱使是投降,如全免刑責則有枉國法,有傷國家威信,所以對他們必要嚴肅的處刑。」,抗日領袖江定等,就是這樣被誘降,然後處死的。

‧台灣與中國大陸的隔離政策

  自從1912年中國革命同盟會的羅福星在台抗日革命,和1915年余清芳的抗日革命運動以後,日本的台灣統治,除了施行匪徒刑罰令、治安警察法、治安維持法等鎮壓以外,還堅決的採用台灣與中國大陸的隔離政策。例如1904年9月24日制定「支那勞動者取締規則」,取締來台的大陸工人;1917年台灣總督派遣警察特務4人到廈門各地,收集住在當地台灣人的情報資料;1921年3月30日制定「有關南部支那領事官之裁判法律」,以取締住在中國南部的台灣人;1923年1月30日制定「有關加入外國之政治結社之件」,禁止台灣人加入中國國民黨以及其他政黨;1938年9月16日制定「滿洲國及中華民國渡航證明規則」,限制台灣人到中國東北以及大陸各地參加抗日運動。

‧援助中國革命背後的陰謀

  殖民統治者兒玉總督與後藤民政長官,也曾有援助中國辛亥革命之事。不過這完全是為日本侵略中國的利益出發,利用1900年義和團事變之際,日本策畫派兵進攻台灣對岸的福建為其勢力範圍,敦促革命黨起事,然而陰謀未能得逞,就背叛中國革命。

  孫文為了革命打倒滿清政府,依1900年7月17日在香港的軍事會議的決定計畫攻取廣州,與日本浪人共赴台北向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請教,日方即指導革命軍應趁義和團事變在廣東省惠州起兵,兒玉並約定會派遣日本陸軍將官以及運送槍彈補給來援助中國革命。

  其實,日方趁義和團事變中國危難的時機,另圖陰謀。依8月10日日本內閣會議的決定,海軍大臣山本權兵衛在8月14日向兩艘軍艦的艦長電訓:「必要時在廈門,為保護居留的帝國臣民,不可逸時機,將若干兵員登陸」。8月22日參謀總長大山巖獲得裁可,訓令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有趁機佔領廈門的必要。8月23日,陸軍大臣桂太郎再以奉敕命令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準備派遣駐台士兵到廈門。

‧日本的廈門佔領計畫

  如此,日方的廈門佔領計畫,即由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和當日派遣到廈門的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綿密地策畫。8月24日,後藤新平命在廈門東本願寺布教所的日本僧侶放火,而偽稱這是清國人暴徒所為,這時停泊在該地的日本軍艦和泉號上的海軍陸戰隊先行登陸。然而廈門的英國領事,知悉事件的背後有日方重大的軍事謀略,於是聯合英、美、法三國領事,向日本政府嚴重抗議。當時英美各派一軍艦至廈門示威。因為日本向廈門動兵,違反了英美列強把義和團戰爭限定在華北的戰略。8月27日,從台灣派遣的混成部隊,乘船開往廈門,企圖從台灣出兵佔領廈門。8月28日,伊藤博文憂慮英美列強出面干涉的事態發展,即推動海相山本權兵衛和外相青木周藏,決定中止日方的出兵計畫。8月29日,英國代理公使向青木外相質詢日軍登陸的理由,日本政府即命令中止派兵。從台灣派去的軍隊就在廈門港外折回,海軍陸戰隊也在9月7日撤出。日本佔領廈門的軍事謀略,因此挫折而未能得逞。

  另一方面,孫文不覺日方有佔領廈門的陰謀與挫折,依先前跟兒玉、後藤之約,命鄭士良在惠州起義。鄭士良指揮在廣東惠州的三洲田山塞潛伏的80名革命軍,於10月8日起兵。革命軍在序幕戰大破清軍,兵士也增加到二萬人,起先佔了優勢。然而,孫文在東京籌措的武器竟是廢槍,以為可以得到兒玉總督、後藤民政長官的援助,全部落空。革命軍不久即陷入清軍重圍,史堅如等革命烈士飲恨殉難。

  兒玉與後藤不履行約定援助中國革命,乃因日方企圖佔領廈門的謀略受挫,哪裡還有什麼援助中國革命的「道義」呢?因此,廈門事件過後,台灣總督府即放棄行使武力佔領廈門的計畫,改變以經濟侵略的型態,組織「三五公司」對福建省經濟進出了。

‧義和團事變日本又分得賠款

  在義和團事變時,日本加入歐美列強的八國聯軍進攻中國,日本派兵最多,但所得到的賠款名列後面。當時估計中國的人口4億5千萬人,每一個人賠一兩,中國共付4億5千萬兩賠款給列強,俄國分得130,371,120兩(占28.97%),德國90,070,515兩(20.02%),法國70,878,240兩(15.75%), 英國50,620,545兩(11.25%),日本34,793,100兩(7.73%),美國32,939,055兩(7.32
%),義大利26,617,005兩(5.92%)。列強之中,只有美國對中國示好,扣除美國軍民所遭受的損害賠償額,退還中國1078萬餘美元,充當中國學生留學美國的獎助金。前中央研究院院長胡適,就是用這一筆錢去美國留學的,追根究底還是中國人民的血汗錢,中國命運真是苦難!

