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Entry: 四年級部落格 ID: 638828

2012/03/20

尋根記

本文在新浪的網址  http://blog.sina.com.tw/grade4/article.php?pbgid=15096&entryid=638828

福州粉絲是老師
福州經
本文在新浪的網址 http://blog.sina.com.tw/grade4/article.php?pbgid=15096&entryid=579254

周遭同學朋友中有非常多福州人,家鄉話是福州話的更是不計其數。
最重要的是將族譜整理出來,加上在大陸的親戚衍生出來的姻親,很可能有很多人是親戚而不自知。
需要組織個林氏宗親會,當然李氏、趙氏、陳氏、葉氏、..... 都要有。這樣的結果,可能林秀華和葉達仁都是02的親戚。誰是誰的長輩也說不定。

 


尋根記

這趟家鄉行,自始就充滿了期待,期待沉浸在熙來攘往的福州鄉音中,像清風微薰,像小時候的親朋滿座。根本沒想到會感傷,甚至以為只是帶禮物給一個還算是親戚的親戚。

那年台灣開放民眾可以去大陸,爸爸媽媽終於再回福州,也就那麼一次。那時02還在新大陸為生活打拼。爸媽去福州的一切,123都不清楚,只有和爸媽一起住的04略知一二。2006年12月25日爸爸過世,堂叔林炳崇從福州捎來慰問之意,02才知道爸爸雖是獨子,還是有遠房親戚。

這次藉商學系去廈門開同學會之便,與林秀華、葉達仁結伴返鄉,幸好還翻得出媽媽的電話簿,找到炳崇叔的聯絡手機。炳崇叔接到02電話,興奮之情遠超過02預期。

炳崇叔千交代萬交代,別的不要,就要02帶爸爸參與編譯的牛津字典三本,以及中華民國建國百年紀念郵票。
郵票,02透過關係(資料庫中任職郵局的學長姐都被詢問過),好不容易買到。
字典,反而一本難求。第一,02家中已經沒有庫存。打電話到東華書局,答以完全售磬,也不可能再版(那本字典已經由牛津大學和大陸學校合作重新翻譯,舊版沒有市場。)上網查詢,居然只有一本二手書,二話不說趕快下訂。但是只有一本不夠,怎麼辦?想起爸爸出殯時,我們致贈來送爸爸最後一程的親友,一人一本字典。於是對部門同仁曉以大義,用一本500元向同仁價購,也只來得及買回一本。

(點小圖變大圖﹐再點右下角變全螢幕)

一行除了三位正港福州人,還有一位插花的郭台生同學。因為商學系同學會變更行程日期,休假無法配合忍痛缺席,等林秀華喊出福州行,任職華航的郭同學趕快運用員工福利一償夙願。郭同學到福州,除了前往當地「縱鶴拳」武館拜訪,盼能取得拳譜影本(「縱鶴拳」之發源地為福建地區,類似廣東地區之「詠春拳」,十分適合老弱婦孺練習,惜目前在台灣均以方言傳授。除此二拳外,其他中國武術均源於北方之長拳系統。),也要前往湧泉寺參拜還願。四人決定下榻西湖大酒店。

2011年10月28日,一大早送走了回台灣的商學系同學。和林秀華拎著行李搭動車,從廈門踏上返鄉的旅途。

炳崇叔早早就通知02,會找人到火車站接02。02說一部車就夠,沒想到炳崇叔一行居然來了3位(炳崇叔、堂妹林曉、開車的朋友)接車,規格之高,讓02受寵若驚。先到下榻的西湖酒店,放下行李,馬上被接去炳崇叔家。留下林秀華,及前一天已抵達旅館的郭台生,繼續等葉達仁搭機從台北直飛福州。

炳崇叔比爸爸小了10多歲,小時候是以崇拜的心理跟在爸爸後面跑進跑出。爸爸離開家鄉後祖母就由堂叔及另一位乾女兒照顧,因此和祖母非常親。顯然,爸爸和堂叔的書信往來,是在1980年02和01到美國念書以後的事,所以我們都不清楚這位堂叔和我們家有多熟。

