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Entry: 四年級部落格 ID: 572262

2007/07/17

東海人

本文在新浪的網址  http://blog.sina.com.tw/grade4/article.php?pbgid=15096&entryid=572262

2005-11 第十七屆畢業卅周年返校日活動同樂影音
www.tunghai75.org/thu75_05tw/thu75_0511tw.htm

東海大學第十七屆(暨建築系十八屆)同學部落格
http://blog.tunghai75.org/?p=1

1106 周曉宏
1971建中﹐1976東海建築

制服 (好個婦唱夫隨)
http://blog.sina.com.tw/grade4/article.php?pbgid=15096&entryid=301631#comment_1116876

     

大度心 東海情
 ~海外東海媳婦的心聲~                                                                                                          周迪

我十九歲那年認識我先生-周曉宏(1976/18屆建築系),當時的我,根據他的形容,長得很抱歉的樣子,就讀於一所差強人意的女子專科學校。而他這個東海建築系的應屆畢業生,正神氣活現的在台北當預官。身高六呎,用英挺兩字來形容他也不算太勉強。因此在數年之後,我倆決定結婚的那一刻,引証當年我母親對她女兒的描述口吻:是我好像撿到一塊稀世寶般的歡天喜地:。

婚後4個月,我就依親到了美國,第一個認識的朋友就是社會系的陳珠如(1973/15屆社會系)學姊。她也是當年我們的室友,珠如姊對我非常的照顧,善解人意及為人著想,是她一貫的為人處事風格,就像春天的和風一般,溫馨舒暢令人難以忘怌。

另外一位值得一提的仁兄,是建築系的學長盧嘉緒(1970/12屆建築系)。聽說他當年是建築系的才子,最得漢寶德教授的賞識。我見到他的那一天是在他經營的中國雜貨店裡,他斯文的外表,溫文儒雅的談吐,以及十指修長潔淨的雙手,在醬油、麻油、罐頭的雜貨堆裡,更鶴立雞群的襯出他那屬於建築師的一種風雅之貌。

往後居住在聖城(St. Louis)的幾年中我倆所交往接觸的朋友,也大多數是東海的校友們,從此與東海結下了深厚的情緣。1984年我們揮別了聖城舉家西遷,搬到了洛杉磯。那年女兒才2歲半,在這個西岸大城裡,我們遇見了更多東海校友,單就建築系就有十來個。當年家家的孩子都小,父母們又都年輕力壯,個個愛玩愛熱鬧。每回聚會只要主人邀約,鮮少有不到的,蔡永昌(1971/13屆建築系)大哥是我們這群人的龍頭老大,大家在一起,形成一副有趣的畫面就是:先生們在一堆談論屬於建築的種種,年青時有夢最美,這一幫子建築師們雄心勃勃的計劃著自已能設計出一件精典之作,看看誰能最先賺到第一個一百萬:。太太們就聚在一起話家常,眼中關愛的看著自已的寶貝們,每個人的臉上有一付準備好相夫教子的篤定神態。

說時依舊,這日子一晃就過了十幾年。當年的好朋友,走的走,離的離,散的散,當孩子們長大獨立了,父母們也都多半擁有良好的事業及經濟狀況時,人們對友誼的感受力與認同都不再似以往年青時般的熱衷。有一陣子大家幾年難得聚一次,每回見面,數來數來就只有李安琪(1976/18屆建築系)、林康(1976/18屆建築系)、和我們這3家人了。東海對我和先生來說,只是一個曾經擁有過的記憶角落。直到2000年才有了新的轉機。

話說女兒12年級那年,代表學校參加演講隊,有一天比賽完回到家中問我:媽媽,爸爸大學在台灣唸的是什麼學校?…她並且告訴我,當日去隊上的同學安妮家中吃飯,她爸爸逐一詢問每一位同學的爸爸當年在台灣唸什麼大學。我聽了以後會心一笑:這麼狂傲的問卷方式,非東海人莫屬。當下立即請女兒打電話求証,果然他就是14屆化工系的曾昌維(1972/14屆化工系)。

昌維兄和先生一見如故,二人談起東海校園內陳年往事,眼神都會發光哩!昌維嫂婉約動人,十足的賢妻良母。我倆很投緣,在一起常有數不完的媽媽經。孩子們也都志趣相仿,因此這幾年兩家人在一起共渡了一些快樂的時光,每一年不論大家有多忙總會配合在一起吃飯聚會或渡假,是一家值得珍惜的東海之友。

2001年我們參加了東海的年會,由於蕭順恬(1977/19屆社會系)的大力推薦,先生糊裡糊塗的當上了校友會的理事。我倆又開始和東海的朋友們有了頻繁的接觸,交到了許多談得來的好朋友,大家常常相聚在一起,並組成了一個國際標準舞的定期聚會,成員有王吟白(1962/04屆經濟系)、李博文(1965/07屆物理系)、張植智(1970/12屆化工系)、沈曉白(1977/19屆化工系)、等四對兄嫂加上我夫妻二人,十足的東海幫,每周二固定由專業舞蹈家老師教我們跳正統的社交舞。平均二個月一次選一個有吃飯跳舞的場地,請老師帶我們去見習,女士們輪流和老師練舞也和先生共同切砌磋舞技。一年下來,達到了健身的目的,培養了對舞蹈的興趣,也增進了大家對彼此的瞭解與互動。

東海人有一些自大,有少許的驕傲。但大多數的人擁有一份對人事的寬容以及對世事的純真。單就寬容純真四字在現今的社會現像中,可謂異數及藝術了。我通過經常與東海的哥哥姐姐們交往之中,感受到在經歷了半個世紀,繞過半個地球之後的現今時空下,他們還能保有這份特質,應該要感怌於當年東海校園內的所有師長們。是他們投注了多少心血,培育出這批莘莘學子們,在年過半百之後,還能以行為舉止,在雲淡風清之中展露出屬於當年東海校園內獨特的風格。人們應當相信當年的東海教育是成功的,足以被讚許的。

我的先生就是一位典型的東海人,他永遠不會給我全額的讚美,也不會在口頭上對我有太多的要求。但他就有本事,讓我在跟隨他如年的腳步中,找到自己的天空和掉進一張他所編織的大網裡。這張網是他用真誠的人生哲理,以及對我和孩子們含蓄的愛,積年累月成就的藍圖,讓我無怨無悔的在圖中遊走了25年。

寫到這裡將我身為東海媳婦,多年來的生活剪影,彙輯如下,作為文章的結尾。並期盼眾家東海的兄弟姐妹們珍惜彼此的緣份情誼,延綿長遠。

悠然自得少女時,琴棋書畫詩酒花,隨手捻來不精亦樂。
一朝淪為東海婦,柴米油鹽醬醋茶,缺一不可百鍊成鋼。
人到中年凡事難,外遇婚變花樣多,披荊斬棘修得正果。
事到如今,夫妻恩愛盼白頭,相扶互持兩不厭!
 



1976 建中←上一篇 │首頁│ 下一篇→就讀私立中小學之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