‧霧社事件日軍警放毒氣

  對於日本的無情殖民統治,台灣的原住民在1930年10月27日興起震驚世界的「霧社抗暴事件」,日本軍警無法鎮壓,即進行毒瓦斯和活體實驗鎮壓。日本的統治者掩蓋投下毒氣的事實,說你能夠拿出證據嗎?台灣原住民是被毒殺被宰殺的人,怎麼叫死人拿出證據呢?但是逃過死亡線的原住民證言說,日本是如何卑怯的放毒氣,還解剖原住民的軀體取出肝臟來烘】。當時也有日本人拍照而留下照片,現在照片保存在東京大學中央圖書館特藏室,有原住民忍受不了毒氣之苦而上吊自殺的,還有日軍解剖原住民的照片等,慘不忍睹。日本對其統治的子民,竟如此殘酷的對待。而且,霧社事件的殘酷實驗,成為日本的「七三一細菌部隊」在中國大陸進行活體實驗和毒瓦斯作戰的殘酷行為的先鞭。

‧歧視台灣人的教育政策

  日本的殖民統治,完全的歧視台灣人,而沒有培養殖民地台灣的人才。以日據時期的高等大學教育來說,日本人與本省人學生的比率懸殊。就是日本統治末期,台北帝國大學的在學生,1940年本省人85名、日本人235名;1941年本省人61名、日本人196名;1942年本省人69名、日本人388名;1943年本省人69名、日本人384名;1944年本省人85名、日本人268名。其中,文政學部的學生本省人更少,1940年本省人只有5名(日本人81名)、1941年只有3名(日本人68名)、1942年3名(日本人166名)、1943年3名(日本人164名)、1944年只有2名(日本人30名)。【註10】台北帝國大學等台灣的高等教育,皆以台灣人的稅金經營的,卻大部分收日本學生,而嚴格限制本省學生入學。說蔣介石獨裁,也沒有像日本那樣在高等教育採歧視政策的。

  依1940年10月1日戶口調查,當時台灣總人口數未達六百萬乃5,872,084人。本省人佔絕大多數5,510,259人,日本人不到一成312,386人,其他為外省人46,944人,韓國人2,376人,外國人119
人【註11】。當時台灣的高等教育,從統計可以看出,是專為人口少的日本人而設立。並且不設法律學部,怕台灣人學了法律,會依法來抵抗日本統治,當時台灣學生要學法律的,不得不出國留學去
  日據時期的初等教育比較普及,但這是「奴才教育」也是差別待遇,日本人念小學校,台灣人念公學校,後來改為國民學校,教材內容不同。台灣人的國民學校,每天在上課之前,先要背誦「私?大日本帝國?臣民???心??感謝????す」(我們為大日本帝國之臣民,誠心感謝)之類的奴化教育,還有「鬼畜米英」一類的思想教育,說美、英有如鬼畜那樣不人道。

  戰前的日本帝國,稱美國為米國,德國為獨國,法國為佛國,俄國為露國,不像中國給外國「美麗之國」「有德之國」「法治之國」的美稱,而給「食米之國」「孤獨之國」「佛教之國」「露宿之國」的錯誤印象。日式教育,教學生肚子痛吃「征露丸」最有效,說這是日軍征服俄國必備的藥丸。日本投降後,藥名改為「正露丸」,去掉邊旁,尚留下日本侵略的影子。

  當時國民政府的首都設在南京,日本式教育指著花生說,這是「南京豆」,只要攻進南京,就可以儘量吃了。又指著掛圖的臭蟲說,這是「南京虫」,在南京最多,必須趕盡殺絕。的確日軍在1937年12月的「南京大屠殺」,把中國人趕盡殺絕。日本人學生仗著統治者心態,時常欺負台灣人學生,動口就罵台灣人學生是「支那人」「清國奴」(chankoro),如果打架,不分青紅皂白,一定痛痛地修理台灣人一番。

‧日本以中國賠款「殖產興業」

  其實日本近代的「殖產興業」「富國強兵」,是從中國奪取龐大的賠款而來。中日甲午戰爭的賠款2億3千萬兩(3千萬兩是歸還遼東半島所追加的),必須在馬關條約後三年內以金元支付,其值超過中國全年歲收的兩倍,強迫戰敗的中國在民窮財盡、舉借外債的情況下支付。此筆賠款,換算成日幣為3億6千451萬圓。在1894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時,日本的國家預算只不過9千萬圓,可見這筆賠款的數目是多麼的大,對日本的「殖產興業」有莫大的幫助。

  從明治維新到日俄戰爭的期間,有百分之八十五的企業是在甲午戰爭之後設立的。日本著名的「八幡製鐵所」就是從賠款中抽出58萬圓創立的,其原料的鐵礦也是長期仰賴中國與朝鮮的進口,在盧溝橋事變後的1938年轉變為「日本製鐵」,戰後再轉變為「新日鐵」而稱霸世界了。