到了炳崇叔家,嬸嬸已經準備好再熟悉不過卻又久未品嚐的酒蛋雞湯麵線,習俗上是讓返鄉遊子進門暖肚子去除僕僕風塵。然後林曉拿出所有爸爸寄給他們的信及我們這一代在美國的照片。堂叔細說祖母在小學任教,極受鄉里族人尊敬,爸爸年輕時聰明靈活,既會讀書又會玩,足智多謀。說到爸爸沒等到祖母逃出來(已經打算要申請出來,祖母忽然過世,那是02在美國的時候),祖母沒見過孫子孫女,是他們二人的畢生遺憾,說到爸爸一生就流兩次眼淚,一次是祖母過世,一次是他的恩師,梁實秋公公,過世。02的眼淚就像打開的水龍頭,止都止不住。4點多和其他三位同學會合時,02的眼睛腫得像核桃。爸爸一輩子的遺憾是來不及接出祖母,祖母就撒手人寰。想著爸爸對祖母刻骨的思念,終究未能再見祖母一面。爸爸活在戰亂時代,辛苦一輩子,造就了子女,卻無緣再盡孝道,也來不及看到家鄉的繁榮進步。比起爸爸那一代,我們這一代是幸福太多了。
 
那個下午02才知道,福州話「茉莉」(ㄇㄟㄋㄟ)的「莉」(ㄋㄟ)和「一二三四」(ㄟㄋㄟㄙㄚㄙㄟ)的「二」(ㄋㄟ)發音相同,這是爸爸爲什麽給02取名「莉」,叫02「休ㄋㄟ」(小莉),和閩南語的「二」並沒有關係。爸爸給子女取名依數字順序,堂叔唯一的女兒是我們這一輩最晚出生,就沿用爸爸的原則,取名林曉,林「小」的諧音,意指排行最「小」。我們同輩,她大概比01及02小了兩輪。02這才真正明白自己名字「莉」的由來,和閩南語只是湊巧同音。還是爸爸有學問。

在堂叔家,除了refresh對祖母的瞭解,也知道祖父和祖母都有兄弟,兄弟都有後人。原來林家親戚比想像中多很多。

一邊感傷爸爸的遺憾,一邊掛念著在旅館等02的三位同學,臨別堂叔說已經約了許多親戚好友,次日中午要宴請02。02力辭,因為已經和同學約好要去鼓山湧泉寺,堂叔堅持太多親戚想見,絕對不可以缺席。趕到三坊七巷,見到三位同學,才提及次日無法跟著計劃中的行程,林秀華馬上說「我爸爸也給了一張要聯絡的親戚名單,看樣子,等要離開時再聯絡好了。」真的,親戚的熱情超乎想像。結果旅遊行程大亂,他們三人去鼓山湧泉寺,02在電腦前邊寫對爸爸的思念邊掉淚。

三坊七巷,三個「虎糾內」加一個上山求譜還願喜獲至寶的外鄉人,東張西望,努力回想印象中父母說的福州話、福州菜,流連於海蠣餅、福州魚丸、扁肉燕、...,很貪心地想一網打盡。

三坊七巷中糕點舖很多,三個人一起找「ㄗㄝ」,很多年輕店員並不清楚02要找的是什麽。好不容易問到一位年長店家,才知道「ㄗㄝ」是福州人正月及七月拜拜時的供品,其實就是糯米包糯米餡,可以煎,也可以煮鹹湯,一年只有兩次機會能看到。對照小時候很容易在飯桌上見到,似乎古今習俗不同。林秀華很有心,知道02到處在找,次日去福州鼓山湧泉寺時特別留意,看到有點像的供品,趕快拍照帶回給02確認,真的耶~正是小時候家中常常看到的「ㄗㄝ」。終於有照片佐證,不至於口說無憑。02雖然沒有親眼看見,望梅止渴,足夠矣!

第二天(29日)中午堂叔來接,到了餐廳,席開三桌,一桌是堂叔家族,一桌是堂嬸家族,一桌是堂叔的好友。菜餚之豐盛,相較台北高檔餐廳,有過之無不及。郭台生下午返台,晚上剩三位女士繼續逛福州街道,也享受足浴及按摩。

30日,林秀華的表哥現身,帶我們逛西湖、博物館、福州城裡,看閩江,看福州大橋,遠望秀華的老家,最令02感動的是陪02去看了媽媽就讀的高中。

福州第一中學,簡稱「省福中」,是城裡最好的公立高中,正是02母親就讀的學校,據說母親當年是校花。02看看母親年輕時的照片,以前不時興化妝,光就素顏相比,有那麼幾分味道,大概學校也不大。現在只有初中還在原址,高中已經遷離。02父親讀的是一所私立教會學校,格致中學。可惜那天時間不夠,沒能去看一眼留影。

有表哥相陪,我們又嚐到不少道地福州菜,也問了表哥不少問題,包括複習許多福州話怎麼說。表哥還說了林秀華的家族史,結論林秀華可能是長樂美女,由於秀華要繼續和稍後來會合的先生赴上海(林秀華從23日商學系廈門同學會到福州行到繼續遊上海,體力之好遊興之高,讓人望塵莫及),所以叮嚀02到長樂機場時要替她拍一些長樂風景。