‧以中國賠款「富國強兵」

  賠款的半數是用在日本海軍與陸軍的擴張費,這也是日本能夠「富國強兵」的本錢。其他賠款多方面利用為發展實業,充實運輸通信等建設費用。因此,日本帝國的興起,是靠「一將功成萬骨枯」,中國大陸人民的血淚錢而來。

  日本在當時能確立金本位制,躋身於列強之林,也應該拜中國賠款之賜。在1870年代,英、美、法等經濟先進國建立了金本位制,不以白銀而以黃金做為國際間商品與資金的計算標準。這時亞洲各國仍然採用銀本位制,隨時因銀價波動而冒匯率差價之險。日本即要求中國以金元(pounds sterling in gold)償付賠款,以此鉅額黃金為準備金,才能夠實施金本位制。日本從此跳出亞洲國家,進入世界核心經濟體系,在商品與資金的交易上,與西方列強並駕齊驅。然而日本人感激提供賠款的弱鄰嗎?

‧台灣經營補足費1千2百萬圓

  賠款之中,有「台灣經營費補足費」1千2百萬圓,換言之,日本據台後的經營,除了在台的稅收之外,還要靠從中國來的賠款補助。受日本教育的「老台灣人」,有人在感激日本中央政府對台灣經營給予補助,而不知這些錢是來自中國的賠款,跟日本右翼同調羞辱中國,真是悲哀。日本經營台灣,就算是投資,也是在殖民地「養雞取蛋」,被取蛋的老母雞,難道還要感激嗎?

  其實日本近代的工業化,如果沒有殖民地台灣和朝鮮的提供米糧,也是很難迅速達成。日本山多田少,歷代都曾經發生缺乏米糧而引起社會動亂的所謂「米騷動」事件。江戶時代的德川吉宗將軍,為了防「米騷動」,苦心於調節米價,增產米穀,被稱為「米將軍」。明治維新以後,「米騷動」不止,米價暴漲,生活困苦的大眾,要求廉價米糧,群起襲擊米店、富豪邸、警察等,時有所聞。

‧台灣的米糖援助日本工業化

  明治政府實行「殖產興業」的工業化政策之後,產業人口移動,農業人口大量移入都市充當勞工,造成糧食更形短少,如果仰賴糧食進口,當時又沒有足夠的外匯購買。這時殖民地台灣和朝鮮的米,解救了日本實行工業化時糧食短缺的危機,並節省了日本不少的外匯。台灣產蔗糖從一八九六年起九五%以上輸往日本,台灣產米在盧溝橋事變前後的一九三五到三八年達五O %以上輸往日本。只台灣產砂糖一項,在日本銷售所課徵的消費稅,在一九一O年代初期,每年對日本中央政府有四千五百萬圓的稅收貢獻。

  日本因為擁有殖民地台灣來供應廉價米糧,才可以抑低國內的工資和勞動所得,加速資本的累積與工業的擴充,以較低的國際行銷價格,形成外銷工業的競爭優勢。日本帝國的工業化,跟其殖民地經營息息相關,日本殖民台灣的目的,在於掠奪台灣的財富。受日本教育的「老台灣人」,如果對台灣的歷史認識不清,而一味的歌頌日本帝國統治,才真正是民族的悲哀。

友子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0/04 06:53 PM 回應 


抱歉,我對海角七號的想法,是貼在

http://blog.sina.com.tw/8608/article.php?comment_page=6&pbgid=8608&entryid=576424
(從「中蕃薯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09/21 02:35 PM 回應」開始)

http://blog.sina.com.tw/8608/article.php?comment_page=5&pbgid=8608&entryid=576424

http://blog.sina.com.tw/8608/article.php?comment_page=4&pbgid=8608&entryid=576424

http://blog.sina.com.tw/8608/article.php?comment_page=3&pbgid=8608&entryid=576424
(到「海角七號迷~一號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09/28 09:41 PM 回應」)

海角七號迷-一號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0/04 06:05 PM 回應 


倥仔您好

我在
http://blog.sina.com.tw/8608/article.php?pbgid=8608&entryid=576424#comment_1133637
寫了一些對海角七號的想法,
會到那裏寫,原本是以為,那裏有人對這題目有興趣,但不想到這裡來,
後來覺得海角七號可能有一個面向是「和好」,就覺得放在那裏也合適,

只是這陣子花了不少時間在海角七號,眼看12月初的工作密集討論又快到了。

先提我對許介鱗教授的「脫殖民化 韓流颳出新價值」的想法,
http://udn.com/NEWS/OPINION/X1/4544628.shtml

我覺得韓國有韓國的歷史文化土壤,台灣有台灣的歷史文化土壤,
韓國開花結果的成功經驗,我們或許可以參考,但未必可以仿效,
除非許介鱗教授有一個論述,更深刻地闡釋
韓國這方面的經驗(脫殖民化)是道德的,台灣這方面的經驗(後殖民主義)是不道德的
也許許介鱗教授有此意,但限於篇幅,「脫殖民化 韓流颳出新價值」只能談到一些表象,
論證也不夠細緻,例如
金美齡的想法與做法與許多(被海角七號感動的)台灣人是有差距的,
而(被海角七號感動的)台灣人也可以
一面指責日本政府過去和現在的錯誤,一面承認日據時代對台灣的正面影響。