我們印象中的光餅、芝麻餅夾豬油渣、夾沖菜、芋泥、佛跳牆都被細數一遍。葉達仁還請計程車司機代買紅糟(紅麴)千里迢迢拎回家。

晚上堂叔全家和友人分乘兩輛小包車送02和葉達仁到長樂機場旅館,以便次日搭早班機回台。堂叔帶了一堆福州名產,堅持要02帶回台灣。有福州粗細米粉(又名粉干)、橄欖、燕皮、茶葉。把02皮箱完全塞爆。

這真是一次充滿親情感傷的返鄉意外之旅。

 

 

2011, 10, 28  福州三坊七巷
郭台生、林秀華、葉達仁

2011, 10, 28  福州三坊七巷
福州三姝(北一女三書)
林秀華:高一仁、高二誠、高三書
葉達仁:書、書、書,很愛讀書
林 莉:高一公、高二公、高三書
二林都是高二升高三時從甲組班轉文組,進了書班。
大學三人同時進了台大法學院,才陸續熟識。

2011, 10, 29  福州鼓山湧泉寺
好熟悉的「ㄗㄝ」,小時候常常看到長輩們津津有味地品嚐。煎的、蒸的、和湯食.....  好親切!

2011, 10, 29
祖父林建瓴這邊的親戚,祖父弟弟林建民有一個兒子一個女兒,林炳崇、林金華
程鍇(乾姑姑林麗娟的兒子)、陳文平(程鍇的妻子)、林曉(堂妹)、趙愛明(堂嬸)、林炳崇(堂叔)、林敏(堂妹,林金華及趙宇清的女兒)、陳宇昂(林敏的兒子)
林麗娟(祖母的乾女兒)、程炎森(祖母的乾女婿)、程少丹(程鍇的女兒,坐乾姑丈懷中)、趙宇清(堂姑丈,炳崇叔妹妹林金華的先生)、陳偉(林敏的先生)

2011, 10, 29
祖父林建瓴這邊的親戚,祖父弟弟林建民有一個兒子一個女兒,林炳崇、林金華
程鍇(乾姑姑林麗娟的兒子)、陳文平(程鍇的妻子)、林曉(堂妹)、趙愛明(堂嬸)、林炳崇(堂叔)、林敏(堂妹,林金華及趙宇清的女兒)、陳宇昂(林敏的兒子)
林麗娟(祖母的乾女兒)、程炎森(祖母的乾女婿)、程少丹(程鍇的女兒,坐乾姑丈懷中)、趙宇清(堂姑丈,炳崇叔妹妹林金華的先生)、陳偉(林敏的先生)

2011, 10, 29
祖父林建瓴這邊的親戚,祖父弟弟林建民有一個兒子一個女兒,林炳崇、林金華
程鍇(乾姑姑林麗娟的兒子)、陳文平(程鍇的妻子)、林曉(堂妹)、趙愛明(堂嬸)、林炳崇(堂叔)、林敏(堂妹,林金華及趙宇清的女兒)、陳宇昂(林敏的兒子)
林莉、林麗娟(祖母的乾女兒)、程炎森(祖母的乾女婿)、程少丹(程鍇的女兒,坐乾姑丈懷中)、趙宇清(堂姑丈,炳崇叔妹妹林金華的先生)、陳偉(林敏的先生)

2011, 10, 29
堂嬸這邊的親戚
姜冬聲、林青、趙震忠、趙鶯、趙炳云、趙建凎、趙橋、林曉
趙愛金、白色衣服小孩是朋友的小孩、趙超尘、朱賽金、趙愛明、林炳崇
 

2011, 10, 29
堂嬸這邊的親戚
姜冬聲、林青、趙震忠、趙鶯、趙炳云、趙建凎、趙橋、林曉
趙愛金、白色衣服小孩是朋友的小孩、趙超尘、朱賽金、趙愛明、林炳崇
 

2011, 10, 29
堂嬸這邊的親戚
姜冬聲、林青、趙震忠、趙鶯、趙炳云、趙建凎、趙橋、林曉
林莉、趙愛金、白色衣服小孩是朋友的小孩、趙超尘、朱賽金、趙愛明、林炳崇
 