我之前在
http://forum.pts.org.tw/phpBB2/pts/viewtopic.php?t=8683
寫了一篇〈海角七號與台灣的族群融合〉,裏面提到
=============================================
魏導演在他的自傳《小導演失業日記》頁203有一段他對台灣族群融合的看法,
大意是台灣目前的族群「融」合只是族群「溶」合:「顏色混在一起,變成黑泥」,
但他心目中的族群融合應該是「讓大家還原成自己的顏色,變成彩虹」,
=============================================

我個人對
「顏色混在一起,變成黑泥」vs.「讓大家還原成自己的顏色,變成彩虹」
很有感受,甚至感慨(主要是來自教會裡的經驗)

而「和好」,不只是台灣的基督教界這十幾年來的重要課題(從「和好」到「合一」),
也是台灣在政治、社會上,讓大家普遍有感受的題目,
魏導挑這個題目作為海角七號的主題之一,讓全台灣熱起來,也是其來有自了。

我個人覺得,導演或許也想藉這部電影宣揚他的理念,
最後唱「野玫瑰」的那幕,茂伯改用月琴,民雄改用口琴,大大改用口風琴,
很可能是導演想藉此宣揚他「還原成自己的顏色」的理念。
他的「宣揚」很含蓄,但又沒有含蓄到讓人看不懂,這是讓我大開眼界的。

許介鱗教授的批評讓我想到
神學家雷茵霍‧尼布爾(Reinhold Niebuhr)的著作《道德的人與不道德的社會》
https://shop.campus.org.tw/ProductDetails.aspx?productID=000095105

不道德的社會裡(例如至今仍不認錯、甚至篡改歷史的日本),是否仍會有道德的人呢?
如果有,這些道德的人很可能只是小人物(也許一旦他們成了大人物,就不道德了)
而海角七號的主軸正是小人物的故事(所以很貼近一般人的心),

印象中黃國倫問魏德聖導演,你是不是一個浪漫的人,魏德聖導演說,是的
(到youtube找「海角七號, 黃國倫的異想世界」
http://tw.youtube.com/results?search_query=%E6%B5%B7%E8%A7%92%E4%B8%83%E8%99%9F%2C+%E9%BB% 
這六段裡的其中一段)83%E5%9C%8B%E5%80%AB%E7%9A%84%E7%95%B0%E6%83%B3%E4%B8%96%E7%95%8C&search_type=&aq=f

而浪漫的人,比較有「美化事物」的傾向,
這「事物」常是醜陋的事物,而這「美化」常是「把關鍵處技巧地簡化」,
例如您所介意的
=====================================
「為何在台灣看見了日本帝國失落百年的武士精神,是不是這裡的櫻花太紅了?」
魏德聖說,櫻花是日本國花,綻放與豔麗就是武士精神,
但台灣的櫻花卻更豔紅,這一句櫻花太紅的歎息會帶給觀眾想像空間,
這也是他最嚮往的藝術境界。…<< )
=====================================

只是海角七號只是一部電影,一個故事,而不是史詩,更不是歷史,
海角七號裡這種浪漫的處理,並不違背電影的本質與規則
若要批判,不如批判電影藝術,因為它可以讓編導用高明的技巧,帶出含混的美感,
卻夾帶一個危險的思想,以致使它成為洪水猛獸,成為危險人物所用的高明洗腦手段。

至於賽德克巴萊,如果以後被標榜成史詩,甚至歷史,那就需要用另外一把尺來衡量了。

這讓我想到神學家巴特,解經常不按章法,但結論常很漂亮(我覺得浪漫的人常有這特質),
有人很迷他,但也有人視他為洪水猛獸,因為他不是小說家,而是神學家。
批判小說家(或海角七號)的尺,和批判神學家(或賽德克巴萊)的尺,應該不一樣才對。

范泰爾《巴特vs.正統神學》﹝一﹞

范泰爾《巴特vs.正統神學》﹝二﹞

范泰爾《巴特vs.正統神學》﹝三﹞

范泰爾《巴特vs.正統神學》﹝四﹞

范泰爾《巴特vs.正統神學》﹝五﹞

范泰爾《巴特vs.正統神學》﹝六﹞

我覺得即使用最嚴肅的角度看海角七號,
它應該也不能帶出一個全面的論述,它只是很技巧地點出一個過去較少被觸及的面向
(如日僑遣返、引揚的傷痕文學 http://blog.kaishao.idv.tw/?p=2146 ),
而這個面向,有可能成為解決現今問題的線索之一,

如果「和解」是一個「工程」(http://www.campus.org.tw/public/cm/cm02/9801-4.html
海角七號所點出的面向,我覺得應該是「和解工程師」要認真面對的,而不是試圖抹去的
即使這面向是「帝國主義」、「殖民文化」帶來的後果,