2011, 10, 30  福州西湖

2011, 10, 30  福州西湖

2011, 10, 30  福州西湖

2011, 10, 30  福州西湖
好熟悉的二胡,祖父和爸爸都是個中好手,小時候總是跟去福州同鄉會,一堆人在拉二胡。

2011, 10, 30  福州博物館

2011, 10, 30  福州博物館
林秀華的表哥、林秀華

2011, 10, 30  福州博物館
(點小圖變大圖﹐再點右下角變全螢幕)
這些都是很小的印章喔
原來福州人天生就會米刻,怪不得02也有類似的功夫

2011, 10, 30  福州博物館
(點小圖變大圖﹐再點右下角變全螢幕)
這些都是很小的印章喔

2011, 10, 30  福州西湖

2011, 10, 30  福州西湖

2011, 10, 30  福州大排檔小吃

2011, 10, 30  福州大排檔小吃

2011, 10, 30  福州傳統糕點

2011, 10, 30  福州傳統糕點

2011, 10, 30  福州

2011, 10, 30  福州傳統糕點

2011, 10, 30  福州閩江

2011, 10, 30  福州

 

2011, 10, 30  福州大橋

2011, 10, 30  福州
林秀華的表哥、林秀華

2011, 10, 30  福州
林秀華的表哥、林秀華

2011, 10, 30  福州另一座大橋
林秀華的老家在左邊遠方

2011, 10, 30  福州市區

2011, 10, 30  福州

2011, 10, 30  福州第一中學
02母親的母校,省福中
 

2011, 10, 30  福州第一中學
02母親的母校,省福中,外面巷弄

2011, 10, 30  福州第一中學
02母親的母校,省福中,外牆
 

2011, 10, 30  福州第一中學
02母親的母校,省福中,外面巷弄
 

2011, 10, 30  福州第一中學
02母親的母校,省福中
02父親的母校是私立教會學校,格致中學

2011, 10, 31  福州長樂機場
 

2011, 10, 31  福州長樂機場
再見了,想念的家鄉

 

尋根記外一章

福州菜在美食方面不是顯學,台北以福州菜為主的餐廳非常少。好在02也不是特別愛吃家鄉菜,愛吃的媽媽也都已經傳授給管家,平常就可以吃得到,所以福州話對02的吸引力遠大於福州菜。倒是無巧不巧,甫自福州返台,11月15日台大7176重聚會成功落幕後的慶功宴,車和道總召選在11月28日,地點是仁愛路林蔭大道旁的「翰林宴」,門戶隱秘,沒有地址絕對不得其門而入。一桌12人,只有旅居北加的車和道學長是第二次造訪,其他所有在地人全懷著好奇的心情等著車學長帶來的驚喜。車學長介紹主人是清朝巡撫沈葆禎的後人,也是大陸火紅電視劇「喬家大院」製作人,沈呂遂。02忍不住詢問「我有位同學,她也說她自己是沈葆禎的六代孫,她叫沈冬。」,「她是我妹妹,我還有一位哥哥,沈呂巡。」真有趣,沈冬是02小學時的三輪車同伴,沈呂巡是復興學長,02卻從來不知道他們是兄妹。沈呂遂學長也唸過復興小學,後來轉學國語實小,與車和道學長的妹妹車平道學姊是同學,所以車學長比住台灣的還內行,介紹大家吃了一頓驚喜連連美味不絕,歷史文物環繞四周,佳餚典故紛紛出籠的福州官府菜。

生平第一次吃海蠣餅的餅(02不敢吃蛤蜊,蚵仔煎,也只敢吃「煎」而已),蛤蜊先挖出來孝敬其他人,真是好吃極了。紅糟鰻魚、紅糟雞卷,好吃。海鮮米粉,好吃。

沈學長說「烏醋是福州人很重要的調味料,更甚於醬油」,那可能是指官府菜,平民菜中,蝦油才是天下第一調味聖品,02吃了一輩子。

翰林筵/福州官府菜 主人身世顯赫
http://mag.udn.com/mag/happy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11635
翰林筵/福州官府菜特色...不夠軟,你罵我
http://mag.udn.com/mag/happy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12356
翰林筵/福州人的正宗早餐...酸甜苦辣鹹?
http://mag.udn.com/mag/happy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12357
翰林筵/一吃沈家糟蛋 高陽抖出歷史秘辛
http://mag.udn.com/mag/happy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12358
翰林筵/沈葆楨後代開設 福州官府菜遺風
http://mag.udn.com/mag/happy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12359
廣宣 - 台北大安 - 宮巷沈府.翰林筵 / 精緻福州菜套餐,口感柔軟的各式菜餚
(有最多的福州美食照片,尤其是那個蠣餅(蚵爹),色香味俱全)
http://terry0912.pixnet.net/blog/post/35216381-%E5%BB%A3%E5%AE%A3---%E5%8F%B0%E5%8C%97%E5%A4%A7%E5%AE%89---%E5%AE%AE%E5%B7%B7%E6%B2%88%E5%BA%9C%EF%BC%8E%E7%BF%B0%E6%9E%97%E7%AD%B5---%E7%B2%BE%E7%B7%BB%E7%A6%8F

 

 

2011, 11, 28  台北宮巷沈府翰林宴
官府宴菜單
車和道

2011, 11, 28  台北宮巷沈府翰林宴
沈葆禎六代孫,沈呂遂

2011, 11, 28  台北宮巷沈府翰林宴
李振瀛(71電機)、車和道(71電機)、劉亨達(71農化)、黃月桂(76公衛)、陳雅薰、李賢輝(71化工)、李慧珍、陳代珈(2002數學)
賴爾柔(71農推)、李君男(71醫技)、林金玉(71護理)、杜錦治(71農化)、康來新(71中文)、杜敏世(71護理)、林莉(79商學)
 

2011, 11, 28  台北宮巷沈府翰林宴
(點小圖變大圖﹐再點右下角變全螢幕)
榜單正本在故宮,牆上是複本

2011, 11, 28  台北宮巷沈府翰林宴
(點小圖變大圖﹐再點右下角變全螢幕)
榜單正本在故宮,牆上是複本

2011, 11, 28  台北宮巷沈府翰林宴
(點小圖變大圖﹐再點右下角變全螢幕)
榜單正本在故宮,牆上是複本

2011, 11, 28  台北宮巷沈府翰林宴
(點小圖變大圖﹐再點右下角變全螢幕)
榜單正本在故宮,牆上是複本

2011, 11, 28  台北宮巷沈府翰林宴
榜單正本在故宮,牆上是複本



(點小圖變大圖﹐再點右下角變全螢幕)
時報週刊 No. 1721
2011, 02, 11~2011, 02, 17

(點小圖變大圖﹐再點右下角變全螢幕)
時報週刊 No. 1721
2011, 02, 11~2011, 02, 17



(點小圖變大圖﹐再點右下角變全螢幕)
時報週刊 No. 1721
2011, 02, 11~2011, 02, 17



(點小圖變大圖﹐再點右下角變全螢幕)
時報週刊 No. 1721
2011, 02, 11~2011, 02, 17

 

還有一件很玄的事

2012年1月26日,大年初四,傍晚,02接到一個很不尋常的電話。電話另一端問02的名字,並提到媽媽及一堆親戚,然後介紹自己是表伯母(先生是李渭波,很耳熟),因為她的女兒(有不尋常的超能力)見到爸爸,她懷疑爸爸已經不在人世,特別找出媽媽的電話號碼,打過去被告知要打給02,才能找到媽媽。這一支親戚,祖母兄長李瀾平的小孩,其實01和02都有印象,但是他們在嘉義,非常少往來。去年聖誕節,1234難得在台一聚,細數親戚時也有提及他們,當時02還說連他們的下一代姓名都不知道,以後即使遇見也不會察覺是親戚,說曹操曹操就到。表伯母黃洵真與大女兒,住高雄。她還提及李渭琦、李渭鏘、李穗生(嘉義民雄國中校長退休)、李鯤生,並說他們想回福州找和祖母有關的事物,卻不知去何處找。這下不是全兜起來了嗎?現在,首要工作就是重建族譜,否則絕對相見不相識。看了姓名也不識。

附錄

林森 vs 福州。前者是國民政府的稱呼,共產黨改回福州,這是爲什麽小時候籍貫是林森的,其實都是福州人,虎糾內。
福建林森(國民政府時代的稱謂)=福建閩侯,歸福建福州管轄
閩南話、閩北話、福州話
閩南包括廈門、泉州、漳州
福州在閩東
福州語系﹐涵蓋12個縣市﹐分別是福州市區、閩侯、永泰、閩清、長樂、羅源、連江、福清、平潭、屏南和古田和馬祖