我覺得海角七號和金庸的小說有點類似,
都觸及到大時代的悲劇下,個人的無奈(郭靖與拖雷,喬峰的身世)
只是金庸小說裡的「個人」還是大人物,大英雄,
海角七號裡的「個人」則是真正的和你我一樣的小人物,
而許介鱗教授的批評,就讓我想起武林各大門派對喬峰正氣凜然的質疑了。
而我對海角七號的擔心,就是它會不會讓引發一陣圓夢熱潮,
就像當年有人擔心年輕人看了武俠小說會不會去深山拜師練功。

海角七號迷-一號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0/04 05:49 PM 回應 

第一頁 上一頁 6 7 8 9 10 下一頁 最末頁

09/30  刊載於諸報的一段新聞稿中出現
>>…在【賽德克巴萊】故事的結局,雖是日本人平定了霧社事件,但日本將軍並未為自己的戰功欣喜著,而是看著滿山滿谷的櫻花感嘆,「為何在台灣看見了日本帝國失落百年的武士精神,是不是這裡的櫻花太紅了?」魏德聖說,櫻花是日本國花,綻放與豔麗就是武士精神,但台灣的櫻花卻更豔紅,這一句櫻花太紅的歎息會帶給觀眾想像空間,這也是他最嚮往的藝術境界。…<< 

這最後一句話,聽了很沈重,怕的是只有台灣觀眾有空間去想像? 

美好的事11
緊接在吼嗨亞小米酒之後,新竹商銀的蘇先生也和我們聯繫,希望能以他們銀行的力量為我們重新啟動募款,這時我又認識了一位已經默默地幫賽德克巴萊發表了一百場的演講的政大老師王雅萍…我們三方重新坐下來討論重新募款的配套做法,於是參考之前吼嗨亞公司的計畫,又尼出了一份『原始榮耀計畫』…(網站中魏導所言) 

雅萍是位對台灣議題極度熱心的人,卻未必掌握到「後殖民」意義的神髓,反常以「殖民後」來混淆「後殖民」。 

【「恆春郡海角七號(番地)」是台灣在日本殖民統治下,所賜予的地址。】

60多年前,大日本帝國戰敗投降,日本人被迫從台灣遣返。一名返鄉日本人所寫的情書,從頭到尾貫穿了「海角七號」的故事情節,不斷的以日本語文朗誦情書旁白,充分顯露日本人離開台灣的依依不捨,並以愛情、音樂和夢想襯托出來,觸動了只「向錢看」而失去靈魂的台灣觀眾。

台灣真是沒有文化或說文化水準不高的島嶼。在太平洋戰爭時期被驅使到戰場的台灣人日本兵、軍屬、軍伕,超過20萬人之多,他們都歷經生離死別的創痛,竟找不到一個人能寫出比日本人更扣人心弦的情書。台灣的影評,都在誇獎「海角七號」表現了「台灣的主體性」,解說這是國片的驕傲,台灣電影未來的希望。

海角七號的主題曲:「國境之南」,歌詞:如果海會說話,如果風愛上砂,如果有些想念,遺忘在漫長的長假,我會聆聽浪花,讓風吹過頭髮…。

在大戰前,「國境之南」指大日本帝國的國境南方台灣,而恆春又是台灣的最南頂端。大戰後,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寫「國境之南、太陽之西」,把國境之南描述為烏托邦。「國境之南」歌詞,只是摹仿村上春樹的作品「聽風的歌」、「挪威的森林」等意境。村上春樹本來是歐美文學的翻譯作家,「海角七號」所朗誦的情書旁白,就是這樣大量複製了村上春樹的文藝腔,離台灣自己藝術創作的主體性,還遙遠得很。

「海」片充斥搞笑、媚俗、本土、浪漫、音樂,加入搖滾樂等所有流行文化的「討喜」元素,雖然能讓觀眾看到台灣的下層社會的繽紛色彩與本地人「愛打拚」的生命力,但畢竟只不過是美日「次文化」的大拼盤,缺乏的是哲學思想與世界觀。

鄉土文學作家黃春明,他的「莎喲哪啦‧再見」,還深刻地洞悉台灣殖民文化的殘渣,他的作品會激


中“肯”。

多事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06/27 06:42 AM 回應 


四年級男生寫的中懇 ... 給你拍拍手! 

張愛玲寫得真好, 對兩性與人性,  愛慾情仇糾葛等體會很深, 看的真切. 與她冷眼走過人生有絕對的關聯. 

張最後孤獨的過活與離世, 我直覺那是她的選擇, 昨日抽空看了胡蘭成寫的民國女子, 描述他與張的那段愛情. 對他倆的認識並不多. 單看此文, 就覺得他倆是很匹配的伴侶. 但是, 他們有不同的身份與安全顧忌. 之後的分開, 未嘗不是為了保障她權益的一個不得不決定.

嚐過愛, 怎樣都值得了. 張的筆下王佳芝之死是個疼惜憐憫. 否則, 王不又和她自己一樣賴活著. 矛盾悔恨懷念那些情緒, 不逼死她才怪! 

李安是個有深意的藝術家, 了不起!

四年級女生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06/27 03:35 AM 回應 


Lots talking about this movie, let me throw the brick to attract the Jade......, this is only  my opinion about that movie...Finally ,lust may not  or not supposed to last, Love thinks she will exist forever , ...caution is easy to say than practice...they all  mostly exist  in dramas.....

觀賞色,戒


還沒觀賞色戒 之前,就已經看了許多不同的評論感想了.人們大多以文化背景不同來解釋.理論上我和李安同屬外省第二代,只是他父親是中學校長,書香門第(該也是反對共產黨,或和國民黨有關係吧,否則漂洋過海來台為啥?)我家父,祖皆軍人, 所以也不盡有相同的認知,但均屬那兩百萬人中的孤臣孽子,再打輸了就生死由人了..

只是我們均成長在那50,60年代,思想單純是通性,父輩們怎麼想很少會和小孩講,只是一味要孩子好好唸書,最好讀理工科.各種因素際會及這幾十年台灣的承平及均貧,使吾輩皆有數不盡的美好童年和青少年時光.唯一遺憾當屬各人性向志趣未能充分認知,跌跌撞撞多年後也許才悟出來,或許已時不我予啦.

李安是幸運的,天分加興趣,但依然在成名後陷入危機,難以超越自己,如今他脫陳而出,拍了另一部簡單卻孕含著各式張力的片子,欣賞後會有何感呢?

全劇是突顯著許多人生的荒謬性,忠愛國家的熱血青年還沒體會人生了就遽然殞沒,上一輩的沒責任嗎?而貪吮著青春美體的中年人偶然會流露了對人的關愛,加上性上的吸引及滿足,會大到令人棄一切而不顧嗎?

在一個只有大愛的漩渦中,個人的貪歡小愛有罪嗎?小生命的毀滅會帶給大團隊起死回生的契機嗎?這些顛覆了我們從小被灌輸,至今仍有人以此去塑造下一代的觀念.但是國不成國,家勉稱家,顛三倒四,還不如引刀一快.或者去追求人人響往的愛與被愛,甭談家國大計了.

我猜李安就是想表現這些人性.一開始敘述的天真愛國青年為了救國,演話劇之外還想加個鋤奸計劃,殺他幾個漢奸,於是為了任務,男的可以傾家蕩產瞞著父母出錢出力,女的犧牲貞操,那是片中含蓄的床戲,愚蠢而莫名其妙,妓女身體只是工具的觀點闡釋無疑,但他們是大學生啊!佳芝無言以對自己青春的胴體,那兒有第一場的暴露!

一切只為了剌殺那位可惡的魔鬼,一股熱血,一絲不知所以的暗戀,以及自家的處境等等促成了這一切.那個時代竟然是那麼容易的踏入這不歸路.而現在的我們不也是會隨命運漂泊嗎?只是沒達到肉体毀滅而以!思及這巨大的無奈,荒謬感也油然而生.

待和奸惡之人處久了,他真的那麼可惡嗎?片中第一次見面後,她的同志問的是---他長得什麼樣?難道若是惡面像就更合理化消滅他?結果是色有色的脈動,一串對話慢慢觸動女的心弦.是這孽緣之前曲!

沒除掉大奸卻殺了來勒索的老曹的片段更突顯了無知青年們惶恐的接受現實殘忍洗禮.接下來因為各種機緣,三年後她又掉進這愛國行動渦中,片中描述因戰爭的殘酷,到處的死人,糧食的缺乏,當街被斃的特務……等等,都使任何人思緒起伏,想奮力抵抗.只是本來選擇的路多些,去從軍,去延安,加入地下組織反抗皆有可能.

但這一群人只有延續他們開始有些糊塗的選擇.雖然有再接受些特務訓練,在面對更厲害的漢奸及日本人時, 明顯是以卵擊石!但是這次他們可是悲壯的出發,有壯士一去不復返的豪情.

不幸的是王佳芝,她必須再用女人的誘惑來除掉易先生.這位先生不知為色或為了自己莫明之愛戀,給了她房間的鑰匙,會無好會,果然她被強暴式的發生第一次關係.而這中間會有多少伏筆?不知道是否他有…管它去的世界,我淫虐要勾引我的人,也試探下她只是像妓女,或可當情婦…的心態!權大人又風流,怎能不鑽入她的心呢?

再一次又有這性愛時,女人趨向接受及滿足,她也意識到這無孔不入的力量,身上心上均不勝負荷,在組織會議上訴求解決,上級一句---情報員要能和自己仇人宴樂而不動聲色……註定被擺佈的命運,戰爭真的去掉了太多人性.而當以前的白馬王子鄺先生示愛於她,太晚了,一切也只有感嘆, 每一個人都是身不由己的棋子,被命運捉弄擺佈的蒼涼宿命吧.

再下來神密的贈禮…一顆六克拉的鑽石,它真的打動佳芝的心嗎?我想沒有,那是後來那句話…鑽石無所謂,我只想要看他在你手指上的美…勾人心魄.