以下是福州行複習了的一堆福州話。

啊來=好的
啊白=知道(ㄚ(2)白  明白)
ㄧㄚ(1)ㄨㄥ(4)ㄇㄟ(2)  好可愛
ㄒㄧㄢ(4)ㄋㄠ(2)   什麽
ㄓㄨㄥ(1)ㄤ(1)     這樣啊
ㄒㄧㄚ(4)ㄌㄧㄚ(2) 謝了
ㄑㄧ(1)ㄌㄧㄤ(2)兒 謝謝
醬內 就是嘛
ㄇㄞ(1)賣
ㄇㄞ(1)白
ㄇㄞ(1)聽ㄇㄞ(1)ㄇㄞ(4)ㄍㄨㄥ(4)  會聽不會講
ㄑㄧㄚ(1)ㄇㄧㄢ(4)ㄍㄧㄥ(4)   這邊走
ㄧㄣ(4)ㄋㄟ(4)  不是
ㄍㄚ(1)ㄍㄚ(1)  叔叔
伊ㄍㄜ(1)
伊夾    姊姊
印凝(1) 嬸嬸
伊拔
伊母
洗又  醬油
哈又  蝦油
退盟  纏人
ㄍㄚ(1)ㄌㄚ(4)ㄇㄚ(2)  佔便宜
ㄎㄧㄝ(1)ㄇㄛ(2)火
ㄉㄨㄢ(4)ㄇㄚ(2)兒   (罵人的難聽話)

練習題:

休內(2)         小莉
ㄙㄝㄋㄞ(4)也   (叫我)什麽事
末ㄋㄞ(4)也     沒事(叫叫好玩)



2012, 03, 24




2012, 01, 05  台北瓦城
大表姊、二表姊夫李達、二表姊、04、01
03兒子、03、03女兒、01小兒子、嫂嫂(01太太)

2011, 12, 28  台北
04、03、02、01
省福中校花

 

舅舅魏寶榮那一支親戚全家福待補

 

林莉學姐:
部落格排成目前樣子的確方便找尋資訊。感恩啊!
您的尋根記很引起我興趣,數年前我也走了一趟福州,也去了鼓山、省福中與西湖,去追尋先父在福州的蹤跡。

胡興中  2012/4/25

林莉學姐:
敢問令堂大人是哪幾年在省福中擔任校花的?在學時期認識陳兆璋老師嗎?
我正在找能告訴我關於1946, 1947,1948年省福高或者福州市一些事情的人,還有一些老照片須要老前輩指點,說說老故事。再大膽一點說,我想拜訪令堂大人,聽她講古、解惑。可以嗎?
胡興中  2012/4/30

我母親這兩年腦筋急劇不行,我去福州前,她就已經和我雞同鴨講,現在我問她福州話怎麼說,她都答不出來,更別提什麽老友姓名了。
我也很懊惱,一個活字典就這麼不見了。
我母親身份證寫1931年生,但,好像是1929年,您自己推算高中年度,我有他們的校友會通訊錄,他們都有寄給我娘。

02
2012, 04, 30

 

前幾天我終於把姊寫的福州行遊記看完了,眼淚當然是沒少掉. 我在Facebook上說起這篇文章(我轉載了)和我小時候得一些記憶,還引起我復興同學不少迴響,例如有人提起 我才知道,這道菜 "腰子+海蜇+油條...",叫做"腰子塔"  是這樣嗎?我也愛吃這道菜,不知道阿慧還會不會做.

其實,如果04有興趣,我們可以什麼時候一起去福州,我可以帶上兩小. 不過,我猜04興趣不大,老實說我也怕,非常怕會慘哭.

03
2012, 05, 14
FB上相關回應

剛剛看完02姊的文章, 很感動~ 我曾陪老公返其廈門家鄉(也是在我公公過世後) 就是那種類似的情懷, 我看著看著也不知不覺地流下眼淚……May 10 at 5:26pm via mobile · (戚同學)

Shan Lin:這幾年回台北,若吃福州菜就只會去南京東路華航斜對面巷子裡的新利餐廳.幾年前我媽還有體力時帶她去過一次,老人家說不夠道地.我也覺得,比我小時候我娘的手藝差得遠了.現在看我姊文章,方知還有一家復興老校友開的福州館子可去,下回!下回! May 10 at 10:47pm ·

西門盯那家我忘了叫新利還是勝利還是大雅,比較道地些,下次妳回來我們去吃吃看. 其實現在都年輕師傅了,總覺得那裡不對味 May 10 at 10:56pm via mobile ·

福州菜都好吃!Saturday at 1:53pm ·

Rosy Zee:還有什麼菜是福州菜? Saturday at 2:50pm ·

石同學:我最愛吃腰子塔,就是腰子+海蜇+油條...,應該跟我媽把這道菜學會,現在店裡做的吃起來味道都不太對了.Saturday at 5:09pm via mobile ·

石同學:還有紅糟雞湯也好喝,我媽會在裡面加細粉(就是冬粉)Saturday at 5:16pm via mobile ·

Cindy Wu:還有蟶子炒蛋,夾光餅。福州還一種海鮮叫蚌,世界上只有福州和意大利海域才有。一粒菜場裡就要賣40到60人民幣,一粒大概半個拳頭那麼大,清除完內藏用高湯燙一下,再放在一盅清高湯裡,一人一盅,一個蚌和清湯,千萬不能煮,先吃蚌再喝湯,人間美味的一道菜。Saturday at 6:21pm via mobile ·

Rosy Zee:我除了紅糟肉吃過, 其他都沒吃過.... 下回到台北一定要試試.Saturday at 8:31pm ·

Hi, Li,

醬內 就是嘛 (listed in your post, literally means 正是 ,很文雅的).