不記得是贈禮前還是後,他們發生第三場的床戲,這次女方可是主動激情,心中想什麼呢臆測這是一種主動追求自己滿足的表述,想想亂世中人有何能力決定自己的生存呢?只有眼前的交歡才是她能掌握的.何況這人還是喜歡她的.加上肉體上確有交融,難得有的高興事.

連下來最後鋤奸計劃功敗垂成,原因是有情的人會脫口而出一些在理性時一定不會講的話,只是為了情人嗎?更有可能她不想自己同志在行動中有差錯.而這群老早就被跟監要一網打盡的集團終於被消減了,而這(漢奸)為了自己的生存,不得不親手批示行刑,卻又在10點執行之時,淚盈滿眶.這模樣也真的令人再次體會到生存的荒誕!他最愛的還是他自己,別人小愛大愛不犯我均可.在小說中可是說他要把她永遠占有而處死她呢!

走筆至此,巳發現漏了許多細節及出場次序,如他們在一日本藝妓店中的鏡頭令人對日本軍人痛恨,但那些軍人也只是來那找日本藝妓的,喝醉了何罪之有?但我確實心怒!而佳芝的一曲小調也扣人心弦,可愛到不行.男女之間的化學物質倒底如何產生?好似可分析,實際上沒則.

欣賞小說,電影隨之心情起伏也是一樂! 而我這隨想也一定疏漏難免,僅代表我的樂於胡思亂想!片後我一直在想這(為國家義無反顧,犧牲到底)的精神有多可怕!我們父執輩這種人多多.還有因自己內鬥而死的一大堆人.我們很幸福,比較少去鬥去爭,但卻保有這根深柢固的觀念.

再看看那些恐怖分子,中東伊拉克,巴勒斯坦的奮戰者無一不是貫徹這信念的人.國家,世界會有更好嗎?奪權者挑動人心的美言啊.但你又不能不否認他的價值.

還有那些當特工的,在承平時代須要嗎?從事的人是為了利或刺激才去幹的?或僅是一份工作而以.臥底警察打擊不法令人敬佩.濫權者又如何?黑水公司惡例能減少嗎?一連串的問號,再思及那些犧牲色相,獲取情報的一堆有記載的人,西施,貂蟬乃其中最著名的.人生似稃游,各人各命也是無法強求的囉!

看完電影又寫了感想之後,不知怎的,這戲會一直在腦排徊,這是我長久以來的毛病,多年前看了部講伊利莎白女皇的故事,回家後翻遍歷史課本,找1600英國那時的史實.如今有電腦網路之賜,無遠弗屆的可供你看個夠.只是資料太多,內中存在許多荒誕之言.,也幸年紀略長,大致有個判斷.卻也又生出些看法.

首先,李安他一定把孔老夫子的……食,色,性也…之辭牢掛在心中,也是我們高中時必讀中國文化基本教材…論語…之緣,年長後發現老祖宗的人生洞澈力超強的,然而人又非禽獸,總有些不同的表現吧!又非聖賢!如基督教所深信的人皆有罪,不能稱之聖賢,於是在滾滾紅塵中如何安身立命是人人想解的,電影是一種手法,由客觀性的陳述中,或多或少讓您思考下人生之不足,不圓滿,人人會犯錯,但除非你是領導級的人物,一個決定影響千人萬人,必須如履薄冰似的廣思及有民胞物與的胸懷.否則雖會是悲劇,但也只有你自己或少數人受害!多希望世界上充滿了和樂,那又是永不可能的憧憬,只有吸取教訓,將悲劇減少些罷了!看完李安的作品會加強這好的希望及念力是勿庸贅言,不必懷疑的,希望大多人都能有同感!

再來是藝術創做的可貴.人生大多平凡,偶而有些不平常的事,而那些有名大人物雖然多一點可驚可動之行,卻也有那似平凡你我的一面.小說家,劇作家去蕪存精,廣泛的採集各式素材,也許也有些自身經驗或想像,創作出混合了多重事物的綜合體,你可說這角色絕對不是單一的人,就像世上沒有聖人一樣,那是你我俗人用的溢美之詞,表達一種理想吧.如此一部作品會給不同的人不同的感受,你想要陽春白雪,當然不喜下里八人的東西,但也絕甭說別人非得和你一樣想才行.那些從政的,教書的,傳教的不都在努力推銷自以為好的東西,但凡事不經自省,糊塗相信不是我輩讀書人該有的行為,雖然我們永遠會有此種行為,少點也好吧.

總之,我心已動,覺得娛樂之外還讓我思考下許多事,尤其食色之於人,心身之霸佔,人之反應,還有那終歸的幻滅,前輩們拋頭顱,灑熱血的省思,依然感佩! 這部戲至少對我是不知不覺的開拓了心靈之窗了!

四年級男生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06/26 10:40 AM 回應 


Just see you guys talk about the SENIOR BEAUTIES, you shoud watch the movie Sex and City....enclosed is a comment..

炎炎夏日,鑽到有冷氣的電影院看場電影是場享受.選了部當紅炸子雞---慾望城市(Sex and the City).因為數年前家中少年男女就非常愛看這電視劇,還買了DVD.我是一集都沒看過.只風聞這4位慾女愛情,慾望的糾纏, 追尋自我,大膽怛率,與眾不同.服飾前衛,蔚為風潮!10年後出了這部大銀幕版,風評都不錯.希望探探其詳!