抹捏愛 (不行了,受不了, I remember this).

I spent more time with grandpa and grandma when we were little so I know 福州話 more than you do.
The sweet rice cakes with the red dot were not made on regular bases. It was sort of an event when they were made by one family. They were usually made in large quantities and given away as gifts to friends and families. I always consider them funny, sweet rice filling wrapped in thick sweet rice shell. Not a big fan.

I saw 李瀾平(舅公),李渭波(表伯),李渭琦(表叔) many many times when I was little and still remember them well. 表叔 died young and had a daughter about 7-8 years younger than I am.

They all seem like yesterday and long time ago at the same time.

01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2/05/22 07:27 AM 回應 

Hi, Li,
I always find it interesting that舅公, 表伯 and表叔 had no issues with grandpa over grandma and seemed much closer to grandpa than dad.
ㄧㄚ(1)ㄨㄥ(4)ㄇㄟ(2) 好可愛 in your post is more like 好有趣, 好有意思.

01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2/05/22 07:22 AM 回應 

原來「ㄗㄝ」就是「齋」,做法如下:

★糯米齋粿

這是一種傳統的春季拜祀用的食品,也是深受歡迎的大眾化甜食,外皮是糯米粉,內餡是糯米飯,軟糯香甜,食之適口。

材料:

糯米半磅、黑蔗糖 2 長條半(大約半磅少些)、糯米粉 1 包、澄麵粉 1/4 包、植物油少許、乾竹粽葉 10 張。

做法:

1. 糯米在前一晚洗淨浸水,第二天瀝乾水,放入蒸鍋隔水蒸 20 分鐘,掀開鍋蓋用手撒些水在糯米飯上用筷子攪鬆,再蒸 10 分鐘,倒在盤中待涼。

2. 黑蔗糖下鍋加少許清水和植物油,用小火熬成糖漿,倒入糯米飯中,拌勻後放入冰箱,待涼後捏成糯米丸子,每個大約比乒乓球略細一圈。

3. 乾竹葉浸水洗淨,去頭尾剪成二寸見方的葉片。

4. 糯米粉和澄麵粉拌勻裝在大盤中,取出 2 大匙沖半杯開水,攪拌成半熟的漿糊狀,倒入大盤中,再加 1 杯半清水揉成一個粉麵糰。

5. 粉糰切成 20 份,每份包一個糯米餡,下面墊一片葉片,放在蒸盤上,用大火蒸 10 分鐘,取出待涼後用筷子頭沾食用紅色顏料,點一圓點。乾後塗一層油,防乾裂。

小叮嚀:

1. 先用開水燙粉,是為了讓粉糰有韌性,不易散開更方便包餡。

2. 如全部用糯米粉,熟後太軟不易定形,可加澄麵粉或黏米粉。

3. 甜糯米飯要戴手套捏成圓球形狀,這樣包出的粿外形更美觀。

4. 蒸的時間不要太長,因餡料已熟,只要 10 分鐘即可,蒸太久會變形。

5. 蒸熟後的齋粿如未等涼,就點上紅點,紅色顏料易散開。

6. 紅點乾後再擦上一層油,以防乾裂。

7. 也可用片黃糖、黃糖粉,代替黑蔗糖。

粉絲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2/05/22 08:39 AM 回應 

 

Ms. Lin,
 
attached pls find an article that I published many years ago mentioning my friendship with the FooChow natives or decendents in Taipei.  The reason I am forwarding this article to you is because your message contains "林家兄妹 2012/03/20 尋根記 (說福州話的同鄉們......)."
Best regards.
Frederick Hsia 夏祖焯
2012, 04, 16
 
夏祖焯 (夏承楹(筆名何凡)、林海音的公子,國語實小、建中校友) 筆名夏烈
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2257

城南少年遊  2010
http://www.4thgrader.net/vault/files/MemoriesOfTaipeiSouthSideStories.doc


林莉:

您好. 謝謝你在10月30日打電話給我. 其實我那天很難得的在家洗車, 太太打電話回來說林莉打電話找我有關建中校慶的事, 老實說當時我驚喜的程度, 不下於猶如接到馬英九打來一樣驚奇, 榮幸(臣惶恐). 到您的部落格東找西看已經有半年的時間, 看到了許多30多年不見的小學, 初中, 及高中的同學的照片(和腦海裏, 也拜讀了很多好文章. 尤其一些作者寫到以前的歌曲, 電影明星等等, 真的只有4年級生能夠體會當時美好的情景, 讀了格外窩心. 如果再看到有關”家鄉”福州的東西, 更是全神貫注, 會心一笑或大笑. 現在上您的部落格變成早晚必做之事(晨昏定省), 癮頭之大, 不下於關注海角七億完整篇.