看完發現此4女一點不能叫慾女,除了服裝奪目,六吋高跟, 高收入階級可讓其生活充滿物質上的享受,愛談些女人私房話外,道德觀之保守,情愛之專一,像透了衛道之士的宣傳.另外她們都稱不上美女,還有諸多老態,卻有那麼帥氣成熟的男伴死心塌地的愛著她們,這也是令少女師奶熟女特別響往之一原因吧!

開始時先簡略介了她們這數十年的經歷,使不知道原委的觀眾有個印象.以女作家凱瑞(Carrie)為主敘述出來一串故事,她正沈醉在溫柔男友的懷抱中,看中寸土寸金的紐約一間閣樓公寓,男友馬上買下,衣櫃間不夠大,馬上裝修成最摩登的衣櫥,連鞋架都配上了她的數不清漂亮鞋子.一天陪同在加州的好友去搶標一件珠寶戒指,原來的女主人在男人愛死她時沒有結婚,男人變心後把門鎖一換,她一無所有只有拍賣手飾……這使Carrie想要結婚有點保障!雖然凱瑞已出了三本書,是《Vogue》特约作者,該是女強人級的,卻也不能不在歲月,社會的巨輪下向離了二次婚的多金,成熟,帥氣,更重要的是專一愛她的男友提議.只要不是花心男,連已老態出現的女人都不棄離的好男人當然答應啦,於是這場豪華婚禮就成了全戲的主軸!數不盡的名牌漂亮衣服出現,尤其是她們4個好姊妹幫她出清無數衣服的一幕---由她一件件穿上身,三位打分……丟還是留,真有趣!

無奈男的對結婚有心理障礙,加上米蘭達(Miranda)因自己婚姻的不順,沖動下向準新郎說了句---你們真的發癲要結婚嗎?---猶豫之下又陰錯陽差打不通凱瑞手機,做了個落跑新郎……接下來好友盡力為凱瑞解憂,集體出遊她預定又撤消不掉的墨西哥密月假期,心情慢慢回復後,又重新開始生活.

新的生活中,加入了一位新雇的黑人助理,沒學沒歷的由聖路易來的鄉下人,儘儘一句…我來紐約尋找我的愛…打動了凱瑞的心思,多年前她們不也是抱持這追求L & L,愛及LV名牌的心來這闖盪的?就像我們現在看年輕人一般,她倆的互動增添了不少哲理.

片中當然也描述了另外三位的成長過程,不少幼稚的事.

如當律師的米蘭達先生沒事會向她自首,有了個一夜情,渲然大波後讓人檢討下什麼叫承諾,神聖的婚姻意義,戲中人全成了半聖人!

全職媽媽夏洛特(Charlotte)的生活沒起什麽波折.全部心思都放到先生,中國養女及女兒身上。差點為了懷孕放棄慢跑的喜好.從愛做夢的...公主...變成常犧牲自己的平凡偉人.

娛樂界女強人,最符合慾女之名的薩曼莎(Samantha)最逗,有位愛她的小男友,但卻在她數次想他陪時,男友有別的優先事情令她不滿,而隔壁又住了位現代美國大猩猩,令她臉紅心跳,但在有機會做那事時,她高尚得拒絕,真不合她形象,喑示給所有男士,女人是守承諾的,要真愛才會做那些*禽獸之事*的,中間她為了愛人在情人節做了一天的壽司,把自己弄成全裸的美人餐等待良人的歸來.電話也接不了…那場景可一點不美,女丑似的.再來她發現她最愛的還是自己。別人評論……她無法成爲總是在家等待男友回來的賢惠女人。在旁人看來幸福無比的生活中,仍然找尋個人的生活價值,薩曼莎可以算得上原劇所宣揚的“獨立新女性”理念的最佳代言人。……真是一針見血.

片子頗長的,結尾想當然是個皆大歡喜,只有真的女強人薩曼莎沒有伴,她自己就是伴啦,何況還有這三位知己朋友.片尾結束時響起掌聲,顯然是很令人欣賞的.詮釋有了愛之後的各種掙扎是合一般大眾口味的.對我而言,這又是一簇簡化了人生的戲,但是會令心存道德規範又嚮往時髦風騷的人有所滿足.雖然不了解導演為何要拍那幾幕露點床戲,尤其米蘭達和她先生,難道是宣式正統夫妻也可以有如此激情生活嗎?真是畫蛇添足,老美其實是簡單直接保守的,這部片子以慾(SEX)為名,其實一點不宣揚肉體性慾,服裝人體純美學的性是表現不少.加上一堆半百之中等姿色,該會讓普羅大眾有場好夢吧!

宏周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06/23 04:18 AM 回應 


老兵不死 只是神話?
老而不死 才是傻瓜?

kurich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04/02 12:39 PM 回應 


這讓02想起參加視聽社﹐看許多奇怪電影的日子。

02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04/02 12:51 AM 回應 

第一頁 上一頁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