其實很久以前就想和你聯絡, 一方面很忙, 同時正好也碰到轉業之際, 難免有所猶豫. 一般人在混的不錯時才會參加同學會, 聯絡舊友, 男的肯定是事業有成, 女的當然要”和以前一模一樣, 一點都沒變”才行. 否則30年不見, 誰願意雍容華貴地出現, 我也不想逢人就解釋正在找工作, 搞不好很多人已經要退休了也說不定. 現在想想一切也無所謂了, 能有機會聯絡到老朋友真屬不易, 想那麼多幹什麼, 還不知道有多少年剩下來呢. 講到這裡要再一次感謝您的”功德無量”, 我們都欠妳一份情.

來而不往非禮也. 我正在寫一篇 “懷念女師附小的日子”貢獻同學, 恐怕費時太久, 謹先附上一小篇(福州人說的”一鼻屎”)回應福州粉絲的 "ㄗㄝ", 希望有人繼續接龍下去.

Jeffrey (樓毅雄)

Jeffrey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1/28 12:21 AM 回應 
 

ㄗㄝ, 如同福州粉絲所描述, 是一種外皮似麻糬, 內包糯米炒糖的內餡, 蒸熟後下墊香葉的一種甜食. 但是它不是點心, 而是用來做為祭品, 在過年祭拜天地的時候, 給”矮爺 “(孤魂野鬼) 們享用的食物. 當然祭祀之後也是進了人的肚子, 但是因為只有在拜拜的時候用, 不屬於一般性的甜食點心, 而且都是自家自製, 所以外面店舖一般不賣這種東西. 同時因為時代變遷, 風俗慢慢改變, 即使現在在福州, 也不是家家都像以前一樣祭拜, 因此也不是每個人都知道有這個食品, 尤其是年輕人. 所以不管是在” 福州人淪陷區的紐約”, 甚至福州市, 都不是那麼容易可以找到ㄗㄝ.

老實說自小至今有半輩子在福州人中間打轉, 私酒看過不少, 酒糟吃過無數, 嚐遍光餅, 福清餅, 馬耳, 蚵餅 (跌 bee-ang), 芋頭糕 (窩味), 乾拌麵, 魚丸湯, 海鮮米粉, 芋泥 (窩內), 燕皮餛飩 (扁你眼)等福州食品, 讀了福州粉絲的ㄗㄝ1,2,3集之後, 發現居然還有我們連聽都沒聽過的東西, 不敢相信, 趕緊請教老媽, 謹就所聞, 忠實記錄下來, 分享四年級族群裏的福州老鄉 (稀有而珍貴的一群人,但我相信人數應該還不少, 只是沒有出櫃而已), 請大家不吝指正. 有時間再聊聊福州橄欖等好七的東西. 阿來阿來.

Jeffrey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8/11/28 12:24 AM 回應 


 


中間那個水盤是古董


2012, 06, 18  台北宮巷沈府翰林宴
張雅清(79經濟)、葉達仁(79經濟)、李玉玲(79商學)、林青蓉(79外文)、沈冬(79中文)、林子牧(78電機)
這次聚餐最大特色
1.眾氣質美女與一位帥哥
2.沈冬親自出席,說歷史故事,道祖先事蹟,介紹國寶文物,沈府大宅點滴
3.福州人不少,只有沈冬能用福州話侃侃而談


http://www.4thgrader.net/album/images/5868.jpg









2012, 06, 18 台北宮巷沈府翰林宴
葉達仁(79經濟)、李玉玲(79商學)、林青蓉(79外文)、張雅清(79經濟)、沈呂遂(復興轉國語實小、大華初中)、林子牧(78電機)、沈冬(79中文)、林莉(79商學)

老板沈呂遂學長因為小妹到來,親自接待。
有了小妹娓娓詳細解說翰林宴的各項展示歷史典故,沈學長這次比較輕鬆。
回味歷史,品嚐佳餚,大飽口福、耳福、眼福,真是難得的享受。









 


三年級←上一篇 │首頁│ 下一篇→1956 女師附小